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法上面的进步要依靠四个条件

2023-07-26 福德概说

很多人会说:「我也已经学佛了好几十年了,认真的说起来,我觉得现在的我跟几十年前比较起来,好像懂了一些事情,但是在实证上真的是没有什么进步,连想要念佛往生西方,心里也不是很有把握。」

今天的节目我们就这个问题来聊一聊,学佛无法进步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反过来看,为什么学佛会进步?大体上说起来,在佛法上面的进步要依靠四个条件,齐步前进才可能作得到。这四个条件就是福德、智慧、定力以及除性障。这四件事情就如同一把椅子的四支脚,一定要齐头并进;哪一支脚长一些或短一些,这一把椅子都会摇晃不稳,我们一坐上去就会摔下来。

学佛要进步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福德」,而且是必须要在正确的佛法、在正法之中所培植的福德。佛法当中每一个阶位的修行,它都必须要具有相对应的福德,差一点点都不行。学佛久了以后就会发现,福德其实是最难在短时间里面培植具足的,因为要培植福德,它是需要因缘、需要时间。假如我们因缘很好,遇到了能够帮助弟子解脱证悟的大福田,就要赶快去种、多多的去种。这一些福德,它会大大的关系到日后我们在佛法上的修证。很多人很聪明心性也不错,可是在学佛的道路上就是难以前进,总是会被一些事物给障碍住,每当有了进步的因缘来了,就会冒出一些事让我们无法前进修学,这就是福德不足。如果福德不足,那后面的三个条件都不用再看了;因为福德不足的人,他甚至遇不到 佛、遇不到正法住世、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识出世弘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福德因缘差,那就一定不可能断结而证果,最多只是修学一些未来生的福报罢了。

第二个条件是「定力」,一个佛弟子如果心乱乱的,弟子自己都克制不了自己的心,在那边胡思乱想,那就不会有多余的心思去思惟法义,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用功。我们的心总是在五欲法尘上面打滚,被五欲之绳给绑住了自己都还不知道。世尊说过:众生一定是被自己的五欲给绑住,为了贪着色、声、香、味、触,众生花尽了心思、时间,想要去享受五欲,这是众生的天性。既然是天性,代表这种情况是很难被改变的,因为众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辛苦了一辈子,不就是为了享受各种五欲的境界吗?佛弟子学佛知道了那是有漏的过患,可是仍然无法、无力去改变自己的现况,就是因为自己已经多生多劫以来,就一直被这样的五欲之绳,一层一层的紧紧捆住,想动也动不了,只是自己从来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仍然是无能为力,因为五欲已经变成了我们根深柢固的习气了,意识虽然想要改变,但最后终究是下不了决定。因为我们整个的心都已经被五欲的枝叶所占满了。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自己一定得要具备一些基础的定力,至少要能够让自已的心不乱。在现在的社会想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是在正觉讲堂,我们一进来禅净班就开始学习无相念佛,将自己所有的念汇归入忆佛的念,用这个法门当作是我们的行门,天天练习、时时锻炼,配合上福德的培植、慧力的增上。修学无相念佛的同学可以在半年、一年、两年半的课程当中,将定力培养上来。从欲界定的定力一直提升到未到地定的定力,我们培植定力但是不入定境,所以外面道场所难以成就的这种定力,在正觉讲堂反而是一种基本功,一种基本的要求。

至于「慧力」这是现代末法时代学人的悲哀与痛苦。所谓末法时代是指虽然到处都看得到佛寺、看得到出家人,好像处处都有佛法可以学,但是真正正确的佛法却很难得到,能够帮助我们断结证果的正法更是稀有难遇。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错误的佛法,或是披着佛教外衣的那一些邪法外道法充斥在坊间,只要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努力了一辈子但始终都没有进步,甚至是走入了邪法之门,反而种下了下一生的三恶道种子。

还有一个部分就是要除我们的「性障」,这个部分其实它是属于福德的一部分,但是因为特别会影响到我们的修行,我们把它独立拿出来。性障简单的来说,就是对于欲界、对于三界的贪爱又叫作五盖障。由于有这五种盖障,使得佛法的光明无法照射进我们的心,使得我们无法离开欲界,必须要不断的轮回。这五种盖障大致上来说,就是贪欲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悔盖以及疑盖,今天的课程当中,我们不针对这四类原因作太细的解释,我们用一些 佛陀教导我们学佛所以能够快速进步的原因,让各位自己来体会一下,为什么我们学佛难以进步?其中的关键到底在哪里?

