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论正行与助行以及专修、圆修与杂修

2020-08-07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论正行与助行以及专修、圆修与杂修

余池明

蕅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指出:"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净土行一般包括正行与助行,那么什么净土正行与助行?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对此有全面的开示。一、正行与助行的含义净土正行就是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净土助行就是修行众善,回向往生。印祖开示说:"佛愍众生无力断惑,难了生死,故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横超法门。无论断惑与否,若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此是正行)及修行众善,回向往生,(此是助行)无一不得生者。"(1)净土正行包括了信、愿、行三法,是往生的正因,体现了净土宗的宗旨。印祖认为净土法门可以用信愿行一句概括,"一句者,’信愿行’也。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净土一切经论,皆发明此旨也。"(2)印祖文钞也都是发明此旨。信愿行的内容是:"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凡,令其于此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于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此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信,则信我此世界是苦,信极乐世界是乐。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若有众生,念佛名号,求生佛国,其人临命终时,佛必垂慈接引,令生西方。愿,则愿速出离此苦世界,愿速往生彼乐世界。行,则至诚恳切,常念南无(音纳莫)阿弥陀佛,时时刻刻,无令暂忘。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行,住,坐,卧,及做不用心的事,均好念。睡时当默念,不宜出声。宜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以免字多难念。若衣冠不整齐,或洗澡,抽解,或至不洁净处,均须默念。默念功德一样,出声于仪式不合。无论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有声,而旁人不闻。)心中默念。均须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耳中听得清清楚楚。如此,则心不外驰,妄想渐息,佛念渐纯,功德最大。"(3)净土助行包括一切世间和出世间善行。印祖开示说:"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4)按照《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以净业三福概括诸善,印祖开示说:"按《观无量寿佛经》,净业正因有三: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四种属世善。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三种属戒善。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四种属慧善。前二大小随人,此则唯属大乘。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愿,回向净土,皆得往生。"(5)修行众善,可以回向往生,其中关键在于回向往生,众善若不回向求生净土,就不能成为往生资粮。也就是说信愿念佛是直接往生净土之因,修行众善并不直接成为往生之因,必须通过回向发愿求生才能成为净土生因。二、正行与助行的关系正行为主,助行为宾。印祖开示:"念佛之人,各随己分。专念佛号亦好。兼诵经咒,并广修万行,亦好。但不可了无统绪,必须以念佛为主,为正行。余皆为宾,为助行。则善矣。否则如一屋散钱,皆不上串,不得受用。又如入海无指南针,无所适从矣。"(6)印祖在文钞三编卷四答俞大锡居士问中说:"念佛人宜修一切善行,然须分出主伴正助。倘主伴倒置,则其利甚少。若能令伴助主,如一人垂拱,百辟布政,何妨碍之可云。"正助合行,利益甚大。印祖复方圣照居士书五说:"修行人外功内功皆当修。汝一向多方帮助各善举,乃外功。一心念佛,乃内功。外功为助行,内功为正行。正助合行,利益甚大。然人至半百,来日无多,固宜偏重内功,少作外功。庶不至被善举所转,终至仍在娑婆也。"又开示说:"凡修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及作种种利益事,为助行。正助合行,则如顺水扬帆。在此生死苦海,速得入于萨婆若海矣。"(7)"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持佛名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正助合行,不但决定往生,而且品位优胜。"(8)不可以助行为正行。印祖以持咒为例,开示说:"至于持咒一法,但可作助行。不可以念佛为兼带,以持咒作正行。夫持咒法门,虽亦不可思议。而凡夫往生,全在信愿真切,与弥陀宏誓大愿,感应道交而蒙接引耳。若不知此意,则法法头头,皆不思议,随修何法,皆无不可,便成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矣。若知自是具缚凡夫,通身业力,匪仗如来宏誓愿力,决难即生定出轮回。方知净土一法,一代时教,皆不能比其力用耳。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9)专修正行,不破助行。印祖给对卓智立居士开示说:"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修净业者,有专修圆修种种不同。譬如顺水扬帆,则更为易到。亦如吃饭,但吃一饭,亦可充饥。兼具各蔬,亦非不可。能专念佛,不持咒,则可。若专念佛,破持咒,则不可。况往生咒,系净土法门之助行乎。"(10)三、专修、圆修与杂修印祖认为净土修有专圆。专修就是专称名号求生净土,圆修就是万善齐修,回向净土。印祖在增广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二中说:"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业者。恐中下人以业杂致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令人万善齐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人行堕一偏,致福慧不能称性圆满,故示其圆修也。"专修和圆修适应不同的根基,中下根人应当专修念佛正行,上根人才可以圆修万行,回向净土。中下根人如果不一心持名,而是泛修万行的话,就不是圆修,而变成杂修了。因此,印祖在增广卷一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中告戒:"善导和尚系弥陀化身,有大神通,有大智慧。其宏阐净土,不尚玄妙,唯在真切平实处,教人修持。至于所示专杂二修,其利无穷。专修谓身业专礼,(凡围绕及一切处身不放逸皆是。)口业专称,(凡诵经咒,能志心回向,亦可名专称。)意业专念。如是则往生西方,万不漏一。杂修谓兼修种种法门,回向往生。以心不纯一,故难得益,则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往生者。此金口诚言,千古不易之铁案也。二位当以此自利,又当以此普利一切。"三、指导意义印祖关于正行和助行、专修和杂修的开示为我们处理信愿念佛与世善的关系、信愿念佛与持咒诵经等其他修行法门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标准。念佛人,尤其是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外,还有工作和生活。如果一心念佛,诸事不理,不但与世法有碍,亦不与佛法相合。(11)正确的做法是:"然人生世间,不可无所作为。但自尽谊尽分,决不于谊分之外,有所觊觎。士农工商,各务其业,以为养身养家之本。随分随力执持佛号,决志求生。凡有力能及之种种善事,或出资,或出言,为之赞助。否则发随喜心,亦属功德。以此培植福田,作往生之助行。如顺水扬帆,更加橹棹,其到岸也,不更快乎。"(12)有居士问:"古德云,爱不重不生娑婆,爱之宜除,固是理所必然。乃儿孙之间,利害之际,总不能漠然忘情,将何道以御之。"印祖回答说:"爱儿孙,要爱之以道。令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信愿念佛。则爱便为净业助行矣。此又御害获利之大根据。"(13)念佛人应当自量根基,抉择专修和圆修,没有圆修的能力就应当专修念佛,否则泛修万行,就变成杂行杂修,心难归一。所以祖师开示"末法学人,如其智力充足,不妨圆修万行,回向往生。否则固当专修净业,以期仗佛慈力,横超三界,直登九莲也。"(续编卷下无量寿经颂序(民二十五年))

