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忍,烦恼就会更多

2023-04-01 宽运法师

我们都知道,「娑婆世界」的意思就是「堪忍」,如果我们不能忍的话,烦恼就会更多,就会障碍我们的修行。由于世间上的众生一向安于「十恶」,安于种种的烦恼,所以不肯出离,这就是此世界被称为堪忍的原因。据《六度集经》所记载,佛在过去生中曾为忍辱仙人,受歌利王节节支解而丝毫不起瞋恨心;所以,佛之所以成佛,就是由于忍辱波罗蜜的圆满无缺。普通人要做到毁誉不动,那是绝不容易的,尤其是面对恶意诽谤的时候;比如有人在我背后说:「这个法师呀!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不太好啊!」又或者是:「我觉得他这样做好像有问题,这样做是不对的!」无论如何,我的反应是既不回应,亦不解释、也不争辩。我对所有是非、诽谤,就是不理、不睬、不反驳。就像弘一大师所说的,面对谤言诽语,如果我们跟别人去解释、去争辩,就好像白纸上染了一滴墨水,我们越想把它刷掉,就只会越描越黑;其实只要等到这个墨水干了,它自然就会脱掉。所以忍辱就是对付诽谤的最佳方法:不回应、不解释、不争辩,是非自然就少了。我们看见报章上,经常有很多八卦新闻,当时人一有回应,就会更加的纠缠不清;若不回应的话,是非很快便过去了。

佛教里有一个常不轻菩萨,他修忍辱,见人就拜,你打他也拜、骂他也拜、向他吐口水,他还是拜;他对所有欺负他的人都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作佛。」他就是以这种方法来修忍辱。所以我们要以常不轻菩萨为榜样,别人对我们不好,甚至是侮辱、加害于我们,我们都不要生瞋恨心,不但不瞋、不恨,而且还要保持愉悦欢喜;不只欢喜,还要原谅包容──为什么他会这样对待我呢?那是因为他愚痴的关系;他贪瞋痴太多了,他实在太可怜了,我要帮助他──唯有这样想,我们心里才会平衡,才不会难过。

不过有些人在顺境的时候不瞋,但当逆境来临的时候,他就瞋了。就像《中阿含经》里所说的一个公案:从前有一个居士,叫做「北陀提」,他是一个大富之人,他有很多树木、产业,而且善名远播;大家都说他脾气好、对人也温和;他家里有一个非常能干的佣人,叫做「黑皮」;黑皮从小就喜欢行善,每天除了把自己本份的事情做好以外,还帮助别人。当他看见所有人都赞叹他的主人的时候,他心里想:大家都说我的主人脾气又好、禀性又纯良,我想试一试他是不是这样的名不虚传,如果是真的话,他就不会起瞋心,不然的话,他的好脾气还是有限度的。

由于这个佣人,平常每天很早便要起床,为了要考验他的主人,一天,他就故意卧床不起。主人见不到他起来工作,就开始生气了,大声地呼唤:「黑皮为什么你还不起床呀?」黑皮听到主人在怪他,心想,自己平时把所有的家务都处理好,一切大小事情都由自己经营,主人不需动脑筋,亦不必操劳,所以他心情很好,不瞋、不发脾气,今天我一定要试一试他。于是主人越大声叫,他就越装作听不见,依然卧床不起。这个时候,主人忍不住了,终于发起大瞋,找来一根大木棒,狠狠的打黑皮,把黑皮打得满身都是鲜血;黑皮带着满身鲜血直往街上跑,目的就是希望让其他人知道,他的主人亦有大发瞋心的时候。大家想一想,富人的名声本来非常的好,就是因为打了佣人,所以在外的好评一下子便变坏了。这就是瞋心之害。我们很多人家里都有佣人;因为我们都学佛,都是修行人,所以不要随便对佣人呼呼喝喝、打打骂骂,这样家庭才会和谐、才会平安;我们要尽量用爱语、软语,如果他们不听,我们要有方法,但是千万不能体罚。

佛教中常说有八苦,除了生、老、病、死,还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其实,爱别离、怨憎会都是由于瞋心的关系,都是意念上所犯的毛病。因此,释迦佛在《无量寿经》里对这两种苦,作了详尽的解释;如果我们想不瞋的话,应该怎么办呢?经文是这样说的:「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意思是说:世间的人,特别是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及所有的内外眷属,都要相敬如宾,要互通有无,和颜悦色,好言相待,不要互相起嫉妒心;如果起了嫉妒心的话,就会互相残害、互相违戾;佛陀劝导我们不要因瞋嫉心而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如果我们不把瞋心调伏好的话,就会衍生出种种的苦恼来,有些时候,因一时的相争、一时的意气,而起了瞋恨或嫉妒,如是地不断的累积,将来就会成为大怨大敌;我们经常说「怨家宜解不宜结」,如果彼此互相伤害,时间久了,慢慢就会变出大事来,这样的话,无论在物质上、在精神上,都会令我们的苦恼增加,而且这种苦恼,会生生世世伴随着我们,变成大仇大恨,所以是非常的不值得的。

