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法师:孽障的心愿

2020-07-13 更多文章

◎1997.10.23讲于法云文教协会

法句经讲记(四十七)

释传道主讲

北传〈心意品第十一〉十有二章

南传〈心品第三〉三三~四三偈

一、释品题

心意品者 说意精神 虽空无形 造作无竭

竭,音(杰)kiat8求杰切

本品「心意品」,「说」明吾人的心「意」识──「精神」,「虽空无」具体的「形」相可见可触,然却可透过身体、语言的动作而映现。行善为恶,「造作」无边「无竭(尽也)」的罪福、染净,全由心意的决定、发动而来;人类心力之强大,正是牵引其上升下堕、解脱轮回的枢纽所在,因此佛法中特别重视心的净化。本品即从心的特性:隐微难见、难护难调的说明中,进一步教示学人应依戒、定、慧的修习,而使心得到调伏安乐。

心、意、识三个名词,释尊时代并未给予严密的定义,经中或说心,或说意,或说识,后代的论师也认为此三者是同一的,不过就其特殊含义来说,则可作相对的分别。1

如约认识的过程说,能引生认识的心理根源,为意根(意处)。意根与前五根(眼、耳、鼻、舌、身)相合──身心交感,于触对外境(色、声、香、味、触)与内境(法)时,即生(六)识而认识境界。识生,剎那又灭,留下影象于内,即为心的内容。心与意,为内心的两种特性:意是六识所从生的,心是六识所引生的,流出又流回。只是,意多对根身说,心多对心所说,识多对境界说。2

心、意、识的分析,深细而复杂,佛法中多有发挥;但其目的,绝不只是作为心理学来研究一番而已。印顺导师一语中的地说:『佛法对心心所的辨析,为了净化自心,即了解认识的内容与过程,为善为恶,才能给予对治而净化他。佛法的观心,是应用的心理学,这是学者所不可忽略的。』3是的,了解自心的一切内容,为了对治、净化身心的一切,这是我们在读此〈心意品〉之前,首应确立的知见与自我期许。

二、释颂义及因缘

【北传】

1.意使作 难护难禁 慧正其本 其明乃大

,音(鼓)ko2求古切

【南传】

33.轻动变易心 难护难制服 智者调直之 如匠搦箭直

轻,音(卿)kheng1求经切

调,音(条)tiau5地侨切

匠,音【状】chiong7精共切

搦,音(力)lek8柳极切

箭,音(战)chian3精见切

34.如鱼离水栖 投于陆地上 以此战栗心 摆脱魔境界

鱼,音【牛】gu5语渠切

水,音【媠】sui2时鬼切

栖,音(妻)chhe1出鸡切

投,音(头)tho5他【糊】切

于,一音(于)u5英渠切

一音(余)i5英其切

栗,音(栗)lit8柳实切

摆,音【跛】pai2边改切

北传第一章说:吾人的「意」念,常常就是处于妄想纷飞的状态,驱「使」我们「作(本作『狗』)」一般的四处闯荡、任意西东;凡夫这未经训练的心啊!实在「难」以防「护」、「难」以「禁」制。如能警觉到这些,而循佛教法去修习止观,依定发「慧」,那末,是人终能调伏端「正其」难护难制之「本」心(「本」,指心而言)。内心得到调伏,见诸身语行为,「其明」智的作用「乃」能「大」大的发挥,而终得离系缚、趣解脱。

与北传第一章相对应的是南传三三偈,但因三三与三四偈是基于同一因缘而说,因此将两偈一并作解说。

南传三三偈说:「轻」易浮「动」又无常「变易」的「心」啊!是如此「难」以守「护」、「难」以「制服」,唯有依佛法熏修定慧的有「智」慧「者」,乃能「调」伏而使「之」正「直」(「智者调直之」,为便于解说,释义为「智者调之直」),「如」同制箭的巧「匠」需按压(「搦」,按压也)4「箭」身来调「直」它。

三四偈说:「如鱼」之「离」于「水」的「栖」息地,而被「投」掷「于陆地上」一样,学佛修道之人,也当「以此」戒慎恐惧的「战栗心」,去思惟无常、苦、空之理,才能速得「摆脱」为烦恼「魔」(「魔」,指烦恼障碍)所制驭的「境界」。

南传这二偈有一则短短的因缘故事,名为:『无法控制心念的弥酰』。这是说到弥酰比丘有一次在托钵返回精舍的路上,发现了一处环境幽美的芒果园,内心十分欢喜,直觉得是个禅修的好地方,就请求佛陀允许他到那里去禅修。不过佛陀却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因为佛陀深知在喜欢的环境里禅修,并不见得就可以帮助自己得定;心静不静得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但弥酰再三对佛陀恳求,佛陀于是答应了他,弥酰也就兴高采烈地到芒果园去禅修。

据我个人的了解,其实芒果树下是并不适合禅修的,因为芒果树下有蚼螓(音ku1 sin5),树乳偶尔会滴下来,芒果花的香味还会招来胡螓(苍蝇),在树下打坐,心应该是很难定下来的吧!

