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 第三十八卷

2022-07-08 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 第三十八卷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梵志品第一(有十经)(第四一日诵名分别)(有三品半合有三十五经)

鹦鹉.须闲提  婆罗婆游堂

须达.梵波罗  黄芦园.头那

阿伽罗诃那  阿园那.梵摩

(一五二)

中阿含梵志品鹦鹉经第一(第三念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加兰哆园

尔时。鹦鹉摩纳都题子少有所为。往至王舍城。寄宿居士家。于是。鹦鹉摩纳都题子问所寄宿居士曰。颇有沙门.梵志宗主众师。统领大众。为人所尊。令我随时往见奉敬。傥能因此敬奉之时。得欢喜耶

居士答曰。有也。天爱。沙门瞿昙释种子舍释宗族。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觉无上正尽觉。天爱。自可随时往见。诣彼奉敬。或能因此奉敬之时。心得欢喜

鹦鹉摩纳即复问曰。沙门瞿昙今在何处。我欲见之

居士答曰。沙门瞿昙在此王舍城竹林加兰哆园。便可往见

于是。鹦鹉摩纳从所寄宿居士家出。往诣竹林加兰哆园。鹦鹉摩纳遥见世尊在树林间。端政姝好。犹星中月。光耀炜晔。晃若金山。相好具足。威神巍巍。诸根寂定。无有蔽碍。成就调御。息心静默。见已。便前往诣佛所。共相问讯。却坐一面。白曰。瞿昙。欲有所问。听乃敢陈

世尊告曰。恣汝所问

鹦鹉摩纳问曰。瞿昙。如我所闻。若在家者。便得善解。则知如法。出家学道者。则不然也。我问瞿昙此事云何

世尊告曰。此事不定

鹦鹉摩纳白曰。瞿昙。愿今为我分别此事

世尊告曰。摩纳。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具分别说

鹦鹉摩纳受教而听

佛言。摩纳。若有在家及出家学道行邪行者。我不称彼。所以者何。若有在家及出家学道行邪行者。不得善解。不知如法。是故。摩纳。若有在家及出家学道行邪行者。我不称彼。摩纳。若有在家及出家学道行正行者。我称说彼。所以者何。若有在家及出家学道行正行者。必得善解。则知如法。是故。摩纳。若有在家及出家学道行正行者。我称说彼。摩纳。我如是说。说此二法。如是分别。如是显示。若有沙门梵志有力坚固深入。一向专著。而说此为真谛。余者虚妄

鹦鹉摩纳白曰。瞿昙。如我所闻。若在家者。便有大利。有大功德。出家学道者。则不然也。我问瞿昙此事云何

世尊告曰。此事不定

鹦鹉摩纳白曰。瞿昙。愿复为我分别此事

世尊告曰。摩纳。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具分别说

鹦鹉摩纳受教而听

佛言。摩纳。若在家者。有大灾患。有大斗诤。有大怨憎。行邪行者。不得大果。无大功德。犹如田作。有大灾患。有大斗诤。有大怨憎。行邪行者。不得大果。无大功德。如是。摩纳。若在家者亦复如是。摩纳。出家学道少有灾患。少有斗诤。少有怨憎。行邪行者。不得大果。无大功德。犹如治生。少有灾患。少有斗诤。少有怨憎。行邪行者。不得大果。无大功德。如是。摩纳。出家学道亦复如是

摩纳。若在家者。有大灾患。有大斗诤。有大怨憎。行正行者。得大果报。有大功德。犹如田作。有大灾患。有大斗诤。有大怨憎。行正行者。得大果报。有大功德。如是。摩纳。若在家者亦复如是。摩纳。出家学道少有灾患。少有斗诤。少有怨憎。行正行者。得大果报。有大功德。犹如治生。少有灾患。少有斗诤。少有怨憎。行正行者。得大果报。有大功德。如是。摩纳。出家学道亦复如是。摩纳。我如是说。说此二法。如是分别。如是显示。若有沙门.梵志有力坚固深入。一向专著。而说此为真谛。余者虚妄

