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五
主讲:纯祥法师(讲经录音整理)佛说无量寿经是真实教
《正信念佛偈》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说无量寿经》是如来出世的本怀经,它给三界的众生带来真正的安乐,给与我们最真实的利益。
佛法分教法和证法,有教法和证法的传承。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三乘十二部经典属于教法;我们依教奉行,获得果证,证果的方法叫证法。《佛说无量寿经》是全部佛经中最真实的教典,选择学习《佛说无量寿经》对我们来说是最正确的,也最容易获得利益。此经结尾说到“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是说将来末世,一切经法都将灭尽,但佛以慈悲力量让此经保留下来,最后的佛经就是本经。此经与末世凡夫最有缘,能给与我们真实利益,获得真正的果证,它是最真实的佛教。
闻真实教,入真实行
净土三部经中,《佛说阿弥陀经》直说阿弥陀佛成佛已十劫,净土庄严殊胜,劝我们发愿,并没说净土如何建立,有果没有说因。《观经》中说到宝莲花是本法藏比丘四十八愿所成,也没有具体说四十八愿,只有《佛说无量寿经》完整宣说了阿弥陀佛的本愿因果。成就文是“闻其名号”,要想具足闻其名号,只有通过闻思《佛说无量寿经》,才能入于本愿真实行,获得名号回向来的真实信心。平生业成的信心与往生成佛果证相连,有真实信心的成就,一定有真实的往生成佛。成就文“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这一念就是获得决定证入的那一念,如同禅宗开悟的一念,此一念后就“信心成就,一心不乱”。
十八愿总持四十八愿,摄真实六愿
全部《佛说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是核心,成就文更是核心的核心,是最精华的部分。十八愿总持了四十八愿,略说则摄真实六愿。愿文:“设我得佛”,假使我成佛,那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佛?是光明无量(十二愿),寿命无量(十三愿)这里包含两愿。接下来“十方众生”,就会有至心、信乐、欲生的三心,这是十八愿特有。再接下来“乃至十念”包含十七愿,信心成就同于十方诸佛咨嗟赞叹阿弥陀佛,是真实行愿;乃至十念把十七愿摄入十八愿中。再下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包含十一愿和二十二愿(还相回向)的证入正定聚,以往净土教弘扬者称十八愿所摄此六愿为真实六愿。
成就文与因愿文相对应
十八愿成就文与因愿文有对应关系,因愿文 “十方众生”,对应成就文 “诸有众生”。诸有众生范围很广,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地狱最低层,都可以摄入诸有众生。但是通常诸有是指三界中流转二十五有的众生。十方众生主要是指凡夫,尤其是恶凡夫,甚至五逆、诽谤正法,都是当机众生。
成就文中“闻其名号”与因愿文的“设我得佛至乃至十念”相对应。名号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号无量光等十二光。“名号”本是一体,若分开解说,闻“名”主要在闻佛愿,“号”是无量光明。〈佛说无量寿经〉中叙述的次第是,“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而后“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莲花光明中化出十方佛,十方佛放光说微妙法,称扬赞叹阿弥陀佛,这里重点包含十二愿、十七愿,也可以将十二愿摄入到十七愿中。闻其名号是通过十七愿,净土三经都是十七愿成就的功德。十七愿成就十方诸佛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本愿因果及不可思议功德,我们通过诸佛放光称扬赞叹而得以闻其(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信心欢喜”(成就文)是本愿三心(因愿文中至心、信乐、欲生)的成就,三心即一心。在法体上,因愿文展开说三心,成就文则说机受一心;凡夫重点在信心,信心摄三心。信心从名号回向来,从南无阿弥陀佛中产生,故称他力信心。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亲鸾大师解说“至心回向”是法体回向,并不是你作回向,你获得信心后,成就机法一体。名号法体本来具有“至心回向,愿生彼国”,这个是佛回向,并不是你回向。古德解说:“至心回向”在文字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名号是至心,至心是真实清净心,你不具备。所以法藏菩萨因地时,看到你没有至心,因此他成就至心通过名号回向给你。名号是至心体,你虽然没有至心,但通过“闻其名号”获得至心,信心再以至心为体。
