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五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
今天早上我来圆明寺的路上在想,今天挂八号风球,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来?我想如果今天都能够来的人,风雨无阻,这种求法的信心、信念一定能够往生。所以今天来到这里,我非常的惊讶,见到跟往常一样,好像比往常还要多,真是难得,各位菩萨求法的那种勇猛精进的心,令定弘非常感动。我们讲《无量寿经》,学习这个净土法门是为了了生脱死,为了这一生能够往生成佛,所以任何的困难、任何的障碍我们都要克服,这样才能够真正发出这个真心。好像《无量寿经》上讲的,要「坚勇求正觉」,坚是坚定,永不退心;勇是勇猛,不畏惧任何的挫折、困难,大家今天的这种表演非常如法,非常难得。
我们今天继续来讲《无量寿经》的经题,上一次只讲了两个字叫做「佛说」。经题里面的意思非常的深广,真是讲之不尽,任何一个字都含有无量义,我们这里都是简简单单讲而已,如果详细讲,一个字讲十堂课都未必讲得完。我们当然不可以讲得太详尽,因为毕竟第一次讲,一下子讲得太详尽了,大家听一个字都没有听完,那可能未必大家觉得有这种恒心、趣味,所以我还是想要快速的讲。首先把《无量寿经》完完整整讲一次,简简单单起码介绍完,大家有个概念。然后未来如果还有因缘,我们希望把《无量寿经》详详细细的讲,好像净空老法师,前年开始讲《无量寿经》,讲到去年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每天四个小时,讲了一千二百个小时,这个是比较详细,还不是非常详细的讲。非常详细的讲,我想可能要把整个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说法的经典全部融会在里面,这才能够讲得详尽。因为这一部经确实是中本《华严经》,《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根本法轮,所以《华严经》涵盖整个《大藏经》,而这本经又涵盖《华严经》,所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法,精华就在这部经里面。
今天我们从经题第二小段「大乘」开始讲。大乘是比喻,经题古时候立题的方式分有七种,这个是佛学常识,有兴趣的同修就可以注意听一下。七种立题方式,是分人、法、喻,人就是以人立题的,只是单独一个人,还有以法立题的,或者是以比喻立题的,这个是各种立题不同。譬如说以人立题的,好像《阿含经》里面有很多小经,好像《佛说玉耶女经》,是以人为立题的。法立题的,譬如说,好像《大般若经》就是以法立题。以比喻立题的,譬如说《妙法莲华经》,大家非常熟悉的,以这个莲花来比喻。还有是以人法合为一起的立题,譬如说,《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是人,本愿是他的法,人法立题。还有人喻立题的,一个人、一个喻,还有法喻,法跟比喻合在一起的,还有人、法、喻合在一起的,三个都圆满的立题也有。所以总共是七种。这一部经的经题「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总共包含了人、法、喻,非常的圆满。这个「佛」就是讲人,这个佛不仅包括我们释迦牟尼佛本师,也包含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本师,当然也都包含十方诸佛如来。所以人,本来讲法之人就非常圆满。「大乘」是比喻,大乘是讲什么?讲车,大车小车的大车叫大乘,是比喻可以度很多人。
「无量寿」,无量寿也是人,无量寿是专门指阿弥陀佛,他是叫做无量寿佛。「庄严清净平等觉」这个是讲法,所以这部经题里面有人、法、喻。这个大乘的意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能乘者大,就是乘车的人,能乘车这个人是大人,这个大人的意思是心量广大,如果心量小就叫做小人,心量大就叫做大人。这部经里面讲的大人,不是普通的大人,是指佛和菩萨,他们发的愿是度尽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一个都不漏,所以他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全部包含。我们也要发起这种大心,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不是只为了自己,是为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因为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本事救他们,只有往生极乐世界之后,一见到阿弥陀佛立刻就有本事,你就叫做阿惟越致菩萨,你就有这一种神通智慧,可以在十方一切世界救度众生,我是为了这个去的。所以一定要发大乘心,发大菩提心,这样往生,这跟阿弥陀佛的本愿就相应。
第二个意思是所乘者大,能乘的是人,所乘的是车,车是比喻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是大乘法门,可以救度一切众生。不仅是大乘,而且是大乘当中的大乘,十方如来救度众生都要靠这一个法门,才能够度众生度得圆满。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印光老法师讲的,净土宗第十三祖,都是大彻大悟之人。我们想想,你看《华严经》里面,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他为我们做一个什么表演?佛法里面说示现,他示现什么行为?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普贤菩萨已经是菩萨修到最高最顶了,等觉菩萨,他都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他的大愿,十大愿王一定在极乐世界才能够圆满,所以这个为我们表法。表什么法?是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度众生这个菩提愿才能够圆满。
