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菩萨道的基础——人天乘

2023-07-25 福德概说

世尊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有开示说,要想成就菩萨道的无量行愿的话,应当要先正三业,习三宝教,信向因果。也就是要先端正我们的身口意行,要三业清净,还要修习佛陀正法以及贤圣僧的教导与教诲,并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宝,这样的话就可以深入佛陀的教诲,快速的成就佛道。

所以我们要先来谈谈先正三业,这里所谓的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以及意业。所以,先正三业就是说,如果想成就菩萨道的无量行愿的话,就要先端正我们自己的身口意等三业,这也就是指三乘佛法的基础人天乘的修行。

如果已经深入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两大甘露法门,再把佛教、佛法和其他宗教,乃至科学、哲学、艺术等世间法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只有佛法的解脱道以及佛菩提道能够让人实证解脱,出离三界火宅,了脱生死;而其他世间所有一切法,却都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过去诸佛不但发现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诸法的根源如来藏,也把祂的体性完全弄清楚了;并且依着祂的体性如实而修学,不但证得了二乘无学阿罗汉果,也证得了大乘无学佛菩提果,而究竟圆满佛道。并且还在众生得度因缘成熟的时候,不断教导有缘众生,让这些众生也都可以在菩萨道的五十二个阶位当中来步步升进,最终也能像佛陀一样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佛法可以说是一切世间最究竟的实证科学,即使是目前最尖端的科学也都完全无法比拟的。世间科技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看到,之前所建立的假说,仍然不断地被新发现的事证所推翻;而一直以来诸多发现的真相呢,则只是不断地证实佛陀在二千多年前说法的正确性。

既然说佛法是世间唯一而且能够让众生究竟解脱的正法,当然也不是随便一般人的心性就可以修学的,这是因为善根、心性和真实正理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所以无法和甚深微妙的佛法相应。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可以在阿含诸经当中看到,当佛陀要接引众生进入到二乘解脱道之前,一定要先观察众生的根器,并且一定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也就是佛法中的基础次法,或者称为世间福德、人天善法。

一般世间人我见、我执深重,总是不断地为自己在盘算,怎么样多得到一些财富;当听到别人要他布施就会生起烦恼,对于布施会有大福德也都狐疑不信,所以当听到佛陀说先要学布施,他就觉得很刺耳。当佛陀看到这个人听不进去,就知道他的善根微少,所以就只讲到布施为止,不再往下讲了。如果他乐于听受施论,那么就接着再为他讲戒论,说持戒的轨范以及持戒的利益,让他可以在下一世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如果说戒论也乐于听受,那么再为他解说要如何行十善业道而得生欲界天,以及如何修四禅八定而往生色界、无色界天等生天之论。

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告诉他,修集了十善业道,可以在未来出生到六欲天,享受五欲之乐;但是欲望是有许多过失的,是污秽不清净的,当欲界天的天福享尽的时候呢,就会随着过去所曾造过的恶业,而下堕三涂恶道受苦。即使是继续修学禅定,往上升进到远离欲界的色界天、无色界天,享受禅悦或者是清虚之乐,也仍然还是在三界当中,没有真正远离世间烦恼的牵绊。纵使天寿十分的长久,也终究是有享受完的一天,而将会再次下堕欲界来受苦,没有远离三界轮回的大患。因此,只有能得到出离三界的法要,才是最为尊上的目标。

如果这位众生的善根深厚,心性很柔和、洁净,听了这些清净而远离杂染的法道都能够欢喜接受的话,佛陀就会说,这个人的心性很清净,就好像是一匹白布一般,可以很容易就染上美丽的颜色。佛陀在这个时候,才会接着为他说明苦、集、灭、道等四圣谛,让他断除我见成为初果的法眼净。接着佛陀会再为他作三归依和受持五戒,让他成为修学佛教正法的佛弟子。

从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二乘菩提小法尚且要先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人天善法;那么大乘的菩萨正法,当然更是需要广大的福德资粮作为基础,才能继续往更高层次的深法来修进。

从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正法的修学是不可能一蹴可几的,是要一步步从基本的做人之道开始;圆满了做人的条件之后,才有可能进一步修学生天法的,然后才能再进到佛法的殿堂来修学。

2024-02-04 21:53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难怪四大菩萨中,如来没安排地藏王坐骑下界为妖,你看它有何来历 难怪四大菩萨中,如来没安排地藏王坐骑下界为妖,你看它有何来历

难怪如来镇压金翅大鹏,只有观音没有前去,你看菩萨在灵山提防谁 难怪如来镇压金翅大鹏,只有观音没有前去,你看菩萨在灵山提防谁

随喜,不怀疑诽谤此法,命终之后一定生兜率天!生生与佛菩萨为眷属! 随喜,不怀疑诽谤此法,命终之后一定生兜率天!生生与佛菩萨为眷属!

