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据此,一切有命,当听天由命。但是,中国人又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佛教对命运的看法,契合于上面的第二种说法。
佛教核心理念是因缘说,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讲的就是:命运,其上下沉浮,取决于因与缘,取决于因与缘的好坏优劣。好因好缘,一结合,果就好就优,命运就浮就上。这也说明:命运不是固定的,不是不变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创造的。当新的因与缘被创造了,其命运的不可避免的改变也就发生。那么,旧的因与缘靠谁改变?新的因与缘靠谁创造?当然,答案是:内力我们自己的努力;还有,外力他们的加持。
由此推之:我们与他们才是命运的创造者,才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命运自己本身。命运,不是我们与他们的主人,我们与他们更非命运的奴隶。命运,只垂青于不服命运的人。基于此,佛陀不赞同甚至反对算命。虽然,历朝历代不乏高僧名僧算命,但只是以之作为方便法门而已。
在佛陀遗教中,就提醒我们:占相吉凶,仰观星宿皆所不应。在戒律本中,算命被认为是邪命之一种。
曾经,有太白山人,说自己识天识地、知天文知地理,还擅长算命。有次,慧忠国师就问他:请问山人,你住的太白山是雄山还是雌山呢?对此,太白山人茫然不知所对。
慧忠禅师又在土地上写了个一字,问之:这是什么字?
太白山人答:一字。慧忠禅师说:土上加一,应该是王字。
禅师又问:三七共多少?太白山人说:二十一。慧忠国师道:是十,为何非是二十一不可呢?
太白山人一时哑口无言,从此不敢自夸长于算命。当时,唐代宗在旁。代宗因此高兴地说:朕有国位,不足为宝,朕有国师,国师是宝。
因缘千变万化,造何因缘得何果。未来果永远是个不定数,当我们不断地在创造着新的因缘的时候。如果,一生命运早已定,那我们努力何用?我们为善何用?我们修证何用?我们的努力、为善、修证就是为了改变命运。
为此,无需算命。算过去,已无意义。因为,过去已经过去。算未来,未来的未来,也算不准,因为,我们每时每刻的身口意作为都不断地影响着未来的走向。好好把握此刻,好好做好当下,才最重要。实在要算,自己算算自己的命,自己最清楚自己做了什么,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将做什么。
别被命运拖着走,要把命运牵着走。
更新于:2023-04-21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