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的学问

2023-01-10 其他文章

英国《每日邮报》的一篇文章指出,每天中午打个猫盹,是给健康充电的最好办法。事实上,中国人自古讲究睡子午觉,这俨然是将午觉和晚上的睡眠,提到了同等地位;而曾经不太重视午觉这件小事的西方国家,也在近些年纷纷掀起午睡运动,德国甚至将午睡写入法律,由政府强制推行。

打个盹也是给身体充电

午觉时间很短。但不要小瞧了这几十分钟的睡眠,无论是从传统中医,还是从最新的国外研究来看,把它比作最好的健康充电法之一,都毫不过分。

中医认为,中午11点到1点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此时睡眠,有调节阴阳平衡的作用,令人变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此外,国外关于午睡好处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午睡究竟有那些好处呢?

1.降血压。美国阿勒格尼学院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工作压力大,使人血压升高,不妨午睡片刻,这样会有助降低血压。

2.保护心脏。一项希腊研究显示,每周至少3次,每次午睡30分钟,可使因心脏病猝死的风险降低37%;另有资料证明,在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得益于午休能舒缓心血管系统,并降低人体紧张度。

3.增强记忆力。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午睡可以令人的精力和警觉性得到大幅度提高;德国杜塞道夫大学的研究则显示,午睡不但可以消除疲劳,还能增强记忆力。

4.提高免疫力。德国精神病研究所的睡眠专家发现,中午1点是人在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这时睡个短觉,可有效刺激体内淋巴细胞,增强免疫细胞活跃性。

5.振奋情绪,赶走抑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发现,午后打盹可改善心情,降低紧张度,缓解压力;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每天午睡还可有效赶走抑郁情绪。

睡觉时间决定效果

那么,如何在不长的工作间隙,挤出足够的午睡时间呢?《每日邮报》的报道指出,好的午觉不需太长时间,从6分钟到40分钟,你都可以收获不同的益处。

6分钟,记忆开始增强。一项德国的研究发现,6分钟的睡眠即可以起到提高记忆力的作用。因为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够大脑将短期记忆转变成长期记忆,进而腾出更多的空间盛装新知识了。

2030分钟,最佳午睡时间。美国太空总署科学家发现,午睡24分钟,即可使工作表现提高34%,头脑的整体灵敏度提高54%。此外,这个时长还有助于减缓心率,有保护心脏的作用。英国某医院睡眠治疗师纳瑞娜帠姆拉罕说:即使你没有真的睡着,只要躺下,放松大脑,就会有好处。20分钟的类似瑜伽最后的冥想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40分钟:如果你前一天晚上没睡好,白天工作又需要特别集中注意力,那么一次40分钟的午睡,可以让你进入浅睡眠状态,帮你给大脑充电。此外,每天午睡45分钟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并帮助调节免疫系统,提高身体体质。如果要睡4045分钟,最好定个闹钟。因为午睡超过45分钟,会进入深度睡眠,容易因睡眠惯性导致醒后身体疲惫、迷迷糊糊。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一个半小时的睡眠可以让你睡足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进入深度睡眠,修复身体。加州大学的马修茠克博士在研究后发现,90分钟的午睡,可以对身体进行一次很好的修复。

最好的午睡时间是下午1点到3点。习惯早睡早起的人,可以在1点左右午睡;习惯晚睡晚起的人,适合在2点半左右午睡。

午睡条件自己创造

若论睡个好觉,毫无疑问是躺着舒服。但事实上,除了少数能够在家午睡的人外,大部分学生和上班族们,还面临着无床可躺,甚至无沙发可依的将就局面。一桌一椅,是趴在桌上,还是仰靠在椅上?

卫生部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认为,姿势问题,并无一定之规。但趴时间长了,会压迫神经和血管,所以人会下意识地变换姿势。几分钟的短睡可以趴着,如果有20分钟以上的时间,还是选个舒服的姿势睡为好。如果你一时睡不着,也要把眼睛闭上,然后把精力集中到呼吸上,放缓呼吸频率,同时,在吸气时轻声发出嘶的声音,呼气时发出呼的声音,这样有助于你尽快入睡。