这与你平常所做的回向有差别。大乘佛法特别重视回向,你做任何修行都要回向。如果你持守五戒,你要把戒善功德回向到菩提上去。回向是很重要的,是确定目标方向,把功德集中运用。不论你平常做功课,还是闻法受教,大乘佛法都会让你做回向,通常是回向菩提和净土。但是大家在做回向时并非都依佛教,而是各有各的想法。有人回向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有人回向生意兴隆等等,回向是从你愿心上产生,最终都回向到你自己愿望上去了。所以你的回向与成就文的回向完全不同,成就文的“至心回向”是阿弥陀佛的回向,不是你的回向。若将佛和你相对,阿弥陀佛是做回向的施与者,而你是接受者。名号就是阿弥陀佛选择的方便回向,你通过名号开显信心,信心成就即与“名号”不二,名号中自然具有佛的至心回向。在你获得信心之后(开显了信心),你就自然至心回向,有真实愿生净土的心。
十八愿与二十愿念佛差异
如果你没有信心,那仍需要做回向。所以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中,你没有真实信心,念佛是为了往生,所以要至心回向,这是佛力中带有自力。二十愿的念佛,你是相信佛选择的念佛方法,相信念佛一定当得往生,但是信心在“念”上,不离自力。不离自力,把名号当你的善根,念佛是修功德,但你念佛不是为任何别的目的,就是为了往生。十八愿的念佛则是已经信心成就,即得往生,在信心中念佛接受佛的回向,同时感受名号的不可思议功德力,进入正定聚。与十八愿相比,二十愿尚在回向中,为不定聚,没有进入正定聚。
信心名号不二,二元分别产生冲突
净土法门微妙的地方就在“念佛”,现在有些弘扬净土的法师特别提倡“念”,要念佛,这对不对呢?这肯定是对的,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我也一直劝导大家要念佛。从十八愿的因愿文来看有两个方面,一是三心,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二是乃至十念,它是佛选择的回向方式。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誓愿中,两个主要内容是念佛(名号)和信心,名号与信心不二。但是凡夫不离二元分别,有二元分别便产生冲突,当你把名号信心分开时,就必然会落在一边。所以这时有人产生疑惑,三心十念哪里才是真正的本愿呢?因愿文中,念佛(乃至十念)是本愿,三心(至心信乐欲生)也是本愿。但是若没有成就机法一体的信心,名号(念佛)与信心即分成二个,冲突就存在。有人特别注重口称念佛,是依观经下品下生,五逆十恶之人临终遇善知识,教他至心合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具足十声就得往生。将《观经》与《大经》对照,得出的结论是乃至十念是指口称,他们认为念佛就是口称。而有人则特别注重信心,甚至于没有信心就不能念佛,因为没有信心念佛就不是真实行,就不愿意念佛了。这是对念佛与信心有所偏执,行信对立是产生冲突的根源所在。
名号不必具愿力信心,信心必具名号
有些弘法者不能理解念佛和信心即行和信的互摄关系,及其次第性,解说上有所偏执,造成初学者的困惑或偏执。行就是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大行是十七愿,当阿弥陀佛成佛以后,十方诸佛菩萨会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称阿弥陀佛名,称即称扬赞叹,念佛有口称的意思。但口称是依佛愿,重点在“称”不在“口”,“称”即以信心为主,所以即便是口称也不能离信心。但口称的人不一定有信心,获得信心才是“即得往生”了,称名可以得到信心即得往生,是将来时;称名已经得到信心“即得往生”是现在时。称名者具不具“信”两者有差异,如果解说者表达稍不注意,听闻者容易产生疑惑和误解。从本愿因果或从法体边即佛这边说,称名摄信,称名必往生,依佛本愿故;从本愿成就这边,即机受这边说,称名不一定有信心,信心却是具足称名。所以净土法门的成就次第是,从教到行再到信,行即是称名。若在佛,称名即摄信,入十七愿;若在众生,信摄称名,入第十八愿,所以第十七、第十八本不二。因此没有信心之前称名念佛是必须的。
