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资讯
藏传法师
嘎玛仁波切
佛学入门
药师家族常识
迈向正觉
【2023-03-26】是的,祂在,祂一直都在,无论你以怎样的面貌和方式存在,祂都和你在一起,如影随形,未曾有稍许的暂离,唯有当你生命的消亡,以新的面目存在时,祂才与过去的你分离,与现在的你合一,其实就是
【2023-03-26】每次去爬山,总会遇到一对恩爱的老情侣。渐渐地,就有点熟了!一天在半途的凉亭休息时,凑巧,老先生夫妇也来了,一前一后,缓缓地就坐在我的对面!礼貌性点了头,羡慕的语气赞叹:老先生。你很
【2023-03-26】我是为你好。是我们常常用的借口。我们不会为不相识的人好,不会为邻居好,也不会为一位泛泛之交好,我们只为我们所爱的人好。因为出发点是如此崇高,于是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你不要再跟那个
【2023-03-26】菩萨道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善友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过失,因为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菩萨不应该犯五戒十善,不应该犯菩萨戒,乃至小小的行为但可
【2023-03-26】我一直很喜欢菩萨之大法,声闻缘觉法虽也很好,但是太过狭隘,尤其听到善知识上课说:当天花散落,菩萨无妨任其落下而不沾黏,阿罗汉就是会黏沾的;我就好羡慕这些大菩萨们,原来声闻人是害怕外
【2023-03-26】最近聚餐的时候,听到一个同事酒后抱怨说,年近三十,突然感觉到这个世界对他充满了恶意。工作晋升失败,能谈心的朋友越来越少,和妻子吵架搞得家宅不宁。我什么都没做错,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2023-03-26】以前有一个善知识曾说: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悯有情,而凡夫互相谴责。每个人都身不由己,都有苦衷,所以没有谴责,只是悲悯与关怀。众生都活在很可怜的世界里,每天为三餐忙
【2023-03-26】这是一篇禅三明心报告,小编看时深受触动,感导师之悲心,不禁泣泪。今发布出来与大家分享,以同感导师弘愿!正文公元一九九九年季春,侨居纽西兰的最后一年,也是皈依三宝学佛第四年,自己在家
【2023-03-26】每个人都会在乎点什么,人、物、事三样,或是全部,或是部分。因机缘巧合,志趣所在,有些东西就注定成为心之所属的选择,再难撼动根基。失去前的难舍,离别时的凄怆,放手刹那的痛惜皆因太过在
【2023-03-25】一位朋友告诉过我:她老师的教导:抿着嘴唇,用眼睛听别人说话。由于工作需要,这阵子常跟人们直接接触,面对面语言沟通,在频繁人际互动中,无意间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一般人不想听别人说
【2023-03-25】美国发生校园枪击案美国密西西比州与阿肯色州交界的一个大学校园14日被枪声打破了宁静。该校历史系的一名助理教授在办公室中弹身亡,枪手逃亡。警方经过调查,将嫌疑目标锁定在受害者的一名同事
【2023-03-25】先讲个故事吧。曾经有一个小女孩,终日四处流浪乞讨为生,以致浑身是伤脏乱不堪。忽然有一天,过路的人给了她一件华丽的衣衫,小女孩激动地两眼放光,心想:我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干净美丽的衣服呢
【2023-03-25】在《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 卷 14 有记载到:有一个阿罗汉名为实力子,他出家之后,负责在僧团当中分发饮食,因为这样子的一个过程当中,得罪了两位的比丘,就是友地比丘跟大地比丘。这个友地比丘、
【2023-03-25】一思惟。一切众生从无始已来。未曾不为我父母亲眷及和上尊长等。是故但应生慈心孝心。何得有嗔而加打骂。二思惟无常。瑜伽[qi]云。彼诸有情若生若长----皆是无常死法。极报怨者谓断彼命。是诸众
【2023-03-25】或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佛教不是认为 佛是最至高无上的、是福慧两足尊、是一切众中尊吗?那么因果法则不就应该是 佛在执行的吗?其实这正是落入一神教的迷思中,认为宇宙中一定有一个唯
【2023-03-25】小时候总喜欢傻傻地看着天空,心想自己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世间上,而来到这个地球到底要做些什么事呢?人死亡后,是到哪边去呢?是完全消失在这地球吗?满脑子奇异的想法,让我困扰好久好久,总觉
【2023-03-25】【《杂阿含经》卷9的经文里讲到到一位尊者的名字叫二十亿耳,他住在耆阇崛山(即灵鹫山)里面。二十亿耳尊者常精勤修习菩提分法。这时候,尊者二十亿耳,独自在静静的禅思,而起了一个念:在所有
【2023-03-25】中国的古德有说:食色性也。就是饮食跟男女色是我们的天性。这是事实,因为我们必须要靠饮食来生活、来生存,我们也需要有男女欲来让人类的生命延续,让我们的家族延续,所以说食、色确实是我们
【2023-03-25】生活有太多值得抱怨的事情了。工作不顺利,被老板骂个狗血喷头。学习不认真,被老师请了家长。朋友不仗义,背地里插了一刀。工资不高、房子太贵、没有伴侣这些人人口中的碎碎念,像扑面而来的尘
【2023-03-24】一念无明就是二乘解脱道所断的烦恼,也就是声闻菩提跟缘觉菩提所断的烦恼,因为一念无明也是阿罗汉跟辟支佛所断的烦恼。一念无明也是见惑、思惑的烦恼,也是我见、我执的烦恼。在《胜鬘经》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