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一卷
地藏菩萨本愿经心地法门
主讲人:圣宇法师
地点:辽宁盘锦净莲寺市
时间:2009年5月1日
地藏菩萨妙难伦 化现金容处处分
三途六道闻妙法 四生十类蒙慈恩
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
累劫亲姻蒙接引 九莲台畔礼慈尊
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好,放掌请坐。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菩萨同修,非常的高兴,去年跟我们道场约定,今天要来报告《地藏经》,而我们今天讲《地藏经》,方法跟以前不太一样,不单单讲要诵《地藏经》,还要忏悔,再来跟大家一起学习《地藏经》。
离开我们道场,快一年了吧,是不是快一年了?(师父问大众)快了。这个一年半载当中,我们在外面走来走去,也学习了几部经典,来到我们净莲寺。大家有没有欢迎我来?(大家鼓掌欢迎)。非常的感恩,也非常的高兴,看大家这样的心情。这一次我们来学习《地藏经》,准备讲十四天。当然地藏经要讲详细,一百个小时也不够,两百个小时还不够。那我们一天三个小时讲课,要把《地藏经》的内容,讲得很详细不容易,也不好讲。那么这一次来给大家报告《地藏经》心地法门。好不好?(众人鼓掌说好)
我算一下时间,心地法门用三十多个小时,四十个小时来报告,比较容易。但是心地法门也不好懂,所以大家要很专心的,共同来学习。
在报告心地法门之前,我们要先懂得,学佛人离不开家庭,对不对?这个家庭比什么都重要。那么我们利用这个时间,利用这个环境,先把学佛与家庭先讲一下,讲完以后再来报告《地藏经》心地法门。这样我们有个基础,有个对学佛的认识,和家庭的关系。
我们今天这一堂课,先讲学佛与家庭。
诸位同修,我们在座的这些出家也好,在家也好,算不算学佛人?你们说算不算?(大众中有人回答:算。)真的吗?真的算学佛人吗?好,我再把学佛和家庭分两段。
第一学习佛的存心,佛的用心,佛的观念,佛的知见,佛的心地。这才叫做学佛。那好我们先把佛的用心和存心了解一下,佛心是清净平等的、是正觉慈悲的、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没有任何的自私自利。佛的存心,是清净平等觉。那么我们有没有这个心,没有了。好,再来,佛的用心永远是慈悲喜舍的,永远是平等的,永远是什么,利益众生的。这是佛的用心,我们有没有?(大众中有人回答“有”)有啊?好了。既然是有刚才讲,佛是没有妄念的,没有执着的,没有分别嫉妒贡高我慢的。我们有没有达到?(大众回答“没有”)没有。好。既然没有学习佛的存心和用心,利益法界有情。我们达到没有?(大众回答“没有”)没有。那我们算不算学佛人?不敢鼓掌了。这个时候,刚才你说你是学佛人,现在不敢说了吧。
不说不知道,说了吓一跳,我们先把道理搞清楚。表面上在学佛,实际上心地没有在学佛。我们是什么?诸位在学佛身、行为、观念、知见、心地、没有学佛。这样的人叫做口念弥陀佛,心存刺血刀。刺血刀知道吗?小刀。那一种,也叫做佛口蛇心。念出来的是佛的口号,存的是什么?你看叫什么?(师父做出蛇的手势)蛇,蛇心。
我国语讲得不是很标准,但慢慢来。这样能听懂吗?(众人回答“懂”)我以前国语更不标准,现在好一点点,以前怎么讲呢?我的国语并不是很标准,念标biu准,不念标biao准。后来这几年到东北学习以后,这个舌头要修理、修理、摩诃修修理。好一点了。所以在座同修,我们现在要认识只是嘴边在学佛,口号喊学佛,身和内心根本没学佛。这一点一定要认识,那么刚才读《地藏经》已经讲了,「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什么造?「心造。」既然「一切唯心造」,我们没有学习佛的存心和用心,这样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往生不了。这个就是说「末法时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的根本。表面上很像,实际上根本没学佛。所以诸位同修,我们只能看别人成就,而自己不能成就,我们也只能看祖师大德的开悟,自己永远的被耽误。
所以在座同修,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从学佛到现在,一直在拜佛像,拜祖师大德。从来就没有想过,我要怎样修,怎样学习,反过来让祖师大德拜我们?有没有这想法?只要你成佛了,祖师大德,观音菩萨要不要拜你呢?只要你成佛,他就倒过来拜我们。所以在座同修,我们今天要讲《地藏经》的心地法门,一定要懂《地藏经》的四大纲领。只要你掌握了,学习《地藏经》,心地法门就懂了。
