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雨水充沛,不仅繁花盛开,各种野菜也纷纷上市。马齿苋、芥菜、艾草、香椿....这些时鲜不仅口味独特,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种平时常见,却不常上桌的野菜——蒲公英。对于蒲公英,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清热解毒、利尿消炎,但除此外,它还特别适合以下六类人群服用:
蒲公英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尤其是抗菌作用最为显著。它能够有效杀灭引起口腔溃疡的溶血性链球菌。另外,蒲公英有去火消炎、消肿散结作用,能减轻舌头及口腔溃疡部分的肿胀、疼痛感。
《本草新编》提到古时北方百姓遭遇饥荒,常常采食蒲公英来充饥,结果发现反而生病减少了。这是因为人饥饿的时候“胃火”会比较盛,这也是有些人会“饿到胃痛”的原因;而蒲公英善于降胃火,性质又比较平和,因此饥民们吃完蒲公英后反而还保护了脾胃。
国医大师、脾胃大咖徐景藩教授曾对蒲公英在胃病治疗的应用,做了甚为全面的概括 :
胃阴虚而有热,常用蒲公英;
胃病兼肝胆湿热,湿偏重者可用蒲公英;
胃痛如用温药理气,可配以蒲公英,制其辛燥;
胃阴不足,配用蒲公英,可防其里热滋生。
研究表明,肝脏中肝糖原的数量与肝脏的功能成正比,蒲公英含有的蒲公英甾醇能够影响人体新陈代谢,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疔肿。
据研究显示,蒲公英提取物对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亢进、纤维组织增生等有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体内抗炎活性,有“天然抗生素”之美称。
蒲公英中色素的主要成分为β-胡萝卜素、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中转化为VA,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效能,对某些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在人体中转化的维生素A还可以提高暗适应能力,保护夜间视力。
随着天气变热,很多人都会出现头发、皮肤油腻、爱长痘痘;口苦口干口臭、舌苔发黄等症状,这多是体内湿热淤积、肝气郁结所致。蒲公英泻火除湿、清热解毒、利尿散结,能改善湿热引起的恶心、口臭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此外,蒲公英能辅助降血糖、降血脂、降尿酸等辅助功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准备对路边蒲公英“下手”了。一般来说,蒲公英在它开花前采下嫩叶用水煮开,这时候的口感是最好的,开花后叶子就会变得比较硬。食用前用开水(盐水)焯一遍,可以去掉苦味。
在此,小编也给大家整理几道简单易学的蒲公英家常菜:
主料:粳米100克,新鲜蒲公英90克
做法:
1、将蒲公英洗净,切碎,加水煎煮,去渣取汁。
2、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火熬煮成稀粥。
适合人群:妇科生殖器炎症、乳腺炎患者。
主料:
蒲公英5克,炒米10克,龙井(或绿茶)5克,桂花3克。
做法:先用适量水把蒲公英和炒米煮10分钟,然后将煮出来的水放入茶壶中,最后加入龙井及桂花泡2-3分钟,即可饮用。
适合人群:适合口腔或牙龈发炎,长期抽烟导致的口腔异味,或者容易上火,口腔溃疡的人。
材料:
蒲公英叶300g、猪肝100g、生姜少许,盐和油适量。
做法:
1、新鲜的蒲公英摘下嫩叶后洗干净,先用盐水焯一遍,捞出备用;
2、猪肝切片,用开水烫一遍去掉血水;
3、生姜切末,与蒲公英、猪肝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加油,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适合人群:容易上火人群,在春天回暖后食用,清热解毒又养肝。
(以上食谱由 广东省中医院 发布)
蒲公英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其功效:
一:蒲公英用量不要过大,尤其是第一次冲泡,否则会引起腹痛、腹泻等。
二:蒲公英性寒,脾胃虚寒者不宜单独冲泡,建议放些温性食物来中和寒性,比如红枣、枸杞等。
三:风寒感冒者慎用,蒲公英对热毒引起的感冒效果不错,但对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可能会加重病情。
四:过敏体质者慎用,喝蒲公英泡的水易出现瘙痒等情况。
更新于:2023-04-05 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