鹦鹉摩纳白曰。瞿昙。彼诸梵志施设五法。有大果报。有大功德。作福得善

世尊告曰。若诸梵志施设五法。有大果报。有大功德。作福得善。汝在此众。今可说耶

鹦鹉摩纳白曰。瞿昙。我无不可。所以者何。瞿昙。于今现坐此众

世尊告曰。汝便可说

鹦鹉摩纳白曰。瞿昙。善听。瞿昙。梵志施设第一真谛法。有大果报。有大功德。作福得善。第二诵习。第三热行。第四苦行。瞿昙。梵志施设第五梵行。有大果报。有大功德作福得善

世尊告曰。若有梵志施设五法。有大果报。有大功德。作福得善。彼梵志中颇有一梵志作如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已。施设果耶

鹦鹉摩纳白世尊曰。无也。瞿昙

世尊告曰。颇有师及祖师。至七世父母。作如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已。施设果耶

鹦鹉摩纳白世尊曰。无也。瞿昙

尔时。世尊问曰。摩纳。若昔有梵志寿终命过。诵持经书。流布经书。诵习典经。一曰夜吒。二曰婆摩。三曰婆摩提婆。四曰毗奢蜜哆罗。五曰夜婆陀揵尼。六曰应疑罗婆。七曰婆私吒。八曰迦叶。九曰婆罗婆。十曰婆惒。谓今诸梵志即彼具经诵习持学。彼颇作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已。施设果。耶

鹦鹉摩纳白世尊曰。无也。瞿昙。但诸梵志因信受持

世尊告曰。若于诸梵志。无一梵志而作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已。施设果报。亦无师及祖师。乃至七世父母。而作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已。施设果报。若昔有梵志寿终命过。诵持经书。流布经书。诵习典经。一曰夜吒。二曰婆摩。三曰婆摩提婆。四曰毗奢蜜哆逻。五曰夜婆陀揵尼。六曰应疑罗婆。七曰婆私吒。八曰迦叶。九曰婆罗婆。十曰婆惒。谓今诸梵志即彼具经诵习持学。彼无作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已。施设果报。摩纳。彼诸梵志不以此故。于信向中无根本耶

鹦鹉摩纳白曰。瞿昙。实无根本。但诸梵志闻已受持

世尊告曰。犹众盲儿各相扶持。彼在前者。不见于后。亦不见中。彼在中者。不见于前。亦不见后。彼在后者。不见于中。亦不见前。摩纳。所说诸梵志辈亦复如是。摩纳。前说信而后复说闻

鹦鹉摩纳嗔恚世尊。憎嫉不悦。诽谤世尊。指擿世尊。骂詈世尊。应诽谤瞿昙。应指瞿昙。应堕瞿昙。语世尊曰。有一梵志。名弗袈裟裟罗。姓直清净化。彼作是说。若有沙门.梵志。于人上法有知有见。现我得者。我闻是已。便大笑之。意不相可。虚妄不真。亦不如法。云何人生人中。自说得人上法。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见者。此事不然

于是。世尊便作是念。鹦鹉摩纳都题子嗔恚于我。憎嫉不悦。诽谤于我。指擿于我。骂詈于我。应诽谤瞿昙。应指瞿昙。应堕瞿昙。而语我曰。瞿昙。有梵志名弗袈裟裟罗。姓直清净化。彼作是说。若有沙门.梵志。于人上法有知有见。现我得者。我闻是已。便大笑之。意不相可。虚妄不真。亦不如法。云何人生人中。自说得人上法。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见者。此事不然

须闲提。有四种法。未净圣慧眼而得清净。云何为四。亲近善知识。恭敬.承事。闻善法。善思惟。趣向法次法。须闲提。汝当如是学。亲近善知识。恭敬.承事。闻善法。善思惟。趣向法次法。须闲提。当学如是。须闲提。汝亲近善知识。恭敬.承事已。便闻善法。闻善法已。便善思惟。善思惟已便趣向法次法。趣向法次法已。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习.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真

