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时代”有正法吗?

2023-03-19 道了法师

    经常听到这样的大包大揽的“谦辞”:末法时代,众生根性钝劣。说自己根性差,符合中国的谦虚文化,但把别人都揽进去了,会被误会为一种“正确判断”。众所周知,一般的,谦辞只针对自己,不针对别人。

    现在一说末法时代,就觉得“法运”衰了。我比较认同宣化法师的看法:正法、像法、末法,在每一个时期里都同时存在。

    宣化法师讲述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浅释》讲到“争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用三个“坚固”概述佛法的法运特征:正法时代,禅定坚固,人人喜欢参禅习定;像法时代寺庙坚固,人们造寺庙、造佛像最为踊跃;末法时代斗诤坚固,如普门品所说“诤讼(争论打官司)经官(到法院讲理)处”。

    所以,宣化法师认为,正法、像法、末法,在每一个时期里都同时存在。正法时代也有造寺庙(像法特征),也不是人人都学佛(末法特征)。像法时代也不是人人都喜欢建寺庙,还有不信佛的,跟末法时代一样。末法时代也有正法(参禅打坐的),也有像法(建寺庙)。

    有将历代佛法的施行,分为“教”(教义)、“行”(实践)、“证”(开悟)三方面来衡量,即正法时期是教、行、证具现的时期;像法时期是虽无得证者,但仍存教、行的时期;末法时期是仅存教法而缺乏行、证的佛教衰微期。

    佛教“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的“时限”有多种说法,一般多采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之说。经过此三时期之后,即进入教、行、证均无的法灭时代。

    细究起来,所谓正法像法末法的理论,并不能算是一种科学判断,仅仅是为了论证什么情况下适合修什么法门而已。

    “法灭”之说更没有什么道理。佛法作为一种真理的实践,任何人不能主观臆断其兴盛衰亡,因为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不会停止的,人们对佛法感悟和验证也是具有时代性(当代性)的。

    于此看来,倒是宣化法师的讲法合情合理。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梦参法师:末法时代培养善根 相信因果努力参禅 梦参法师:末法时代培养善根 相信因果努力参禅

佛陀关于末法时代邪欲盛行的开示

末法时代,开悟有可能吗? 末法时代,开悟有可能吗?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末法时代菩萨示现主要有两种

末法时代人人都应熟背楞严咒 末法时代人人都应熟背楞严咒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佛说末法时代真修行人反遭诽谤驱逐 ! 佛说末法时代真修行人反遭诽谤驱逐 !

末法时代是怎么回事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末法时代的虹化大成就者---阿曲尊者略传 末法时代的虹化大成就者---阿曲尊者略传

净空法师:末法时代放生不要盲目,要如理如法!

海涛法师:在末法时代,读诵抄写《地藏经》,是消业最快的方法!

佛教教育短片 末法时代,为什麽90%的人修行不着道?

佛教教育短片 谨慎!末法时代,修行人最容易遇见的“六种危险”

什么是末法时代?佛教佛法为什么最终会完全消失呢?

末法时代,大圆满法和净土法门具有殊胜加持 末法时代,大圆满法和净土法门具有殊胜加持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我们已经处于末法时代了吗 我们已经处于末法时代了吗

末法时代的众生需要经常祈祷莲师 末法时代的众生需要经常祈祷莲师

能海上师:何为亲近之德?末法时代 依止什么样的师父? 能海上师:何为亲近之德?末法时代 依止什么样的师父?

佛在经典中告诉你: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佛在经典中告诉你: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末法时代 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修行好? 末法时代 出家修行好还是在家修行好?

末法时代应如何劝身边朋友念佛? 末法时代应如何劝身边朋友念佛?

末法时代怎样寻找善知识? 末法时代怎样寻找善知识?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对众生摄受力最大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对众生摄受力最大

末法时代是怎么回事

末法时代呼唤更多地藏菩萨的出现 末法时代呼唤更多地藏菩萨的出现

末法时代度母的加持特别殊胜迅速 末法时代度母的加持特别殊胜迅速

末法时代知识难求 熟读楞严才有把握 末法时代知识难求 熟读楞严才有把握

索达吉堪布:末法时代需要经常祈祷莲师

希阿荣博堪布:末法时代顾虑众多,守戒功德反而更大 希阿荣博堪布:末法时代顾虑众多,守戒功德反而更大

证严法师:末法时代道德沉沦救世应先净化人心

索达吉堪布:末法时代的众生需要经常祈祷莲师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末法时代8个很重要的法门

末法时代怎样寻找善知识 末法时代怎样寻找善知识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