佛经里面有讲过,说菩萨如果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够圆成佛道。普贤菩萨在密宗里面是金刚萨埵菩萨,他是密宗的初祖,又叫做普贤如来,所以他本身代表的是净密不二。密宗,很多人修密宗,要怎样才能够圆满?在极乐世界圆满,所以密宗里面有很多都是求生极乐世界。黄念祖老居士就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劝别人做什么?读《无量寿经》,那些跟他修密的弟子,他教他们读《无量寿经》,教他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是修普贤行。所以这个法门殊胜,上至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统统救度,这个是所乘者大。所以两个方面,能乘、所乘都是大,都是圆满,这个就是体现出净土法门之殊胜,真是无上救度众生的法门。
所以,我们现在要修这个净土法门,也要向普贤菩萨学习,向阿弥陀佛学习,要发起大心。《无量寿经》大家现在有没有读过?读过的请举手,好,大部分人都读过。没有读过的,最好回去也要好好读一读,读不明白不要紧,先留一个印象,种一个善根。你如果不明白,来听我们讲经,慢慢就明白了。《无量寿经》第四十七品,一百七十页,大家可以打开,第二行,我们把第二行这个经文一起读,「唯曾于佛植众善,救世之行方能修」,就这一句。这个净土法门不是普通人能够修的,什么人能够修?第一个你要善根深厚,你一定是在过去生中,在无量诸佛那里种了善根,你才能够信这个法门。你不在十方诸佛、无量诸佛那里种过善根的话,告诉你,你也不相信,更加不会说风雨无阻你都来听经,不可能,你没有这个善根,你就不可能修这个法门。所以大家善根都非常深厚,风雨都阻不了的,这个就是善根深厚。
除了过去生中的善根,这一生也要发起大愿,救世之行方能修,要救世。现在我们有个护世息灾委员会,这个护世息灾就是要救世,不仅要救地球,十方一切世界的众生我们都要救。这个「世」是世间,世间是包括九法界众生,有情世间统统我们都要救度。不仅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众生要救,菩萨他们都要我们救。你听了这句话,你说,你的口气怎么这么大连菩萨都要你救?是的,真是菩萨都要你去救。为什么?很多菩萨没有遇到这个法门,或者他遇到这个法门,他没重视,不能够深信不疑,可能就当面错过这一生往生成佛的机会,很可惜,所以菩萨都需要我们去救助。怎样去救助?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劝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看这部经里面特别讲到,大家看一百六十一页最后一行,你看,「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是故汝等,应求此法」,这个是世尊本师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付嘱、对我们的希望。很多菩萨都没有这个机会听闻这部经,想听一个很快速成佛的法门都得不到,所以我们要应求此法,求这个法门不仅自度,还要度他,连菩萨都要去度他。所以大家因缘很殊胜,这个是所乘者大,这个法门真是无上大法。
经题第三部分是「无量寿」,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它是阿弥陀佛的别号。经文里面讲到,阿弥陀佛有十二个德号,大家可以打开经本的第五十六页,「光明遍照第十二品」里面,从第五十五页开始看,五十五页倒数第二行,「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个不得了,释迦牟尼佛亲口讲出来的,所有的佛里面他是第一,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王就是第一。其实佛是平等的,没有说第一、第二的,但是这里讲的第一,是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的愿王是所有诸佛里面第一,最为殊胜。下面讲的是阿弥陀佛十二个德号,他的名号,「是故无量寿佛」,就是讲阿弥陀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隐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这个解脱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
无量寿佛,又叫做无量光,下面全部都是讲他的光,这个光的德能之殊胜,概括起来十二种。见到这个光的人,一切众生,只要见到这个光,立刻得到什么效果?垢灭善生。垢就是障碍、业障,我们学佛同修都知道自己业障深重,没有学佛还很要强,一学佛就知道自己真是不行。我就是这样的人,以前觉得都不错,学了佛之后,发现自己果然是业障深重,烦恼、妄想放不下。但是不要紧,遇到无量寿佛的光明,你就消除业障,善根出生。我们说怎样叫做遇斯光?这个光遇到没有?什么叫光?光是光明,代表智慧。智慧在哪里?就在这一部经里面,当你把这部经的意思听明白了,你就有智慧,这个时候就是佛光照耀你的时候。所以遇斯光就是遇到这部《无量寿经》,就是把《无量寿经》的意思你听明白了,那就遇到光了。