前一段时间某居士来我这里,他特别提到口称念佛,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是当我问他“你往生了没有呢?”他就模棱两可,开始说可以,再问又不确定。我说“你往生了就是往生了,没有就没有,这个要确定”。他对此说非常反感,觉得我说他念佛不能往生。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告诉大家,法体名号成就与信心成就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是否往生自我承担要注意。
如彼名义称名
名号是法体成就,《往生论》说“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信心成就的念佛即行信一体,真实信摄真实行,但是带自力的念佛就不是真实行。口称念佛是佛愿选择的行,行中具有佛的回向,但你的念佛是否与此相应了呢?十七、十八、二十这三愿都是念佛,十七是佛念佛,以行摄信;十八是众生他力念佛,以信摄行;二十是他力中带有自力的念佛,三愿有微妙关系。成就往生是通过闻其名号,先是十七愿的佛行。善导大师对六字名号解释说,南无者即是皈命,亦是回向发愿之意。善导大师的名号释完全依成就文,信心就是成就众生“皈命”,回向发愿指法体回向。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净土法门的行是属佛,所以称之为“他力”。你称念名号属于阿弥陀佛的回向行,并不是你在行,是阿弥陀佛在行。这句话对你来说非常重要,不仅仅是道理,你要通过了解“教法”发愿往生,通过“证法”获得阿弥陀佛的回向。
特别提倡口称的人,认为口称是佛本愿,如果提倡信心,往生的人就少,这种说法如理吗?我觉得不如理,信心和念佛是信、行不二组合,信心是“即得往生”,机法一体成就在次第上更高一层。当然提倡信心反对自力念佛也有所偏失。信心是大涅槃的真因,净土法门的成果在信心,信心成就即得往生决定(平生业成),成佛决定。
信心念佛法体自然回向
“至心回向”是法体自然回向,那么你念佛要不要回向呢?信愿不同回向即不同。念佛的方式有多种(默念、观想、观像,实相、持名),每个念佛人的用心也千差万别。从机法两边来说,随顺佛意,你不用做回向,因为名号义中,你是接受回向的一方。念佛不是你修功德回向净土,反而是佛成就功德回向给你,名号中“南无”首先就是回向给你的意思。从机这边来说,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虽然名号真实义是佛的功德回向给你,让你往生净土。但是在你没有信心之前,你没有真正了解名号实义,不能真实信受名号,念佛带有自力,你就需要回向,这样你就入第二十愿,“闻其名号,植诸德本”,至心回向,回向反而格外重要。
所以你应先发起往生的愿望,但是有些人念佛甚至不愿意往生,当然你也不会将念佛功德回向净土。成就文“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是指你有了愿生阿弥陀佛报土的愿,你的愿是佛愿,佛愿是你的愿,到了此处,信、愿、行成为一体。在你没有成就真实信心之前,你的信心、发愿、回向心都是自己的,这时你处于自力状态。当因为念佛你发现自己有的只是罪恶生死、贪嗔痴、无明和黑暗,感觉完全没有希望了,等待的只是无尽的轮回,地狱是最终的归处。而这一切就在接受他力的那一极促时刻到达极点;那时所有的万善、功德都归向于佛,光明名号的力量在你身心上显现,信心由此而开显。所以净土法门是从自力到他力,也就是自力用到极处时,才能真实地显现舍自归他。
信心中就有“至心回向”,这应该是很清楚的。如果你获得了信心,在你完成皈命的一念就入了“发愿回向”心,对净土有了真正愿生心。但是强烈不强烈,每个人感受还是有差异。如果你没有成就信心,你说愿意往生净土,把一切都回向净土,那不是你能力所及的。所以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有承上启下的意思,包含在信心中。
信心者横超五趣八难道,必获现生十种益
成就文:“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你通过闻其名号,信心在一刹那间成就。亲鸾大师《教行信证》信卷依本经解说,称信心成就为“横截五恶趣”,此时你已经决定出离轮回,从五恶八难中出来,现生可以获得十种利益(详见成就文讲解三),这是很大的利益。你修学佛法,目标首先就是脱离轮回,出离五恶趣。除了三恶道(地狱、恶鬼、畜生)外,人、天也属于五恶趣。人跟畜生比好象还不错,但是与极乐比,此界不论是人还是天人都是恶的。所以你只要获得信心,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光明力,就把你轮回的因果横着截断了。你就从三界六道轮回的因果轨道转入法藏菩萨本愿因果的轨道,佛的就是你的。但是你的却不是佛的,此时的你仿佛来回穿越于娑婆与极乐中,感受奇妙,在信心中你就能体会其中的微妙之处。