第一 心同地藏心,行同地藏行,愿同地藏愿,言同地藏言。这四大纲领你掌握了,学习《地藏经》就非常轻松了,也好懂了。那么佛的存心是菩提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佛的用心都是利益众生的,菩萨就是跟佛这样的学习。虽然他没达到圆满,但是他已经达到八十分、九十分、九十九分了,所以当了菩萨。
那么今天诸位同修,我们来到净莲寺,来到这个讲堂,大家百忙偷闲,来到这个地方,共同学习佛法。你要懂得,学佛学习佛的什么?存心,好懂吗?用心。这好懂吧?如果这不好懂记不住。这一句话,学习佛的心地,这最简单吧?佛的心地。当然,诸位同修我们永远要肯定的,佛会不会害人?不会的。佛会不会悭贪吝惜?也不会。佛会不会心量狭窄?也不会。佛有没有自私自利?也不会。我们这些人来骂佛,佛会不会生气?也不会。学习佛的心地,这样你学习任何法门都能成就!为什么?「一切唯心造」这个纲领,这个心地和见解,如果你没掌握,念阿弥陀佛你怎么念,都是「口念弥陀心散乱 喊破喉咙」,怎么说?「也枉然」「拜佛容易敬心难」,就是恭敬的心困难。恭敬的心提不起来,这个「额头磕破了也徒然」。
所以诸位同修,多少在家和出家表面上,都在学佛,实际上真正的存着佛心、佛的心地、佛的思想,有几个呢?对不对?所以,在《法华经》告诉我们「开佛知见」就是「心同佛心」。
我们今天虽然表面上,念佛、诵经、打坐。好了,做了一些好事,没有佛那样的心地,所修的都叫善道。《华严经》告诉我们「忘失菩提心修一切善法,是名魔业。」这个要懂。所以在座同修,那么从年轻也好,老年来学佛也好,今天我们懂了,学佛的存心和用心。做到了,很好。做不到的怎么样?努力来做到。
第二什么叫做佛?是不是这尊就叫佛(师父指着面前的佛像问)?错了,这一尊叫做佛像。你们看到了,这一尊叫做佛像。佛像和佛,一定要懂,佛像是表法的,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做佛。所以佛与佛像要分开。那什么叫做佛呢?我们先讲佛学名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叫做佛。对不对?那好诸位同修,我们有没有自己觉悟了?有没有帮助众生觉悟了?有没有「觉行圆满」了?如果都没有的话?我们连什么叫做「佛」,都没认识。一个连「佛」都不认识的人,怎样能够成佛呢?对不对?就这么简单一个道理。
再来,讲修行的方法,「佛」你们写一写,单人旁加一个“弗”。舍利弗,那个字是“不要”的意思。有了人就有欲望,有了烦恼,有了痛苦,有了是非,有了恩怨,有了执着和分别。这个人能够把这些全部都放掉、放下、放弃,统统放下了,那么没有烦恼就是智慧,没有了是非就是清净。对不对?这样转过来这个人,就叫做「佛」。
你们有没有发现,居士林道场里面,念佛堂这些人,表面上在修行,实际上恩怨一大堆,执着一大堆,动不动就什么,拉帮结派。动不动就怎么样?争名夺利。动不动就是非恩怨。有没有?你们看得出来,这个就是看了「佛像」,不懂得什么叫做「佛」。没有「自觉」,没有「觉行」,没有「觉他」,没有「觉行圆满」,这个道理。所以在座同修,表面上在学佛,行动上没去做。再来,「佛」这个字,教育我们放下了,一切的悭贪吝惜,贡高我慢,种种一切不善的。那我们今天没学佛呢,当然不懂得佛法,说悭贪吝惜。学习佛以后,跟人家争名夺利,这种对象不叫学佛人,是在破坏佛教,破坏佛的形象。所以诸位同修,你可以去看看六祖,他到了湖北,见到五祖,五祖问他,你来干什么呢?六祖回答一句话,弟子远来礼师,为求作佛,不求余物。就是说我从广东来到湖北,找五祖您没有求其它的,只求成佛,其它我都不要。只求作佛,其它都不要。
那么今天在座的同修,你们从远地来,从家庭来,来到我们这个讲堂,大家在一起,学习《地藏经》。你们来的目的是干什么呢?真的要作佛吗?你们从家里,从外面坐车,来到这个讲堂,目的是真正为了作佛吗?问题来了,有的说不是,有的说是。好了,我们就讲一个道理,让大家好懂。如果你真正为了来作佛的,为了来成佛的,很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简单到一念之间,一念之间而已。这一念之间怎么回事呢?祖师大德讲了,一念觉悟就是佛菩萨,一念迷惑颠倒就是凡夫。对不对?那既然是这样诸位同修,你要来作佛很简单,释迦牟尼佛怎样作佛的?你看释迦牟尼佛是太子,对不对?他可以当皇帝,甚至可以当什么?转轮圣王。他什么都不要,儿子呢他也放下,妻子也放下,财产也放下,然后高官贵族,皇位全部都放下了,任何的利益,任何的物质,任何的赞叹与诽谤,全部都放下了,修道去了。所以诸位同修,这个道理好懂了,修道其实很简单,成佛也就很简单,开悟也很简单,最关键的就懂得这个理,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开悟也好,修道也好,成佛也好,什么简单,两个字,哪两个字?放下。