所以你想想,我们这个讲堂,虽然不是很大,一、二百人在这里坐着,但是佛光照注我们这个道场,不仅是我们,连我们看不到的一切有缘众生,跟着我们来听经,他们都能够垢灭善生,业障消除,所以你的心就会生起欢喜,你所有的烦恼业障自然就起不来。所以大家每个星期六都来听经,其实是一种享受,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体会,我听经就是一种享受。即使那些外国人,好像我们净空老法师以前在美国弘法,很多的西方人,他们不懂中文,听不明白,但是他天天都来听,听得很认真、很专注,在那里打坐闭眼,笑咪咪的在那里听。人家问他你听不听得懂?一句都听不懂。为什么你还在这听?这里很享受。真是这样,垢灭善生,因为经典所在之处,有佛法弘扬之处,就是佛光注照之处,所以大家就能够身意柔软。是不是觉得很柔软?你不会在这里发怒,你不会在这里发脾气,听经绝对不会有这种现象,因为这个是「垢灭善生,身意柔软」,所以业障不知不觉就消除。业障消除的表现就是身意柔软,你对别人都非常柔和,不会硬邦邦的,觉得与别人相处有对立冲突,这种业障很重。菩萨待人都是非常柔和,所以菩萨所在之处,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绝对不会跟众生对立,绝对不会有冲突、有矛盾。所以我们修行,从哪里看你的功夫?就看你还会不会跟众生起对立,还会不会发脾气,如果还有的话,你的业障还没有消,那怎么办?多来听经。多来听经,遇斯光者,你就身意柔软了。
连三途极苦之处,这是讲地狱,极苦之处这些众生都见到这个光明的话,他也能够得到休息。现在所谓附体的现象非常多,很多的同修都来找我,讲身上有附体,都是那些不是很正常的。不是很正常的问题是怎么出现的?自己的心不正,正气不足,所以就会招这些奇奇怪怪的,或者是那些不是很正的鬼神。当然这些鬼神都是跟自己有缘的众生,过去生中曾经伤害过他们,他们现在找到机会了,来报复。所以他来找我,我就叫他一定要听经,你听经的时候,你都做一个意念,请他们这些众生一起来听经。他们听了经,也是一样,垢灭善生,身意柔软,见此光明,皆得休息,他们的苦也都解除。他们来找你,因为他很苦,他比你更苦,所以你不可以跟他对立,一定要用慈悲心来帮助他们。帮助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一起来听经,一起来接受佛光注照,那他们命终皆得解脱。他们来找你就是为了解脱,你帮他们找到解脱的方法。所以凡是来找我的,我都叫他,你来听经就行了,听经就没问题。果然听完经,就欢欢喜喜回去了,真是这样,效果非常明显。这部经里面,佛讲的句句都是真实说,绝对不会讲大话,绝对不会说虚话。普通话,不会忽悠你,绝对不忽悠你,不会哄你、骗你,不会,所以一定要相信佛光之威力殊胜。
无量寿佛,他的名号有这么多种,为什么单提无量寿做为经题?因为无量寿这个德,是一切德能的最重要、最关键,寿命!你想想,假如你现在家财亿万,又做大官,大富大贵,应有尽有,但是没有寿命,那你麻烦了,你这些应有尽有就不是你自己享受。寿命是所有福报当中的第一福,所以这个经题用无量寿,一切的德能,一切的福报,用无量寿做为代表。当然,他不仅是有无量寿,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个德能是万德万能,寿命无量。你说黄金是不是无量?黄金也是无量,七宝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光明无量、度众生的功德无量,一切都是无量。这个无量就是代表自性的功德,因为自性功德是无量无边。
六祖惠能大师开悟之后讲了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这个本自具足就是一切德能具足,一点都不欠缺。「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自性功德是圆满的,无量寿就是代表自性,所以这一句名号阿弥陀佛,就叫无量寿佛,它就含有自性圆满的功德。当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就将自性所有圆满的功德全部念到了,而一念具足。天台宗智者大师跟我们说的,「一念三千」,一念当中具足三千界,这个三千界就是代表整个法界所有性相理事因果,统统全部包括在内,圆圆满满,一念具足。我们把这一念换成阿弥陀佛,就自性所有功德在一念当中具足,圆圆满满,所以这句佛号叫做万德洪名。这个万德不是讲一千一万有数量的这种万,它这个万是代表无量。
所以《文殊般若经》里面讲,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与诸佛功德无二。当我看到这个经文的时候,我还以为漏了一个字,说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是不是与念无量诸佛功德无二?念一个阿弥陀佛,就等于念了所有诸佛。这个我还可以信,可以理解,因为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阿弥陀这三个字是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阿是无,弥陀是量,所以阿弥陀佛就是无量佛,无量佛当然是十方诸佛都包括在内,所以念一句阿弥陀佛,就等于念十方诸佛。我当时是这么想,结果是想错了。
当然也不是说想错,只是有点偏差,没有圆满。说念一佛功德与念诸佛功德一样的话,还不够圆满,现在把个「念」字去除,念一佛功德与诸佛功德一样,这个才叫圆满。你想想,我们凡夫,就以我们的凡夫心里面,生起一句阿弥陀佛,就一句万德洪名,这一句的功德就把十方诸佛所修来的无量劫的功德全部含摄在里面,这才叫做与诸佛功德无二,无二就是一样。这个佛号功德是不是叫做不可思议!
你看我们是凡夫,你没有成佛,没有成佛怎么可能有诸佛的功德?唯有一个法门,念阿弥陀佛就行,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在这个当下,你就是成佛的时候,所以你才能够跟十方诸佛功德无二。你没有成佛怎么可能跟诸佛功德一样?所以你念佛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你不念佛的时候,就是不成佛的时候。你现在是成佛还是不成佛?自己选择。果然能够净念相继,一句阿弥陀佛,一句一句念着,不夹杂任何的妄念,你当下就是佛!所以这个法门叫做极圆极顿,禅宗说是圆顿大法。放下屠刀就立地成佛,放下一切妄念,好像六祖大师讲的,不思善、不思恶,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是谁?你自己一看,你就成佛了。讲起来很玄妙,但是你证不得,你没办法达得到。净土法门比禅宗方便在哪里?你不思善、不思恶很难做到,现在叫你就思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又不思善、又不思恶,这个明上座的本来面目是谁?