参考文献1)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三2)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与悟开师书3)文钞续编上卷一函遍复4)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与徐福贤女士书5)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四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6)文钞三编卷二复沈授人居士书7)文钞三编卷二复沈授人居士书8)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复岳仙峤居士书9)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昆季书10)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三11)增广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六12)增广文钞卷二复宁波某居士书13)文钞三编卷四答俞大锡居士问

2024-02-04 21:55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印光大师 居士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崇慈法师答:请解释一下居士受过五戒和菩萨戒以后,在参加佛事活动时身上披的“衣”和出家人披的“衣”有什么 崇慈法师答:请解释一下居士受过五戒和菩萨戒以后,在参加佛事活动时身上披的“衣”和出家人披的“衣”有什么

陈士东居士:求是斋品茗谈 陈士东居士:求是斋品茗谈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宣化上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尤其是在繁忙中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在家弟子不能向任何人(在世的和过世的)、以及其他道的众生行跪拜礼吗?

大安法师:持佛号以外还持其它经咒算不算杂修? 大安法师:持佛号以外还持其它经咒算不算杂修?

道清居士:你能分清农历和公历吗? 道清居士:你能分清农历和公历吗?

黄念祖居士:往生不是死亡的时候,而是生命的开始 黄念祖居士:往生不是死亡的时候,而是生命的开始

王化坤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王化坤居士念佛往生纪实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印光大师:为何有人作恶却获福,有人作善却遇殃?

恒强法师: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恒强法师: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也会惨死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什么也会惨死

专修六字大明咒感应 专修六字大明咒感应

大安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四土界说以及如何往生到各土 大安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四土界说以及如何往生到各土

印光大师: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印光大师: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印光大师:何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转变由心是怎么回事?(186-188)

修行人降魔的方法--印光大师 修行人降魔的方法--印光大师

历史以及现代被雷劈打的真实案例 历史以及现代被雷劈打的真实案例

周安士居士:欲海回狂 周安士居士:欲海回狂

体方法师:正见 正行 体方法师:正见 正行

印光大师:印祖是如何劝念佛人深信因果,求生极乐的?(201-202) 印光大师:印祖是如何劝念佛人深信因果,求生极乐的?(201-202)

大安法师:专修专弘净土法门 大安法师:专修专弘净土法门

昌臻老法师20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昌臻老法师2005年6月答西昌居士问

黄念祖居士:依教奉行 黄念祖居士:依教奉行

黄念祖老居士:三世因果,忏罪念佛 黄念祖老居士:三世因果,忏罪念佛

印光大师:只有宣传因果教育可以救中国 印光大师:只有宣传因果教育可以救中国

果宏居士:警察与小偷 果宏居士:警察与小偷

宣化上人:你以居士的身份,就不应该说这种过 宣化上人:你以居士的身份,就不应该说这种过

黄念祖老居士:从初一到十五,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 黄念祖老居士:从初一到十五,念一句佛号等于念十万句!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七) 印光大师净土开示84题(七)

印光大师:卷十二 普通疑惑与解答 印光大师:卷十二 普通疑惑与解答

印光大师:关于自力与他力(二) 印光大师:关于自力与他力(二)