大家都知道 世尊在世的时候,教团中最笨的人叫作周利盘特。在《增壹阿含经》跟《法句经》里面都提到过他,说到:佛在舍卫国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叫作周利盘特,他是到了年老才出家,智慧非常的闇塞;于是 佛就叫五百位阿罗汉,轮流的去教导周利盘特。但是三年过去了,盘特连一句偈也背不起来,所以整个舍卫国里面,大家都晓得盘特的愚笨。盘特的哥哥也在僧团中出家,有一次哥哥就骂盘特,你再这样子愚昧,连戒的内容都背不起来,不如还俗回家去吧!盘特听到以后非常的难过,就靠在只园精舍的门口哭泣。刚好 佛经过了就问:你为什么要哭啊?盘特说:哥哥讲我再不进步的话就要我还俗,佛就安慰他说:你跟着我出家,是依靠我佛而得到成就,不是依靠哥哥。所以呢,佛就带他到一个安静的房间,拿了一支扫把给他,然后要盘特念诵扫地,把这一句话当作一首偈。盘特从此之后呢,每天就是拿着扫把扫地,口中就念诵着扫地、扫地、扫地。佛告诉他:你年老出家,现在会念这一首偈还不够,你要观察自己的,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总归为心的一业。要去看一看它们是如何而起、如何而灭?观察上天堂、下地狱、入涅槃都是由于它们所生起的啊!这样子几天后周利盘特忽然明白了,原来 佛要他去扫地,就是要扫除心中的结使与缠缚;所以自此之后,他就努力的去除三缚结、去除五下分结、去除五上分结,不久就证得了阿罗汉果。当时僧团规定,每天派一位比丘去为比丘尼僧团说法,有一天轮到了周利盘特,比丘尼们知道盘特不会说法,只会说扫地这一首偈,所以大家就约好把这一首偈倒过来念变成地扫,要来嘲笑周利。没想到第二天盘特上座了,比丘尼们大家想要嘻嘻哈哈来念出地扫的时候,忽然每个人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却发不出声音。周利盘特于是就顺利的说完了有关扫地这一首偈,以及它的意涵,使得比丘尼们大大的佩服。

又有一次波斯匿王在王宫设宴供养僧团,佛陀就要盘特捧着 佛陀的钵,大家顺序进入王宫,没想到门口的守卫知道盘特愚笨,故意挡住他不让他进去,盘特就只好站在皇宫的门口等待。波斯匿王拿食物要供养 佛陀,可是没有看到 佛的钵,这时候虚空中就出现了一双手,捧着佛钵进来,佛陀接过了钵,波斯匿王大惊失色的说:这是谁的手啊!佛回答:这是周利盘特的手,刚才他被你的守卫挡在门口,知道我要用斋了,只好用这种方式把钵拿进来了。

相反的,提婆达多算是非常聪明的弟子,在很短的时间当中,提婆达多就证得了三禅。可是他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到自己要异想天开、要害死 佛、要自己取而代之。那为什么这两个人的情况会像这样子呢?佛陀又解释了,其实早在很多劫以前就已经种下了这个因。《六度集经》里面说到:世尊过去世为菩萨的时候,曾经是一位善于理财的长者,喜欢救济贫困、布施众生。有一次一位好友过世,好友的儿子放荡,败光了爸爸所留下来的家产;于是长者自己就拿出黄金千两给这个败家的儿子,教诲他说:理财啊!当以正道为先,你要走正路,未来的福报才能无穷。好友的儿子表面上虽然恭敬的说:我一定遵守伯父的教诲。但是一转身又挥霍如故,把这个千两黄金又给败光了。长者只好再拿出千两黄金,再次的救济了这一位好友的儿子。这种情形重复了五次、第六次的时候,长者又拿出了黄金千两,指着家门前一只死老鼠说:如果是善于经营的人,拿这一只死老鼠,也可以做生意过活。此时门外有一个乞丐听到了这句话,就把这一只死老鼠捡起来,上街去乞讨了调味料,然后精心的烹煮这一只老鼠肉,拿到市场上去卖,卖到了两个铜板,用这两个铜板再批发一些蔬菜上街去贩卖,就这样子渐渐的赚钱、经营,成为富有之人。

