《杂阿含经》第37经说生灭变化的五阴中有「常、恒、不变易、正住者」24,是佛陀自身「自知自觉」的内容,为世间人作各种的分别及说明,希望能够显示给世间人也能够知觉。可是世间人就像是瞎了眼睛一般,不知道也观察不到佛陀所说的「常、恒、不变易、正住者」是什么。而这不是佛陀的过失。
经中说「色是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受、想、行、识,常、恒、不变易、正住者,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以世间智者只能观察到生灭法,便将五阴灭尽称为「无」。但是五阴灭尽后,实际上是还有一个常恒不变易的正住者存在着,并不是断灭。以这样的论述凸显出正住者永恒存在的特性。然而,正住者永恒的存在,并不是一种推想或猜测,是佛陀亲身「自知自觉」而实证的。而且这种实证性,并不只限于佛陀本身而已,是可以「为人分别演说显示」,令一切依教修行的人也同样的实证正住者。若是正住者只限于佛陀才能实证,那么便没有「为人分别演说显示」的必要了。而且推理上,不应该有佛陀,除非佛陀不是经由人的修行而成就,而是「人永远为人,佛陀永远为佛陀」的种姓制度思想下的佛陀。然而,佛陀是主张众生平等,主张打破种姓制度,主张人是可以经由修行而成佛。所以,已成佛的佛陀因为慈悲而「为人分别演说显示」成佛之法25,希望众生皆能同样实证正住者。因此,本原存有之定义:由佛陀自知自觉,依佛陀教导,可以令人知觉到在五阴的生灭现象中常恒不变易的「正住者」。根据本原存有之定义,成立三个要件:
1、在五阴的消灭中「常、恒、不变易、正住者」。表示与五阴在一起有常恒不变易的正住者,而且在五阴消灭时仍然不消灭的正住者。这个要件引申出三个具操作性意义的判断原则。
甲:「永恒性」的判断原则:正住者在五阴灭尽时仍然不灭,而正住者现前存在的事实,往前、往后推论26,都找不到正住者灭的时候,确认正住者是不生不灭的。
乙:「非蕴」的判断原则:正住者与五阴在一起。五阴是生灭的,正住者是不生灭的,两者属性截然不同,所以正住者绝不同于五阴。
丙:「非离蕴」的判断原则:凡不与五阴在一起的,不是定义中的正住者。
2、佛陀对正住者的属性、功能是「自知自觉」的,不由他悟。
3、经由佛陀做种种分别及说明,任何人皆可能「知觉」正住者的属性与功能。
要件1乙、「非蕴」的判断原则:以五阴消灭而正住者不消灭,将两者属性作截然不同的区分,表明正住者绝非五阴。这是一个重要的操作性定义,即是当五阴的范畴内容可以彻底了解后,正住者才能被确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前述世间智者只能认识到生灭法的部分,常恒不变易的正住者仅是佛陀一人所自知自觉的。学佛人的首要课题便是了解五阴的内容,如果对五阴内容不了解,便会对正住者产生错误的认定。所以,在《阿含经》可以看到对五阴内容重复解说的记录。当对五阴有彻底的了解,便能观察到任何三界众生的五阴内容确实是生灭的,其中没有一法可符合正住者不生灭的属性。
要件1甲、「永恒性」的判断原则:在众生五阴完全消灭时,发现有不灭的正住者时,便可推论正住者没有消灭的时候。因为众生一期生命五阴完全灭尽而正住者不灭,那么五阴未灭时,正住者也必然同时与五阴在一起。往前推论到入胎时,甚至前一世的五阴也必然和正住者在一起。往后推论,未来世的五阴也同样与正住者在一起,故正住者是具永恒性的。若五阴灭尽而无正住者,那么生命便成断灭;从无尽的过去到现在,应已死尽一切生命。
要件1丙、「非离蕴」的判断原则:正住者与五阴在一起,这个判断原则的重要性在于:正住者具有出生五阴的重要功能性,所以五阴与正住者必须在一起才能发生这个功能性。因为生灭法是缘起性空、空无自性的法,那么空无自性的法五阴如何能够自行生起呢?下文将举证经文说明五阴、十二因缘皆由正住者所出生,所以正住者必然与五阴在一起才能展现此功能。
