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修养,是“明知不问”

2023-07-11 修心养性

导语

知名作家王臣有一句名言:“无良心之人,绝不可能有真正的修养。”

所谓修养,是建立在善良的基础上去待人接物。

与人相处,难的不是彬彬有礼,不是嘘寒问暖,难的是能有“明知不问”的善意和默契。

01

明知不问,是最大的善意

有一个深深印在脑海里的故事:

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个年轻女孩在一家珠宝店工作,这是她上班的第一天,心情既兴奋又忐忑。

她在认真整理宝石时,注意到一位刚走进店里的青年,衣衫褴褛,满脸哀愁。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响了,女孩赶忙去接电话,却不小心碰翻了盒子,里面的六颗宝石全部掉落。

她立即蹲下捡起,数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只有五颗。

焦急的她抬眼一看,发现那个青年正神色紧张地往大门走去,她当即追了上去。

门口正站着两个保安,如果此时大声呼喊“小偷”,一定可以人赃俱获。

可她却是叫住他:“对不起,先生,请留步!”周围人的眼光随之聚焦了过来。

青年转过头来,双手因为紧张而微微发抖,但依旧强装镇定地问道:“什么事?”

女孩面露难色:“先生,这是我第一份工作,现在找工作很难,您说是吗?”

青年不安地说:“确实。”

女孩说:“相信如果换成您在这里,也能干得很不错的!”

青年思忖了下,说道“那我可以祝福你吗?”并伸出了手。

女孩也立即伸手紧握,“也祝您好运,先生!”

青年转身离开,女孩也走回柜台,手中握着那第六颗宝石。

女孩明知青年拿了宝石,却没有故意问他:“你是不是偷了宝石?”

反而是毕恭毕敬地暗示他,言语之间保持着尊重,还不忘鼓励穷苦的他积极向上,并祝福他,着实令人敬佩。

毕竟茫茫人海,难免有磕磕碰碰,难免有令人皱紧了眉头的烦恼。

此时若依旧能体谅人心,善待他人,做到明知不问,这颗心一定满怀善意,温润如玉。

明知不问的待人之道里,饱含了一个人高明远识的善良。

02

明知不问的情义,是无价之宝

王阳明曾说:“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与朋友相处,就算要劝诫,也要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开导鼓励。

比一味地讲道理更能打动人心的,是循循善诱的良苦用心。

汉武帝时,丞相田蚡虽然没什么真才实学,却喜欢在别人面前显摆。有一次,被将军灌夫谩骂后,怒火中烧的他找到同僚徐冲,向他倾诉遭到别人轻视的愤怒之情。

徐冲对田蚡嚣张跋扈的性格了然于胸,所以并没有询问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只劝道:“灯笼高挂,虽引人注目,但无重力;铁球躺地,虽有重力,但不被瞩目,倘若您将铁球高高挂起,不就镇住螃蟹了吗?”

意思是,只要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够好,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徐冲在不伤害田蚡自尊的情况下,委婉地说出了建议,田蚡也立即心领神会,欣然接受。

身边朋友遇到糟心事时,难免一吐为快,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有时反而更容易看出问题所在。

只是赤裸的事实会让人一时难以接受,此时若是明知朋友的秉性,既不问“为什么你总是死性不改?”也不问“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吗?”

而是委婉地说出建议,既能让他感受到真诚,也能给足面子,让他知错能改,这才是真正的良师益友。

正如作家三毛对于朋友的理解:“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03

明知不问的微笑,胜过千言万语的关心

每个人都会遭遇困境,每个人都不是生来坚强,也不是自带盔甲。

但即使在需要安慰和关心,渴望微笑和善意的时候,也不希望自己的苦楚被人一片片掀开、观看,甚至指指点点。

为什么生活中有些“关心”,总让人难受得喘不过气呢?

家里遭遇变故,要强的同事不想让人知道,强忍着悲痛投入工作。却有人硬要在众人面前提起来,“听说你父母遭遇了车祸啊?天灾人祸,节哀顺变吧。”

亲戚聚会,本来和乐融融,好几个知道内情的人都佯装不知表妹因老公出轨而闹离婚,却有人在饭局上提起:“你老公和那女人还没断了联系吗?”