那么在座同修,我们现在记住,不是放下外面的,放下什么,放下自己的内心,放下自己的观念,放下自己错误的知见,和错误的思想。放下,放下越多,自在越多,这是放下了。那么你们来到这个地方,要放下什么,放下个人的心地和观念,来存着佛的心,存着佛的观念。这样能不能做到?(大众答:能。)真能做到?诸位菩萨,我说不见得,假如当你来听经的时候,你的老公外面去找小老婆,你能不能放下?我已经放下我的心了,你去找小老婆不要紧。能不能达到?八十多岁的老菩萨说:“能!”二三十岁这些菩萨不敢说,为什么?你老公七八十岁没人要,你就说能,你老公还很年轻,你就不敢说能,对不对?所以放下自己的心,放下自己的观念,放下自己的欲望和执着。但记住,并不是放下家庭,并不是放下工作,并不是放下教育儿女,放下自己错误的心和观念,这一定要懂,那你们说能放下,回家以后,会不会再跟家人打仗了?不敢说了,有没有修一看就很清楚了,有的没修行的人还很慈悲,有很多修行以后脾气更大。没修脾气不大,越修脾气越大。他说我们是修行的,那是假修行。我们是真修行还是假修行?你还敢应,你还敢说真的,你敢说你真修行吗?
在座同修,自己的心地很清楚的,都不需要去问别人,我们这几年,现在听经内心很开心,很快乐,但是偶尔事情来了,你就受不了了。不要以为我是吃素的,吃素还挺有力量,要揍你几巴掌还没啥问题,有没有?所以在座同修,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开悟也好,成佛也好,修道也好,明心见性也好,离苦得乐也好,最关键就这两个字,「放下」。
「诸苦尽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因忘自性弥陀佛,意念纷驰总是魔。」诸苦都是贪欲而来的,贪嗔痴,修行人、学佛人、修道人、在家和出家,如果放不下自己的心,所谓的没有遁入空门,空门就是什么都放得下了,对不对?没有入这个空门,你不会开智慧的。所以在座同修,今天你们从家庭来了,从外地来了,如果当你回家的时候,家人很生气,老公很生气,一巴掌打过来了,你觉得很好,我以前没有学佛被你打,我肯定要跟你拼命的,现在我学佛了,我懂得佛的存心和用心,我不会跟你计较,我不会跟你打仗的,放下我自己贡高我慢的心,报仇计较的心。老公这边再来一巴掌,刚好平均,能不能达到?(大众答:“能”。)能?真能假能?那我开始骂了?现在准备骂一个小时,你们能不能向后转,起步跑呢?所以在座菩萨,如果把这个心地搞清楚了,学佛就很轻松了,这样的佛的心地,佛的存心,来念阿弥陀佛,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一称佛号就成佛,为什么?关键不是念多少的问题,是存佛心的问题,这能懂吗?有的人没怎么念佛,他成佛了。有的念了很多佛,一天念十万,念二十万,他都不能成佛,原因就在这个地方。他虽然没有念很多佛号,但是他存佛心,只要存佛心,行、住、坐、卧,统统是佛法。这能懂吗?只要存着佛心,行住坐卧统统是佛法。我们没有存着佛的思想、观念,每天诵经,每天念佛,每天打坐,统统不叫佛法。一定要知道的,成佛是心地的相应成佛,叫做「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好懂吧?所以在座同修,学佛的存心和用心,再来,什么叫做「佛」?好懂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放下自己的欲望,放下自己种种不善之心,这个就叫做「佛」。