阿弥陀佛。念佛时就是成佛时。所以禅,无上深妙禅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这个是天台大师讲的,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无上深妙禅。所以这个法门禅中之禅,密中之密,你说修密,这个是无上密法。当下念阿弥陀佛,你就身口意三密相应,即身成佛。教里面之教,教到最圆满,《华严经》、《法华经》,你看最后导归这部经,蕅益大师讲,这个净土法门是「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华严》奥妙的密藏在这里面,《法华经》这个秘密的精髓是一句弥陀名号。所以,宗门教下、显密全部圆融在这个法门里面。所以我这二十年来,终于搞明白了,其它法门统统放下,这个法门成佛都有余。又简单、又方便、又快捷,香港人是最讲究快捷的,信息时代,成佛都要讲快速。哪个法门最快速?念阿弥陀佛最快速。所以无量寿这个德,是自性功德,念这句名号的时候,名以召德,把这个名号一提起来,自性的德也召来了,叫名以召德。
这个无量寿,寿命是代表时间,无量寿是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再加上当下、现在,过去、现在、未来叫三际。「三际一如」,是无量寿所代表,这三际当然也代表一切空间,一切时间、一切空间,也就是代表整个宇宙,全归入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当中。这个名号就是法身,法身遍一切处,法身是讲这个理体,讲这个理,讲这个本体。这个本体可以现各种相,整个宇宙万物是所现出来的相,从哪里现出来的?从本体现出来,本体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无量寿,自性就是阿弥陀。所以你能够持一句阿弥陀佛的时候,你就抓住这个自性了,你就回归本体。禅宗讲明心见性,这个心、这个性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所代表的,所以能够念佛不需要去参禅,不需要去再搞其它法门,一句弥陀名号统统全部包含在里面。
我所讲的全部不是我自己在这里说大话,更加不是诋毁其它宗派,不是,全部都是祖师大德开悟之后跟我们的分享。这句话是谁讲的?是昙鸾大师,南北朝代净土宗的大德,他批注《往生论》里面讲。《往生论》是净土五经一论当中的一部,昙鸾大师在这个批注里面讲,一法句,就是一清净句,「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为法身」。这个法句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又叫清净句,这一句是清净句,这个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就是讲自性,法身就是自性,所以念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就是念自性,就是念法身。禅宗讲见性成佛,我们净土法门就是用一句佛号,虽然可能我们不明白这么多道理,不要紧,一直念下去,念到最后一定开悟,而且开得很巧妙,不知不觉你就开悟,只要老实念。所以叫做「巧入无生,暗合道妙」,非常巧妙,就入了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开悟的境界。暗合道妙,暗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不知不觉,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妄念都没有的时候,忽然间你就见性了,所以叫无上深妙禅。
当然,无量寿既代表自性,也是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他也是法身遍一切处,所以极乐世界就是自性所现出来的法性土。身土是不二,阿弥陀佛的身,跟阿弥陀佛的国土,是一不是二。所以在极乐世界,你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你整个就等于是入了阿弥陀佛的身,身土不二。用我们比较通俗的话来说,你就整个投入阿弥陀佛的怀抱当中,跟阿弥陀佛融为一体。好像以前有首流行歌叫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形容这个状态,你的里面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里面有你,你跟阿弥陀佛是不二的,是一不是二。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极乐世界,那时候你不就成佛了。问你是谁?你就是阿弥陀佛,你就在阿弥陀佛里面,阿弥陀佛在你里面,那你不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这个法门真是叫做不可思议,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但是你只要老实念,你就能够得到。所以净土法门,蕅益大师讲得好,是诸佛所行境界,非九界众生所能信解也。诸佛的境界,诸佛境界是什么?是平等,众生跟佛是平等,阿弥陀佛看你就是阿弥陀佛,这才叫做平等。不是说只有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他成佛了,成了佛的王。那你?你不是,那就不平等了。阿弥陀佛看你就是阿弥陀佛,跟他是一不是二,所以他来接你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回归这个境界,要你当下认识到你本来就是佛,而且就是阿弥陀佛。法门的深妙就在这里。你念这句阿弥陀佛,不是念他佛,就是念自佛,自己本来自性的德号,你能够这样去承当,那你成佛就不远了。
