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居士:《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 导读 七、出世间法九乘

2020-09-17 更多文章

《四法宝鬘》导读 第一篇导读 七、出世间法九乘

出世间法的九乘,大别为二,即共因乘,与不共果乘。前者指小乘及大乘的显宗,后者则总括密乘各次第而言。

共因乘分三,即声闻乘、缘觉乘及菩萨乘。前二为小乘,后者为大乘。

密乘亦修菩萨行,这将菩萨乘专指大乘的显宗,只是为了立名的方便。因此,大乘显宗亦名“波罗蜜多乘”,密宗亦名“金刚乘”,此即大乘显密二宗的建立差别。

不共果乘分外密三乘与内密三乘。外乘是事密(又名作密Kriyatantra)、行密(Ubhayatantra)及瑜伽密(Yogatantra)。内密则为大瑜伽(Ma- hayoga)、无比瑜伽(Anuyoga)及无上瑜伽(Atiyoga)。

如是显三乘、密六乘,即成为九乘次第。

┌声闻乘  ┌小乘─┤ ┌共因乘─┤ └缘觉乘 出世间法─┤  └大乘——菩萨乘(波罗蜜多乘)  └不共果乘——密乘(金刚乘)    ┌事乘  ┌外密─┤行乘  │ └瑜伽乘密乘─┤  │┌大瑜伽乘 └内密─┤无比瑜伽乘   └无上瑜伽乘

这里须要解释一下显密所别的名义。称为“共”,是指其理论而言,显乘与密乘都以同一理论作为根据,是故便称为共。如密乘行人亦须了知声闻乘所修的四谛、缘觉乘所修的十二因缘、菩萨乘所修的六波罗蜜多等。称为“不共”,是指修持的方法而言,密乘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跟小乘及大乘显宗有所不同,是故便称为不共。

至于将小乘及大乘显宗称为“因乘”,那是依照西藏密宗的观点,他们所修,唯为成佛之因;而密宗则称为“果乘”,因为依密法修持,可得成佛之果。

将上述两项定义融会,因此,便有“共因乘”与“不共果乘”的判别。

显宗的人,对共不共的分判容易接受,但对因乘果乘的判别则多持反对,往往指密乘“即身成佛”为虚诞,甚至谤曰:成的不知是甚么佛。这类诤论,须要略加解释。

密乘分判九乘次第,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将自宗高判,低判余宗,实质上态度却非常持平。以大乘显宗言,他们所修的是菩萨行,故判之为菩萨乘,可谓并非低判。修菩萨行只是成佛之因,盖必须经历菩萨的十地,然后始能进而得佛果,判为因乘,道理就在这。

至于密乘自许所修为成佛之果,亦不是说任修外内密六乘皆可即身成佛,所指仅无上瑜伽乘而言,其余五部,因为是无上瑜伽乘的阶梯,因此便亦摄在果乘之内。

然而说修无上瑜伽乘可得佛果,实际上亦是笼统的说法,此中仍有次第。

无上瑜伽乘分为三部。即心部(Sems-sde)、界部(Klong-sde)及口诀部(Man-ngag-sde)。或称外部、内部、密部。其中口诀部复分三部,即随机、口耳及心髓。

┌ 心部├ 界部无上瑜伽乘─┤ ┌ 随机 └口诀部─┤ 口耳 └ 心髓

这里说口诀部复分三部,所据为敦珠宁波车(Dudjom Rinpochf)的说法(亦有将之分为四部,即外、内、密、心髓部,或称为阿谛、遮谛、仰谛、宁谛等)。本论论主龙青巴尊者一系的修习,即属于心髓部。

西藏密宗仅许心髓部的修持可即身成佛,并未说凡修无上瑜伽乘可即身成佛。关于各部的义理,详见后说,知道了这些义理之后,便当不以判心髓部为佛果乃属高判。

然而由此亦可知,并不是一学密乘即可成佛。如今传播密法的人,每每过份强调“即身成佛”,对道次第则末同时强调,这便失去西藏密宗的主要精神。

2024-02-04 21:55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居士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崇慈法师答:请解释一下居士受过五戒和菩萨戒以后,在参加佛事活动时身上披的“衣”和出家人披的“衣”有什么 崇慈法师答:请解释一下居士受过五戒和菩萨戒以后,在参加佛事活动时身上披的“衣”和出家人披的“衣”有什么

陈士东居士:求是斋品茗谈 陈士东居士:求是斋品茗谈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佛说世间有四种人,进来看看你属于哪种人? 佛说世间有四种人,进来看看你属于哪种人?

娑婆世间四事不能长久 娑婆世间四事不能长久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道清居士:你能分清农历和公历吗? 道清居士:你能分清农历和公历吗?