那这样说起来,「佛」,第三个,「佛」与「我」的两个字关系。诸位同修,我们先讲一下,「佛」与「我」两个字的关系。现在自己要领悟,我们是学「佛」这个字,还是学「我」个字。你从以前到现在检讨一下,我们是学「我」这个字,还没达到学「佛」这个字,所以我们虽然穿海青,穿曼衣,披着曼衣,拜着佛,包括也诵经了,也打坐了,其实都是个人的观念思想行为,并没有「佛」这样的观念、思想、行为。为什么这样说?你不信我马上给大家做一个实验。实验什么呢?这一套大藏经在这里面,大藏经,佛能不能看得懂?能不能?如果佛看不懂,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大藏经是佛讲出来对不对,我们自己能不能看得懂,为什么?所以我们以前,只是学「我」这个字,没有学「佛」这个字。诸位同修,应该要把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行为,好好检讨一下。我们如果有佛的观念和行为,大藏经一看就懂了,不用老师说,不用别人教,一看就懂。因为《华严经》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个个本具,人人都是本具的,那佛有,我们也有。而佛为什么能看懂呢?他自性流露。我们为什么看不懂呢?我们有「我」的观念,我慢、我爱、我知、我见。这样的情况,妄想分别,所以在座同修,学「佛」与学「我」这个关系一定要搞懂。
那这样说起来,你今天来到道场,是来学佛的,对不对?为什么要学佛?学做佛、学成佛。这样说起来,道场里面的是非,社会那些是非,人与人之间的是非恩怨,跟我们有没有关系?一定懂得,一定要懂得,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我们学「佛」这个字,并不是学「我」这个字。所以有道场就有人,有人就有是非,记住,人有是非,老佛爷怎么样?没是非。我们学的是「佛」这个字,并不是学「人」这个字,不是学「我」这个字。这样你到哪个地方去修行,很简单,「心地清凉,处处清凉。心地清净,处处都清净。」这样的学佛,要不要选择道场?不用,诸位同修,「调伏其心,处处道场。」这能懂吗?调伏了自己的心地,处处都是道场。所以以前的祖师大德,告诉我们选佛道场,选择佛的道场,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把自己身心调伏了,静下来了,「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当你把自已内心调伏过来了,家庭你就能修行,道场里面你也能修行,如果你的家庭不会修行,你来到道场,是非多多,恩怨多多,跟别人共业了。并不是来学佛,是来造业的。怎么这样说?观察别人的是非和毛病,从来没有检讨自己的心地,这能懂吗?一个修道的人,一个学佛的人,他总观察其心,用六祖一句话,「应无所住」外面的是与非,好与坏、高与低、男与女、种种的善与恶,应无所住,而生什么?学佛的心。佛的清净心、佛的慈悲心、智慧心。外面的风风雨雨,跟他没有关系,这个就是「应无所住」,也就是说,外面一切不会放在心上,只看好自己的,清净、平等、觉,「而生其心」这能好懂吗?如果是这样来学佛,你需要选道场吗?不需要。你需要选择家庭吗?也不需要。做好你自己的行为,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那这样说起来,道场有是非吗?没有。家庭有恩怨吗?没有了。这个就是「若见他人不清净,须知自己苦未了」。
所以诸位同修,「佛」与「我」的关系,一定要搞清楚,所以在座同修,这一堂课,这一部《地藏经》,给大家报告心地法门,时间也不是很长,希望你们要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讲完以后,时间到的时候,你在请我讲,我给你说一句,没时间。因为讲完,就得要到别的地方学习。希望你们来的同修,手机都关掉,不要干扰别人,不要影响别人。「愿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所以我们自己今天来,是为了成佛,其它的都是什么?小事情。对不对?希望诸位同修,这样三个问题:第一,学习佛的存心、用心;第二,什么叫做「佛」;第三,「佛」与「我」的两个字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听清楚吗?那好,既然能听清楚,我就把学佛这个概念,这样简单向同修报告一下。报告到这里,是不是我们有很多的错误,有很多的毛病,有很多自己邪知邪见的念头和行为。有没有?(众人答“有”)那要不要忏悔?一定要忏悔。为什么诵完《地藏经》以后我们先忏悔?忏悔完以后,再来讲课。当然诸位同修,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的生死,个人因果,都是个人负责。坐在台上的我,只能给大家报告什么?一个方法。做不做,在谁?「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修行靠个人。那么在座同修,怎么修?现在这个道理,心地已经知道了。怎么办?现在讲落实。