工作不如意的朋友,被好说歹说地劝出来聚会散散心,却有人不识趣地哪壶不开提哪壶,“听说你快要失业了?出来给老婆孩子洗衣做饭,放松放松也不错。”

不分场合,以关心的名义,直接将别人有意隐藏的事公布于众人,无异于揭开伤疤,还在伤口上撒盐。

俗话说,家丑不外扬,人也是如此,对于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总归是不愿意被更多的人知道和谈论的。

一九六二年,作家刘白羽的长子滨滨,因心脏病住进医院,但治疗效果不佳,得从上海转回北京。

偏偏这时,刘白羽自己也生病住院了,只能让妻子带着儿子回家,一时之间因为担心而烦躁不安。

作为好友的巴金夫妇,当天一大早便赶到了刘白羽病房,他们都知道滨滨的病情,但谁都不曾开口问一句,而是默默地陪伴,直到接到电话说母子平安抵达。

刘白羽紧握住巴金的手,一再表示感谢,巴金淡淡地说:“没什么,我正好有空,只想着陪你坐一坐。”

明知不问的会心一笑,胜过不合时宜的问长问短。

真正的关心,是理解和尊重,是“不想说也没关系,我会一直在的。”

真正的关心,是既能设身处地去理解对方内心的痛楚,却从不去触碰它,更不以此充当谈资。

真正的关心,是发自心灵的抚慰,是懂对方的欲言又止,又明知不问,知而不言,用行动去帮他走出困境。

火眼金睛,洞穿一切,是本事。

润物无声,明知不问,是智慧。

明知不问,知而不言,言出必善。

这样的人,眉眼满是温情,心中尽怀热忱,定能走向星辰大海。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合群的修养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合群的修养

为人师表首重自身道德修养,学道修道则应尊师尊教 为人师表首重自身道德修养,学道修道则应尊师尊教

人生最大的修养 人生最大的修养

索达吉堪布:烦恼起的时候明知是烦恼,但自己无法从中抽离 索达吉堪布:烦恼起的时候明知是烦恼,但自己无法从中抽离

星云法师对话刘长乐:明知是空为何还要奋斗 星云法师对话刘长乐:明知是空为何还要奋斗

佛陀教你不生气:修养离不了善意的监督 佛陀教你不生气:修养离不了善意的监督

品德修养好坏的六个等级

做人的佛法:忍辱是种大修养 做人的佛法:忍辱是种大修养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0--修养篇 陈海量居士:建设佛化家庭10--修养篇

随和是一种素质,低调是一种修养 随和是一种素质,低调是一种修养

佛教故事:佛化生活:孝亲尊师故事-修养篇 佛教故事:佛化生活:孝亲尊师故事-修养篇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修养二十最

圆满人身的修养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从敲门声看出你的修养

人生的修养

人生修养的十个字 人生修养的十个字

念“阿弥陀佛”名号时,做到这三不问,福报自然现前 念“阿弥陀佛”名号时,做到这三不问,福报自然现前

论佛教徒的修养 论佛教徒的修养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念“阿弥陀佛”名号时,做到这三不问,福报自然现前! 念“阿弥陀佛”名号时,做到这三不问,福报自然现前!

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诉苦 真正有修养的人,从不诉苦

从球赛中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修养 从球赛中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修养

学fo人自我修养十大标准,对照看看你符合几条? 学fo人自我修养十大标准,对照看看你符合几条?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不问人私、不言人非、不揭人短 不问人私、不言人非、不揭人短

大事难事看担当,小事琐事看修养 大事难事看担当,小事琐事看修养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受持五戒,修养道德都能得到升华

打坐是最高级的奢侈品 打坐是最高级的奢侈品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慧律法师:学佛是要修养自己,不是叫你到处树敌

我哈士奇,咬动物从来不问是几级保护动物,就是这么任性

蔡礼旭老师:从事教育的人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蔡礼旭老师:从事教育的人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哈士奇,咬动物从来不问是几级保护动物,就是这么二!

蔡礼旭老师:修养功夫 蔡礼旭老师:修养功夫

我哈士奇,咬动物从来不问是几级保护动物,就是这么...二1

业露华: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业露华: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业露华: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业露华: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

净视频:念佛不问时节

南怀瑾先生谈心性修养(四):人性问题是思想问题,这是人类的学问

曾国藩:一人有无修养,看脸就知道,“观人四法”教你看人不走眼

人生大智慧:一个人有没有修养,看这四件事就明白了

开愿法师: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开愿法师: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真正聪明的人,有“三不问,四不争”,读懂受用无穷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缘起)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缘起)

我哈士奇,咬动物从来不问是几级保护动物,就是这么豪横1

慧律法师:佛弟子先不要讲修行,要先讲修养!

慧律法师:越有修养的人,就越有修行!

看一看我哈士奇,咬动物从来不问是几级保护动物,就是这么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