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

2021-02-18 广行法师

我们对待子女,宽严把握要有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不同的社会大环境下,要采取不同的方式。15 岁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了,所以要讲道理为主。一味地苛责就可能造成严重的逆反和不良的后果。

老师对学生生气,乃至父母对孩子发脾气,哪能愤怒到不可理喻的程度呢?不过是略现严厉之相,让学生和孩子害怕就行。就算再怎么严厉,目的也不过是让学生(孩子)害怕而已。关键是平时的教育,就应当严气正性,一言一动毫无苟且轻佻,这样学生自然如临泰山压顶不敢放肆。

如果平时毫无沉重气象,甚至与学生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等到学生调皮过头的时候,老师(或者父母)就算怒气冲天,对学生(孩子)又有什么益处呢?所以关键是老师和父母自己要做好。

子孙发达富贵往往是祖辈积德所致,与因果报应并不矛盾。这并非指祖父辈积下来的福德资财可供子孙直接继承和享用,而是指祖父辈若有德,自然感召本身具有福德的子孙生到自己家。只可惜人们俗眼难以见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导致子孙在继续享受的同时却干着损德的事,那么这家的富贵是难以持续的,这就是富不过三代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儿女成贤,当为培福、不为积财的道理。

有智慧的人不会把大笔的遗产留给子女,富贵迷人。留遗产太多反倒害了子女。儿孙自有儿孙福,让子女自己去努力奋斗,挣得自己的富贵、幸福是明智的选择。钱财有形但却无常,而道德是恒久的。所以留遗产给子女儿孙,不如积阴德给子女儿孙。

子女作恶往往是由于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一味娇惯、不加教训养成的。娇生惯养的害处是,一方面使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朴素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容易使他们养成任性的习惯,长大后可能会做出悖伦犯法的事情。任性娇惯,必然就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劝言,难免自以为是,走入歧途。一味地溺爱子女,娇惯成性难成正人。教育之爱,使子女培养为正人是正确的爱,而任性娇养是溺爱。

溺爱使子女成为废人和坏人,直至危害生灵。杀生者将自害一世,自损慧命,甚至世世堕落,可见危害至深。教育的主旨是灌输敦伦尽分、因果不爽的观念。要教导子女励志求学和做好人,努力修德,勤读书,从小立志。只有德智并进,人才有出息。读书要按照圣贤所说的知行合一去做。

教育不讲因果报应、道德仁义,是最大之缺失。素质教育要把仿效圣贤躬行实践的一课补上。子不教父之过,没有教不好的子女,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正确的教育指导,关系很大。要爱之有道,避免从小娇生惯养,不懂因果报应。

2024-02-04 21:55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宗舜法师:出家人养父母吗_对待家人会因出家而大有变化吗 宗舜法师:出家人养父母吗_对待家人会因出家而大有变化吗

大安法师: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大安法师:念佛心散乱,该如何把握?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宣化上人:我们学佛的人应该把家庭子女教育好

邪淫影响子女,杀生报应迅速! 邪淫影响子女,杀生报应迅速!

化解子女灾难,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化解子女灾难,改变命运的好方法

夫妻是缘子女是债之感:悟于广钦老和尚 夫妻是缘子女是债之感:悟于广钦老和尚

达真堪布:把握住心了,一切就都把握了 达真堪布:把握住心了,一切就都把握了

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佛前为子女许愿的方法 佛前为子女许愿的方法

佛陀在《善生经》讲若何教导子女 佛陀在《善生经》讲若何教导子女

六子女纷纷早夭膝下终无子,原是小妾死后六次投胎报复冤家--学佛网 六子女纷纷早夭膝下终无子,原是小妾死后六次投胎报复冤家--学佛网

放生问答:该如何正确对待放生? 放生问答:该如何正确对待放生?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如何对待三种病人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如何对待三种病人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居士对待僧人的「十六字诀」

问问自己的修行有没有把握 问问自己的修行有没有把握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要把这件事当做日常穿衣吃饭来对待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6.把握生命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6.把握生命

增广文钞|教子女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赵木木恭诵) 增广文钞|教子女为天下太平之根本(赵木木恭诵)

蔡礼旭:怎样对待父母的责罚 蔡礼旭:怎样对待父母的责罚

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怎样念佛让往生净土更有把握? 怎样念佛让往生净土更有把握?

索达吉堪布:要把欲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但这个度该如何把握? 索达吉堪布:要把欲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但这个度该如何把握?

达真堪布:取舍因果如何把握分寸? 达真堪布:取舍因果如何把握分寸?

索达吉堪布:真正的修行人如何对待挫折? 索达吉堪布:真正的修行人如何对待挫折?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如何把握如梦如幻的人生 索达吉堪布:如何把握如梦如幻的人生

索达吉堪布:如何对待无故伤害自己的人? 索达吉堪布:如何对待无故伤害自己的人?

达真堪布:如何对待质量不好的佛像? 达真堪布:如何对待质量不好的佛像?

