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平生「三畏」

2016-09-27 大德居士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曾这样评价过曾国藩,我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我国近代史上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晚清第一名臣。心存敬畏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是曾国藩一生为官从政之道的核心。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与其谋略过人、坚韧、不服输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而他功成名就后的全身而退,则是得益于他的“敬畏”观。

《菜根谭》里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敬”就是尊重,“畏”就是害怕。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曾国藩认为,身处官场,必须懂得敬畏。他在给曾纪泽的家书中写道:“敬则无骄气,无怠惰之气。”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读《曾国藩家书》看到一个故事:有一位幕僚叫李鸿裔,曾国藩特别钟爱他,他的密室只有李鸿裔可以随便出入。

当时,在曾国藩的幕僚中有“三圣七贤”,都是名极一时的理学大家。曾国藩仰慕他们的名声,把他们都召进来。然而,只安排了他们的衣食住行,却不让他们担任具体的职务。一天,曾国藩与李鸿裔在室中谈话,正巧有客人来,曾国藩便出去接待客人,留下李鸿裔独自在室中,他翻看桌上的文稿,看到了一篇《不动心说》,是某一位老儒所写的。这老儒,即是十个圣贤中的一个。文中有一段用现在白话说的话是:“你把我放在美丽的姑娘面前,我会动好色之心吗?我不会。你再把我放在大红的顶戴面前,我会动高官厚禄之心吗?我不会。”李鸿裔看到这里,觉得非常可笑,拿起笔在上面戏题道:“美丽姑娘前,大红顶戴旁,你心都不动,只想见中堂。”写完后离去。

曾国藩送走客人,回到书房,看到所题的文字,叹了一声气,说:“一定是这个小子干的。”便找来李鸿裔说:“这些人难免有欺世盗名的成分,言行也不见得一致,这我是知道的。然而,他们能达到今天的地位,靠的正是这个虚名。现在你一定揭穿,使他们失去衣食的来源,那他们对你的仇恨,岂能是平常语言之间的仇怨可比的。杀身灭族的大祸,都隐伏在里边了!” 李鸿裔顿时出了一身冷汗,接受了教诲,从这以后深深地收敛自己,谨言慎行。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的一生始终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做人为官的基本准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松,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过,最终一路平步青云,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

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喝什么就喝什么,甚至无法无天,最终吞下自酿的苦果。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形势下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特别是领导干部面对天地万物,面对纷繁世事,面对手中权力,面对人民群众,面对党纪国法,面对自己内心,要像曾国藩那样,心里一定要装着“敬畏”。只有心怀敬畏才会牢记“慎独”,才有危机感,才能知方圆、守规矩,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忠于职守,鞠躬尽瘁。

2024-02-04 21:57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虚云法师:曾国藩的师父做了曾国藩的儿子 虚云法师:曾国藩的师父做了曾国藩的儿子

曾国藩的戒色经历:欲成功者当如斯! 曾国藩的戒色经历:欲成功者当如斯!

他这样发心布施,竟就将三世的罪业归于平生而报尽 他这样发心布施,竟就将三世的罪业归于平生而报尽

算命师长教师断定他穷极平生禅师4句话令其开悟变富豪 算命师长教师断定他穷极平生禅师4句话令其开悟变富豪

平生精进念佛,誓得上品金台 平生精进念佛,誓得上品金台

曾国藩的交友法则《八交九不交》

大通善本禅师,平生广衍禅法,却密修净土 大通善本禅师,平生广衍禅法,却密修净土

一把石头换平生富贵 一把石头换平生富贵

人救狐一命——狐帮人平生 人救狐一命——狐帮人平生

曾国藩经典人生语录

改变你平生的三个字 改变你平生的三个字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曾国藩的平生「三畏」 曾国藩的平生「三畏」

曾国藩的观人四法:信、气、理、言 曾国藩的观人四法:信、气、理、言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曾国藩的人生五箴 曾国藩的人生五箴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西行天竺历艰辛,译经传法慰平生 西行天竺历艰辛,译经传法慰平生

曾国藩:人生有三忌,是哪三忌?你知道吗

佛教故事:平生作恶太多,本应遭受报应,却因一件善事因祸得福!

曾国藩:永远不能说出口的“六句话”,你做到了吗?

曾国藩:人有三定,做到的话对人生大有好处

曾国藩:一个人身上,如果出现这两个字,那就离失败不远了

曾国藩识人之道: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要看他有没有这四相

曾国藩:家庭想要兴旺 ,有这四种家风很重要

曾国藩:没出息的人,有三个特征,若及时改正,能时来运转!

曾国藩:一人有无修养,看脸就知道,“观人四法”教你看人不走眼

以前人们赞扬太平天国,而现在却推崇曾国藩,为什么呢?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读懂的人,成就一生!

曾国藩智慧:熟记这三句处世箴言,便能少走许多弯路

曾国藩智慧:悟透这三句智慧箴言,人生越走越顺

人生低谷之时, 不妨多想想曾国藩的这三句话,让你重新走上山顶

曾国藩智慧:读懂这三字箴言,助你取得更大的成就

老祖宗的识人术:走路姿势可以显露人品!曾国藩的教导没错

曾国藩智慧:若是想要出人头地,不妨记住这三点

曾国藩,你有什么样的朋友,就能达到什么高度

曾国藩,修炼品行、圆通通达,是一辈子要磨练的功夫

曾国藩识人术:想知道一个人品性如何,不妨看看他的走路姿势

曾国藩识人术:领导者学会识人,才能知人善任

曾国藩智慧:如何判断小人和君子,要知道这三句话

曾国藩智慧,谦虚使人进步,过度谦虚就成了另一种态度

曾国藩智慧:要走上坡路的家庭,大都有这三个征兆

曾国藩智慧:这四件事不要做,现在知道也不晚

曾国藩智慧:遇到小人不用怕,用这三种方法应对

曾国藩识人术:学会正确识人,才能成就大事

曾国藩智慧:交友时远离这两种人,拥有高质量社交

人微言轻时,牢记曾国藩三个告诫,早晚成大事

素味平生 - 素食纪录片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曾国藩的人生五箴 曾国藩的人生五箴

曾国藩: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曾国藩:人有四种福相,一定要修 曾国藩:人有四种福相,一定要修

曾国藩:从30岁起,脱胎换骨 曾国藩:从30岁起,脱胎换骨

曾国藩的观人四法:信、气、理、言 曾国藩的观人四法:信、气、理、言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平生四辱成就曾国藩

曾国藩遗训 曾国藩遗训

平生洗心:邪淫惨烈果报,忏悔我的邪淫罪业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曾国藩的人生六戒

30岁的曾国藩如何成就自己的大象之气 30岁的曾国藩如何成就自己的大象之气

亲见大富权贵之家兴衰史 曾国藩外孙详解保富之道 亲见大富权贵之家兴衰史 曾国藩外孙详解保富之道

曾国藩:每一天都要跟自己“较真” 曾国藩:每一天都要跟自己“较真”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能受气,方成器——曾国藩磨练李鸿章的启示 能受气,方成器——曾国藩磨练李鸿章的启示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的教子之道

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曾国藩的日课四条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曾国藩三千步里识人秘术,已基本失传! 曾国藩三千步里识人秘术,已基本失传!

一言折尽平生福 一言折尽平生福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