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顺境中积福,逆境中消业

2023-07-06 佛教名词

在顺境中淡然,在逆境中坦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修行者。

很多人都追求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在享受福报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消耗福报。若是我们有智慧,就可以把平常的吃穿住行都变成修行,在享受福报的同时,不但不消耗福报,还能积累福报!

在顺境中积福。从密宗的角度讲,自心就是佛性,自身就是坛城,就是净土。我们吃穿都是供养坛城,都是积福。若是你没有这么高的见解,也要知道佛菩萨功德无量,应该生起恭敬心,把吃的穿的先做供养,然后把这些当成加持品,这样佛菩萨的加持就能融入你的饮食当中,你就不用到处去求加持品了。你这样吃饭,不仅能吃饱,还能消业、驱魔。穿衣服也是如此,先供养诸佛菩萨然后再穿,这样衣服就变成了金刚铠甲,能保护你,外在任何的鬼神、恶魔,都侵害不了你,这都是佛菩萨的加持。你不贪执,恭敬供养诸佛菩萨,这就是积福。能时时刻刻提起正念,保持善念,这就是修行。

走路的时候,把佛菩萨观想在右肩,这样走路就是绕佛;吃饭的时候,把佛菩萨观想在喉间,这样吃饭就是供佛;安坐的时候,把佛菩萨观想在头顶,这样安坐就是领受加持;睡觉的时候,把佛菩萨观想在心间,这样睡觉就是在增长智慧行住坐卧处处观为清净圆满,一切转为道用,当下就是解脱,当下就是圆满。

在逆境中消业。逆境是最殊胜的消业的机会。我们为什么要逃避呢?为什么不敢面对呢?被人批评,对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能指出你毛病、缺点的人,才是你真正的善知识。能改正你的错误、过失、习气的方法,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窍诀。

有磨难、坎坷、挫折是好事。从世间的角度来说,这是你成功的基础和助缘;从修行的角度来讲,也是帮你消业、还债的机会。他人欺骗了你,这是因果。你可以将这些恶果转为善因。逆境顺境、恶缘善缘都是好事。显宗里讲,处处都是好处,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密宗里更是强调五种圆满,处处都是净土,人人都是佛菩萨,事事都是清净的、吉祥的。如果你有这么高的见解和智慧,就可以在顺境中积福,在逆境中消业。

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不能贪图他人的财物,尤其是不能贪图富人的财物。人家住别墅,自己也想住;人家开宝马,自己也想开。富人拥有很多,那是他自己修来的福报,我们应该随喜,不应该嫉妒。

每个人的因缘不同,福报不同,富裕贫穷很难平衡。因为缘起就是这样,万法就是这样,有高低,有好坏,有善恶。这个问题佛也解决不了,这是众生的业力。每个人都有共业和个业。我们都投生为人,都转生到中土,这是我们的共业,也是共同的福报。但是生于中土的人,也在感受着不同的业果,享受着不同的福报,过着不同的生活。各了各的缘分,各过各的日子,各尽各的责任,这是做人的原则,也是一个修行人应该持有的态度。

有的人富足而吝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非要过贫穷的日子,这也是错误的。既然你有这个缘分,有这个福报,就不要吝啬,随缘享用就可以了。若是没有这些也不必强求,不用给自己增加压力,增加烦恼。平平淡淡过日子多好啊!人一生的快乐不在房子上,不在车子上。有套房子,有台车也不一定幸福,也不是解脱,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人一生的快乐和解脱,与物质没有直接的关系。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财富会给人带来很多烦恼与痛苦;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富有会变成修行的障碍,而且是最大的障碍。现在很多人都想:为了上师三宝的事业,我要抓紧赚钱,我要买彩票,我要中奖!中了500万,我拿400万来做上师三宝的事业现在你发心很好,但是你对钱的贪着还没有断除,钱到手了,你就舍不得了。

没有真正看破放下,没有一定的定力时,财富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只能带来烦恼与痛苦。如果你开悟证悟、看破放下了,那时黄金和牛粪等同,手掌和虚空无别,那时财富是无碍的。

作为修行人,有多大的福报就享受多大的福报,随遇而安、知足常乐!佛讲一切都是因缘果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得失。明白了这个道理,才是真正的解脱。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如何将逆境转为道用? 如何将逆境转为道用?

这八种逆境修行必须克服 这八种逆境修行必须克服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