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遇到“小人”伤害,谨记3句话,能化险为夷!

2022-05-01 素食师兄

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我们学佛,读经念佛,其目的是修定,只管去念,不用去想它的意思,从头到尾,一直念去,若文若义,一概不去理会,如是阅经,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真理,正实相法。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学佛不懂得变通,以至于不能了解如来真实义,不但让费时间,也得不到真实的利益,所以说学佛首先要明理,佛法不离世间法,学佛之人所到之处,无不令人生欢喜心,如果一个学佛人,没有影响周围的人学佛,反而让人产生厌恶,就要好好反思了。
有些人诚心拜佛,却没有得到佛菩萨的护佑,是何原因呢!看完以下这个小故事,大家就会恍然大悟。从前一个村子,有兄弟二人信仰佛法,他们靠农耕生活,不算很富有,所以两人一直想改善生活现状。
所以有空时,两人就讨论致富的话题。有一天,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从小生活在农村,技术活也不会,要么我们努力开垦荒地把,这样有个三五年的时间,种植规模就能扩大,就能销售更多的粮食,改善生活。
哥哥听后说,你的建议挺好,但是按你的想法,我们也最多也就究成为土地很多的地主。哥哥又说道:我们一直这样的贫困,根本原因是因为忽略了我们的信仰,太专注于自己的生活了。我觉得应该诚心诚意地去烧香拜佛,这样的话,不但我们能求的财富,还能保佑子孙平安。

因为弟弟二人,都信仰佛法,所以弟弟听了哥哥的话,心中觉得也有不妥之处,但是找不到什么观点反驳。于是哥哥便上山去了附近的寺庙,并把种地一事交代给弟弟,哥哥很虔诚,日夜顶礼膜拜,祈求佛菩萨保佑。而另一方面,弟弟也田地经营得很好。
慢慢的,庄稼的长势特别好,弟弟虽辛苦,但看着将要丰收的田地满心欢喜,哥哥有时也下山看看,也很开心,他觉得这也是拜佛的回报。到了收获时候,弟弟犯愁了,因庄稼太多,自己忙不过来,要是错过收割的时节,就会影响产量。
弟弟就去找哥哥,告诉丰收的消息的。大哥说:你看若不是我诚意地礼拜,怎会有好的收成。弟弟微笑点头。弟弟不知道如何说,才能让哥哥下山回家收割,于是就想了个办法。弟弟说,我这次来也不回去了,既然哥哥一个人拜佛都这么有成效,那咱俩一起拜佛收获肯定会更大。
哥哥想想生气的说:你来拜佛,庄稼谁管?就把弟弟教训了一次。弟弟便反问哥哥说:原来你也知道,只是拜佛不种地,是没有收获的呀。这样一则故事,是非常有趣的。要知道人生有自己的信仰,是件好事情,可是若一味地去追逐明天,忏悔昨天,而放弃当下的事情,是不是就把自己的位置摆错了呢。
要知道学佛不仅仅是拜佛的姿势,更是一颗佛心,如果不知道吧佛法落实到生活中,而一味地把佛菩萨当作神明求保佑,佛菩萨也只能苦笑了。佛法所讲的因果,是教我们种善因得善果,不懂得耕耘,馒头是不会直接掉下来的。以上哲理,与君共勉,阿弥陀佛。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身心交瘁的我,在绝望挣扎中遇到了救星..... 身心交瘁的我,在绝望挣扎中遇到了救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遇到灾难怎么办? 遇到灾难怎么办?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亲人们相继离世,让我谨记无常 亲人们相继离世,让我谨记无常

快乐忙碌填充不了空虚,抑郁迷茫交际时我遇到了佛法 快乐忙碌填充不了空虚,抑郁迷茫交际时我遇到了佛法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