有一天这位富人就想到:我本来是个乞丐,无意当中听到长者的教诲,才成就了今日的财富,那我应该要回报长者。所以他就打造了一只黄金做的老鼠,用各种的宝石塞在这个老鼠的肚子里面,放在银做的桌子上,上面铺着璎珞,然后拿来供养给长者。长者知道以后就很高兴的说:善哉!大丈夫,你是一位能够接受教诲的人。于是便把女儿嫁给了他,继承了长者的家业,从此以后呢,敬奉佛法僧三宝,以四无量心广行布施。佛说:这一位长者就是我世尊的过去世,那一位乞丐就是周利盘特比丘,而那一位浪荡子呢是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过去虽然听闻我所说的经多达六亿品,可是他的嘴巴虽然说好啊!好啊!可是他作出来的行为,却是违逆我的教导,并没有把它付诸实践,所以他死后入太山地狱,也就是第七层地狱。而周利盘特比丘呢,虽然他只听了我一句话,但是却欢喜奉行,以此度化众生。一个人如果有言无行,就好像拿着膏药贴在自己的眼睛上,自己遮盖了自己,这个只能叫作小人之智。如果一个人呢,他的言行一致,就如同日月光明,这才是大人之智。菩萨们行布施波罗蜜、行佛法就应该如此。

从这样的两段本生故事里面,各位想到了什么?首先,学佛是要学很多很多才会有成就吗?佛说过八万四千种法门,意思是指无量法门。我们是要把这八万四千种法门都学尽了,才会有成就吗?不是!佛的八万四千法门是适应不同的众生、不同的根性,所以会有不同的法门。重点是能不能够利用、能不能够找到最适合我们的法门,然后欢喜奉行。就如同周利盘特,我们会发现周利盘特他不是一个聪明的人,甚至在过去生当中,他就一直不是聪明的人。可是他愿意相信 佛所说的法,哪怕只是听到了一句,甚至连一句都背不起来,他却非常的欢喜奉行而且付诸实现。因此在过去生当中已经是如此,在今生当中呢,他就跟着 佛成就了阿罗汉果。提婆达多呢,在过去生当中他就已经是一位聪明的人,甚至呢比过去生的 世尊都要聪明。在《六度集经》里面,世尊常常讲述:过去的提婆达多是多么的聪明,远远在 祂之上;可是由于心性不正,由于不愿意相信 世尊所教导的法,所以即使听完了 世尊六亿品的教导,因为他没有办法付诸实现,仍然到头来是一场空;而且谤佛、谤法,最后只好下地狱去承受这些果报。

我们也会发现今生学佛如果有成就,不是光靠今生的努力,他必须是多生多劫以来福德的累积,所以我们把学佛的四个条件里面,福德放在第一位。各位会发现为什么今天周利盘特会成就,不是因为今生的努力,而是早在过去无量生前,一世一世,周利盘特与 佛、周利盘特与正法所累积的善因缘、善种子、善福德。一定是这样子多生多劫以来的累积,到了今生才有机会在 佛的座下断结证果。这也就是为什么 佛陀拥有这么多的弟子,可是用功努力的不一定有成就,反而是一些好像跟 佛第一次见面的人,佛说:善来比丘,结果对方就须发自落,马上就成就了初果、三果,乃至于四果阿罗汉,这都不是偶然的事。我们只看到的它一个果今生的状况,但是过去实际上是累积着无量的因。

又譬如说:在佛世的时候,最年轻的一位阿罗汉只有八岁八岁的阿罗汉。这位阿罗汉因为只有八岁,所以他就如同一般小孩一样喜欢玩水,喜欢在水里面蹦蹦跳跳。有一次这位八岁阿罗汉,在恒河里面玩水的时候,被波斯匿王看到。波斯匿王回头就跟茉莉夫人说,跟他的同修说:说那个是阿罗汉我不相信啦!八岁的小孩又爱玩水,在那边嘻嘻哈哈的,怎么会是阿罗汉?没想到那位小孩子听到了,他就跟他的同伴讲好:待会我们洗完澡以后,大家就各自带着澡盆,我们从天上飞回去。于是就这样子威仪庠序,顺序的从波斯匿王的王宫上面飞回去;波斯匿王看到之后才大惊失色,原来判断别人有没有实际的证果,不能从表相上来判断。那各位可想而知,八岁的小孩成就阿罗汉果,是因为他今生的努力吗?不是!这只是一个果,而他的因早就已经种在无量世之前。

阿弥陀佛! 2024-02-04 21:53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鉴真东渡,大唐佛法的主动传播,让后人赞叹 鉴真东渡,大唐佛法的主动传播,让后人赞叹