落实,每个在家出家,都有一个家,对不对?没有这个家庭就没有了我们,学佛与家庭的关系,一定要懂。第一,家庭的组合,有父母、有夫妻、有儿女、有朋友、有认识不认识的这些,家庭的组合。那好了,诸位同修,我们有了自己的身体,来自父母,对不对?那么学佛的人,佛陀永远慈悲喜舍的利益众生。这样说起来,我们一个学佛的人,最基本的,要不要来报父母恩,要不要?诸位菩萨,不但要,而且是本分,而且是应该。爸妈教育我们,是什么?爸爸妈妈教育我们,他是什么?天性。我们来孝养、来报答。知恩报恩,孝养父母是什么?是本分,是应该,是自然,是规律。这样只是讲本分,讲应该,还不是讲孝道。诸位菩萨要记住,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达到孝道呢?成佛了,才叫孝道,成菩萨孝道还不够圆满。
所以《地藏经》,也叫孝经,你看,孝养父母之身,让父母亲吃得好、住得好、这样不叫孝,只叫本分。孝养父母之心,让父母亲快乐,让父母亲开心,这是应该还是本分。也不叫做孝,孝养父母之志,父母之志是什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不对?自己成佛了,这样才叫孝养父母,也就是说成佛的人,才叫做孝道。没有成佛的人,统统叫不孝。那这样说起来,《地藏经》的心地法门,诸位同修,我们现在自己有没有成佛了?有没有?还没有。 对不对?还没有统统叫大不孝,统统叫大不孝。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孝子,自己是孝女,自已什么?自己是个很好的人。你看《地藏经》,刚才我们诵了,婆罗门女,光母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行孝道。这样说起来诸位同修,当爸爸妈妈骂我们,打我们,种种的做法,我们要不要反逆?要不要反逆?不可以。为什么?天下怎么说?没有不是的父母。那么从学佛到现在,我们在道场里面供养,道场里面包红包,道场里面搞建筑,是不是忽略了家庭的第一?孝养父母。有没有,忽略了?这是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从你结婚到现在,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看老公?来看妻子,老公听你的,你就,亲爱的,可好了。老公要不听你的,你就变成孙二娘了。孙二娘知道吗?母夜叉。换句话说,满足你的欲望,你就很高兴,没有满足你的要求,你就变成孙二娘了。诸位同修,这样的学佛人,是在反面的破坏佛教,反面的破坏佛法。并不是在学佛。你没有像佛陀那样的悲心,那样的存心,来利益家庭利益老公,孝养父母。所以爸爸妈妈不同意你学佛,老公不同意你学佛,错误的原因,是在自身没改过,并不是家庭有了错,这能懂吗?这是一个夫妻之间的关系,如果你能够用悲心的,这样对待,能够像佛陀那样,觉悟的心那样对待,你想一下,你的家庭多幸福。
诸位同修,一个学佛人,连家庭都不幸福,你还谈上什么成佛?那是在骗人,你一个家庭都不幸福了,你还谈什么成佛?对不对?《三字经》《弟子规》都讲了,「以德服人方无言,以势服人心不然」你一个学佛人,搞到家庭乱七八糟的,七七八八的,你怎么能成佛?连自己的爸爸妈妈,公公婆婆都不孝养,你还算什么佛教徒?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不孝爸爸妈妈,公公婆婆的人,这样的人是好人还是恶人?你们肯定一下,这种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肯定是坏人对不对?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经》怎么说?「诸上善人 俱会一处。」所以在座的菩萨,虽然表面在学佛,行为都错了。这个是夫妻之间的,和父母之间的认识。
再来,教育儿女的,那么诸位同修,有的当母亲,当父亲了,有的当爷爷奶奶。我们今天教育下一代,教育他们什么?是教育他们挣钱?还是教育他们道德做人?现在多少父母亲,问,你一个月工资挣多少?然后儿女,他说没有多少?父母亲很不高兴,在不高兴的情况之下,儿女他就想,我怎样挣钱?让我父母亲高兴,他到逼到最后,他就挣那一种昧良心的钱,没有道德的钱。只要有钱花,只要有钱挣,他什么都干,甚至十八岁的年轻女孩子,嫁给七十岁的老人。问她你为什么嫁给他?有钱花就好,管他老不老,死了再来找。她的心中只有钱这个字,没有道德底线,没有道德观念。为什么?父母亲从小就没有教育他,走上了良好的道路,道德的道路,这个就是《无量寿经》讲的,「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那么在座同修,我们这么多人,你想一想,教育儿女,教育他什么?