要件2,以佛陀「自知自觉」作为能够确认正住者的方式。「知觉」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感官功能,而正住者是知觉的对象。意谓:正住者是可以经由六识的感官功能而认识,即是所谓的「现观」27、「证悟」或称为「神秘经验」28。若合并要件2和要件3,即任何人在遵照佛陀教导而正确修行的前提下,都可如同佛陀一样证悟时,「神秘经验」的说法就不是一种恰当的说法。例如榴莲这种水果在南洋号称「水果之王」,在尚未进口台湾时,对台湾的居民而言,听到有人对它的味道作种种称赞,也有人作种种厌恶的表示;它对身体的影响也一样,有的说它对身体很有益处,也有说它并无益处,种种的说法。对台湾的居民而言,吃榴莲及对它的了解,似乎是很神秘的。但当榴莲一进口之后,亲口一尝它的味道,立即知晓。久吃之后,对何时吃它最恰当、最香,身体状况何时应避免吃它,何时最有益,便能了解,神秘就消失了。因此,对任何人皆可亲身验证者,或某些人可以体验者,说是神秘经验并非正确。若以「神秘经验」的用语作兴趣的取舍,对以宇宙一切事物为研究范围的哲学界而言,并不恰当,乃至因此认为这不属哲学的研究范畴,实有武断之嫌。
再者,正住者具永恒性,而且是知觉的对象,因此正住者应当是实体,除此之外别无实体。实体的定义是:一个可实证且不依赖其他任何事物而永恒存在者。正住者具有常恒不变易的属性,从「苏格拉底存在」的相似命题中「常恒不变易正住者存在」的命题,永远为真。正住者不是被赋予属性而出生的29,正住者自无始劫以来本来就存在,在地球形成前乃至宇宙形成前便已经存在,未来仍会一直存在下去,所以该命题永远为真。这个命题永远为真不是因为这个命题本身是套套逻辑(tautology),而是正住者是一类实体,具永恒性可以让「苏格拉底存在」的相似命题永远为真,却不会发生「苏格拉底存在」命题内含的矛盾。这种永远令该命题为真的实体正住者便是佛陀所定义具本原意义的存有。然而为避免语言上的混淆,佛陀常以「不生」「不灭」「不生不灭」来代替具本原意义的「存有」一语。
相对的,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变易法、生灭法、缘起法,皆非实体。色蕴,现代称为物质,虽然是人类具体可感知的对象,但是现代科学已证明,物质是由更小的粒子聚合而成的,那么什么是最小的粒子?是单一或是几种或是其他可能,目前并无定论。可以确认的是,物质不是生命的必备30 ,亦非根源。因为单纯的物质聚合并不会是生命。至于受想行识四蕴是生灭缘起的心法,亦非实体。
有学者认为「佛教生命论之不共世间者,就在于它虽然陈述生命流转诸趣的事实,却坚决否认在流转的过程中,有各各独存而又常恒不变的实体之『我』存在。」31 这样的论述违反上述的定义,也将《阿含经》对「我」的定义错解。首先,依经中佛意及歷史事实,佛教之不共世间者最主要在于:佛教主张可以实证的宇宙根源,并且在歷史上有许多佛陀弟子证悟的记录;而一切的世间智者皆主张不能实证的宇
宙根源,且仅能止于对宇宙根源的猜测与想象。其次,本文举出《大正藏》中之《杂阿含经》第 37 经确实记载常恒不变易的正住者与五阴的截然差别,而该经典亦称为《我经》,则是另一旁证。32另外,人类对「我」的认识仅限于五阴生灭法,而犯了二种错误:1、自我觉知有一个「我」;2、想象这个「我」是永恒存在。从前述定义可知,世间智者可认识的五阴是生灭法,在五阴生灭法中自我觉知有「我」(我见)。若对自我觉知的「我」加以分析,实际上是意识的功能,是虚幻生灭的,却想象虚幻生灭的「我」是永恒的(非我计我);五阴灭尽仍有正住者不灭,却不认为正住者是永恒的「我」(我计非我)。这是四颠倒中的「我颠倒」。声闻法是在五阴生灭法中观察确认,五阴中的一一阴没有一法真实常住,因此断除「我见」而成就「无我」法的实证,但并不因此而否定常恒不变的实体之「我」。
要注意的是:正住者是永恒的「我」,与人类因识阴功能所自我觉知的生灭性的「我」,在意义上已完全不同。后者是生灭虚幻的,故说「非我」、「无我」,前者永恒的「我」33 ,世人只能想象、猜测,佛陀却为世人分别显示之。因此本原存有定义中的正住者,在实际意义上,是生命流转的过程中,各各独存而又常恒不变的实体。至于永恒的正住者是否会有梵我、神我的色彩34 ,后文将进一步分析。
要件 2 意涵:佛陀自身是第一位证悟者,佛陀这种宣示,是一种「傲慢」吗?