沉香基础知识!为你答疑解惑! 沉香基础知识!为你答疑解惑!

尽本分知天命你就是菩萨 尽本分知天命你就是菩萨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的真实奇事 念佛成就了一尊肉身菩萨的真实奇事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白云禅师:众生我与菩萨我

白云禅师:成就的喜悦 白云禅师:成就的喜悦

宣化上人:日光菩萨陀罗尼,月光菩萨陀罗尼助《大悲咒》神力更大 宣化上人:日光菩萨陀罗尼,月光菩萨陀罗尼助《大悲咒》神力更大

宣化上人:对面不识佛菩萨 宣化上人:对面不识佛菩萨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持诵各种佛菩萨本尊咒一般都有什么禁忌?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持诵各种佛菩萨本尊咒一般都有什么禁忌?

广化法师:菩萨灌顶 广化法师:菩萨灌顶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空性和智慧是入门的基础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空性和智慧是入门的基础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九日(三):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慈法法师:安居第四十九日(三):庄严心业功德成就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资料集 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资料集

诚信念观音圣号死而复生 敬心背菩萨过河肺癌痊愈 诚信念观音圣号死而复生 敬心背菩萨过河肺癌痊愈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宣化上人:诸大菩萨赞叹的法门

菩萨应化篇(上) 菩萨应化篇(上)

菩萨的故事 菩萨的故事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普献法师:菩萨善顺之相

这两位得道高僧,别人不骂却专拿佛菩萨开涮 这两位得道高僧,别人不骂却专拿佛菩萨开涮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倓虚法师:持律法师的行力成就

煮云法师:菩萨化身为贫女 煮云法师:菩萨化身为贫女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煮云法师:肉身菩萨昙鸾大师

这些情形不是菩萨显灵,而是恶鬼邪神作怪(宣化上人) 这些情形不是菩萨显灵,而是恶鬼邪神作怪(宣化上人)

这两位菩萨,时时刻刻保护念〈大悲咒〉的人(宣化上人) 这两位菩萨,时时刻刻保护念〈大悲咒〉的人(宣化上人)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高明道老师:新年树木菩萨行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任作何事之始,念诵一遍,能顺利如愿成就,故当铭记 任作何事之始,念诵一遍,能顺利如愿成就,故当铭记

佛菩萨放生感应 佛菩萨放生感应

蕅益大师:学道要想成就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蕅益大师:学道要想成就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想成就,得有清净的环境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想成就,得有清净的环境

海云继梦:成就之前,需要千锤百炼! 海云继梦:成就之前,需要千锤百炼!

海云继梦:初心即是成就处 海云继梦:初心即是成就处

海云继梦:罗汉/菩萨的定位 海云继梦:罗汉/菩萨的定位

海云继梦:依修行而得成就 海云继梦:依修行而得成就

遇到事情才想起佛菩萨?初学佛者要警惕这些修行上的“误区” 遇到事情才想起佛菩萨?初学佛者要警惕这些修行上的“误区”

宣化上人:菩萨是最注重孝道,孝顺父母、孝顺佛 宣化上人:菩萨是最注重孝道,孝顺父母、孝顺佛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 大安法师:善导大师告诉我们如何在梦中见到佛菩萨!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七、佛法之必然功效-人人成就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七、佛法之必然功效-人人成就

梦参法师:受三皈依后要常观想佛菩萨放光照身 梦参法师:受三皈依后要常观想佛菩萨放光照身

供佛菩萨感应 供佛菩萨感应

这样求佛菩萨叩头拜忏,用处不大 这样求佛菩萨叩头拜忏,用处不大

宣化上人:菩萨为什么作布施眼睛的功德 宣化上人:菩萨为什么作布施眼睛的功德

单单听见〈药王菩萨本事品〉,就得无量无边功德(宣化上人) 单单听见〈药王菩萨本事品〉,就得无量无边功德(宣化上人)

