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烦恼即是心魔 转烦恼得智慧

2016-12-21 大德居士

南怀瑾先生(资料图)

有了禅定以后,“乐离垢明慧”,才能发起智慧。智慧是什么?是离一切心理上的染污,唯识学心所上的染污都离开了,心中明净。这明净不是理论,是功夫,内外光明清净。这个时候,真正的智慧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发动了。得了智慧干什么?大彻大悟而证得菩提,所以“乐广菩提心”,菩提是翻译名称,意思是觉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大彻大悟。这里为什么要加一个“广”字?表示不是我们一般小智慧小聪明境界。所以我这一次跟着去年讲的《瑜伽师地论》连贯下来,要你们研究《成唯识论》,就是要开发开广你们的智慧。真了解了菩提心,就知道它的体是性空缘起,而以大悲心为用。真得了菩提心,一定发大慈悲心。

“乐降伏众魔,乐断诸烦恼。”什么是魔?不是你夜里看到了鬼,烦恼就是魔,一切众生心中皆有烦恼。我常说佛学比一切学问都高明,例如佛法用的烦恼二个字,或者翻译成烦惑,每人每天没有哪个时候不在烦,恼是讨厌。烦恼不是痛苦,痛苦就很严重了。没有一个人不烦恼,《维摩诘经》说“烦恼即菩提”,看你能不能把烦恼转过来,烦恼转了,就清净了,就大彻大悟了,就离垢明慧了。烦恼就是尘垢染污,一切心态心所所起的,都是染污心理。魔有很多种,烦恼也有很多种,所以佛说:“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烦恼”,这呼吸一进一出叫一念,这一念之间就有那么多烦恼,自己没有检查出来。

你们爱写文章的就可以体会,当你拿着笔在写字的时候,你观察一下这就要有定力了,我们的思想来得快,笔跟不上,你用电脑打字也跟不上。思想很快,一把握不住就溜过去了。你想记录自己一剎那之间有多少思想,是没有办法的,尤其是思想敏捷的人。

“乐净佛国土。”烦恼清净了,就一念之间烦恼不生,叫无生法忍,离染污心而明净,此心就是净土,净土就是佛土。《维摩诘经》说“心净则佛土净”,内心一净了,佛土境界就清净了。道家张紫阳真人讲过:

不移一步到西天,

端坐西方在目前。

顶后有光犹是幻,

云生足下未为仙。

不须要往生,已经生了,也不要往,自然生,也不往,自然去。西方就在你心田中。你纵然修禅定到全身放光,也还是幻境界。你身体可以飘起来,站在白云上,还是妖魔境界,仍然是由妄想心生出来的,并不稀奇。换句话说,你心还没有清净,还在着相。不着相烦恼就转菩提了,就达到乐净佛国土。

——南怀瑾先生《维摩诘的花雨满天》菩萨品第四

2024-02-04 21:57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静候的智慧 静候的智慧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用智慧根本断除烦恼,比如这种对色尘所起的贪爱,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途径?

远离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远离烦恼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空性和智慧是入门的基础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空性和智慧是入门的基础

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忏云法师:如何对治烦恼习气_对治烦恼习气的方法

宗舜法师:宗教的生态智慧与科学发展观 宗舜法师:宗教的生态智慧与科学发展观

静波法师:佛教徒应当驾驭智慧之箭、挥智慧之刀 静波法师:佛教徒应当驾驭智慧之箭、挥智慧之刀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智海法师:佛法修持与生活(第六届智慧之旅禅修营)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达真堪布:为什么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智慧 2018观音法会开示(二)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呷绒多吉上师:一个有智慧、真正的修行人眼里示现的一切都是因果的正见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达照法师:学佛学智慧是根本

宣化上人:若有这种种的视观察力,就什么麻烦 烦恼也没有了 宣化上人:若有这种种的视观察力,就什么麻烦 烦恼也没有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清净心生智慧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清净心生智慧

海云继梦:从智慧入!随时检视自己的身心 海云继梦:从智慧入!随时检视自己的身心

大安法师:弟子烦恼不断能够往生吗 大安法师:弟子烦恼不断能够往生吗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86)用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来教育,用因果法门来劝导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86)用佛陀的智慧和慈悲来教育,用因果法门来劝导

净土法门法师: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境界里头,心是清净寂灭,生无量智慧、无量德能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境界里头,心是清净寂灭,生无量智慧、无量德能

宣化上人:传授开智慧咒 宣化上人:传授开智慧咒

黄念祖:你能信难信之法,就说明你善根很厚,智慧很深啊 黄念祖:你能信难信之法,就说明你善根很厚,智慧很深啊

净慧法师:无为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智慧 净慧法师:无为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智慧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大宝法王: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气,要练习和烦恼做朋友

为什么忍辱即智慧? 为什么忍辱即智慧?