弥酰或许也遭到同样的困扰吧!所以尽管他终日禅修,还是心浮气躁,无法得定。到了傍晚,他只好沮丧地回精舍,去向佛陀报告自己修禅所遇的障碍,佛陀因而开示了如下的偈颂:

「轻动变易心,难护难制服,智者调直之,如匠搦箭直。

如鱼离水栖,投于陆地上,以此战栗心,摆脱魔境界。」

弥酰听了佛陀宣说的法义,终于了解问题是出在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环境的美好与否,就又到僻静处思惟修习,摄心正定,遂在定中引发无漏慧,证得初果。

【北传】

2.轻躁难持 唯欲是从 制意为善 自调则宁

轻,音(卿)kheng1求经切

躁,音(燥)s
#601;3时告切

持,一音(池)ti5地祈切

一音【徐】chhi5出其切

调,音(条)tiau5地侨切

【南传】

35.此心随欲转 轻躁难捉摸 善哉心调伏 心调得安乐

捉,音【龊】tsak4精角切

俗作(促)chhiok4出菊切

摸,音(木)bok8文独切

得,音(德)tek4地激切

北传第二章说:凡夫的心,「轻」动浮「躁」又「难」以「持」守、难以驾驭,当面对可意的色、声、香、味、触境界时,往往起贪爱而思占有支配;而面对不可意的境界,又起瞋恨而思抗拒排斥;即使没有所对境,内心还是可以思前想后、想东想西,片刻不得安静,所以说心「唯」可意的「欲」念「是从」(「从」,有随逐之意)。学佛之人深知心居于主导一切的地位,所以修道首要「制」御心「意」,使其安定专注、柔和谦下,方「为」妥「善」而值得称叹的。「自」心得以「调」伏安定,再于闻思修学佛法中开发智慧,「则」能离烦恼而得「宁」静安乐。

与此相对应的南传三五偈说:「此心」常「随」可爱、可「欲」的境界而「转」,「轻」动浮「躁」而「难」以「捉摸」、难以调御,「善哉」!(此作赞美感叹之词)自「心」得以「调伏」者!「心」一旦得到「调」伏,则能不受烦恼的干扰而「得」到宁静「安乐」。

这一偈,南传有一则因缘故事,名为:『能够洞察他人内心的女士』。这是说有六十位比丘,在得到佛陀所指示的禅观主题后,就到一处位于山麓下的村落去禅修。村长的母亲玛蒂迦玛塔得知此事,就时常供养比丘们食物,并为他们搭了一座雨蓬,方便他们在雨季继续禅修。她见比丘们如此精进禅修,一天就请求他们指导她禅观,比丘们于是教她观色身三十二相的无常、苦、无我。没想到玛蒂迦玛塔宿世的善根深厚,竟比这些比丘们更早证得三果,并且有了神通。

玛蒂迦玛塔以通力得知比丘们虽然还未证果,却都有证阿罗汉果的潜力,只是需要足够的食物来滋养色身。身力强,才有强大的心力可以专心修道,所以她就发愿为比丘们准备营养的食物,好让他们可以安心办道。比丘们遂在善缘中正念精进,个个证得了阿罗汉果。

雨安居结束后,一行人就返回祇树给孤独园,去向佛陀报告他们修行的成果,并且特别提到玛蒂迦玛塔,因为她能明白他们的心意和需要,才使他们的道业得以快速成就。

一位比丘在听说了玛蒂迦玛塔的作为之后,就也想到那个村落去禅修,好接受玛蒂迦玛塔的护持。于是在得到佛陀指定的禅观主题以后,他也动身到那里去了。一如预期,当他想要某种东西时,玛蒂迦玛塔总会亲自将那些东西送过来供养他。有一次,他忍不住就问玛蒂迦玛塔,是否真能洞悉别人的心念?玛蒂迦玛塔虽未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比丘反而心生畏怯,担心自己如有不纯净的心念,一定会遭到鄙视。有了这种想法,比丘就再不愿意继续于村落中禅修,而决定回祇树给孤独园去。

佛陀听完比丘所言,就告诫他:眼前只需专注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调伏内心,所以只管专心一意于禅观的修习,不要管其他,于是说此偈言:

「此心随欲转,轻躁难捉摸,善哉心调伏,心调得安乐。」

※ ※※※※

凡夫的心,是充满矛盾的,既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又不希望别人了解太多的自己。最好别人知道的,都是美好的自己;至于不美好的那一面,不管自己知也不知,总会自动地、小心地覆藏起。这在一般人来讲,或者极其平常,但就学佛的态度而言,则未免欠缺真诚!