刚才说,爱别离和怨憎会都是因为瞋恨心的关系;怨憎会固然是苦恼,相反地,如果相爱的人,一旦要别离,也是非常的痛苦,但是这些苦都必须我们自己去承受,无人能代替。所以在同经中说:「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常言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因此,我们无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应该尽量将情执断除,唯有断却情执,我们才会有了生脱死的机会。否则的话,再亲的人,可能将来都无法碰面;因为,在六道轮回之中,彼此就很难再相认了。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修行,将来才有机会在极乐世界中相见。如此,才能把现在亲情之爱,转化为将来永久的相聚。记得曾经有一位信基督教的女孩子跑来问我,她说很担心,担心将来死去之后,不能跟她的母亲相聚在一起。我说:「为什么呀?」她说:「由于母亲信佛,将来死后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而自己信基督教,将来的归宿是天堂;天堂和极乐世界距离很遥远,如何能相见?」因为她很孝顺,所以就倍母亲来到寺院念佛,于是我便劝她:「依佛法来说,天堂和地狱之间其实只是一念之差,我们佛教徒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在那里继续修行,如果你母亲将来真的往生极乐世界,而你却去了天堂里的话,那是没有关系的,你们彼此之间,只要一念便能相往来,便能相见面了。」后来这个女孩子不但不再信奉基督教,而且还跟她的母亲一起学佛,希望将来能在西方极乐世界一起修行。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净土法门法师:嫉贤妒能罪业极重,因果善恶不能抵消

本性法师:28 对坏习惯一点都不能沽息 本性法师:28 对坏习惯一点都不能沽息

娑婆世间四事不能长久 娑婆世间四事不能长久

香菜为什么不能吃? 香菜为什么不能吃?

宣化上人:吃饭的时候乱打妄想,就会生病 宣化上人:吃饭的时候乱打妄想,就会生病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沉香在什么情况不能用克重计算? 沉香在什么情况不能用克重计算?

远离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远离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因果皆从业力来,谁也不能赐予 因果皆从业力来,谁也不能赐予

惟传法师:一些禅相不断的出现,不能再深入深定,怎么办? 惟传法师:一些禅相不断的出现,不能再深入深定,怎么办?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道祥法师:道证法师有二不能:一不弯腰驼背,二不昏沉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买沉香手串,不能只认重量!解读关于珠子的价差问题 买沉香手串,不能只认重量!解读关于珠子的价差问题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静波法师:佛教的福报不能只知道“不即”,而忽略了“不离”

静波法师:心灵里没有垃圾就会解脱自在 静波法师:心灵里没有垃圾就会解脱自在

大安法师:你不能选择自杀 大安法师:你不能选择自杀

买沉香手串,不能只认重量 买沉香手串,不能只认重量

不能空腹吃的11种食物 不能空腹吃的11种食物

蛋白粉不能随便吃 蛋白粉不能随便吃

人这一生有两件事情绝不能做 人这一生有两件事情绝不能做

宣化上人:若有这种种的视观察力,就什么麻烦 烦恼也没有了 宣化上人:若有这种种的视观察力,就什么麻烦 烦恼也没有了

宣化上人:为什么弟子今生不能早遇到师父 宣化上人:为什么弟子今生不能早遇到师父

达真堪布:无论你的修行有多好,境界有多高,言行也不能疯狂,不能颠倒 达真堪布:无论你的修行有多好,境界有多高,言行也不能疯狂,不能颠倒

善导大师: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父母能消受 善导大师: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父母能消受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净土法门法师:根本就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 净土法门法师:根本就不能把别人的过失放在心上

德行有亏,冤亲债主就会来讨债 德行有亏,冤亲债主就会来讨债

宣化上人:如果这时候不教育孩子、帮助他,其性就会下流 宣化上人:如果这时候不教育孩子、帮助他,其性就会下流

宣化上人:修道人为什么不能有情爱的思想 宣化上人:修道人为什么不能有情爱的思想

大安法师:弟子烦恼不断能够往生吗 大安法师:弟子烦恼不断能够往生吗

我不能缺少你的笑容 我不能缺少你的笑容

净土法门法师:清净心现前,佛就现前,你就会见到 净土法门法师:清净心现前,佛就现前,你就会见到

这句佛号,一般念几天,大量非人就会离身.不可思议! 这句佛号,一般念几天,大量非人就会离身.不可思议!