佛陀教你不生气:对待痛苦的态度 佛陀教你不生气:对待痛苦的态度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以何种心态对待毁谤自己的人?

他一句话竟让五子女争相抚养乞讨白叟 他一句话竟让五子女争相抚养乞讨白叟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做人的佛法:把握当下的幸福 做人的佛法:把握当下的幸福

人命在呼吸间,把握每个当下修福修慧,才能成就解脱 人命在呼吸间,把握每个当下修福修慧,才能成就解脱

星云大师:谈对待色欲的立场 星云大师:谈对待色欲的立场

星云法师:如何对待子女 星云法师:如何对待子女

索达吉堪布:人总是生起各种分别念,该如何对待之? 索达吉堪布:人总是生起各种分别念,该如何对待之?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弟子时,为什么态度并不一样,不是应该有平等心吗?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请好好对待家人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请好好对待家人

识人,看他对待别人如何 识人,看他对待别人如何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看不顺眼的人要如何对待? 看不顺眼的人要如何对待?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谦虚有礼,谦让有度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谦虚有礼,谦让有度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0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0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1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3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6)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8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1)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2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2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5)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9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2)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59节:第九章 人生无常,唯有把握当下(2)

理净法师:如何看父母和子女的俗世因缘? 理净法师:如何看父母和子女的俗世因缘?

达真堪布:死亡到来时如何把握? 达真堪布:死亡到来时如何把握?

达真堪布:死亡到来时如何帮把握? 达真堪布:死亡到来时如何帮把握?

父母与子女如何相处? 父母与子女如何相处?

满一上师:如何对待民间的神仙现象? 满一上师:如何对待民间的神仙现象?

满一上师:如何对待禅定中出现的景象和神通? 满一上师:如何对待禅定中出现的景象和神通?

宽运法师:像对待子女一样慈悲众生 宽运法师:像对待子女一样慈悲众生

不要求感应,要有真诚心学佛,自己的学业事业也要好好对待 不要求感应,要有真诚心学佛,自己的学业事业也要好好对待

对待孩子的八个策略

达真堪布:被人家欺负了要怎么对待 达真堪布:被人家欺负了要怎么对待

海涛法师:父母造恶业才是子女发心的助缘 海涛法师:父母造恶业才是子女发心的助缘

海涛法师:父母一直相信外道,犯邪见,犯五逆十恶,子女该怎么做? 海涛法师:父母一直相信外道,犯邪见,犯五逆十恶,子女该怎么做?

达真堪布:请问应该怎样把握适度的处事观 达真堪布:请问应该怎样把握适度的处事观

以平等心来对待每个人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人生无常,有多少时间可以把握

净叶不沉—如何对待流言蜚语 净叶不沉—如何对待流言蜚语

青少年如何对待感情和攻击性心理? 青少年如何对待感情和攻击性心理?

佛化家庭:父母与子女有何因果关系_父母和儿女的四种缘分 佛化家庭:父母与子女有何因果关系_父母和儿女的四种缘分

佛化家庭:恒传法师:居士可否结婚_居士结婚了如何对待夫妻生活_夫妻生活算不算淫邪 佛化家庭:恒传法师:居士可否结婚_居士结婚了如何对待夫妻生活_夫妻生活算不算淫邪

佛化家庭:仁山法师:用完美的心态去对待爱人 佛化家庭:仁山法师:用完美的心态去对待爱人

子女是什么意思 子女是什么意思

佛化家庭: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身边的老人和长辈? 佛化家庭: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身边的老人和长辈?

佛与人生:悟通法师:把握当下去精进修行 佛与人生:悟通法师:把握当下去精进修行

佛化家庭:佛弟子应如何对待出轨的配偶? 佛化家庭:佛弟子应如何对待出轨的配偶?

佛与人生:传正法师:把握发心机会,累积福德资粮 佛与人生:传正法师:把握发心机会,累积福德资粮

佛与人生:怎么对待感情_对待感情应秉持什么理念 佛与人生:怎么对待感情_对待感情应秉持什么理念

佛学修行:在家居士应该如何对待出家人_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关系 佛学修行:在家居士应该如何对待出家人_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关系

佛学修行:学习佛法的正确态度_学佛人对待佛法应有的观想 佛学修行:学习佛法的正确态度_学佛人对待佛法应有的观想

济群法师: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济群法师: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还在为情所苦,为子女所累吗? 还在为情所苦,为子女所累吗?

佛教名词:子女(名词解释) 佛教名词:子女(名词解释)

佛学修行:曙提法师:如何消除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分别心? 佛学修行:曙提法师:如何消除不能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分别心?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缘分关系?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缘分关系?

对待神通要戒慎恐惧

父母的累都是为了子女

吃素应把握四原则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名人教育子女的十训

对待婚姻的态度

对于配偶的夫妻生活要求佛弟子该如何对待 对于配偶的夫妻生活要求佛弟子该如何对待

灭除人我对待

用睿智来对待诽谤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