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要》第一辑叙
十一经三律十一论总
一、《大般若经第二分》
二、《大般若经第五分》
三、《华严经》
四、《楞伽经》
五、《大般涅槃经》
六、《解深密经》
七、《菩萨藏经》
八、《胜鬘经》
九、《无量寿经》
十、《法华经》
十一、《杂阿含经》
十二、《瑜伽菩萨戒本》、《羯磨》
十三、《十诵戒本》、《羯磨》
十四、《善见律毗婆沙叙》
十五、《中论》
十六、《辩中边论》
十七、《大智度论》
十八、《瑜伽师地论》
十九、《集论》
二十、《摄大乘论》
二十一、《二十唯识论》
二十二、《成唯识论》
二十三、《因明正理门论》
二十四、《品类足论》
二十五、《异部宗轮论》
菩萨藏中、声闻藏中之经律论,西土此方著述,既抉其要分为六辑以为《藏要》。又抉经律论最要者为第一辑,是为要中之要,犹咒中之心中心也。可以便读,可以知概。凡二十五种,经十一,律三,论十一。经十一者:菩萨举十,声闻举一。菩萨乘有正轨,有便道。乘乎正轨,又有不易之则,曰境、行、果,依此抉择,而得四经:一曰《大般若经》,二曰《华严经》,行菩萨乘有不易之则,一曰因果、二曰差别:因果者,运用之妙,《般若》尽之;差别者,境界不同,《华严》尽之;故《般若》、《华严》者,菩萨正轨之行也。三曰《楞伽经》,古学一百八句,一切自心所现,今学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知法、知义,于此广博,故《楞伽经》者,菩萨正轨之境也。四曰《大涅槃经》,我皆令入涅槃而灭度之,此佛出世大事因缘,对机则四邬柁南,毕竟则常、乐、我、净,见性而已,又多乎哉?是故《大涅槃经》者,菩萨正轨之果也。《解深密经》,境、行、果三,都约其要。《菩萨藏经》,但约行中因果差别。《胜鬘》明识,属隶《楞伽》。《无量寿经》,是方便道;《法华》则经中之揭橥者也。声闻举一,曰《杂阿含》,佛言诸佛世尊具大智力,总摄诸法,安处四种邬柁南中,辗转传来,是名《阿含》,传此四句,是名《阿含》,《瑜伽》五分,释《杂含》多,大小沟通,《阿含》亦大故也。
律三者、《地持善戒》,译非全文,是故戒本羯磨,应抉《瑜伽》为大乘律。北方小戒,论其圆通,《僧祗》为最;究其严密,《十诵》为尤,《四分》、《五分》及迦叶维,严不及《十诵》,通不及《僧祗》,是故戒本羯磨,唯独取于《十诵》。南方小戒,此土传来,但见《善见律》,录序而已。
论十一者、摩诃衍义,创始于龙树,充量于无著。合之则相圆,分之则义窒,岂空有之或异,实偏依之各详。《中论》谈遍计空,《辩中边论》谈依他有,中之义备也。《大智度论》,释经论中详一切法,而详于对小;《瑜伽师地论》,宗经论中详一切法,而详于自大。龙树毗昙为《智论》,无著毗昙为《集论》,是则乘之事备也。唯识为入道之体,《摄论》创始于其先,《二十唯识》、《成唯识论》昌于其后。因明为拣外之用,而《理门论》者,则又基本之作也。毗昙多种,六《足》为精,《集论》为大乘毗昙之终,《品类足论》为小乘毗昙之始,龙树、无著皆所宗矣。其余部执,则《异部宗轮论》亦足知概。
此《藏要》第一辑总略如是也。至于二十五种法义,其亦各有略说,各随其品目而发,分之弁各种之首,合之为提要之汇焉。
(选自1929年8月支那内学院校刊《藏要》第一辑)
更新于: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