大安法师:如何处理好佛法和世间法的关系 大安法师:如何处理好佛法和世间法的关系

镜子反过来,佛法就落地 镜子反过来,佛法就落地

阿难三度拒闻佛法,终破傲慢,入诸佛道 阿难三度拒闻佛法,终破傲慢,入诸佛道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邪淫让我失去好多,佛法让我闻到奇香 邪淫让我失去好多,佛法让我闻到奇香

慎重:妄谈“一切法均是佛法”即是大妄语!~ 一则《地藏论坛》的讨论帖(二) 慎重:妄谈“一切法均是佛法”即是大妄语!~ 一则《地藏论坛》的讨论帖(二)

智敏上师:业报的四个根本原则 智敏上师:业报的四个根本原则

果煜法师:佛法原典 道品诵 果煜法师:佛法原典 道品诵

嘎玛仁波切:这是佛法的因果论和宿命论最大的不同之处 嘎玛仁波切:这是佛法的因果论和宿命论最大的不同之处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四日(二):于无佛法世界住持庄严 慈法法师:安居第六十四日(二):于无佛法世界住持庄严

惟传法师:皈依佛门需要什么条件_皈依佛门的条件 惟传法师:皈依佛门需要什么条件_皈依佛门的条件

“玩”“美”“钱”“佛” 手串盘玩的四个境界 “玩”“美”“钱”“佛” 手串盘玩的四个境界

圆因法师:佛陀的四个法宝之三吃素 圆因法师:佛陀的四个法宝之三吃素

智海法师答: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智海法师答: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智海法师:善知识必须要具备的条件 智海法师:善知识必须要具备的条件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明海法师:“如实知自心”是佛法与禅修的目标 明海法师:“如实知自心”是佛法与禅修的目标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达照法师:佛法是要用身心行为去衡量、去测量、观察世界

无上甚深的佛法 无上甚深的佛法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达照法师:要想不二,就学佛法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智谕法师:修学佛法要求解脱味

演培法师:佛法的因果论 演培法师:佛法的因果论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倓虚法师:佛法不是迷信学佛才能破除迷信

父亲因杀猪短命报,儿子病后遇佛法 父亲因杀猪短命报,儿子病后遇佛法

东初法师:佛法真精神 东初法师:佛法真精神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倓虚法师:何谓佛法_何谓佛教_何谓佛学_何谓学佛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因何佛法先后?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因何佛法先后?

大安法师:初学者应该上哪一类课程才能够多了解佛法? 大安法师:初学者应该上哪一类课程才能够多了解佛法?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六章 禅宗史话

净土法门法师: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对于佛法修学毫不得力 净土法门法师: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对于佛法修学毫不得力

宣化上人:我们明不明白佛法之关键在此 宣化上人:我们明不明白佛法之关键在此

寂静法师:转化的方法就是佛法,要用心好好学习佛法 寂静法师:转化的方法就是佛法,要用心好好学习佛法

读佛法的感应 读佛法的感应

寂静法师:佛法与教育 寂静法师:佛法与教育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9 论因说因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七、佛法之必然功效-人人成就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七、佛法之必然功效-人人成就

达真堪布:讲经说法最基本的条件 达真堪布:讲经说法最基本的条件

邪淫导致强迫症,幸亏遇到佛法逐渐好转 邪淫导致强迫症,幸亏遇到佛法逐渐好转

邪YIN因果惨烈不虚 一位灵眼者讲述的四个邪YIN真实因缘果报的案 邪YIN因果惨烈不虚 一位灵眼者讲述的四个邪YIN真实因缘果报的案

惟贤法师:佛法的弘扬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哪些利益? 惟贤法师:佛法的弘扬对建设和谐社会有哪些利益?

佛法心要 佛法心要

十七世大宝法王:修持药师佛法的功德利益 十七世大宝法王:修持药师佛法的功德利益

传喜法师:佛法不仅仅是一种学问 传喜法师:佛法不仅仅是一种学问

海涛法师:转变心念,让佛法入心 海涛法师:转变心念,让佛法入心

第十五节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 第十五节 佛法才是最好的法律

邪淫几乎让我的人生成为一片废墟,佛法让我重获新生 邪淫几乎让我的人生成为一片废墟,佛法让我重获新生

陈永革:现代知识处境下的佛法信仰 陈永革:现代知识处境下的佛法信仰

白玛多吉:让佛法走近生活:因缘和合 白玛多吉:让佛法走近生活:因缘和合

黄威南:如何介绍佛法给亲友? 黄威南:如何介绍佛法给亲友?

