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 佛教僧侣与居士
佛教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是紧张而繁忙的,不同的是普通人忙着讨生活,而出家人的生活则是忙着修行佛法。以下是汉传佛教禅宗出家人一天的生活情况。
清晨两点,寺里的夜巡(相当于更夫)敲三下木板,把厨房的人们叫醒做饭。三点,再敲四下叫醒全寺僧人。然后,僧众们就起来洗漱穿衣,并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好队准备上殿。
除厨房人员外,全寺僧众都聚集在大殿里上早课。每人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方丈站在殿门左边,僧值站在殿门右边。前面佛像前站着维那,由他敲响大磬,率领众僧诵经。站在他后面的是当值悦众,手持引磬,三个当值僧,手持木鱼、钟鼓、铛子等物,这一队人组成了一支唱诵时的小乐队。
大殿中央,分成两排站着数百僧人。一般来说,职位越高的僧人就越靠近佛像。禅堂住僧们则亦在念佛堂僧众的前面。在最后一排近门处,站着的是临时在寺院挂单的云水僧们。如果没有僧值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可离开大殿。
多数寺院中,早课通常念诵的程序是:《楞严咒》、《大悲咒》、《小几咒》、《心经》、《赞佛偈》等。
早课的第一段是诵《楞严咒》。传说佛陀的弟子阿难被魔女迷惑,佛陀诵念这道咒语,救出了阿难,所以,念这道咒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性欲的诱惑。第二段,诵《大悲咒》和十小咒,诵念它们是为了祈求寺院及僧众平静无难。之后再诵《心经》,这是早课的中心内容。第三段,首先诵《赞佛偈》,之后众僧排队绕佛像行走,并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数百甚至上千遍。然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跪下念三菩萨名及发愿文、三皈依文等。最后念《韦驮赞》,顶礼佛祖,早课结束。
僧众们听到远处打竹板的声音,那就是即将吃早饭的讯号。这时,在大殿里,掌管香烛的僧人将一大碗粥供奉在佛像面前。大约6点钟,木鱼梆声敲响,和尚们都去斋堂吃早粥,这是僧人们一天里的第一餐。
在斋堂里,和在大殿上一样,众僧按照职位高低,坐在东西向的狭长桌子后面。职位越高,座位越靠近后面中央,方丈坐的位置在一尊低佛像后面。
这时行堂(斋堂管理者)早已替僧人们盛好了早粥。在吃之前,僧人们先要念《供养咒》,然后服侍长老的侍者从佛像前的碗里取出7粒米,放在庭院中一个廊柱的小木板上,并弹指向饿鬼施舍食物。
早粥时,僧人们不仅要肃静,还要集中思想作五观,也就是五种思想。这五观是:一观食,观想、思量食物的来之不易;二观身,思量自己的德操,如何补不足;三观心,即观想如何防止贪心而不犯过失;四是正视良药,即把吃饭视作吃药一样,是为了滋养身体;五是成道业,把吃饭看成修行,吃饭是为了成就道业。吃完后,念《结斋偈》,僧值布置一天的工作,然后排队离开斋堂,各回住处。
禅僧回到禅堂,脱去袈裟,换上便袍和便鞋,然后参加跑香。当维那高喝快时,众僧便开始疾走,这就叫跑香。他们跑成几个向右绕的圆圈。距中央佛坛最近的是清众(普通僧人),外面一圈是些文职僧人,最外面一圈是班首和维那,离得较远的是散香。散香手里直举着一根4尺长的竹棒,每走几步,就用竹棒敲一次地,提醒僧众不要在跑香时胡思乱想。在经过佛像和方丈座时,不能用竹棒叩地,以表示敬意。
7点钟时,打板三下。禅僧们依次落座。进门右边是班首,左边是维那和他的两个助手,西边的最高位是***,最低位则是参头,东序则是从祖师到侍者,僧值则总是坐在临近前墙角处。这时,禅堂里的禅僧们,直坐在凳子上,两眼注视着不远于第三排,不近于第二排的砖上,脊柱保持平直,控制着呼吸。为保持肃静,绝对禁止讲话,如果有东面的禅僧讲话,维那就拿香板打他,如果西面的禅僧出声,则由在场的班首打他,但不能用香板的尖端打人,也不能打人的脸部。
每过一炷香的时间,巡值就做一次3至6周的巡视。第一周,巡值要看看椿凳下面哪些鞋子摆得歪歪斜斜,然后叫那位僧人把鞋子放正。一个巡值只有巡行一炷香的职责,一炷香燃尽后,他便回到自己的座位,把巡香的责任交给下一位巡值。8点钟,引磬声响,早班香完毕,由维那发出讯号,僧众起来第二次跑香。
11点钟,在众僧坐禅和第二次跑香之后,他们前往斋堂吃午饭。午饭通常是将各种蔬菜和豆腐煮在一起的罗汉菜,其食法和规则与早粥一样。吃完午饭回禅堂,清洁洗漱后开始行香。数分钟的行香后,各回其座,等板敲二下时,饮二板茶。禅僧们一天坐禅,共有3次茶送到他们的座位上,这是第一次。茶与禅很久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不过,现在送到这些禅僧座位上的,也不过是热开水罢了。
晚课在日暮后举行,仪式与早课大致相同,只是所诵的经文有区别。晚课共有三堂功课:一堂念诵《阿弥陀经》和佛名,以此祈求自己往生西方净土;一堂礼拜88佛和念诵《大忏悔文》,88佛是指娑婆世界的53尊过去佛和现在世界的35尊佛,向他们忏悔可以灭罪;一堂是放蒙山施食,蒙山施食是济施饿鬼的一种仪式。
首先诵念《破地狱真言》等咒文,然后,一名僧人用左手拿出午饭时剩下的一些饭粒,将饭粒放在右手上祈祷,再取净水在燃着的香头上绕三回。然后,将水和饭食放在一张干净台面上,表示施舍给恶鬼饭食和甘露饮料。最后再诵《心经》等经文。这种仪式每日晚课时都要举行。蒙山是位于四川雅安的一个地名,相传宋朝有个和尚叫不动大师,也称甘露大师,他住在蒙山时创制了这一仪式,因此叫做蒙山施食仪。
大安法师:怀孕后怎样让胎儿福慧增长
大安法师:怎样才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
佛弟子感悟篇:我们怎样才能解救亲人和自己
怎样鉴别毛主席像章的真伪
恒强法师:在家居士的健康生活
成峰法师:菩云的“小资”生活
宗舜法师:出家人养父母吗_对待家人会因出家而大有变化吗
教你怎样将手串盘出漂亮包浆
宣化上人:怎样才能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宣化上人:在家人为什么不可批评出家人?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怎样度一切苦厄究竟解脱?
