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5 福德概说
对修行人而言,贪著利养会障碍三乘菩提的追求与实证,所以 佛在《增壹阿含经》卷13曾开示:【设有比丘著于利养,而不获三法。云何为三?所谓贤圣戒、贤圣三昧、贤圣智慧而不成就。若有比丘不著利养,便获三法。云何为三?所谓贤圣戒、贤圣三昧、贤圣智慧。若欲成此三法,当发善心,不著利养。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壹阿含经》卷13)佛已经很清楚开示,如果贪著利养,将无法获得贤圣的戒律、贤圣的三昧以及贤圣的智慧,为什么贪著利养无法获得这三个法呢?有必要深入探讨。首先谈贪著利养不得贤圣的戒律。佛曾制戒,出家人不应该广聚钱财,因为钱财乃是身外之物,如果贪著五欲而广聚钱财的结果,就会障碍自己三乘菩提的追求与实证;又因为贪著利养的关系,更会处心积虑想积聚钱财,因此都在积聚钱财及利养上用心,对于戒律必然会忽视,乃至违犯戒律。所以说,因为贪著利养的缘故,将会障碍自己的修行。所以 佛在《杂阿含经》卷25曾开示:【贪著利养是烦恼,而此烦恼正是坏正法鼓、毁正法轮、消正法海、坏正法山、破正法城、拔正法树、毁禅定智慧、断戒璎珞、污染正道。】(《杂阿含经》卷25)也就是说,贪著利养的缘故,无法受持佛的戒律,本身已经不清净,于是大众对佛门产生负面的看法,导致众生不护持佛教;佛所说的正法,就会渐渐消失于无形。然而目前佛教界有很多人追求世俗第一,譬如追求徒众第一、寺庙盖得最多、学术界第一、寺庙盖得最高等等。因为追求世俗第一的结果,导致很多名闻利养也跟著来了,像这样贪著世俗第一,导致名闻利养跟著而来,不正是 世尊在经中所预记的坏正法鼓,毁正法轮,消正法海,坏正法山,破正法城,拔正法树,毁禅定智慧,断戒璎珞,污染正道。像这样贪著利养的结果,就是在消灭佛法,就是在消灭正法,成为破佛正法的罪人,实不可取。
接下来谈贪著供养的缘故,无法得到贤圣的三昧。由于都在利养上用心,导致所思所念的都是在利养的事,因而起了许许多多的妄想妄念;既然妄想妄念多了,还有可能止于一境吗?当然不可能。因为当他修止的时候,就有许多妄想妄念出现,使他无法心一境性,既然无法心一境性,表示他所修的三昧一定不会好,还有可能获得贤圣的三昧之定吗?用膝盖想也知道,当然不可能。由此可知,贪著利养的人,是无法证得贤圣的三昧。
最后谈贪著利养的缘故,无法得到贤圣的智慧。由于贪著利养的结果,对于经中的开示,不会深入去思维整理,反而在世俗法用心,导致贤圣的智慧无法发起;可是祖师都告诉大众,要深入经藏,其智慧就会像大海一样非常深广。既然经中开示,都不会去深入思维整理,对真善知识所说的正法,还会去听闻思维及整理吗?还会去探究什么是三乘菩提的内涵吗?既然都不会深入去思维整理,其出家人不就成为粥饭僧了吗?由于一生无成,枉费信施四事供养,未来只好入牛胎马腹来偿还信施的债了;其在家人只能空过一生,只好随业在三界轮转生死了。如果佛门四众不贪著利养,殚精竭力在法上用功,去听闻真善知识所说的正法,并作思维整理,很可能在某一个时节因缘成熟,实证了三乘菩提的任何一个菩提,使得自己可以解脱三界生死,乃至证得生命实相,因而发起般若的总相智慧,并以此智慧为基础之下,去进修别相智、道种智,乃至圆证一切种智而成为究竟佛,不是很好吗?所以说,不贪著利养的缘故,很容易证得贤圣的智能,如同前面所说的夜儿达多一样,不贪著柔软的草座与美好的果实,清心寡欲的结果,很快证得五神通,以及一万两千位仙人,看见夜儿达多证得五神通,纷纷学习夜儿达多的清心寡欲,最后都证得了五神通,乃至这一万两千位仙人于命终后,都往生无色界的无所有处天。
综合上面所说,不管是否为世俗人,也不管是否为佛门的四众,都不应该贪著利养,因为贪著利养的结果,导致众生不断地在三界轮回生死,而且也会使众生无法得到贤圣的戒律、贤圣的三昧与贤圣的智慧。所以说,贪著利养危害众生很大,不应该去贪著才是;如果贪著世间利养,不仅自己无法实证三乘菩提,而且也导致自己一直在三界当中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
阿弥陀佛!