证严法师:有智慧的信任 证严法师:有智慧的信任

证严法师:有智慧 证严法师:有智慧

达真堪布:行菩提心修持六度之般若(智慧)度 达真堪布:行菩提心修持六度之般若(智慧)度

慧律法师:只要内在的“贪”不除掉,你就永远烦恼 慧律法师:只要内在的“贪”不除掉,你就永远烦恼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慧律法师: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广钦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通过磕头将智慧气的脉打开、业障气的脉关闭,出离心、菩提心自然就有了 通过磕头将智慧气的脉打开、业障气的脉关闭,出离心、菩提心自然就有了

文殊菩萨:无上的智慧 文殊菩萨:无上的智慧

龚隽: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3.习禅与读经 龚隽:禅学的生命智慧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 3.习禅与读经

深信因果,跟随佛陀的智慧规划生命 深信因果,跟随佛陀的智慧规划生命

郑石岩:觉·教导的智慧 第九章 结语——对生命的敬重 郑石岩:觉·教导的智慧 第九章 结语——对生命的敬重

佛教智慧如何为爱情保鲜? 佛教智慧如何为爱情保鲜?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智慧解脱 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和智慧解脱

吕胜强:以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永怀导师 吕胜强:以智慧为导的“悲增上菩萨”典范──永怀导师

发挥佛教文化的力量和智慧 构建和谐六盘水 发挥佛教文化的力量和智慧 构建和谐六盘水

韩焕忠:佛教的圆融智慧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 韩焕忠:佛教的圆融智慧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

净土法门法语:尘沙烦恼与无明烦恼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尘沙烦恼与无明烦恼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六个根本烦恼 净土法门法语:六个根本烦恼

舍利弗·智慧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

净土法门法师:熟透因果,做一;个有智慧的自在人 净土法门法师:熟透因果,做一;个有智慧的自在人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第九讲 五根(第三部分)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第九讲 五根(第三部分)

法增法师: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一 贪的调服 法增法师:烦恼的类型与对治法 一 贪的调服

中道的智慧生活 中道的智慧生活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自己把烦恼留下来 护法法师:内观禅修法 自己把烦恼留下来

舍弃我禅师: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 五盖 舍弃我禅师: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 五盖

舍弃我禅师: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 定·调御五根 舍弃我禅师:四念处内观智慧禅法 定·调御五根

班迪达尊者:用正确的方法来挣脱烦恼的束缚 班迪达尊者:用正确的方法来挣脱烦恼的束缚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尊者答:如何认识业力、烦恼?

净土法门法语:烦恼习气太重,纵然是念佛,佛号不曾丢失,也不起作用 净土法门法语:烦恼习气太重,纵然是念佛,佛号不曾丢失,也不起作用

烦恼易断,习气难除 烦恼易断,习气难除

印良法师:智力和智慧,从何而来? 印良法师:智力和智慧,从何而来?

一种智慧的思维 一种智慧的思维

雪漠:作家需要智慧的修炼 雪漠:作家需要智慧的修炼

大安法师:贪、瞋、痴、慢、疑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 大安法师:贪、瞋、痴、慢、疑如何对治这些烦恼呢?

悟妙法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情绪,降伏心魔? 悟妙法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情绪,降伏心魔?

净土法门法语:这个果,是无量无边无尽的福报,智慧福德圆满 净土法门法语:这个果,是无量无边无尽的福报,智慧福德圆满

衍慈法师:慈悲、智慧与慈善 衍慈法师:慈悲、智慧与慈善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高兴或烦恼,全在于你如何选择

根治烦恼的妙药是什么? 根治烦恼的妙药是什么?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四章 菩萨行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四章 菩萨行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六章 法供养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十六章 法供养品

南怀瑾先生:学佛就是要走这十个路线 南怀瑾先生:学佛就是要走这十个路线

依昱法师:观心·开心 第10章 禅定与智慧 依昱法师:观心·开心 第10章 禅定与智慧

践行德化教育开启智慧锦囊 践行德化教育开启智慧锦囊

智慧有哪四个层次? 智慧有哪四个层次?

业障清净了,色身清净了,才能开发智慧 业障清净了,色身清净了,才能开发智慧

昌臻法师: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 昌臻法师:折服现行烦恼是修心要务

达真堪布: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达真堪布: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学佛感悟:放下我执,烦恼纠结也便云淡风轻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如何对治学佛后的另一种烦恼?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面临丈夫背叛夫妻情尽,她如何走出我执挂碍,放下烦恼?

企业 CEO 用佛法智慧巧破“360 无死角管理”中的“死角” 企业 CEO 用佛法智慧巧破“360 无死角管理”中的“死角”

消除烦恼的方法:三无漏学 消除烦恼的方法:三无漏学

消除烦恼的方法:求学要诀 消除烦恼的方法:求学要诀

消除烦恼的方法:没有异端 消除烦恼的方法:没有异端

用好自己的智慧 用好自己的智慧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消除烦恼的方法:平等不二

消除烦恼的方法:嗔为毒根 消除烦恼的方法:嗔为毒根

消除烦恼的方法:不爱不忧 消除烦恼的方法:不爱不忧

消除烦恼的方法:善言淑世 消除烦恼的方法:善言淑世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女友用智慧解救她的老师 女友用智慧解救她的老师

智慧第一,大势至菩萨 智慧第一,大势至菩萨

有烦恼 当自责 有烦恼 当自责

乔布斯的“极简生活”透着佛教智慧 乔布斯的“极简生活”透着佛教智慧

宁静下来的心一定能产生智慧 宁静下来的心一定能产生智慧

达真堪布: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有智慧的人 达真堪布:能做到这样,这就是有智慧的人

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察烦恼根本 辨六根功德 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察烦恼根本 辨六根功德

有智慧的慈悲 有智慧的慈悲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