岳钰: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文化内涵
忆 • 香史(唐朝香文化之生活用香)
怎样念准提咒感应最好
怎样做到凡事随缘,随遇而安?
健康减肥的十个生活好习惯
沉香 让生活更有品味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明海法师:出家人为什么要剃头发_出家人为什么不穿正色衣
明海法师:在生活中的禅修听禅
明海法师:生活中的禅修——《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讲解
怎样投资收藏鸡血石
明海法师:在第十二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
明海法师:堕胎后怎样忏悔?
六字大明咒怎样念有感应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放生三年那些事儿
准提咒怎样感应最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对于因果彻底明了,我们就知道怎么生活
【沉香讲堂】拥有沉香,品质生活改变一生
呷绒多吉上师:人们能自然和谐的生活必须要修因果法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二七、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
慈航法师:怎样才叫做清净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不孝的轮回
这些平日生活中的观想,都是修行的诀窍!
如何在生活中观无常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年比一年清净
怎样买与盘文玩核桃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
大叶紫檀与小叶紫檀的区别是什么?怎样识别?
宣化上人:人为什么一天比一天老?因为心各处驰逐
宣化上人:怎样才能不顺着现在所造的业流转?
宣化上人:怎样能断妄想?
净宗法师:怎样得到往生功德
不义之财君莫得:从老三过山车一般富豪生活,看因果昭彰之理
惟贤法师:怎样算是三宝弟子_三宝弟子的戒律有哪些
从领导开始,大家每周吃一天素
怎样在世俗的工作中获得大福报?积累功德?
什么叫“阴消”?怎样能“入明”?(宣化上人)
怎样念观世音菩萨圣号有感应
把艺术融入生活
怎样才能心不随境转,保持一颗平常心?
香道与茶道要怎样结合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白玛多吉:让佛法走近生活:因缘和合
香道在生活中的风雅与禅意
赵朴初答:迦腻色迦是怎样的人物?
睡眠过多反而会患头痛,怎样补充精神、增长慧力?(宣化上人)
陈红兵:试论生活禅向生态环保方向的拓展
李抒:香道是一种生活 闻香让人沉静
实用佛教十四:佛教徒的生活礼仪
宣化上人:出家人为何晚间不能吃东西
净土法门法语:怎样才叫做会念佛?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六忍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修学,佛菩萨才会住世?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怎样找回因邪YIN损失的福报
达真堪布:人是怎样生病的?
金易明:佛教的生活化与生活的佛化
净土法门法语:要怎样才如法?一切时,一切处,这一句佛号没有丢掉,这就对了。
高人指路,你应该知道的一些生活哲学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怎样检验自己的修行功夫?
请问怎样才能证悟空性?
中道的智慧生活
一天吃多少纤维素为宜
一行禅师: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发愿持守五戒
一茶一天地 一书一菩提
圣空法师:怎样超度冤亲债主最有效?
何不尝试用佛法减轻生活的烦恼压力?
法清法师:怎样才算是富人
净土法门法语:有一天的光阴,念一天的弥陀
理净法师答:生活常遇鬼怪恼我,因当如何?持咒有效吗?
理净法师:出家人如何看等孩子的问题?
生活细节巧养生
净土法门法语:用真心生活,会不会被别人骗了?
宽谦法师:缘起性空在生活中的点滴应用 世间行般若
净土法门法语:如果我们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我们的功夫就得力
怎样洗去蔬菜上的农药
我要怎样救你?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今天应当以怎样的心态过日子
怎样如法的念服大悲水
大安法师:被“鬼压身”了该怎么办?怎样能转换为好的事情?
小心!生活欧化易患癌症
悟光法师:密教思想与生活 事相之表达
在家人事物牵绊多,怎样修行最高效?
明一法师: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禅宗生活中轴线
不要评价出家人,就算是一片袈裟,鬼神看见都能得到利益!
慧广法师: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真圆法师答:关于生活中佛教的学习问题
如何在生活中消业积福
智敏上师:出家人反不如在家人吗?!
市民怎样预防禽流感?
心经
金刚经
大悲咒
楞严经
法华经
药师经
华严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观无量寿经
长阿含经
地藏经
普门品
净界法师
其他文章
佛教故事:做人的佛法
佛教故事:佛陀教你不生气
慧律法师
新闻资讯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