印光大师:卷三 净土法门与修持者根器 印光大师:卷三 净土法门与修持者根器

印光大师传奇 第五章 五台烟霞 印光大师传奇 第五章 五台烟霞

印光大师:龙泉行堂修苦行,做事均须细心人 印光大师:龙泉行堂修苦行,做事均须细心人

印光大师:孝子修成不坏身,欲免轮回当念佛 印光大师:孝子修成不坏身,欲免轮回当念佛

印光大师:题词结缘识高僧,弘一虔敬学净土 印光大师:题词结缘识高僧,弘一虔敬学净土

印光大师:不避蚊子,一心念佛 印光大师:不避蚊子,一心念佛

印光大师:翰林见师受呵斥,遵嘱编撰大士颂 印光大师:翰林见师受呵斥,遵嘱编撰大士颂

印光大师:黄涵之夫人病逝,师开示助念法则 印光大师:黄涵之夫人病逝,师开示助念法则

印光大师:南亭法师请开示,印公主张唯念佛 印光大师:南亭法师请开示,印公主张唯念佛

印光大师:概说修持印长信,一函遍复利无穷 印光大师:概说修持印长信,一函遍复利无穷

印光大师:被围八月陕民苦,转移印费济灾民 印光大师:被围八月陕民苦,转移印费济灾民

许止净:许止净居士家念佛脱离匪难 许止净:许止净居士家念佛脱离匪难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YIN女(JN)的开示 佛经中关于居士应该远离YIN女(JN)的开示

明华居士:你还在算命吗?您可知道算命是邪命? 明华居士:你还在算命吗?您可知道算命是邪命?

明华居士:你在朋友圈积福还是造恶? 明华居士:你在朋友圈积福还是造恶?

紫云居士: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白话批注(三) 紫云居士: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白话批注(三)

紫云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七.供养次第法中真言行学处品第一白话注解 紫云居士: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卷七.供养次第法中真言行学处品第一白话注解

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一) 紫虚居士:楞严经不是伪经(一)

曾琦云:因喝酒连犯五戒的居士 曾琦云:因喝酒连犯五戒的居士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紫虚居士:学佛感言一则

紫虚居士: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八卷 紫虚居士: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八卷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八章 善待人生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四课 三十七道品 (一)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四课 三十七道品 (一)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课 劫及世界成坏 方伦居士:初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课 劫及世界成坏

方伦居士: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三课 俱舍宗 (二) 方伦居士:中级佛学教本 第三十三课 俱舍宗 (二)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四)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四)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六) 凡夫居士:安乐集白话(六)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谏议彭汝霖居士悟道因缘

印光大师讲故事(18) 印光大师讲故事(18)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六忍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六忍

印光大师:多年坚持精修,一朝惨死,能否往生极乐? 印光大师:多年坚持精修,一朝惨死,能否往生极乐?

净土法门法语:印光大师的教导 净土法门法语:印光大师的教导

骂声闻众像饿鬼 五百居士堕鬼道 骂声闻众像饿鬼 五百居士堕鬼道

在家居士的几大误区,你有吗? 在家居士的几大误区,你有吗?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十三、加行阶段的功法 (下)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十三、加行阶段的功法 (下)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九、用《楞严经》的思想来指导修定

文公杨亿居士悟道因缘 文公杨亿居士悟道因缘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提刑吴伟明居士悟道因缘

黄念祖:《谷响集》-答信摘抄(答C居士) 黄念祖:《谷响集》-答信摘抄(答C居士)

印光大师:无因不能得果; 印光大师:无因不能得果;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尚书莫将居士悟道因缘

德雄尊者: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正行 第三节 基础三部曲 3-2适度的精进(三项要领) 德雄尊者: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正行 第三节 基础三部曲 3-2适度的精进(三项要领)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在家居士不小心犯戒后,应当如何进行补救?

慈母李锦萍老居士往生纪实 慈母李锦萍老居士往生纪实

佛陀曾经为居士讲解比丘戒吗 佛陀曾经为居士讲解比丘戒吗

佛教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 佛教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

丁炳文居士 丁炳文居士

佛陀教您居士应当如何持家 佛陀教您居士应当如何持家

《金刚经》 江味农居士校正本 《金刚经》 江味农居士校正本

酗酒对于家庭个人以及社会的危害 酗酒对于家庭个人以及社会的危害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采宝船返航遇险,居士自杀救众人感动天帝救他活命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虚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虚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大安法师:居士: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怎样才能排除害怕的心理?

最简单的三皈依典礼-若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最简单的三皈依典礼-若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警惕学佛老居士 “所知障”的危害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印光大师:与方圣胤居士书

印光大师:精诚感现大师相,摹写威仪仰净宗 印光大师:精诚感现大师相,摹写威仪仰净宗

印光大师:尊师重道类 印光大师:尊师重道类

护正行 毁YIN书 功名显耀 护正行 毁YIN书 功名显耀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在家居士如何在生活中修行?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戒律与礼仪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佛门礼仪常识: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

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 陈大惠居士在丁嘉丽居士家中念佛共修时,眼前出现了16行偈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从观世音菩萨接引赵玉胜居士说起,为何我们看不到佛菩萨?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放生指南:在家居士放生要注意什么_在家居士如何放生?

藏洋居士:戒色记第六章之年轻人请你记住邪淫危害 藏洋居士:戒色记第六章之年轻人请你记住邪淫危害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