留给他的又是什么?《三字经》告诉我们「人教子,金满赢,我教子,帷一经。」你们可以去读读《三字经》,「窦燕山,有五子,名具扬,」窦燕山这个人,他生养五个孩子,他结婚之后悭贪吝惜,可以说坑蒙拐骗,恃才傲物,仗势欺人,又有权,又有钱,结婚好几年没有一个儿子。有一天晚上,他的爸爸给他托梦,父亲给窦燕山托梦,你呀改变心地,改变行为,否则你会断子绝孙。他醒过来害怕,不得了了,我这样会断子绝孙。后来他开始行善,积功累德,开始布施,行善积德以后,生下了五个孩子。这五个孩子个个都考上了,登科了,所以历史才说了一句话。「五子登科」听说过没有?就是《三字经》的窦燕山,他从父亲给他指点以后,拼命的改过,拼命的积功累德。
诸位同修,现在我这一个小时,给大家报告心地法,从学习佛的存心和用心,包括什么叫做「佛」,「佛」与「我」之间的关系,家庭的组合,家庭的关系。这样报告以后,我们是否能要认识一下,在今天学习这一堂课以后,要不要改变一下。这个一定要注意的,你要不改变,谁也救不了你。在座同修。再来,教育儿女,从本身做起,并不是要求儿女。一代的道德,定有一代的子孙来相保,你道德好,心地好,思想观念都正确,儿女在你身边,慢慢的受你感化了,慢慢的受你感染了,他自自然然就转过来,所以我们今天的心地思想和行为,影响到下一代的兴旺,影响到下一代的一切。诸位同修,你的儿女,你的子孙,如果下一代优秀的,这一个家庭是光明的。现在贫穷一点,你的前途、家庭,面对是光明明亮的,对不对?如果你现在的家庭很有权,又很有钱,而儿女子孙不优秀,你面对的家庭是黑暗的,面对未来的道路,家庭子孙的发展是坎坷的。一定要懂这个道理。所以我们今天学佛的,一定要懂的这一个关系,用最慈悲的心,来孝养父母,这是本分工作。用最清净平等觉的心,来圆满佛道,这才叫做善道,才叫做孝道。
所以诸位同修,夫妻之间的感情和家庭的组合,这样我们就懂得,我们一辈子只有付出。这能懂吗?只有付出,不要要求收获。要求收获是错误的,也就是说爸爸妈妈你怎样教育我,你教育,而我孝养爸爸妈妈,而我来报答,知恩报恩,这都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工作,也叫做天经地义。没有为什么。我嫁过门以后,来相夫教子,这是我自己这一辈子的命运,也是我自己所找的道路,没有为什么。嫁给人家就得好好怎么样?帮助老公,教育好自己的儿女,完成了这一辈子工作,也完成了自己的人格。养子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这样任何的困难?任何的环境,无怨无悔,不会怨天尤人,为什么?都是自己的两个字“果报”。自己的果报。那这样的家庭,你就充满着阳光明媚,充满着幸福温馨,因为你一直的在付出,一直的在努力,一直的在劳动。那么因种得好,家庭就好,家庭就好了。整个社会上,看到学佛的家庭,学佛的关系,学佛这个行为以后,你不需要外面怎么说,自自然然,你就成为了佛化家庭,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从自己本身做起,好不好?(大众鼓掌并答“好”),当然你们只会鼓掌,做不做,是在你。
再来,学佛与家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你要认识是什么?每个家庭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第一,感情烦恼。很多人想不开,感情烦恼。第二个问题,经济烦恼。特别在今天的社会,很多人都想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但偏偏没有。第三个,培育儿女的烦恼。有没有?今天我在南北,发现这三个问题。夫妻之间的感情,太多太多的话要说了,有没有人告诉你怎么说?感情烦恼,经济烦恼,南方也是这样的,我们北方怎么样?是不是也是这样?第三条,现在多少小孩子,一年级,幼稚园,初中高中,孩子,太难教育了。所谓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北方也是这样的,怎么办呢?怎么样来对待这三个问题?学佛与家庭的第三个。感情烦恼,经济烦恼,培育儿女的烦恼。怎样来对待?怎样来学习?改变自己人生观?让家庭能走上,更幸福、更美满,请听下回分解。
法界一元即心如
无上功德普回向
师承孝道圆九有
悟本心明法性空
仅供参考 欢迎流通
谢谢观看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