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止上师越多越好吗?哪位是根本上师?【普巴扎西上师开示】

2023-12-30 文殊花开


弟子:什么是根本上师?什么是金刚上师?在修行的过程中,一个弟子可以依止多少位这样的上师?要做到如理如法、依教奉行上师的教言,能够承办解脱的利益,做弟子的要具备哪些条件?得到上师摄受后要注意哪些?

上师:说到我们所依止的导师,这两天一直都在讲解这方面,因为所有的一切导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以及他们的化身。我等导师释迦摩尼佛在示现涅槃之时,阿难及一切信众都跪在佛陀的身边说,佛陀即将要示现涅槃,以后我们依止谁,谁来做我们的师父呢?
 
释迦摩尼佛说,末法时代我以“不同的善知识形象”来度化你等一切众生,也就是说,今天所有的一切善知识都是佛陀的化身,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会想,以前佛陀在印度只有一位,为何他要“呈现”那么多的善知识形象呢?是为了适应众生的需要,比如说,有些根基需要“这样的导师”来度化他,因为他觉得“这样的导师”很好。
 
平常我们一再强调,人有两种属性:感性和理性。即便我们平常一再强调“要理性一些”,但因为欲界众生本来就注重感觉,所以他还是会不知不觉的往感性方面发展,这时候佛菩萨也就针对你这样的根基,呈现了不同的形象的导师、显现了不同的事业,好,在你面前呈现了不同的导师、显现了不同的事业,这一系列导师都来自于佛陀的化现。


当你在信心具有的前提下,可以依止多位上师刚刚所说,所有的导师都来自于佛陀的化身,虽然他的显现不同、事业不同。平常我们会觉得那个导师好,这个导师好,这个诞生于汉地,那个诞生于藏地,这个是某某某某寺院的主持、那个是某某某某寺院的堪布、活佛等等,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名称,实际上他们都是佛陀的化身。

从化身的角度来说,没有丝毫之差异,所有一切导师没有丝毫之差异,都是平等的,甚至是一如的。在依止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信心来定夺。在自己信心具有的前提下,依止上师越多越好,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这时候可能很多人就会产生这么一个疑惑:如今很多导师一直强调“依止导师不要过于太多”,他是站在什么角度讲解呢?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沉重,他是站在“信心步入”的角度讲解的。
 
当你“信心不太普遍”的时候,依止上师越多(越容易分别),终究又会看着很多上师不足的地方,听着上师很多不足的地方,尤其会对上师产生很多的烦恼,所以就造下了极大的罪业。为了避免产生这些过失,就告诫每一位修行者,导师不要依止太多了。

今天依止导师的时候好像非常不错,过了两天,当你“习气烦恼炽盛”的时候,就开始讲导师的不足,那时候你的罪过可大的不得了!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在护持誓言,所有的密乘戒律都是以它为根本,它的第一条就是诽谤金刚上师,诽谤金刚上师的过失就是要下金刚地狱。
 
这个金刚地狱指的是什么呢?这个星球消尽的时候,其他的地狱可能移到另一个地方甚至自地毁灭等,但金刚地狱永远也变动不了。就是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在无数劫当中遭受痛苦。
 
所以,为了避免产生这个过失,每次导师们在讲解过程中,尽可能告诫每个修行者,凭借个人的信心(去依止少数几位导师)。虽然有时候站在佛法的角度中,就像我刚刚所说的,当信心很普遍很稳定时,在此前提下依止更多的导师绝不是一种过失,而是一种功德,这是从正面来讲解的。

反面呢,末法时代众生习气烦恼沉重,当烦恼沉重的时候,很容易对导师生起各式各样的看法和想法。我想在座的每一位信众,从第一次开始进入佛门直至今天,你依止过多少导师呢?恐怕连你自己都不知其数了,你自己又诽谤过多少导师呢?恐怕也已经不知其数了。这种诽谤来自于心里,或者从口里说出来,或者内心对导师产生一些念。

那时候还是以自己的眼光和思想作为标准,我“觉得”这位导师不对,我“觉得”这位导师怎么怎么,以自己这个为标准来衡量导师,这就是我们的习气烦恼!
 