有睡眠障碍的要慎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某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主任郭兮恒提醒,并非人人都必须午睡,应根据身体状态和作息习惯因人而异。首先,夜晚本来就睡得不好,或常受失眠困扰的人,不宜午睡,否则会加重晚间失眠;其次,晚上睡足七八个小时,白天仍觉得困倦的人,最好不要由着自己去睡,因为睡太多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午睡只会加重症状。

2024-02-04 21:54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传喜法师:佛法不仅仅是一种学问 传喜法师:佛法不仅仅是一种学问

学问品行要兼顾 学问品行要兼顾

饭后20分钟午睡更健康 饭后20分钟午睡更健康

寂静法师:原来送礼也有这么大的学问,不会送礼,不如不送 寂静法师:原来送礼也有这么大的学问,不会送礼,不如不送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修行不是在做学问

《学佛群疑》03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学佛群疑》03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午睡减少患心脏病几率 午睡减少患心脏病几率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为人处事这门学问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为人处事这门学问

喝水也有学问,十个喝水的坏习惯 喝水也有学问,十个喝水的坏习惯

午睡要注意的事项

不畏艰险的学问僧

悉达多的示现:世间学问是修习佛法的基础 悉达多的示现:世间学问是修习佛法的基础

广钦老和尚:社会上的学问,都是治标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 广钦老和尚:社会上的学问,都是治标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脱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对联这门学问 对联这门学问

为人着想的心,才是真正的学问 为人着想的心,才是真正的学问

蔡礼旭老师: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 蔡礼旭老师: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

蔡礼旭老师: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教育好下一代 蔡礼旭老师: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教育好下一代

蔡礼旭老师:现代人求学问容易贪多 蔡礼旭老师:现代人求学问容易贪多

黄夏年教授:学问僧净慧长老 黄夏年教授:学问僧净慧长老

南怀瑾先生谈心性修养(四):人性问题是思想问题,这是人类的学问

俗语“男不带天,女不带仙”,啥意思?取名的学问还真不少

觉真法师:心灵的学问 觉真法师:心灵的学问

俗语“人怕三长两短”,究竟哪“三长”,哪“两短”,长学问了

蔡礼旭细讲弟子规 23 爱物敬人,替人着想是第一等学问

传喜法师:步步向上皆学问 传喜法师:步步向上皆学问

吃素真的对身体有益吗?素食主义者要注意了,吃素的学问很大哦

生活处处皆学问,人生时时需修行

公孙朝问子贡:孔子的学问从哪里学的?子贡回答得非常好!

国学大师南怀瑾警示年轻人,2门学问不要去钻,否则一辈子都废了

南怀瑾老师谈佛学:学佛要靠高度智慧,佛法是智慧的学问

大有学问!佛教的十种法器各代表一尊菩萨 大有学问!佛教的十种法器各代表一尊菩萨

南怀瑾:学问、道德,都要天天不断地前进 南怀瑾:学问、道德,都要天天不断地前进

你可知睡觉姿势的学问? 你可知睡觉姿势的学问?

“高兴”里的学问 “高兴”里的学问

宣化上人:人为什么要睡觉?里面大有学问 宣化上人:人为什么要睡觉?里面大有学问

去寺院该如何上香?里边大有学问 去寺院该如何上香?里边大有学问

谈谈佛教的饮食学问 过午不食与素食 谈谈佛教的饮食学问 过午不食与素食

佛门一个“行”字 大有学问! 佛门一个“行”字 大有学问!

佛像坐姿大有学问 图解佛造像坐姿 佛像坐姿大有学问 图解佛造像坐姿

为人着想的心,才是真正的学问 为人着想的心,才是真正的学问

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 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

什么才是真学问真本事 什么才是真学问真本事

修道不是做佛教学问 修道不是做佛教学问

 蔡礼旭:学问要克服浮躁之气 蔡礼旭:学问要克服浮躁之气

知识,学问,智慧 知识,学问,智慧

每日一禅:选择什么装进心里 是一门学问 每日一禅:选择什么装进心里 是一门学问

每一日禅:得是一种本事 舍是一门学问 每一日禅:得是一种本事 舍是一门学问

这些吃素的学问 你知道多少

达真堪布:什么是真学问,什么是真本事

吃素的学问 年年茹素大不同 吃素的学问 年年茹素大不同

午睡多长时间最养身? 午睡多长时间最养身?

净空法师答:世间学问没有学好,佛法亦无功夫,请问应如何是好?

吃素吃出的学问---十年生机饮食心得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