黄念祖居士:往生不是死亡的时候,而是生命的开始 黄念祖居士:往生不是死亡的时候,而是生命的开始

王化坤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王化坤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恒强法师: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恒强法师: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邪淫最损阴德,难成世间利益,恶报霉运缠身 邪淫最损阴德,难成世间利益,恶报霉运缠身

智海法师答:开悟的人是不是看问题很宏观、很彻底,一下就想到事情的结果,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生灭的?开悟人是 智海法师答:开悟的人是不是看问题很宏观、很彻底,一下就想到事情的结果,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生灭的?开悟人是

黄柏霖:天良激发,自觉无颜面可立足于世间 黄柏霖:天良激发,自觉无颜面可立足于世间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达照法师:超越死亡 第一章 生死大事——生死乃世间之主题 第一节 佛教生死观

周安士居士:欲海回狂 周安士居士:欲海回狂

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夫妻缘。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世间名利 古今高僧,如何了断夫妻缘。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世间名利

世尊说世间、出世间 世尊说世间、出世间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信心不退转 圣严法师: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信心不退转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衡岳善伏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衡岳善伏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圭峰宗密 圣严法师:禅门骊珠集 第一篇 禅宗以外的禅师 圭峰宗密

昌臻老法师20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昌臻老法师20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黄念祖居士:依教奉行 黄念祖居士:依教奉行

黄念祖老居士:三世因果,忏罪念佛 黄念祖老居士:三世因果,忏罪念佛

果宏居士:警察与小偷 果宏居士:警察与小偷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宣化上人:你以居士的身份,就不应该说这种过 宣化上人:你以居士的身份,就不应该说这种过

黄念祖老居士:从初一到十五,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 黄念祖老居士:从初一到十五,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

警惕:当今世道SQ大流行、对世间危害太大! 警惕:当今世道SQ大流行、对世间危害太大!

世间因果,有时肉眼是看不到的 世间因果,有时肉眼是看不到的

许止净:许止净居士家念佛脱离匪难 许止净:许止净居士家念佛脱离匪难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YIN女(JN)的开示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YIN女(JN)的开示

明华居士:你还在算命吗?您可知道算命是邪命? 明华居士:你还在算命吗?您可知道算命是邪命?

明华居士:你在朋友圈积福还是造恶? 明华居士:你在朋友圈积福还是造恶?

紫云居士: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白话批注(三) 紫云居士: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白话批注(三)

紫云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七.供养次第法中真言行学处品第一白话注解 紫云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七.供养次第法中真言行学处品第一白话注解

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一) 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一)

曾琦云:因喝酒连犯五戒的居士 曾琦云:因喝酒连犯五戒的居士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紫虚居士: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八卷 紫虚居士: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八卷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四课 三十七道品 (一)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四课 三十七道品 (一)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课 劫及世界成坏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课 劫及世界成坏

方伦居士: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三课 俱舍宗 (二) 方伦居士: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三课 俱舍宗 (二)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四)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四)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六)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六)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5.引理:法界无有绝对独立的局部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5.引理:法界无有绝对独立的局部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3.实证与表述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3.实证与表述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2.证明与证伪 赵跃辰: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2.证明与证伪

谈锡永: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5 如来藏九喻 谈锡永: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5 如来藏九喻

高振农:《发智论》导读 高振农:《发智论》导读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六忍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六忍

黄国达:佛法概论导读 黄国达:佛法概论导读

林国良:略说众生变现器世间 林国良:略说众生变现器世间

骂声闻众像饿鬼 五百居士堕鬼道 骂声闻众像饿鬼 五百居士堕鬼道

在家居士的几大误区,你有吗? 在家居士的几大误区,你有吗?

燃灯佛应化世间的故事 燃灯佛应化世间的故事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十三、加行阶段的功法 (下)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十三、加行阶段的功法 (下)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文公杨亿居士悟道因缘 文公杨亿居士悟道因缘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净土法门法语:人活在这个世间到底为什么?佛教的说法最圆满 净土法门法语:人活在这个世间到底为什么?佛教的说法最圆满

黄念祖:《谷响集》-答信摘抄(答C居士) 黄念祖:《谷响集》-答信摘抄(答C居士)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佛使比库:佛使比丘答:现在世间是否有阿罗汉? 佛使比库:佛使比丘答:现在世间是否有阿罗汉?

静波法师: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静波法师: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宣化上人:世间无论是什么法,都是不常的 宣化上人:世间无论是什么法,都是不常的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 世间行般若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 世间行般若

净土法门法语:世间富贵人家,富贵从哪里来的? 净土法门法语:世间富贵人家,富贵从哪里来的?

慈母李锦萍老居士往生纪实 慈母李锦萍老居士往生纪实

佛陀曾经为居士讲解比丘戒吗 佛陀曾经为居士讲解比丘戒吗

世间有一种情调:茶欲语还休 世间有一种情调:茶欲语还休

佛教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 佛教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

丁炳文居士 丁炳文居士

世间因缘果报 世间因缘果报

世间无法长久的事 世间无法长久的事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这才是世间孝行和出世间孝行的差别 这才是世间孝行和出世间孝行的差别

佛陀教您居士应当如何持家 佛陀教您居士应当如何持家

世间悲从何来 世间悲从何来

《金刚经》 江味农居士校正本 《金刚经》 江味农居士校正本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虚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虚

净因法师:离言说相,藉教悟宗──《金刚经》导读 净因法师:离言说相,藉教悟宗──《金刚经》导读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最简单的三皈依典礼-若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最简单的三皈依典礼-若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第一篇 忸捏懊悔 第一篇 忸捏懊悔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放生文库:在世间,所有生命都值得尊敬 放生文库:在世间,所有生命都值得尊敬

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 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