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

2023-01-27 其他文章

孝顺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佛家的观点来说,孝顺是向善的起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对待天下的老人,这个世界真的就是一个美好的人间。

而儒家,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精神上敬爱父母亲

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和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孔子认为,子女履行孝道最困难的就是时刻保持这种爱,即心情愉悦地对待父母。

二、物质上奉养父母亲

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有什么好吃的,一定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

三、父母身体不好时要照顾好

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指父母生病后,子女要及时请医生诊治,并精心照料,伺候父母饮食起居,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

四、事业有成可以满足父母的成就感

《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

五、父母去世后要安排好后事

养老送终是为人子女的义务。《孝经》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儒家的孝道把送葬看得很重,在丧礼时要尽各种礼仪,办理好父母的后事也是尽孝的一种。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难分清名字的城市:城市名字与北京下辖区名字相同,号称中国佛都 难分清名字的城市:城市名字与北京下辖区名字相同,号称中国佛都

本性法师:追思泰僧王:百岁僧王的中国情谊 本性法师:追思泰僧王:百岁僧王的中国情谊

韩焕忠博士:《华严原人论》对儒家人性论的批判 韩焕忠博士:《华严原人论》对儒家人性论的批判

一个无需解释的好故事 一个无需解释的好故事

大安法师:中国人的“原罪意识” 大安法师:中国人的“原罪意识”

净因法师:诸法如义是什么意思_诸法如义的内涵_诸法如义的解释 净因法师:诸法如义是什么意思_诸法如义的内涵_诸法如义的解释

东初法师:美国月亮并不比中国的亮 东初法师:美国月亮并不比中国的亮

煮云法师:明帝梦金人暨中国有佛像之始 煮云法师:明帝梦金人暨中国有佛像之始

菩提子让尼泊尔商家发横财 95%货被中国人买走 菩提子让尼泊尔商家发横财 95%货被中国人买走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201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 修净土的重点在修孝道吗?

善导大师:对“净业三福”的解释 善导大师:对“净业三福”的解释

宣化上人:菩萨是最注重孝道,孝顺父母、孝顺佛 宣化上人:菩萨是最注重孝道,孝顺父母、孝顺佛

中国香文化从春秋至汉魏时期的发展 中国香文化从春秋至汉魏时期的发展

惟贤法师答:如何跟小娃娃讲传统文化呢? 惟贤法师答:如何跟小娃娃讲传统文化呢?

净土法门法师:别人对我们有误解,请问该不该去解释? 净土法门法师:别人对我们有误解,请问该不该去解释?

雅安市天全县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寺庙活动 雅安市天全县举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寺庙活动

中国历史上几位伟大的母亲 中国历史上几位伟大的母亲

印光大师:只有宣传因果教育可以救中国 印光大师:只有宣传因果教育可以救中国

传喜法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大道 传喜法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大道

进入中国价格高出一半,国人依然热捧,外来和尚真的好念经? 进入中国价格高出一半,国人依然热捧,外来和尚真的好念经?

几近失传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几近失传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以香养身的中国香道 · 贰 以香养身的中国香道 · 贰

传统沉香香道养生文化再受青睐 传统沉香香道养生文化再受青睐

中国香文化简史 中国香文化简史

赵朴初答:禅宗在中国很兴盛吗? 赵朴初答:禅宗在中国很兴盛吗?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一节 三论宗的中道佛性论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传统香道之 炉香三养 传统香道之 炉香三养

龚隽: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3.习禅与读经 龚隽: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3.习禅与读经

洪修平: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洪修平: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魏道儒:中国佛教的地位、命运与使命 魏道儒:中国佛教的地位、命运与使命

郭元兴:中国佛教与医药 郭元兴:中国佛教与医药

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圣地,是信佛之人必到之所 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圣地,是信佛之人必到之所

二河白道图解释 二河白道图解释

赖永海: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赖永海: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僧人 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位出家的僧人

