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因玄奘菩萨宣说下地菩萨所造论颂,便判定玄奘菩萨之证境同于下

2022-09-21 玄奘菩萨

复有人说:平实居士判定玄奘菩萨是三地心,但是玄奘菩萨却在解说未入地的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从来只有下地菩萨解说上地菩萨的论颂,哪有上地菩萨来解说下地菩萨论颂的?这是不合正理的。可见平实居士的判定是错误的,可见玄奘菩萨不是三地菩萨,由此可见平实居士所说的诸地菩萨证量的法,也是不正确的。

平实答云:玄奘菩萨是否为三地菩萨?不可以从这个表相上作这样的认定。上地菩萨有时解说下地菩萨的著作,是常常可见的事态,不足为奇!譬如后世之克勤圆悟大师(圆与圜,二字相通),是亲证道种智的人,修证超过当年身任六祖的慧能大师,但是他不但为部份弟子宣演《成唯识论、华严经》,有时也会为众人宣讲《六祖坛经》,而坛经所说的般若慧,不过是总相智与别相智而已,并未能说到地上菩萨所证的道种智。但我们却不可以因为他曾宣讲下地的《六祖坛经》,就说他尚未入地。

又譬如今时或后世,也将会有证得道种智的人,常常会有宣讲《心经、般若经》的情事,而《心经、般若经》所说的法,只是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而已,并未说到地上菩萨所证得的道种智;我们却不可因为某菩萨宣讲总相智与别相智的经典,就说他的层次一定是只到总相智与别相智,就说他的层次不超过总相与别相智。

又譬如现在与未来世的证得道种智的菩萨,在说禅时也常常会讲到古时的下地菩萨所证的境界;而那些被拿来宣讲的禅门书籍的主人翁或作者--禅宗的许多祖师菩萨们,大部份是只有七住位破初参的智慧而已,我们却不可因为证得道种智的菩萨曾经用七住位祖师的著作来宣讲,就说这位菩萨的般若证量等于禅宗七住位的祖师,就说这位菩萨的证量不超过禅宗的七住位祖师。所以不可这样主张:上地菩萨绝不会解说下地菩萨所造的论。解说别人论着的菩萨,他的修证一定不会超过写论的菩萨的智慧。如果有人这样说的话,那其实是昧于事实的,其实是不知事实真相的说法。

又如后世人间的地上菩萨,有时也必然会宣讲二乘菩提的解脱智,他们往往会以古时二乘罗汉所造的解脱论作为教材,拿来宣讲;然而著作二乘菩提解脱智的论着者,往往只是二乘圣人,在般若慧上来说,证量远不如地上菩萨;论的作者对于解脱证量的智慧,也远不如地上菩萨的深妙。但因众生只见表相,而且崇古贱今,而后代再来的地上菩萨,在舍寿之前也不会明白称说自己的证境,所以只好以古时阿罗汉的解脱道的论着,作为教材来宣讲,容易取信于末法时代崇拜表相、依文解义的佛弟子。

后代的地上菩萨即使说出了他的证境,众生也不一定会相信,所以只好借用古时阿罗汉的著作,来宣讲二乘解脱的智慧,取信于众生,方便度入佛法中。所以不可主张上地菩萨不可能解说下地菩萨所造的论。所以不可主张:玄奘菩萨既然解说未入地的世亲菩萨的论着,那他的般若证量一定比世亲菩萨低,或者只和世亲菩萨相同。

如果他们所说的解说该地菩萨所造论着的人,他的证境就一定是同一地或处于下地。那么我们依此道理,也可以这样说:能解说八地菩萨所造论着的人,他的层次一定是八地菩萨。解说《瑜伽师地论》的无着菩萨一定是等觉菩萨。但是事实上却并不一定如此,解说等觉菩萨论着的人,他的证境可能同于等觉菩萨,也可能远低于等觉菩萨。

这就好像阿含诸经里所记载的:佛弟子说了某一个法之后, 佛却以这个弟子所说的法取来加以宣说,然而却可说得极为深妙,令人大受法益乃至证果;又如 世尊常常将外道所说的法取来宣说,却说得比外道更为胜妙;我们绝对不可以因此就说 佛的智慧一定比那个弟子低,绝不可说 佛的智慧与外道相同或比外道低。

