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0 菩提书院
进入三级修学已接近一年了,发现学习中总伴随着一种忐忑。
反思为何会有这样一种心态,首先是自己修学不够精进,没有做到真诚、认真、老实,在不自觉地和师兄们对比后,产生了消极心态。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不能接纳自己。我的性格中,骄傲和自卑兼具。学生时期,成绩排名靠前的时候容易骄傲,落后时就自卑,自卑了又逃避,发现逃无可逃的时候又开始努力,所以学习成绩总是忽上忽下,一直处于一种认真和懈怠的轮回中。但不管是认真还是懈怠,都是以一种不良的心态在对待。
这种串习在佛法的修学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刚开始进班的时候觉得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自己对法义也能做到理解。但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师兄们都很了不得,都很勇猛精进。一开始我还宽慰自己,是因为我没有任何佛法基础,其他进步很大的师兄或多或少学过几年了。虽然安慰了自己,但内心那种自卑已经悄然生起了。我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学习了一阵子。
由于自己没有合理安排好工作生活,导致修学的时间很少,经常分享的时候没有太多心得。虽然听着其他师兄的分享都很受益,内心也在想,如果我也够精进,很多都是可以领悟到的,现在反而要依赖师兄们的分享来加深对法义的理解。于是我在修学中经常陷入懈怠和自责的恶性循环。
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够接纳自己,不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得好的时候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得不好的时候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努力,遇到挫折只知道逃避,而逃避只会让事情恶化。意识到这点后,我内心有一股力量在推进我,坚定我修学的信心。在我懈怠的时候提醒我好好修学,在我内心纠结的时候安抚我,而那种骄傲的心态也几乎不再出现了。自卑的心态偶尔还会出现,但我很快就能觉察到并慢慢让它离开。
我想这股力量就是这段时间的修学所得,还是有进步的。以前是过度地否定自己,过度地沉浸在不足中,我应该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还是个凡夫。但这不代表任由这些串习牵着走,而是放开束缚着自己心的枷锁。觉平师兄分享过,刚开始的时候尽量让法义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不是左耳朵进左耳朵出。确实我还做不到全盘理解和接受导师的开示,但我争取每次学习法义后都能在内心沉淀一些。
我想以我目前的根机,是时刻都需要观照和敲打的。也很感恩慧诚师兄和净凤师兄、智成师兄经常善巧地提醒我纠正自己的错误。虽然我还不能完全做到,但也在稳步前进中,我是有信心追随导师的步伐前进的。菩提路上,虽然障碍很多,但我相信我可以冲出重围,破迷开悟。
接纳自己,认清当下的自己,才能将佛法与自身产生联系,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的认识和观念。皈依三宝也是通过皈依外在三宝而成就我们的自性三宝。修学就是修正自己,把漏器、垢器、覆器调整成为合格的法器,纳法入心,改变生命品质。
2024-02-04 21:56
大寂尼师:如果有僧宝住世,而你却自己在佛前自誓皈依,就犯下几点过失
雍和宫法轮殿里宝贝多,寺院自己最宝贝的宝贝却最容易被视而不见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刚晓法师: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二章 见仁见智的心理学原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宣化上人: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
善导大师:信愿法师:《观经》注疏者甚多,为何采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修学?
净土法门法师:你每天批评,就显示你的心不清净,你对于佛法修学毫不得力
惟贤法师答: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那个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菩提罗迦玛拉王子 培养善德珍爱自己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可以违背自己的道德良心,但属于自己的因果业力绝不会
求生净土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人不一定能往生。【索达吉堪布】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认真修行,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冤亲债主不障碍你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好好的修,不要管别人,各人有各人的业因果报!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