所以,夏莲居老居士有一本《净修捷要》,这文拿来做早晚课非常好。拜三十二拜,有观想、有礼拜,天台讲的、天亲菩萨讲的五念门,全部在这个《净修捷要》里面。它里面提到,「无量光寿,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方明始觉」,开始的始,「始本不离,直趋觉路」。是什么意思?无量光寿这个是阿弥陀佛的德号,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是代表空间,无量寿代表时间,就是全包括在里面了,整个宇宙。是什么?是我的本觉,本来自性觉悟,就是本觉。马鸣菩萨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你自性圆满具备了无量光寿一切德能,一切如来智慧德相。你本来就有的,不用说去争取来,不是说用修修得来的,不需要你修证,本来就有。但是现在我们是凡夫,为什么?就是因为妄想分别执着,这些妄念障碍了我们的本觉。现在我们怎样恢复我们的本觉?起心念佛。起这个心,提起一句阿弥陀佛,你能不能够提得起来?当下我就放下一切,专注一句阿弥陀佛,一起心念佛的时候,就叫做开始觉悟了,始觉。
这个始本不离,就是始觉跟本觉不分离,也就是我们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所念的佛就是我的本觉,就是我的自性。我又念念提得起来,叫始本不离,直趋觉路。这个觉路是菩提,无上佛果。直趋是不用拐弯抹角了,一直向着阿弥陀佛的无上佛果去进军,直取佛果。所以这个法门叫做直捷了当。不用你通过其它的那种渐进式的修行,好像一般小乘要修四谛、十二因缘,菩萨修六度万行,这些都是转弯抹角,当下你直趋佛果的时候,你就成佛了。不用经过阿罗汉、菩萨这些果位,一步就登到佛果,叫直趋觉路。怎样直趋觉路?你提起阿弥陀佛佛号就行了,就怕你忘记了这句佛号。所以我们平时用功就在这个心上检点,到底我这句佛号现在在不在这里?在不在?如果不在,不在这里了,立刻要反省,把这个念头拉回来念阿弥陀佛。
观世音菩萨他是怎样成就的?他是修耳根圆通。大家如果看过《楞严经》就知道,禅宗非常推崇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我们念佛就是修耳根圆通。我们怎样念佛?口念出来,耳听进去,就行了,这个就叫做「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你所闻的就是佛号,佛号就是自性,你就闻自性。这句佛号就帮助你,这里讲的恢复本觉,你就能够成无上道,就成佛。观世音菩萨是这样修成的,所以观世音菩萨又叫做观自在,观自在很多人解释,解释得我都听不明白。我怎样解释?很简单,观自在,就是观你的自性在不在?如果不在,你就是凡夫;在,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你就是阿弥陀佛,你就成佛。什么是自性?阿弥陀佛就是自性,最简单的,观这句阿弥陀佛在不在?你问问,你现在的心有没有阿弥陀佛?如果说这句阿弥陀佛我忘记了,那就不在了,那就不是观自在。观自在,就是这个心,当下这一心里面有阿弥陀佛,你就是观自在。所以你自己平常用功就在这个心上检点,不可以忘记这句佛号。忘记这句佛号,你就是凡夫,提得起这句佛号,你当下就成佛、成菩萨。
下面,第四部分经题是「庄严」,庄严讲的就是万德庄严,这个万德也是代表一切的功德,一切的功德来庄严佛国土。是不是?我们念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庄严佛净土,就好像我们现在想庄严这个房间,我们要装修。怎样装修?你要铺地砖、要糊墙纸,或者是搞好天花板,搞一些装饰的,灯搞得很漂亮,因为这个佛堂需要我们很美丽的装饰,这才能够庄严我们的佛菩萨。所以这个庄严就是你要去修,你想庄严佛净土也是一样,用你的修行去庄严佛的国土。佛国土在哪里?佛国土就在你的心中,《华严经》上讲的,「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十方一切世界、一切国土都不例外,都是你的心现出来的。极乐世界是你心现出来的,娑婆世界也是你的心现出来的。我们现在看到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污浊?天天看报纸都是杀盗淫妄,这些媒体、电视全部都是贪瞋痴慢,鼓励你追求物欲,是不是贪瞋痴慢?污染。所以这个娑婆世界拿什么庄严?拿贪瞋痴慢来庄严,拿杀盗淫妄来庄严,变成了五浊恶世。天灾人祸天天都不断,这个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极乐世界是拿什么心庄严?拿这一句念佛心,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叫做净念,净念相继,继是连续,这句阿弥陀佛,一句一句念下去,相继不中断,你就是庄严佛净土,这个就叫做功德。所以什么叫功德?清净心是功德,平等心是功德,觉悟心是功德,这个功德全部反映在我们经题上,你看,「清净平等觉」,这个就是功德。用这个功德来庄严佛净土,庄严自心,就是庄严佛净土。当然庄严自心,一定要庄严众行,你的行为也要庄严。
《无量寿经》我们看第八品,第四十五页第三行的最后一个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好不好?「庄严众行」开始。「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里讲是庄严众行,你想怎样庄严佛净土?你说庄严自心,怎样庄严自心?你真的要去修行,你才能够庄严自心,不只是讲而已。经文上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为我们做榜样,我们要学习。庄严众行,众行是一切行为都要庄严,轨范具足,轨范就是,轨是轨道,就是循规蹈矩,学佛人要持戒,做一个好公民要守法,守法持戒这个是轨范。范是模范,做众生的好样子。要想到我这个行为,如果别人学我,这个社会会变成怎样?如果我这个行为,别人学了,大家都学这个行为,这个社会又变得愈来愈好,愈来愈和谐,这个行为要做。如果我这个行为人家学了之后,这个社会会愈变愈乱,愈变愈差,那我就不可以做。所以起心动念要想到社会,想到众生,轨范具足,具足是圆满。这个就是菩萨的慈悲心,不是只想自己,念念想着众生,为众生做好榜样。