同理,也不可因为有时弟子能将其师之法加以广说,胜妙于其师所略说之法,便言弟子之证量超过于师;亦不可因为有时佛弟子所说之法胜妙于 佛所略说之法,便言弟子之证量超过于 佛,不可因表相而判定故,必须依各人证量之实质而作判定故。譬如《中阿含经》卷六《教化病经》所载:

《长者坐已,尊者舍梨子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从坐起去。是时 世尊无量大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 世尊遥见尊者舍梨子来,告诸比丘:舍梨子比丘,聪慧、速慧、捷慧、利慧、广慧、深慧、出要慧、明达慧、辩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实慧,所以者何?我所略说四种须陀洹,舍梨子比丘为长者给孤独十种广说来。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舍梨子尊者虽然能将 佛所略说之四种须陀洹,加以广说,闻之更胜于 佛,吾人仍不得谓言其证量超过 世尊。是故若言上地菩萨宣说下地菩萨所造论颂,则其证量必定同于下地菩萨者,则此一经中事实,亦应解为:舍梨子比丘之证量超过世尊。此若不然,彼亦应不然,理必如是故;是故一切学人,皆不得言:玄奘菩萨既解释、弘传世亲所造论颂,则其证量必定同于世亲,或低于世亲。否则便有臆想情解之大过,所说即成非如实语。

又如今时证悟之菩萨,有时也会取用智者大师的著作,来宣讲佛法;此如平实早年也曾宣讲智者大师的童蒙止观,未来也可能宣讲他的《释禅波罗蜜》和重讲《童蒙止观》;但是智者大师其实并没有悟得如来藏,所以没有实相般若的智慧,只有相似般若的智慧,所以是五品弟子位的贤人;但是已经证悟的菩萨,却也可以拿智者大师所造的禅定方面的著作来宣讲,藉智者大师的著作,而将般若的真正智慧及禅定正修之法门,正确如实的宣讲出来,然而这位后世菩萨的智慧却非昔年的智者大师所能知之。

如果有人主张:这位菩萨宣讲智者大师的著作,那他的证量一定比智者大师低,一定不超过智者大师。我们听了就知道:这个人不懂真正的佛法、不懂佛法的道次第、不懂方便与善巧。所以不可作这样的主张:上地菩萨不会去解说下地菩萨所造的论。所以世亲菩萨未入地,玄奘菩萨解说他的唯识三十颂,就是未入地的人。

如果有人这样说,贬抑了玄奘菩萨的证量,便有大过失:一者成就证量上的大妄语,因为他已经藉此而表显了自己的证量超过玄奘菩萨,或者暗示自己的般若证量同于玄奘菩萨;这是因为只有上地或同地的菩萨,才有能力评论同地或下地菩萨的证量的缘故。二者成就诽谤圣者的恶业,因为他其实不知玄奘菩萨的证量,却故意贬抑圣者玄奘的证量,因此而成就了诽谤圣者的口业。这种人绝不是具有道种智证量的人,绝不是真正具有深妙般若智慧的人。

此外,世亲菩萨所造的唯识三十颂,其实是依古印度无着菩萨得自 弥勒菩萨所传的《瑜伽师地论》的论意而造的颂,其实本是等觉菩萨 弥勒所传的一切种智法门,世亲只是加以简化、加以扼要的编成总持而已,这首总持颂文的本质,其实仍是等觉菩萨的法义,怎可因为总持的颂是未入地的世亲菩萨所造的,就说颂中的法义也是下地菩萨的境界?这种说法,根本就不正确!

一切通达般若中观、般若种智的人(初地的入地心及以上的菩萨),都不会说这种话的。所以,现在有人这么说:上地菩萨不会去解说下地菩萨所造的论。所以,世亲菩萨既然尚未入地,玄奘菩萨解说他的唯识三十颂,就是未入地的人,就是未入地的菩萨。而平实居士判定玄奘菩萨为三地心的摩诃萨,这是不正确的。像这样主张的人,就是还不曾通达佛菩提的人,就是还没有证得道种智的人。因为一切通达位的初地菩萨们,一切获得道种智的初地菩萨们,都不会这样说的。

更新于:2022-09-21 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