傲慢,是因为非事实而夸大妄说,才能称为傲慢;如果是依据事实而说,不论任何人来说,也都会说出同样的事实,便不是傲慢。合并要件 3 佛陀说任何人皆可同样证悟而实证正住者,所以要件 2 并不是一种傲慢。从第一章绪论的回顾中,东西方的哲学理论都认为宇宙根源是不可知觉的,唯有佛陀主张宇宙根源是可知觉的,而追随的弟子中也有许多人可以知觉到,所以要件 2 是一种客观而符合事实的叙述,便不是傲慢。这也呼应了「如法说」所具有客观性事实的意涵。
合并要件2、3可知佛陀与任何证悟者对正住者的属性、功能,必然会达成一致的结论。而经典则记录了正住者的许多重要属性、功能,以作为未来证悟者彼此之间的确认依据,故佛教经典之内容亦称为圣教量35 。又佛陀要确认其他人是否也一样实证了正住者,必然是保留正住者的某些重要的属性、功能而不作说明,然后再根据自称证悟者对正住者的属性、功能的描述,来判断所证是否正确。保留不说的内容就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内容,是经中所说的「如来秘密」36 ,这也与后续中国禅宗「勘验」之说不谋而合。
有学者认为「经并没有什么论证,往往只是在言词中表示出对世间事物的某种看法。但缺乏对这种看法的论证,这尚不足以构成哲学。故此,我们通常不把佛经视作具有丰富哲学成分的文献。论却有所不同。在论之中,往往发现到不少严谨的论证,论即以这些论证来证立经中所述的种种义理。只有提供出论证,才能算作哲学。」37 这种认知,轻忽了「如法说」的意涵。哲学的目的在探究宇宙的真理,真理植基于事实。然而,人的观察能力却仅限于生灭法,因而产生种种颠倒的见解。经典为对治颠倒的见解,依照事实真相提出「对世间事物的某种看法」;在提出种种看法中,背后有其对宇宙根源事实「绝对的一致性描述」。此「绝对的一致性描述」完全指向本原存有的定义,因此构成佛教的核心教义,这其实正是提出了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哲学却仍然无法对宇宙根源提出明确的论证,推为不可知觉的。佛教经典既对宇宙根源提出了论证,一切佛教经论必然要以此本原存有的定义为依据,而不能违反;若有违反,即是违背事实真相。因为此本原存有的定义是可实证的,是符合事实真相的。若是只有论证而违反事实真相「不如法说」,不能称为哲学,因为违反哲学的目的。经典对世间事物的「如法说」,符合哲学的目的,当然构成哲学,而超越哲学,这或许是哲学界所必需省思之处吧!对于论证应符合事实的重要性,将于后文中进一步探讨。
从上述本原存有的三个要件及前述对有无的定义,非常清楚的区别出「本原存有」的定义与不具本原意义「有无」的定义,两者是绝不相容的两个集合,是非常严谨的定义。正住者具永恒的属性,并且是可知觉的实体,与五阴是生灭、暂时而有而无,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根据定义,常恒不变易的正住者是「非有非无」因为「有」是指由缘起法、具足成熟而出生的事物之集合,正住者不是缘起法所生之事物,所以不是「有」(非有);但也不是「无」(非无),正住者是确实可知可证而永恒存在的实体,当然不能称为「无」。因此,正住者是不生灭法,必然是「非有也非无」。「非有非无」这样的用语是完全符合现代的集合概念,与「否定原理」完全无关。38
综合而言,《阿含经》中佛陀对本原存有的定义,确实是划时代的主张。长久以来东西方的哲学研究都认为:判断一门学问是否科学的标准,取决于它是不是一个演绎体系,而不取决于它如何认识和证明演绎的前提。39于是哲学家设立种种不同的前提,推论出不同的宇宙根源,但却都无法验证。《阿含经》中对本原存有,则提出一种实证精神的实质探究,认为任何人都可以实证;而这种实证是具一致性的,因为实证是对事实真相的确认。