为了避免产生这个过失,每一位导师在宣讲佛法的过程中,都严肃的告诉每一个修行者,凭借个人的信心依止导师不要太多。“不要太多”就说明“我不会漏掉很多导师吗”?站在信心的角度中,只要你具有信心,当你依止一位导师的时候,这位导师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的总集,和“一一依止其他导师”没有丝毫之区别。相对来说,依止一位导师对“护持自己的心”会好一点。

汉地有一种说法,眼不见为净,看的太多见的太多以后,难免会“触动”你的习气烦恼,这时候会显现很多造业的思想。从“依止导师”的角度来说,“依止多少位导师”完全取决于你个人的信心。在信心具有的前提下,依止上师越多越善。


历代祖师有“依止多位导师”的例子吗?有的,阿底峡尊者依止过153尊上师,但是阿底峡尊者从第一次依止153尊上师起直至圆满成就,没有对一位上师心生怀疑,都是当作“真正的佛”做祈祷。

现前,我们能不能“学习”阿底峡尊者呢?学习尊者的精神是可以的,但行为就得问问自己:你有没有这样“坚定”的信心?我们若还是像往昔一般,今天去依止,明天又去诽谤,我想还“不如不做依止”的好。
 
藏传佛教有一句话,不要“老狗寻食”般的去依止导师,什么叫老狗寻食呢?老狗觅食的时候,因为平常没人抚养,就是没人养着,像野狗一样,自己在外面寻找吃的。它低着头,无论在路上看见什么都往口里放。能吃的就咽下去,不能吃的就吐出来。在修行路途上,我们也不能见到谁都先去依止下,我“觉得好”就继续依止几天,觉得不好当场就诽谤,这对“你的成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有时候,很多人会说,“我修是修了很长时间,但是感觉我的见解一直没有很好的增上,多数来自于什么呢?”,可能是前面破戒过于太多的原因吧!单单从我们依止过的导师来说,可能我们对导师说过很多很多不敬的语言,起过很多很多不敬的念,就是这个过失太多了!因为这个对境太重要的缘故。
 
你去诽谤“和你没有法的关系”的一万个人,和你对已经结上缘的导师心生一个怀疑,这两者相比,可能后者的过失还更严重,因为这个对境太重要了!很多很多时候,我们光想这一面而不想另一面,应该“站在全面的角度”上去依止导师,这样可能是最好的。
 
我们先不说成办解脱,哪怕从世间角度来说,这也是非常非常不道德的。从世间角度来说,“不尊重老师”“对老师不敬”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从出世间角度来说,导师为你所传讲的法是佛教,并且是精华,这时候对境太重要了,以这个对境所触犯的一切罪业,这个过失可大的不得了。
 
从以上的讲解就能知道,至于一生当中依止多少导师,根据个人的信心来定夺,不要像老狗觅食般的,今天依止一个,明天诽谤一个,后天依止一个,大后天诽谤一个,真没有一点点意义,甚至还会成为“以后修行的最大绊脚石”,甚至可以说成为“最大障碍”。很多修行人直至今天,很多很多方面的功德无法增长,甚至还产生了很多很多违缘障碍,可能都是来自于这些诽谤。决定有,很多人都有。


平常,我为他人讲解佛法的时候,我说,今天我比你们坐的高一点,你们听着“我所做的有一份功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我第一次依止导师直至今天,我对导师没有生起一丝毫之“凡夫”念,比如导师可能不具有功德,等等等等。哪怕导师以什么方式去宣讲道理,我都会把过失推到自己的身心当中。所以,今天我内心中稍稍有一点点法,还是来自于这份信心吧,所以还是在“这一方面”多去观照些。

现前很多人依止导师中,非常喜欢去寻找,在导师中还要立个根本,“这个根本立不立”,有时候还不是很重要,在汉字中根本是最重要的意思,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导师都当作最重要的导师。

无论怎么说,成为你的导师决定和你已经结上了法缘,当成最重要的导师也没有什么矛盾,但是若要真正立一个根本的话,那这个导师就是众多导师中对你最重要的那一位。

当然,这个重要不是凭借感性的,“你觉得他最重要”不算的,所有导师都给自己赐予加持和利益,对自己的加持最大和利益最大位导师,就是自己最重要的导师。这个不是你说了算的,而是根据你所得到的法或你内心调整多少来算,(以此安立)这位导师是否最重要。

就好比像乞丐,乞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那哪一个施主才称为乞丐的最重要施主呢?不是乞丐口中说谁重要谁就最重要,得看看(谁让)他的碗中得到最多和最好吃的,这个施者天天都给得最多,给的也最好吃,也可以说在吃百家饭当中今天他还能在这个世间生存,一切都靠的这家施主。
 
