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修福且缓 牛悔上生

2023-09-01 佛教故事: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修福且缓 牛悔上生

诗曰:

求增财产事劳忙,修福无空且缓长;

缘尽披毛兼戴角,度兄说法脱牛殃。

从前,有两兄弟。哥哥专门经营事业,财富无量。弟弟爱道学佛,出家修精进行,得到圣果,成就六通自在的阿罗汉道尊者。

尊者为要度他的胞兄出离苦海,常到他哥哥的家里,很恳切的劝兄学佛,修福做功德。尊者说:哥哥!人生只有数十年的寿命,你却做了千年的事业计画。佛经说:人命无常,世间财物,一切皆空。一旦无常到临,纵有家财千万亿,黄金成山,都无用处。尤其积蓄钱财,不但无法了脱生死痛苦,而且会因此而造作种种恶业,以致堕落于恶道之中。

哥哥!人生无常,你已经有千万的财产,不要天天为钱财而劳碌,应该要速速归依佛法僧三宝,修学佛法,种福修德,做为来生后世的福慧资粮。

他的哥哥说:弟弟!你说的话固然不错,可是,我现在正要增设工厂,推出新产品,忙得连吃饭都没空,那有时间顾及学佛做功德呢?赚钱要紧,修福作功德且缓一步,以后再说吧!尊者的哥哥,每次都以业务繁忙为藉口而加以推辞,使尊者失望而归,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时间经过不久,尊者的哥哥忽然罹患重病,命尽逝世了。尊者深深为他可怜而悲伤!

后来,尊者想知道他哥哥死后的神识投生于何处,即用他的道眼观察,天、人善道之中,寻不到他哥哥的投生处;地狱、饿鬼道中,也找不到。最后,在畜生道中,看见他的胞兄,披毛戴角,投生为一只大牛。这时,有一个驱牛车的工人,驱赶那头大牛,拖著满载货物的车子赶路,因为道路崎岖,车轮陷于烂泥之中,大牛拼命挣扎,驾车的工人,不但不生怜悯,反而用鞭子猛抽,大牛痛苦难忍,只有嘘声叹气不停地喘息,好像是自叹无法脱离如此惨苦似的。

尊者看见胞兄投生为牛,如此的痛苦,心里非常难过。于是他就以神通力来到牛的旁边,把他哥哥平时所说的话,说给牛听:我赚钱要紧,修福做功德,以后再说吧!试想为钱财而忙碌终生,结果滋味如何?

大牛听了尊者的话,立刻低头流泪,万分羞惭,就此绝食死亡。牛车的主人觉得很奇怪,那个出家人,到底用什么法术把我的大牛咒死?于是众人就把尊者追回,大加责问。

尊者向他解释说:这头大牛是我哥哥的后身,他生前痴心指望增产赚大钱,我劝他修学佛法,种福做功德,他都说:赚钱要紧,修福且缓。因为他不知道人命无常,苦、空、无我,始终执迷不悟。有一天,他忽然得到急病,无法医治随即死亡。由于他生前不肯学佛,又未做功德种福修慧,所以死后就投生为牛,来偿债还业,因此惨受如此罪报。

我的哥哥逝世之后,我为了可怜他,用我的神通道眼,观察他生于何处?知道他投生为牛。因此我就来到此地,与他谈话,促使他醒悟。他自恨生前不听我的话学佛、修福、做功德,以致死后投胎做牛,受此惨苦的业报。惭愧之余,就绝食而亡。

众人听完尊者的话,知道他是大圣人,对他非常恭敬,大家也都了悟到人命无常,因果业报的可怕,于是就为大牛超度。大牛仰仗尊者的福德,很快地就了脱畜生道,上升天界了。

诗曰:

人命无常世事同,家财产业悉归空;

未曾种福修诸善,万劫痴贫困苦鸿。

附注说明:

(一)为事业而忙碌,未曾种福修德,结果命尽逝世,投生为牛,受诸苦报。

(二)佛经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生不可废寝忘食,更不可不修福德智慧。

(三)修持佛法,广种福田,才是你永久受用不尽的法财。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大安法师:如何修福 大安法师:如何修福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一、修福与修慧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六下 十一、修福与修慧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