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净土的经典,自古至今只有《药师经》一书。此经最早入华是为东晋帛尸梨密多首译,名《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但此译是为密教经典,并非在阐扬净土。直到隋唐达磨笈多和玄奘才把此经原本的译成净土典藉,才真正的弘扬东方药师如来净土。从译经史上就不难明了东西方净土在当时的优劣。
中国之位置在娑婆世界地面是“东方”,故此我们可以说东方净土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在中国。弥陀净土与药师净土在中国有一特殊的意识。即东方是象征着生长的地方,是代表生机,故意识为现实人间的消灾延寿。阿弥陀佛在西方,西方是代表秋天,属于萧杀之气,是死亡的象征。因此在今天的中国佛教,如若要消灾延寿的请药师如来佛,若是要往生的就请阿弥陀佛。因此弥陀信仰发展到后来,被视为『等死佛教』。这都是没有正确的认识到佛陀开设东西二方净土的要旨,成为变质的净土。佛陀开设此二土无非是要解除众生的生死问题。这东西方净土在现象上虽有资生与济死的差别,但从其本体上则是以脱苦为究竟。佛教向来主张「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二者是无前无后,无一无异,死就是生的萌芽,生亦是死的开端。此二法是相互相成不能有轻重之分。但是随顺世俗的认识,药师与弥陀在相上,对于「生」与「死」有所偏重,这都是为了方便度化众生而起的善巧。身为佛子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时下丛林小庙的佛事活动,把往生与延寿划得一清二楚。做什么事必念什么经,把佛陀的经教给予教条化,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当然目前此事已是木巳成舟,有时只好随着世法,但于思想上必要有明确的认识——「何是何非」。从印顺法师这段话就说明了「理想的净土已在现代文明实现」。净土所要净化的自然,逐步在我们眼前实现。但是对于众生的净化还是远远的不及。如若能把众生的身心进行了净化,那么现实人间就是净土,没有必要再往他方世界去找净土。故此弥陀的救死与药师的资生,在现实社会中药师法门是应更有价值。因为提起弥陀大家就会想起往生,然而在这个高度物质享受的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人类,我看有百分之九十五不想死,不愿离开这个世界。他们看到西方净土的一切国土庄严跟目前的时代装潢差不了多少,就此求往生不如祈长寿。我们再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弥陀与药师的誓愿。弥陀说: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发菩提心,坚固不退,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极乐,无不遂者。若有宿恶,闻我名字,即自悔过。为道作善,便持经戒。愿生我剎,命终不复更生恶道,即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今天分享到这里,明天继续。
●药师法门如果用七个字概括,就是吃好、睡好、心情好。吃好是秘密禅;睡好是祖师禅;心情好,心息相依就是如来禅。这就是药师禅!
坛城是所谓“治”的象征,“治”的反面就是“乱”。恶劣的天气,身体的疾病,荒凉的土地,野蛮民族,异教徒之国,这些都是“乱”。通过建立一个坛城可以变“乱”为“治”。所以一个坛城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真实的或意念中之物:人的躯体,一个寺庙,一座王宫,一座城市,一片大陆,一个念头,一个幻景,一个政治结构。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佛心咒:得雅他嗡贝堪则贝堪则玛哈贝堪则惹杂萨目嘎喋梭哈
“坛城”顾名思义即佛的殿堂。
药师坛城则是药师佛文化的信仰中心和药师法门以及“药师禅”的修持圣地,具有圣地胜境的殊胜加持力“道场”。
回向:此福愿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涛涌,愿度有海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遍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供成佛道。回向给法界有情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
星光“义工”温馨提示: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每天法施”分享,只要大家“坚持”看一年的“药师法门”分享,大家就能明白药师法门和药师禅。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法门(药师禅)“法施”时应遵守戒律,对佛法不具信、未成熟的“众生”不行法施,否则失去对佛法的尊重。
更新于:2023-09-04 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