我记得有一年,我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在河南新郑市参加祭黄帝的大典,他们那里有个万人祭黄帝的大典,我们是炎黄子孙,祭黄帝。当时国家领导人来参加,我们也一起去参加。在这个场合当中,我们就看到很多人抽烟,把烟头扔到地下,然后踩到地上,搞得整个祭祖的大广场很脏,有些人扔矿泉水瓶,甚至可口可乐的瓶,还有烟盒,反正什么都有,垃圾很多。怎么办?那么多人,人山人海,你叫又叫不了,人家也不一定听你的,搞得有矛盾更不好。于是我跟几个同修一起拿着一个塑料袋,就在地上捡垃圾。他那里丢,我这里捡,他看到不好意思了,结果还有几个人跟着我们一起捡,捡一片地方全部干净了。然后我们就参加这个祭祖大典。这件事过了之后,我自己都忘记了。大概有两年之后,有一天,在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有一个同修来,这个同修说,我学佛学了两年,什么时候学的?就是因为那天他在场参加,看到你在那里捡,他就很感动,他说学佛的人原来是这么好,这么有社会公德,所以他就增长学佛的信心。所以你看,我自己都不知道,原来这个行为竟然就可以度了一个人。
所以我们出去外面,就是在社会当中,都要做众生的好样子,你能够做众生好样子,他无意中就受到感动,他学了佛你都不知道。当然你不需要知道,三轮体空,度众生也不要着度众生的相,你就一昧做好人,做好样子,轨范具足就行了。「观法如化,三昧常寂」,是你的智慧,你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假的,好像作梦一样,千万不要当真。不当真你就不执着,不执着你就没有烦恼。有时候做好事也做出烦恼来,像有些同修做义工,做着做着就很憋气,情绪起来了,怎么办?我就劝他,你先不要做,来听经,听经你就能够提起般若智慧,观法如化,三昧常寂,你的烦恼就化解了。为什么你会有烦恼?因为你有执着,第一个执着人我,我是对的,你是不对的,人我。有人我就有是非,我对,你不对,就是是非。有是非,就有烦恼来了,所以要放下。
下面讲的是我们的身口意,第一个「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口要护得住,不要乱讲话。这里讲的不讥他过,讥是批评,去毁谤,别人犯了过错,就在那批评、指责,这个就是没护口业。所以我们自己学佛人一定要护住这个口,俗语说「口业如山」,不知不觉讲了很多伤害别人的话,自己可能都没有感觉,这个业就造得很重。所以一定要护住口业,从哪里做起?不讲别人的是非,不批评、不指责,从这里做起。第二个「善护身业,不失律仪」,我们的身业,就是我们的行为要有戒律、有威仪。戒律威仪简单的讲就是规矩,要有规矩,佛门的规矩叫戒律,社会上都有规矩,家有家规,国有国法,都要遵守,包括社会的公德,行为上的准则、道德,所有的这些规定,我们都应该遵守。学佛人绝对不犯国法,绝对不违反社会道德,要做众生好榜样。「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我们的意念要清净,保持纯净纯善,不要想那些不好的东西。
有些同修,反正我见到不少,来问我问题。说,我最近心烦意乱。我说,妳想什么?我家里的老公对我怎么怎么不好,最近态度很差,所以自己很心烦。我说,妳不要想这些,妳想他好的行不行?他肯定对妳有好过。她说,怎么想他都不好,他没有一样好的。心里面很烦躁,火气很大。我就说,他没理由什么都不好?如果他没有一样好,妳当时都肯嫁给他?妳也真有胆量。肯定有好的,妳就想想,他当时怎样追求妳的,追求妳的时候他肯定对妳好,妳想那个不就好了?何必要想他现在,可能他在外面做事不顺利,或者是遇到什么烦恼的事情,回来发泄一下,妳包容一下不就行了。
要想那些善的,想那些好的,常念人的恩德,常念人的好处,不要念别人的过错,清净无染。不要拿别人的过错来污染自己的意念,自己的心叫良心,人要有良心,良心是纯净纯善,现在你拿人家的过错堆在自己的良心里面,污染自己的良心。拿别人的垃圾堆到自己的心里面,把自己的心变成一个垃圾桶,你说你多可怜?你何必要这么做!所以一定要纠正这个错误的心态,记别人的好事,不要记人家的不好,这就是清净无染。你看,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做的,这样修行,我们要学习。我们这样学习,一定是天天快乐。所以人怎么会有烦恼?烦恼都是自己找来的,叫做自作自受。古人讲,「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己找来受罪而已。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做傻人,一定要聪明一点,不要自己找罪来受。所以庄严众行,就是庄严自心。
我们能够念阿弥陀佛,你看心地清净,你就是善护意业,是不是?清净无染,你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就清净无染,没有其它污染。一有其它的念头立刻放下,为什么?任何的念头都是妄念,都是污染,污染你的清净心。所以只要一觉悟到,我现在打妄念了,立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妄想就没有了,这就叫做善护意业。你看,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叫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你不会讲他人过错了。即使人家来在你面前说,哪个人不好,哪个人不好,讲是非,你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要听他讲,听自己念佛。人家讲了一大堆,讲累了,问你,你有没有听到?我什么都没有听到,就听到阿弥陀佛。他下次就不跟你讲,多好,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一句阿弥陀佛就解决了。