宣化上人:若能受持《法华经》,一切天魔外道不能给你麻烦 宣化上人:若能受持《法华经》,一切天魔外道不能给你麻烦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道证法师:每一件事都不能随便做 道证法师:每一件事都不能随便做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的说法,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慧律法师:只要内在的“贪”不除掉,你就永远烦恼 慧律法师:只要内在的“贪”不除掉,你就永远烦恼

海涛法师:不能接受变化无常,等于你没有空性 海涛法师:不能接受变化无常,等于你没有空性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邪淫后人体正能量圈就会消失的的原因 邪淫后人体正能量圈就会消失的的原因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宣化上人:我们这个身体,你吃什么肉,就会变什么 宣化上人:我们这个身体,你吃什么肉,就会变什么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学佛为什么不能攀缘?

佛前供果,哪些水果是不能用的? 佛前供果,哪些水果是不能用的?

你若过不了这关,就不能达到彼岸(宣化上人) 你若过不了这关,就不能达到彼岸(宣化上人)

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五十九节 只可入佛不能入魔 程叔彪:无门直指 第五十九节 只可入佛不能入魔

净土法门法语:不能指望来生,希望就在这一生 净土法门法语:不能指望来生,希望就在这一生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净土法门法语:尘沙烦恼与无明烦恼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尘沙烦恼与无明烦恼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六个根本烦恼 净土法门法语:六个根本烦恼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为什么供养佛菩萨,不能有悭吝之心?

净土法门法语:现在的肉食不能吃 净土法门法语:现在的肉食不能吃

法增法师: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一 贪的调服 法增法师: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一 贪的调服

印光大师:无因不能得果; 印光大师:无因不能得果;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自己把烦恼留下来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自己把烦恼留下来

班迪达尊者:用正确的方法来挣脱烦恼的束缚 班迪达尊者:用正确的方法来挣脱烦恼的束缚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净土法门法语:烦恼习气太重,纵然是念佛,佛号不曾丢失,也不起作用 净土法门法语:烦恼习气太重,纵然是念佛,佛号不曾丢失,也不起作用

成住坏空:七个太阳的世界连须弥山都不能幸免 成住坏空:七个太阳的世界连须弥山都不能幸免

净土法门法语:不愿意接受磨炼,这一生不能成就 净土法门法语:不愿意接受磨炼,这一生不能成就

烦恼易断,习气难除 烦恼易断,习气难除

和导师结缘就会被点亮,这就是法脉传承... 和导师结缘就会被点亮,这就是法脉传承...

净土法门法语:没有这句名号,他的本愿不能落实 净土法门法语:没有这句名号,他的本愿不能落实

净土法门法语:若不能断恶修善,这个佛号白念了 净土法门法语:若不能断恶修善,这个佛号白念了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索达吉堪布:所有不幸都是自己所致,而不能怨天尤人

大安法师:贪、瞋、痴、慢、疑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 大安法师:贪、瞋、痴、慢、疑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

宣化上人:欢喜邪YIN的人,来生就会做这一类众生 宣化上人:欢喜邪YIN的人,来生就会做这一类众生

宣化上人:没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就不能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宣化上人:没有“一念真心”的证明,就不能移民到极乐世界去

净土法门法师:你;为什么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净土法门法师:你;为什么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不真干,业障不能消除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不真干,业障不能消除

钱财当然重要,但我们不能行尸走肉 钱财当然重要,但我们不能行尸走肉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根治烦恼的妙药是什么? 根治烦恼的妙药是什么?

黑暗并不能让我们失去什么 黑暗并不能让我们失去什么

星云大师:七种情况不能杀生 星云大师:七种情况不能杀生

昌臻法师: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 昌臻法师: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

达真堪布:信心清净,则佛菩萨加持就会现前 达真堪布:信心清净,则佛菩萨加持就会现前

达真堪布: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达真堪布: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斌宗法师:人生之苦说不能尽,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斌宗法师:人生之苦说不能尽,佛法能使人离苦得乐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追求的名利财富终不能永恒 追求的名利财富终不能永恒

三个故事的启示:菩萨不能乱称 三个故事的启示:菩萨不能乱称

不能同日生;愿同日死--蜂 不能同日生;愿同日死--蜂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细节决定成败?关键不能缺少正知见 细节决定成败?关键不能缺少正知见

消除烦恼的方法:三无漏学 消除烦恼的方法:三无漏学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