宣化上人:佛法,哪一种法门是第一的,最高最妙的? 宣化上人:佛法,哪一种法门是第一的,最高最妙的?

梦参老和尚: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梦参老和尚: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菩萨乘的婚姻观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菩萨乘的婚姻观

法王如意宝:一切佛法互不相违。 法王如意宝:一切佛法互不相违。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佛教看宇宙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佛教看宇宙

邪淫之罪堪比滔天,是佛法慈悲救了我! 邪淫之罪堪比滔天,是佛法慈悲救了我!

林崇安:以科学的譬喻来看佛法 林崇安:以科学的譬喻来看佛法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场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场

达真堪布:具足哪些条件才能修上师瑜伽? 达真堪布:具足哪些条件才能修上师瑜伽?

黄国达:佛法概论导读 黄国达:佛法概论导读

智行:佛法对天文学的贡献 智行:佛法对天文学的贡献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佛法是从因果中去解决一切的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佛法是从因果中去解决一切的

证悟要依靠两种因缘---积资净障、祈祷······ 证悟要依靠两种因缘---积资净障、祈祷······

不可思议的佛法 不可思议的佛法

身体不断涌出舍利子肉身不坏高僧示现佛法真实不虚 身体不断涌出舍利子肉身不坏高僧示现佛法真实不虚

宣化上人:修道人,天天所行所做都不离这六种条件 宣化上人:修道人,天天所行所做都不离这六种条件

法增法师:基本佛法 10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法增法师:基本佛法 10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法增法师:基本佛法 7 二善趣 法增法师:基本佛法 7 二善趣

修行三年,我是如何用运用佛法来提高事业! 修行三年,我是如何用运用佛法来提高事业!

净土法门法语:没有把佛法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得不到法喜,活得很辛苦 净土法门法语:没有把佛法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所以得不到法喜,活得很辛苦

静波法师: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静波法师: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乘宗法师:佛法的温度 乘宗法师:佛法的温度

达真堪布:用佛法的镜子照出自己的真面目 达真堪布:用佛法的镜子照出自己的真面目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一节 释有支还灭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三节 直趣还灭之道——三十七菩提分法

佛法是最平等的 佛法是最平等的

宣化上人:鬼神一听念咒为什么就老实了?“咒”有四个意思 宣化上人:鬼神一听念咒为什么就老实了?“咒”有四个意思

身为皇帝 却痴迷佛法 最后被活活饿死 是报应还是其他? 身为皇帝 却痴迷佛法 最后被活活饿死 是报应还是其他?

智慧有哪四个层次? 智慧有哪四个层次?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首愚法师:佛法就是一瓣心香 首愚法师:佛法就是一瓣心香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五 静波法师:佛法的生命观 五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明旸法师:佛法概要·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5、佛法与国法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5、佛法与国法

佛法让我走向了光明和幸福的路 佛法让我走向了光明和幸福的路

律航法师:佛化家庭几个基本条件 律航法师:佛化家庭几个基本条件

斌宗法师:人生之苦说不能尽,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斌宗法师:人生之苦说不能尽,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社会上面离奇的故事 社会上面离奇的故事

婆婆刻薄令媳妇心生毒誓,恭闻佛法一记棒喝转恨为孝 婆婆刻薄令媳妇心生毒誓,恭闻佛法一记棒喝转恨为孝

学习佛法后,我的生意、家庭更兴隆更温馨的亲身经历 学习佛法后,我的生意、家庭更兴隆更温馨的亲身经历

因为有了佛法,尽管生死别离却满怀幸福 父亲在一片悠扬佛号声中吉祥往生 因为有了佛法,尽管生死别离却满怀幸福 父亲在一片悠扬佛号声中吉祥往生

沉浸在佛法的海洋里,丈夫戒除网瘾重新启航 沉浸在佛法的海洋里,丈夫戒除网瘾重新启航

企业 CEO 用佛法智慧巧破“360 无死角管理”中的“死角” 企业 CEO 用佛法智慧巧破“360 无死角管理”中的“死角”

曾一只脚踩进鬼门关的我,依靠《大悲咒》又返回人间 曾一只脚踩进鬼门关的我,依靠《大悲咒》又返回人间

佛法导思:一家三代的悲惨业报如何才能改写? 佛法导思:一家三代的悲惨业报如何才能改写?

佛法,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金门——上篇:彷徨转为淡定 佛法,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金门——上篇:彷徨转为淡定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