平常在吃百家饭的时候,有时候能乞讨得了,得到一些吃的,有时候得不到。哪怕得不到的时候,他也能在这个最重要的施主前得到一份食物。直至今天他还没有饿死在街头,一切都靠这个施主,那么这个施主决定是最重要的。
 
古代不是也有很多乞讨的人,谁要是给他一点点吃的,他就把他当作一辈子恩德最大的人吗?所以,现前在很多导师当中,我们要把某一位导师立为最重要最根本导师的话,就看看对自己利益最大的是那一位。从法的角度来说,对自己利益最大的导师是最重要的导师。


一般来说,导师分为六种上师:一般上师、皈依上师,酬忏上师、宣讲续部上师、灌顶上师、讲解脱窍诀法上师,后三者为不共同上师,如果后三者都在一位导师面前圆满,从缘的角度来说,那这位导师自然成为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师,因为他为你传递的法是法中法,是法之中最精华的法。

对个人来说,凭借这样的善缘,对你内心改变起到最大作用的导师就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师。从成办解脱的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要再分很多很多根本,区分根本的时候,对于一个智慧丰满的人来说,他的分别心可能不会重。
 
所谓的“根本”“最重要”,还是站在情感的角度当中说重要,但是功德上决定是平等的。从功德的角度来说,你依止过100位上师、2位上师、3位上师,永远不会觉得“这个导师与哪个导师之间有什么区别”。
 
但是,从恩德上从自己得到法的角度来说(是有区别的),由于因缘和合,从某个导师哪里得到的法最多,所以从感情也好,从这个情感角度当中讲解,从缘分的角度中讲解,这样的导师恩德最大,所以我们把他称为最根本的导师。那不妨把所有的导师都称为最根本的导师,这最好了!因为在法界中“境心本来一如”,这里头可没有什么重要不重要的,一切都是平等的。
 
用禅宗的话来说,这个“用”字没有一个最最的“用”和最简单的“用”,也没有普通的“用”,一切都和本体是“一如”的,没有什么最好的,也没有普通一点的,一切都是平等的。现前,我们站在平等的角度中,一切都立为根本,当然是最好。若真想立的话就这么去了解。这个大概没有什么不懂的。
 
现前在汉地,平常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教言,在很多人的了解之上,也不太懂“什么叫做根本”,依止导师方面需要怎么怎么(也不太懂)。所以有人说,“我的导师我的根本上师是谁谁谁,但是他不会讲法,由于两个民族的原因,他说的是另一种语言,我现在说的是另一种语言,他的话我听不懂,我往他那边说,他也听不懂,所以我的根本上师是没法给我赐予法的”。


有时候我就想,这叫根本上师吗?平常,他所谓的“根本”是站在情感的角度中,最重要的导师可不是凭借个人的感情啊!世间当中他是你最好的朋友,因为他是你的知音。无论在哪方面,你不能给他人讲解的可以给他讲解,你的闺蜜可以讲解,他有什么事情也可以给你讲解,因为两者之间就是一个知音。把他当作是最好的朋友,互相之间谁都会宽容对方。站在情感的角度中就是这样,这个可以当成朋友,但不是上师。
 
平常,我听到很多人这么说,能把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当成根本上师,从修行本身的角度来说,这倒没有什么过错,最好的。但是从“真实意义”的角度来说,恐怕这个还是有些不圆满。好像不是这样的。

平常我遇到很多这样的人,有些人跑到我上面说,上师,前两天我的根本上师告诉我怎么怎么的,但这两天我想在你身边好好修法,因为我现前所修的法都来自于你的恩德。

前两天我对一方师说,我怎么这么倒霉!(众笑)。平常,按照平最正常的方式,最重要的导师是教你调伏内心的,是授予佛法最全方面,是意义最大的,这位导师才立为最重要的导师。现前从因地到果位之间一系列法,你都遵照我们这个传承在做,但从你的角度来说,你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导师,我就不知道“这个根本”是怎么安立的!

从法上面并没有得到利益,但是从情感的角度来说是根本上师,这是不成立的这不叫根本导师,而是最好的闺蜜。(众笑),应该叫朋友,不是导师。你说你还有一个闺蜜,你的闺蜜是谁呢,是一个上师、师父或者是一个活佛,可以啊!但是从“内心利益”的角度来说,你并没有得到这份利益。

这些都是“无知的原因”造成的!(1125-1)

 • 您的每一次转发• 

  • 都将点亮一盏心•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更新于:2023-12-30 17:50

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