善护身业,这个身业怎样护?我身礼阿弥陀佛,礼拜阿弥陀佛,我眼睛就看阿弥陀佛的佛像,对任何人我们合掌都是称阿弥陀佛,对别人好像对阿弥陀佛一样恭敬。不失律仪,不失律仪就是你很有礼貌,很有规矩,你对任何人都是恭敬,好像恭敬阿弥陀佛一样,你一定是不会犯任何规矩。儒家讲礼,什么叫礼?《孝经》上讲,「礼者,敬而已矣」,礼敬礼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是礼,内心是敬,「诚于中而形于外」,你内在心中有诚敬,外面一定符合礼,你没学过礼,一样可以有礼,人家就可以体会到你的礼敬。戒律也是一样,你内心有十足的诚敬,佛所教导的你自然就能够总持,持戒就是总持,总持就叫做陀罗尼,什么叫陀罗尼?总持。怎样总持?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总持,就是无上陀罗尼。
经题第五部分「清净」,清净是讲我们的心,心清净了,环境自然就清净。极乐世界叫做净土,净土是怎样来的?心净则佛土净,如果我们的心不清净,往生不了极乐世界。所以我们修行,我们的原理、我们的纲领修行纲领是什么?修清净心。怎样修?念一句阿弥陀佛,你现在心里面有阿弥陀佛就是清净,没有阿弥陀佛就是不清净,所以很简单,很容易分别。怎样修清净心?你就知道,一句佛号不要间断。当然心清净了,身口都清净,所以身口意三业清净。刚才我们讲的善护三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就行了,所以这个法门最方便。
我们要念阿弥陀佛,念出清净心,这个清净心就是念佛三昧。我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怎样去修?就是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一定要专注,有妄想这个不要紧,因为有妄想是很自然,你不要害怕,也不要烦躁。有妄想来,你什么时候能够觉悟到,什么时候能够知道你有妄想,立刻就提起阿弥陀佛,把你的心专注在佛号上面,不要去想那个妄想。有些同修他就没有得到这个法,所以他就觉得自己妄念很多,就很烦恼。有同修也来问过我,我常常念佛都有很多妄念,怎么念妄念都念不掉,甚至好像愈念妄念愈多,是什么回事?我就告诉他,你不要被妄念所转,你现在围着这个妄念转,你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理它,有妄念这个很自然,无始劫来的习气,你说你现在没有妄念,就成佛了。不可能没有妄念,一定会有,有不要紧,古人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的念头起来不要紧,妄念有立刻觉悟,我现在不可以打妄念,立刻回归阿弥陀佛,只理会一句阿弥陀佛,不要理会那个妄念,你不理会它,它慢慢就没有了。你愈理会它,你愈想降伏它,告诉你,愈多。所有烦恼都是这样。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念佛有一句心得,怎样念?不求去妄念,也不求证念佛三昧,都不求,你求也是妄念。所以不断妄想,你不需要断妄想,你如果欲断妄想,去一添两。去一个妄想,添了两个妄想,你自己想想是不是?我本来有个妄想是一个,我现在想要断这个妄想是第二个,想去第一个,已经两个出来。所以这个不是断妄想的方法,断妄想很简单,不要理它,由它去,它打妄想由它打,我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妄想自然就没有。包括你断烦恼、消业障都是要这样。
前天,有个同修向我来忏悔,忏悔他以前做了很多杀盗淫妄的恶业,自己心里面很内疚,说着说着眼泪都流下来。他说,我已经忏悔了很多次,但是觉得这些业障还没有消除,所以今天再向你来忏悔。我跟他说,你这样忏下去,忏一万年都忏不完。他说为什么会这样?不是说要发露忏悔,向佛菩萨,我已经讲过无数次,我以前做那么多恶业,为什么还没有忏完?我就说,你愈忏愈多,这些罪不是愈忏愈少,是愈忏愈多。为什么?你想想,你以前是身体造作恶业,现在心还在想这个恶业,然后不仅如此,向佛菩萨口里面还要讲这个恶业,向佛菩萨讲了,还要向我讲,身口意不断重复的去造这个恶业,你这个恶业什么时候才忏得完?这个不是叫忏悔,忏悔的意思你搞错了。什么叫忏悔?后不再做就叫做忏悔。以前做,过去就过去了,以后我知道这个不对就不再做,从今以后身口意都不做了,这个叫忏悔。不是说我身体做了之后,口里面还在唠唠叨叨的讲,心里面还在想,以前是身做,现在口跟意一起做,愈做就愈多,怎么可能忏得完?所以一定要从今以后我不再做了,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心上彻底把这个罪业清除,想都不想它了,把它从你的记忆删除,好像计算机一样,计算机删除记忆,把这个File删掉,从今以后再没有了,这个就叫做忏悔。万一以后还想的时候,立刻阿弥陀佛提起来,不让它有下脚处,不让它落脚,清除出去。你的心就好像这间房子一样,只装阿弥陀佛,其它什么想入门,不让它入门,这样就成功了。所以,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是这样善护。心里面忘记阿弥陀佛了,罪业就偷偷入门。现在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充满了这个心,罪业就没有它的落脚处了。所以这个是修清净心的关键。
下面讲的第六部分是「平等觉」,平等就是没有差别、没有对立。在《金刚经》里面讲,「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平等的法界就是佛法界。《华严经》里面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是讲这个境界。我们的心,心里面可以成佛,可以成众生,当我们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这个心就在作佛、成佛,当我们这个心不念佛的时候,念其它的念头,所有其它念头都是妄想分别执着,那你的心就成为众生。所以你的心是向佛还是向众生?看你了,三无差别。当我的心向佛的时候,一切的罪业都没办法障碍我成佛,这三样东西是力量均等,你的心跟佛的力量合在一起,众生罪业的力量,所谓业障就没办法来障碍。所谓愿力大于业力,愿力是你愿成佛,你的心就向佛了,这个众生是业力,就没办法障碍。如果你的心念着众生、向着众生,这个众生是指自己的烦恼业障,是讲自己,不是讲别人,念着自己的众生习性,你跟佛就远离了,佛也帮不了你。所以,你想往生成佛,就是你的心心念念向着阿弥陀佛,向着极乐世界,其它一切放下,这样无论你以前做过多重的罪业也好,都没办法障碍你往生,你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就怕你起了怀疑,这个怀疑是业障,我的罪业这么重,究竟可不可以往生?阿弥陀佛的力量够不够大,可不可以把我拉上去,行不行?我现在造了地狱的罪业,地狱五条根都已经扯着我,阿弥陀佛拉不拉得动?有这些怀疑的话,对不起,你的心就向着众生了。你的心靠众生的时候,佛就靠不上。因为三无差别。