十、菩萨助我度家母 十、菩萨助我度家母

邪淫堕胎不孝父母对佛菩萨妄语不会有好的人生 邪淫堕胎不孝父母对佛菩萨妄语不会有好的人生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济群法师:以人本为基础的佛教道德观

学佛行仪—学佛基础 学佛行仪—学佛基础

慧能大师:寒门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师路 慧能大师:寒门佛子成就六祖慧能祖师路

“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者”,“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 “念阿弥陀佛,愿生极乐者”,“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五 菩萨往生 陈义孝:佛说无量寿经白话浅释 四十五 菩萨往生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观音是菩萨之首,两人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 镇元子是地仙之祖,观音是菩萨之首,两人相比究竟谁更胜一筹?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丨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欢喜见这位菩萨?(宣化上人)

近义法师:为求子发愿终身吃素,菩萨两度满愿赐子 近义法师:为求子发愿终身吃素,菩萨两度满愿赐子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能令我们的善根不坏

梦参法师:为什么光念地藏菩萨圣号就特别灵验 梦参法师:为什么光念地藏菩萨圣号就特别灵验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菩萨乘的婚姻观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菩萨乘的婚姻观

大乘修学的基础_22 大乘修学的基础_22

唐思鹏: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行品第十一 唐思鹏: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菩萨行品第十一

潜伏在身边的菩萨们 潜伏在身边的菩萨们

菩萨说若欲往生净土当念阿弥陀佛一日一夜专心致志即得往生 菩萨说若欲往生净土当念阿弥陀佛一日一夜专心致志即得往生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⑮ 宣化上人:世界成就品第四⑮

吕胜强:以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永怀导师 吕胜强:以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永怀导师

吕胜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菩萨观及道次第初探 吕胜强:印顺导师“人间佛教”之菩萨观及道次第初探

梦参老和尚:不要分别诸佛菩萨的圣典,对机就好 梦参老和尚:不要分别诸佛菩萨的圣典,对机就好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修学,佛菩萨才会住世?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修学,佛菩萨才会住世?

什么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什么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净土法门法语:宿世善根深厚的人在必要的时候佛菩萨现身给他看一看 净土法门法语:宿世善根深厚的人在必要的时候佛菩萨现身给他看一看

鹧鸪菩萨翅水救火 鹧鸪菩萨翅水救火

净土法门法语:有一点点怀疑,就障碍你的成就 净土法门法语:有一点点怀疑,就障碍你的成就

宣化上人:“肚里摇旗,神道先知”,你不坦白,菩萨是不欢喜的 宣化上人:“肚里摇旗,神道先知”,你不坦白,菩萨是不欢喜的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篇: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与深入的方法?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十篇:什么是修习波罗蜜之详细与深入的方法?

德雄尊者: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正行 第三节 基础三部曲 3-2适度的精进(三项要领) 德雄尊者: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正行 第三节 基础三部曲 3-2适度的精进(三项要领)

净土法门法语:一天到晚管别人的事,这个人决定没有成就 净土法门法语:一天到晚管别人的事,这个人决定没有成就

净土法门法语:不愿意接受磨炼,这一生不能成就 净土法门法语:不愿意接受磨炼,这一生不能成就

净土法门法语:佛菩萨教化众生是没有间断的 净土法门法语:佛菩萨教化众生是没有间断的

茶是菩萨心 茶是菩萨心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45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45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8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8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2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32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9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1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11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4 星云大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24

地藏菩萨指点平安 地藏菩萨指点平安

净土法门法语:跟诸菩萨在一起,这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净土法门法语:跟诸菩萨在一起,这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心律法师:“无心”成就大业 心律法师:“无心”成就大业

践行菩萨道,实现中国梦 践行菩萨道,实现中国梦

净土法门法语:在佛菩萨面前要点好香 净土法门法语:在佛菩萨面前要点好香

大安法师:劝人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也等于成就自己 大安法师:劝人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也等于成就自己

仁俊法师:如何修学菩萨道 仁俊法师:如何修学菩萨道

亲佛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八讲 亲佛法师: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八讲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五章 百法之要略 第三节 心所法

明证法师:原本供在一尊佛菩萨前的宝物,改供在别的佛菩萨前,是否不如法?或者是不妨碍? 明证法师:原本供在一尊佛菩萨前的宝物,改供在别的佛菩萨前,是否不如法?或者是不妨碍?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六品 安忍 如石法师: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集要 第六品 安忍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五戒篇 照光法师:佛教基础学之五戒篇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