教法和证法必须相互依靠
下面对净土教弘扬出现的一些现象做点解说。大约十多年前,净土教专门弘扬信心的人被称为本愿法门,他们讲不死而往生,招到很多人反对。一方面,由于一些弘扬者讲法虽有信心经验,由于不明教理,说法不圆,再加上名利心强人格有失,造成所谓信心大而智慧小,不能取信于人。另一方面,听法者对“他力信心”望文生义,诸多误解,又少真实用心,能信者稀。这些现象容易让欲修学净土的人产生困惑和退却,不过你若有真实用心,目前净土教的学习缘份还是很好的,获得真实利益值得期待。
所以你即使通过“闻其名号”成就信心,对“即得往生”的理解还是要依经,不能全凭经验,任意解说。佛法有教法和证法,两者相互为依,不能偏失。获得信心是证,证是经验,经验是“事”,佛经是教,是理,事理不二。你通过念佛了解阿弥陀佛本愿获得信心,感受到自己往生决定,这是你的经验。但是你的信心经验也要分辨真假,就如同禅宗开悟要甄别一样。自力难行有一个原因是“颠倒善果”,曾经有人把证入初禅误认为是初果。禅定是会退失的,而果不会,因为没有认准果证,后来就把初禅的退失误认为是初果的退失。所以禅宗特别注重传承,真开悟需要有老师给你证明。净土教的传承也很重要,只是净土宗的信心跟禅宗的开悟不一样,净土教的传承是依经解说,主要是依成就文开显信心。
“平生业成”才是阿弥陀佛要给你的真实利益
中国唐朝的善导大师,依《观经》楷定古今,广开净土要门,导入弘愿。其劝化重点在以行摄信,法然上人继承善导大师建立净土宗,自行化他亦是以行摄信。直到法然弟子亲鸾大师,编辑《教行信证》,主依《佛说无量寿经》,信心成就(平生业成)作为果证,才真正的被开显出来。而直到现在中国净土教注重的仍是临终往生,平生业成的利益鲜为人知。平生业成都不知道,当然也不会去追求了,修学净土就成为追求临终的好死,这与现实有很大距离。世上有几个人真能看破、放下而念佛、等死呢?我们应该知道,临终往生并不是净土教最真实的利益,阿弥陀佛真正要给与我们的是平生业成的信心。但是中国净土教,即使到印光大师的时代,他主要劝化仍是临终往生,虽然也谈到了他力,但并没有提出“平生业成”。虽然他的信众很多,感应也不少,但由于开显的不是净土教最真实的利益,以致于净土教多被认为是愚夫愚妇的事,太虚大师对此曾经有所批评。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大部分时间以禅宗为核心,净土教长期处于辅助位置,原因之一就是真实利益没有被开发。禅宗大家都比较喜欢,追求开悟是在当下,并且能得到广大的智慧。现在你来学净土教,要清楚地知道目标和方向,“平生业成”才是你真正地追求,要舍弃临终往生。
信心和业成同时
修学净土你获得信心叫业成,业成与到净土开显功德相对。前面举例说过,若你以恶心杀父杀母,当下地狱业成,但你的地狱果报要等到舍身后方会显现。“即得往生”也是,今生平生业成信心成就,依佛力住正定聚,但净土的果报功德要次生到净土才完全开显。“即得往生”是指信心业成时,你已经得到往生了,已经在净土中,只是没有开显净土的功德。所以这种往生称为不思议报土往生,报土是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我们身处的娑婆亦摄在其中。“信心欢喜,乃至一念”,你往生业力当下成就,不需要再等临终,也不用期待临终阿弥陀佛来接引。
信心是大涅槃之真因
佛力信心使你“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也称报土真因,即是成佛得大涅槃的真因。“本愿名号正定业”,你从闻其名号获得信心当下,不单是往生决定,也是成佛决定。龙树菩萨说“即时入必定”,必定会往生成佛,“即时”是不隔日不隔时当下就住在正定聚上。信心获得的一刹那,就是“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娑婆生命从此结束,净土新生由此开始,这是非常殊胜的利益,不可思议。信心证果平生业成大家以往了解的不多,对教法和证法都不太清楚,也不知道去追求。现在名号真实利益已经开显,你若欲得当随顺释迦佛的劝导,发起真实愿,乘彼阿弥陀佛的光明,开显信心,即得大庆喜!南无阿弥陀佛!
更新于:2020-06-11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