现代自然科学突飞猛进是由于实验精神的注入,将一切自然科学回归到事实上来。因为事实是可以一再的验证,即使不同的人主张不同的看法,经过实验的方式必然得到相同的结果。同样的,《阿含经》中提出实证主义,将一切哲学理论主张回归事实的检验,所以阿含的正确研究,无疑地亦将为哲学领域注入突飞猛进的契机。关于实证正住者之相关论题,例如:人类的有限性能证得无限性的宇宙根源?实证主义与康德主张的先验主义,何者具合理性?将于后文中探讨。
24「常」是不生灭,表示它不是缘起法所创造的,时间上说是从无始劫本来就存在的;「恒」是永恒的存在,永远不被破坏的,具金刚性的;「不变易」是它本体的属性、功能从来不改变;「正住」表示现在时时刻刻都连续地存在着,没有一刹那的中断,亦称「本住」。
25 实证正住者是成佛的前提,本文后面将举证经文。
26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25,页419。「云何名为证成道理?谓一切蕴皆是无常,众缘所生苦空无我。由三量故如实观察,谓由至教量故、由现量故、由比量故。由此三量证验道理。」因此比量的推论是证量之一。
27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25,页419。现观是证量之一。
28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2002,页4。冯友兰以佛家证悟境界之「不可说,不可说」,认为「非是哲学」。其实「不可说」有其不可说的原因,因此而断定其「非是哲学」,实有武断之嫌。本文后将提出解释。
29 分析哲学对「存在」的论述之一是,就一群体(class)的存在,意谓就该群体的属性(property)至少被生起(instantiate)一次。例如,「象存在」意谓「之所以成为象的属性至少被生起一次」。这样的论述是对具生灭性的缘起法而定义的。但是,「正住者存在」并不是正住者被赋予属性而出生的,因为正住者是无始劫本来就存在着,是一切法的根源,是「本住者」而不是被出生的。
30 从三有中的「无色界有」众生并不具有色阴,也就是没有物质色身来看,物质不是生命的必备。
31 释昭慧,《如是我思》〈新版〉,东初出版社(台北),1990,页160。
32 释印顺,《杂阿含经论会编》(上),正闻出版社(台北),1987,页 22、143-159。
根据研究而重新编排《杂阿含经》次序,本经第 37 经应为「阴相应」第 149 经。依重新
编排之次序及摄颂(我、卑下、种子,封滞、五转、七,二系着及觉,三世阴所食)的
对照,本经称为《我经》。
33 此处的「我」是正住者的另一个异名,不能因为佛说五阴无我,便反对以「我」来指称正
住者。
34 释印顺,《如来藏之研究》,正闻出版社(台北),1981,页 41。释印顺认为如来(tathāgata)
是神我的别名,而如来界、如来藏与如来有关,所以讨论「我」时,要注意有神我色彩
的如来藏说。
35 《大正藏》册30,《瑜伽师地论》卷25,页419。佛言是至教量,经典是记录佛陀的说法内容,是证量之一。
36 《大正藏》册2,《央掘魔罗经》卷4,页539。
37 吴汝钧,《龙树中论的哲学解读》,台湾商务印书馆(台北),2004,页7。
38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台湾学生书局(台北),1996,页445-450。
京都学派阿部正雄(Abe Masao, 1915-)认为佛教的「空」是究极者,是直接超越有与无之二元性外,为别于相对之无起见,将空称为「绝对无」。认为是「否定原理」的强调。
39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五南图书(台北),2002,页212。这是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 1224/1225-1274)的主张。但是文艺复兴后,虽不主张神学是科学,(康德)却仍主张应信仰公设的上帝,同样偏离科学的实证精神。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