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四、心经 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四、心经

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八、四生九有偈 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八、四生九有偈

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七、十大愿 黄智海: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卷上 七、十大愿

中国文化复兴佛教当担大任 中国文化复兴佛教当担大任

古代中国香道中的制香方法 古代中国香道中的制香方法

韩焕忠:佛教的圆融智慧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 韩焕忠:佛教的圆融智慧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

50年代中国铲除最大邪教“一贯道” 50年代中国铲除最大邪教“一贯道”

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思维模式的理论探索 麻天祥:中国宗教哲学思维模式的理论探索

杨笑天:日本禅僧中国修行体验谈 杨笑天:日本禅僧中国修行体验谈

杨维中:中国佛学 六、宗派鼎立(三)三论宗 杨维中:中国佛学 六、宗派鼎立(三)三论宗

田光烈:华严密的解释|华严密是什么意思? 田光烈:华严密的解释|华严密是什么意思?

王志远: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王志远: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金易明:佛教与印度传统文化思想同异性探微 金易明:佛教与印度传统文化思想同异性探微

佛教与中国绘画 佛教与中国绘画

周齐: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再审视 周齐: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再审视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四章 中国佛教教育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四章 中国佛教教育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九章 中国佛教的思想历程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九章 中国佛教的思想历程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位高;僧用一句话解释清楚了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位高;僧用一句话解释清楚了

成刚法师答:有的境界现前了,有的是魔变现,害怕,那怎么解释呢? 成刚法师答:有的境界现前了,有的是魔变现,害怕,那怎么解释呢?

禅茶夜话预热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 法师开示茶与人生 禅茶夜话预热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 法师开示茶与人生

龙禧艺苑出席首届中国国际秘制禅茶博览会 龙禧艺苑出席首届中国国际秘制禅茶博览会

践行菩萨道,实现中国梦 践行菩萨道,实现中国梦

茶的传统功效 茶的传统功效

传统点心菊花酥的做法 传统点心菊花酥的做法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大悲心陀罗尼经》白话解释 《大悲心陀罗尼经》白话解释

广超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7、请佛住世 广超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7、请佛住世

广超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6、请转*轮 广超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6、请转*轮

广超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9、恒顺众生 广超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9、恒顺众生

广超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3、广修供养 广超法师:普贤行愿品讲记 二、个别解释大愿 3、广修供养

王志远教授: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王志远教授: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佛陀这样解释“菩萨”是什么意思 佛陀这样解释“菩萨”是什么意思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如一般解释大乘经典的法师,断六根断一念无明,将小乘中乘修的法门来解释大乘经典,为害不浅。以

巨赞法师:般若思想在中国汉族地区的发展 巨赞法师:般若思想在中国汉族地区的发展

金刚经全文解释:一相无相 第九品 金刚经全文解释:一相无相 第九品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鸠摩罗什是印度人还是中国人

中国古代历史最著名四大贤母 中国古代历史最著名四大贤母

马龙山卧佛:中国第一卧佛和小巧精致的五百阿罗汉长啥样? 马龙山卧佛:中国第一卧佛和小巧精致的五百阿罗汉长啥样?

通讯:港澳信众捐建“中国禅都”的“佛窝” 通讯:港澳信众捐建“中国禅都”的“佛窝”

中国史上的五位佛门皇帝 -智悲佛网 中国史上的五位佛门皇帝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佛法是经比赛斗法获胜后才允许传入中国的 佛法是经比赛斗法获胜后才允许传入中国的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大安法师:佛家之孝与儒家之孝 大安法师:佛家之孝与儒家之孝

放生文库:藏族的传统放生习俗值得学习 放生文库:藏族的传统放生习俗值得学习

近代中国一位证得大阿罗汉之果位的传奇高僧的忍辱境界 近代中国一位证得大阿罗汉之果位的传奇高僧的忍辱境界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