云何知苦如真。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如是知苦如真。云何知苦习如真。谓此爱当受未来有。与喜欲俱。愿彼彼有。如是知苦习如真。云何知苦灭如真。谓此爱当受未来有。与喜欲俱。愿彼彼有灭.无余.断.舍.吐.尽.无欲.没.息止。如是知苦灭如真。云何知苦灭道如真。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如是知苦灭道如真

说此法已。须闲提异学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于是。须闲提异学见法得法。觉白净法。断疑度惑。更无余尊。不复从他。无有犹豫。已住果证。于世尊法得无所畏。即从座起。稽首佛足。白曰。世尊。愿令我得出家学道。受具足。得比丘

世尊告曰。善来比丘。修行梵行

须闲提异学即是出家学道。受具足。得比丘。须闲提出家学道。受具足。知法已。至得阿罗诃

佛说如是。尊者须闲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须闲提经第二竟(四千一百二十一字)

(八千六百六十二字)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中阿含经 阿含经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

阿含经 阿含经

阿含经故事:谁受苦乐 阿含经故事:谁受苦乐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阿含经故事:时刻不染着

第113集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三) 第113集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三)

第112集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二) 第112集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二)

第111集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一) 第111集 阿含经在佛法中之定位(一)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八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八卷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三、水泡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三、水泡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九、雪山猿猴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九、雪山猿猴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狂风和客舍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狂风和客舍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二、六种动物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二、六种动物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目录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目录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一、小苦树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一、小苦树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四、阿难的证得预流果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四、阿难的证得预流果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一、水流大树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一、水流大树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二、阐陀的疑惑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二、阐陀的疑惑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五、罗睺罗的求法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五、罗睺罗的求法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六、大海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六、大海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八、狗儿和斑色鸟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八、狗儿和斑色鸟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七、守田人和国王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七、守田人和国王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三、紧兽树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三、紧兽树

第一节 藏传佛教外道诸师读不懂《阿含经》中隐说之第八识 第一节 藏传佛教外道诸师读不懂《阿含经》中隐说之第八识

增壹阿含经 第三十八卷 增壹阿含经 第三十八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七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七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六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六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五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五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四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四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三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二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二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一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一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九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九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八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八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二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二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一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一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卷 增壹阿含经 第十卷

杂阿含经 第三十八卷 杂阿含经 第三十八卷

中阿含经 第六十卷 中阿含经 第六十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九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九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八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八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七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七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六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六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五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五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四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四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七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七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六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六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五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五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四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四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二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二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一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一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十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九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九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七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七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六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六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五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五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四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四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二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二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一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一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十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九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九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八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八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七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七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六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六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五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五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四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四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二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二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一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一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十卷

中阿含经 第十九卷 中阿含经 第十九卷

中阿含经 第十八卷 中阿含经 第十八卷

中阿含经 第十七卷 中阿含经 第十七卷

中阿含经 第十六卷 中阿含经 第十六卷

中阿含经 第十五卷 中阿含经 第十五卷

中阿含经 第十四卷 中阿含经 第十四卷

中阿含经 第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十三卷

中阿含经 第十二卷 中阿含经 第十二卷

中阿含经 第十一卷 中阿含经 第十一卷

中阿含经 第十卷 中阿含经 第十卷

中阿含经 第九卷 中阿含经 第九卷

中阿含经 第八卷 中阿含经 第八卷

中阿含经 第七卷 中阿含经 第七卷

中阿含经 第六卷 中阿含经 第六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卷 中阿含经 第五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卷 中阿含经 第四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卷 中阿含经 第三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卷 中阿含经 第二卷

中阿含经 第一卷 中阿含经 第一卷

昭慧法师:初善、中善、后亦善——《阿含经》的修行论 昭慧法师:初善、中善、后亦善——《阿含经》的修行论

昭慧法师:以义饶益,长夜安乐──第二期《阿含经》研习营闻法札记 昭慧法师:以义饶益,长夜安乐──第二期《阿含经》研习营闻法札记

阿含经和圣经道德观的比较(释德明) 阿含经和圣经道德观的比较(释德明)

宏印法师: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宏印法师: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佛教动画《阿含经的因果故事—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