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农:《发智论》导读

2024-09-28 居士人物

《发智论》导读

高振农

佛教论书。全称《阿毗达磨发智论》,古印度迦多延尼子着,唐玄奘译。20卷。显庆二年(657)于长安大内顺贤阁开始翻译,五年于玉华寺译毕。因此论为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论书,也称说一切有部发智论。因与六足论相对,又称《发智身论》。另在《大智度论》中称《发智经》,在《婆薮盘豆传》中称《发慧论》。异译本有前秦僧伽提婆和竺佛念共译的《阿毗达磨八犍度论》30卷。两译本在记述形式和名相概念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此论将经中所有要义,用种种阿毗达磨形式加以解释,有释义的,有分别法门的,有抉择性相的,也有破除异说的,在各种阿毗达磨中最为详细。全书分八蕴(杂蕴、结蕴、智蕴、业蕴、大种蕴、根蕴、定蕴、见蕴)四十四纳息(品),全面阐述了说一切有部的基本观点,兼论当时部派佛教之间争论的各类问题。它和说一切有部其他重要论书一样,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人空法有,既反对上座部的种种论点,也批评大众部关于过未无体等等说法。此论在古印度部派佛教时期有一定影响。后来的《大毗婆沙论》一书,就是根据此论的分类,对八蕴所作的详细论释。此论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婆薮盘豆传》说是佛灭后500年在罽宾国撰集,《大唐西域记》卷四则说为佛灭后300年在北印度至那仆底国答秣苏伐那寺所着述。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5.引理:法界无有绝对独立的局部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5.引理:法界无有绝对独立的局部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3.实证与表述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3.实证与表述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2.证明与证伪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2.证明与证伪

高振农:民国年间的上海佛教净业社 高振农:民国年间的上海佛教净业社

高振农: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高振农: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黄国达:佛法概论导读 黄国达:佛法概论导读

净因法师:离言说相,藉教悟宗──《金刚经》导读 净因法师:离言说相,藉教悟宗──《金刚经》导读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导读

《空行法教》:莲师所传下的实修口决。||译序、莲师简传、导读开示 《空行法教》:莲师所传下的实修口决。||译序、莲师简传、导读开示

佛弟子对生命的敬畏|导读:车库里的小老鼠 佛弟子对生命的敬畏|导读:车库里的小老鼠

多次的忏悔不如一次彻底的改正 | 导读:我怎样戒掉网络小说 多次的忏悔不如一次彻底的改正 | 导读:我怎样戒掉网络小说

高振农教授: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教授:试论谭嗣同在维新运动中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教授:吕澂对汉文大藏经的研究 高振农教授:吕澂对汉文大藏经的研究

高振农教授: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高振农教授:关于佛教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高振农教授: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 高振农教授:试论玄奘学说在近代中国的复兴

高振农教授:梁漱溟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教授:梁漱溟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教授:浅谈佛教伦理思想 高振农教授:浅谈佛教伦理思想

高振农教授:民国年间的上海佛学书局 高振农教授:民国年间的上海佛学书局

高振农教授:台湾佛教发展得益于大陆僧人的努力 高振农教授:台湾佛教发展得益于大陆僧人的努力

高振农教授:试论智者大师的“两风”建设和理论特色 高振农教授:试论智者大师的“两风”建设和理论特色

高振农教授:试论唐代佛典翻译的特点 高振农教授:试论唐代佛典翻译的特点

高振农教授:台湾佛教与我国大陆佛教密切相联 高振农教授:台湾佛教与我国大陆佛教密切相联

高振农教授: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亥革命中的作用 高振农教授:论章太炎佛学思想在亥革命中的作用

高振农教授:朱熹与佛学 高振农教授:朱熹与佛学

高振农教授:菩提达摩禅法是少林寺禅文化的精髓 高振农教授:菩提达摩禅法是少林寺禅文化的精髓

高振农教授: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教授:梁启超的佛学思想

高振农教授:上海龙华寺的峨眉山僧人 高振农教授:上海龙华寺的峨眉山僧人

高振农教授: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下) 高振农教授: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下)

高振农教授: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 高振农教授: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

高振农教授:《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高振农教授:《坛经》中人间佛教思想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

高振农教授: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高振农教授:佛教文化与近代中国

高振农教授: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上) 高振农教授: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上)

楞严经导读

李富华教授:《胜鬘经》导读 李富华教授:《胜鬘经》导读

李富华教授:《维摩诘所说经》导读 李富华教授:《维摩诘所说经》导读

李富华教授:《佛说啖子经》导读 李富华教授:《佛说啖子经》导读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七、出世间法九乘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七、出世间法九乘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一、五种抉择见的建立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一、五种抉择见的建立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九、外密三乘的意趣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九、外密三乘的意趣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卷首语 序 目录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卷首语 序 目录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五、应成派如何评价余宗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五、应成派如何评价余宗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十、内密三乘的意趣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十、内密三乘的意趣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八、内外密乘的共根道果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八、内外密乘的共根道果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六、宁玛派的九乘次第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六、宁玛派的九乘次第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四、四宗宗义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四、四宗宗义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三、四宗“道次第”建立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三、四宗“道次第”建立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前言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前言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二、如何了解“四法” 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二、如何了解“四法”

月悟法师:《遗书与晋王》导读 月悟法师:《遗书与晋王》导读

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导读(释果灯) 印顺导师《印度之佛教》导读(释果灯)

雪相法师:佛教启蒙钞第二册导读1

第一次做导读员 第一次做导读员

在导读中修行 在导读中修行

导读新手上岗记 导读新手上岗记

导读员经验总结和反思——结行和未修中间 导读员经验总结和反思——结行和未修中间

经典导读:何谓无诤三昧 经典导读:何谓无诤三昧

记我的第一场导读 记我的第一场导读

经典导读:此岸与彼岸 经典导读:此岸与彼岸

经典导读:随喜是什么 经典导读:随喜是什么

高振农:怀念恩师吕澂先生 高振农:怀念恩师吕澂先生

读书会导读思路浅谈 读书会导读思路浅谈

《法华经》导读:此生最美丽的邂逅 《法华经》导读:此生最美丽的邂逅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