修行
宣化上人:我们现在修行,处处都要修福,处处都要修慧
香烟对于修行上有极严重的危害
悟慈法师:六 转轮圣王修行经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如何正确修行而不误入歧途
风水对修行人影响,其实挺大的
佛教音乐也是一种修行法门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二十六)修行难应如何克服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三十四)恒心,毅力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十一)念佛就是修行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一)修行精华序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五十六)心好何必做善事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六十五)自利利他
智海法师:修行人定中上升忉利天看见天王在说十善法
这个就是修行真实的意义所在!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明海法师:《净行品》立足当下的修行法
明海法师:修行的试金石 永远都是自己错
学佛修行、懂得因果以后,面对问题,或者犯错的时候还是很苦
手机、网络的染污,已经给许多人造成了极大的修法障碍。
达照法师:达照法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
宣化上人:修行人要对人好,可是切记不要掺杂情爱思想
达真堪布:无论你的修行有多好,境界有多高,言行也不能疯狂,不能颠倒
这些平日生活中的观想,都是修行的诀窍!
修行人降魔的方法--印光大师
海云继梦:修行在修行,不是修听,也不是修讲…
海云继梦:修行就是让你看得清楚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海云继梦:依修行而得成就
遇到事情才想起佛菩萨?初学佛者要警惕这些修行上的“误区”
把饭吃饱,把觉睡好,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达真堪布:这四种贪执 会毁了你的修行!
宣化上人:依照《华严经》的义理去修行,一定会成佛的
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
大宝法王:如果你一直感觉很好,或许那代表你的修行不一定很好
惟贤法师:为何说抄写佛经是一条极为殊胜的修行法门呢?
净土法门法师:修行叁步曲,清净、平等、觉
修行勿怀胜负心
修行人的四大毒蛇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信心不退转
大宝法王:不离慈悲与菩提心,是修行道上最确凿的征兆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工作、做事上,应该如何修行?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秘密藏在这三个字里
修行中出现的感应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广钦和尚:关于念佛与修行之精要开示
海涛法师: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转念,修行人必须皈依佛法僧三宝,深信因果业报,培养利他心
达摩祖师:修行人该如何过自己的日子?
宣化上人的100条珍贵修行开示
姚卫群:虚云和尚的修行思想与当代佛教的僧团建设
梦参老和尚:《地藏经》的修行方法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家庭也是修行的道场
为什么小庙越多,修行人越少?(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修行要处处本着道德,以不妨碍道德为根本戒条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助道因缘:正知正见
海涛法师:修行笔记 佛法是从因果中去解决一切的
杨笑天:日本禅僧中国修行体验谈
黄柏霖:修学随喜功德,放下嫉妒障碍
正因为习气未除才需用心修行
净土法门法语:有一点点怀疑,就障碍你的成就
达真堪布:不要执着修行时出现的境
净土法门法语:怨亲平等,这是修行功夫
净土法门法语:修行功夫不得力,就是因为放不下
净土法门法语:众生病根,修行难,难在此地!
阿姜帖:正道修行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怎样检验自己的修行功夫?
五毒减少,才是修行中成功的征兆
隆波田禅师:第一个障碍 The First Obstacle
净土法门法语:障碍从哪里来的,学佛求什么?
迦那卡禅师演讲集 八 修行四念处之七项利益禅修问与答
净土法门法语:为什么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这个障碍是什么?
修行三年,我是如何用运用佛法来提高事业!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的开示
珍贵甘露 - 至尊阿秋喇嘛针对修行误区的重要开示
第十一卷 第四章 论修行方法
普巴扎西仁波切:清晨,是修行的绝佳时间!加持力最大!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认真修行,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冤亲债主不障碍你
圣空法师:修行以生灭心为因 那么永远修不出去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这才是修行人最好的供养!
心道法师:从「心」的修行开始
本源法师:修行是管好自己 不要看别人过错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未必是学佛修行
界文法师:修行者的闲静,需要内在的放下与通达
星云大师: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净土法门法语:我执是学佛开悟、证果第一个障碍
净土法门法语:愈是精进修行的人找麻烦的就越多,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家庭主妇如何修行呢?
;大安法师: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能弘法师:正道光辉 修行一
在家人事物牵绊多,怎样修行最高效?
慧广法师:为什么修行要远离恶友?恶友是指生了病的孩子吗?
呼吸是我们无比名贵的修行伴侣
果煜法师:修行是从“修不可”开始的
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三明、五眼、六神通
开仁法师:修行这条路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2.修行──修不行
金刚经:“善护念”,是一切修行的开始
真正会修的人是自己修行,不看别人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净界法师
其他文章
佛教故事:做人的佛法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
慧律法师
新闻资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