尝于课堂中举个案为例作分析,希望同学们因此了解佛法的日常应用;不过听者的反应,往往出乎我的意料。有人觉得师父说来说去,好像都是在说我;有人则只对主角是谁、只对故事本身感兴趣。其实,人的烦恼是有着共通性的,只是各人的修养、表达不同;主角是谁,何关紧要呢?重点是:你自己有没有这样?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之,如此而已!别人了解自己也罢,误解自己也罢,那都无关重要;自己认不认识自己、了不了解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我们只能为自己负责,不是吗!

【北传】

3.意微难见 随欲而行 慧常自护 能守即安

【南传】

36.此心随欲转 微妙极难见 智者防护心 心护得安乐

北传第三章说:吾人的心「意」识,「微」昧深隐而「难」以察「见」,却往往「随」逐色、声、香、味、触等五「欲」境界「而」驰「行」,起贪生瞋或痴迷其中,造恶受苦。要终结这苦恼的轮回,唯有在戒──德行的基础上修定发「慧」,才能「常自」防「护」身口意三业。「能守」身摄意、止恶行善,又能一分一分放舍对自我的执着,「即」可在现生得到「安」乐自在。

与此对应的南传三六偈说:「此心」常「随」可意、可「欲」的境界而「转」,隐「微」深「妙」又「极难」察「见」。善修佛法定慧的「智者」,深知一切善恶业行,皆由心的造作而来,所以首当「防护」自「心」;自「心」得到防「护」,言语行为无复造恶逾矩之患,如此即可免于厄难而「得」到现世「安乐」。

※※※※※

心是隐微难见的,或者有人并不同意这句话,认为那是别人的心才隐微难见,我自己的心,难道还不认识、还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吗?很不幸地,绝大多数人的确并不认识自己的心,也不真正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而且常常在还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的同时,恶言已然出口伤了人、恶行已然造作害了人!我们何以后知后觉,甚至不知不觉至此呢?这固然因为心的速度太快,快到我们来不及去觉察;但我们对此散乱奔逸的心,也实在习焉不察已久!

该如何防护此外放奔逸的心呢?这非先对心的内容、心的活动了了分明不可。打坐,不失为初学者学习观心的方便,读者不妨回顾本讲记〈惟念品第六〉中的释义;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练习摄心。心一境名定,若我们也能将心安住在当下的每一个工作,甚至每一个身体的动作上,久而久之,心自然逐渐安定专注;安定专注的心,一起心动念,就容易觉察。这是独处时的用功方法;至于处众,则可藉由与他人的互动,及言行的反省来观照自心。这虽然有很长的时间,都只能作事后的检视反思;但练习久了,心的敏觉性提高了,觉察力也会与日俱增,而终于追上心的速度。

不过,能够觉察内心正在活动的烦恼,并不见得就有能力可以中止它从心念发展到言行。如觉知自己正在起瞋心,我们可以及时剎车,不让它表现在脸上、嘴上和肢体上吗?就算做得到外表如常,我们的内心可以就此风平浪息吗?不,我们不但不愿意剎车,甚至还刻意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表现出来,让对方知道。先伤害自己,然后又伤害别人,所以唯有以智慧了达世间实相,才是根除烦恼,釜底抽薪的办法。然为了不使智慧流于狂慧、邪慧,慧学又必然要与戒、定二学俱修;有了智慧,那才真能做到防护自心! 

(待续)

【注释】:

1印顺导师,《佛法概论》〈佛法的心理观〉,页105。

2印顺导师,《佛法概论》〈佛法的心理观〉,页112。

3印顺导师,《佛法概论》〈佛法的心理观〉,页117。

4《说文.手部》:「搦,按也。」段玉裁《注》:「按者,抑也。」「如匠搦箭直」,净海法师所译之《真理的语言》作:『如矢师矫正箭直』。

更新于:2020-07-13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