所以怀疑是最大的障碍,连菩萨都可能被障碍,这部经上讲的,第四十品、四十一品,特别提出来这个疑心伤害非常大,一定要去除这个疑心。净土法门叫做易行难信之法,难就难在你相信很难,你不敢相信。很多同修有这个误区,就是没有听经不明白道理,好像有个同修曾经跟我讲,自己造了很多罪业,都不敢入佛堂,见到佛菩萨他觉得很难为情,不好意思,真是有这种心理。也很可爱,我说这种良心未灭的人,还有良心,虽然自己造了罪业,他知道自己错,不好意思。但是这个心态不是正确的心态,正确的心态是什么?过去虽然造罪业,这个是胡涂、迷惑颠倒做的,现在我回头,我向佛。佛能够包容,他慈悲一切,无论我们是多脏、多污浊、多罪恶都好,只要回心向佛,佛一样能够接引往生。对佛要有这种信心。
不要认为佛好像我差不多,我见到这些人我会很讨厌的,佛可能也是跟我差不多。你这样是把佛看低了,讲句不好听的话,这个叫做毁谤如来!你把佛看成什么人,跟你一般见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个是大错特错。佛是无量的慈悲,什么人只要肯回头向佛,佛就接引。所以这个平等觉,平等来接引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彻底觉悟成佛。这个法门也平等,无论哪个人修,得到的果是一样,虽然我现在可能造了地狱的业,地狱众生,我现在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佛一样接引。普贤菩萨是等觉菩萨,他念阿弥陀佛,一样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地狱众生跟普贤菩萨都平等,为什么?两个人修的因相同,所以果相同,平等法,所成的觉悟叫做平等觉,平等觉就是如来的觉悟,这个平等觉还是阿弥陀佛的德号,阿弥陀佛又叫做平等觉。
这部经里面第三十八品,一百三十八页,你看经里面讲,「佛告阿难,若曹欲见无量清净平等觉,及诸菩萨、阿罗汉等所居国土,应起西向,当日没处,恭敬顶礼。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佛叫着阿难,说你如果想见无量寿佛,无量寿佛这里讲的无量清净平等觉,这个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你想见他,你向着西方,日没的时候,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见到。阿难尊者果然这样做,就见到,而且所有大会的信众,参与这个无量寿会的大众,统统见到。当然不一定说等到日没的时候才念佛,平时就要念佛,要一天到晚这样念佛,那你就可以念念见到阿弥陀佛了。平等觉就是阿弥陀佛,所以这个平等觉的意思包含很多。
经题最后一个字是「经」,这个经古时候的意思翻译成契经,梵文,就是印度的梵文,叫修多罗。英文叫做sutra,sutra就是修多罗。修多罗就是贝叶,以前印度古时候没有纸张,把经文写在贝叶上面,贝叶好像我们讲的巴蕉叶,比巴蕉叶要结实,可以写文字。接着两头用线串起来,这个线就叫做修多罗。当然如果是翻译成线就不是很好听,中国人很有智慧,他称圣贤的教诲叫做经,好像《孝经》、《易经》、《礼经》,这都是圣贤的教导,佛讲的教导当然是经,所以他们都用经。这个经含有契经的意思,契是契合,上契理,契理就是自性之理,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够契合、能够符合,这个叫经。下契一切众生的根性,如果你只契理不契机,这个机性、根基你不契合的话,人家听了不明白。所以我们这里讲经,又要契理,虽然是很深奥的理,但是要深入浅出,如果讲得很深,全部都是名词术语,大家听了打瞌睡。我们要用很简单的语言,要讲跟理相应,这叫做契理契机。现在的人,一般都要讲得很简单、很平实、很明白,你讲得太深奥了,别人也听不明白。所以想学讲经,一定要懂得这个道理,自己理解愈深入愈好,但是讲出来愈平白愈好,所以契理契机。当然也是契合时节因缘,就是现在正是时候,讲这部经最合时,这个是经。
当然这个经的意思,还有贯摄常法的意思,这个我就不展开讲了。大概意思就是这个经是贯穿条理逻辑非常明白,非常有结构,不会乱的,这是一个好文章,所以逻辑结构非常完整。所以我们可以用科判来分析这部经,科判就是分析它的逻辑结构,绝对不会有任何的缺陷。第二个是摄,摄受众生,大家听了觉得很有趣味,这个是它的味道很浓、很摄受。譬如说,大家风雨都可以无阻来,八号风球,别说八号风球,十二号风球都要来,是不是?经就是摄受众生。它跟世间书就不同,世间书你看一次二次,大概是这样,就没有什么味道了。这部经我们读三千次都读不厌,甚至读到你成佛都不厌,这个摄受众生。这个常,是讲常理,古今都不变的,这个真理。法是远近同遵,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印度人,中外、乃至十法界众生都要遵守的这个叫法。所以贯摄常法,四个意思合为一个经,这部经圆圆满满具有这些意思。
我们今天把经题终于讲完了,拖了一点时间,但是讲了一个完整的经题,一部经题如果能够真正明白,你这部经的大意全部都掌握住了。所以日本人,你看他们不读《法华经》的经文,他们只是,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妙法莲华经,他就读这个经题。当然,要明白经题的意思,要对经文很理解。我们下一次就从经文正式开始学习。今天学到这里。谢谢大家!
更新于:2023-08-02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