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佛教的依法不依人

2016-10-12 藏传法师

有的人问佛教讲依法不依人,为何还要找个上师呢?不少汉地的法师也有这样的疑问。

每个佛子,都需要上师,就如同佛陀时代的罗汉们、菩萨们,他们的上师就是佛陀。又如因由我们的喜好及能力,可以选择一所大学学习。但你进入大学,并不是将所有院系的一切教材都交给你,让你自学成材,必须要有各科老师的教授及班主任的管理。

不依法,是指你在北大学哲学,却偏要找一大堆清华的教材来学,这并非是北大没教材,教不了你,而是你自己的问题。依法,是依佛法,具德上师知道你的水平和层次,懂得如何教导你,不用你自己东挑西选,依教奉行就是了。

你在北大读哲学系,看到医学系也不错,这个老师跟你关系很好,所以你就偶尔去上这个老师的课,但你这样是无法学好的。并且,因为分心,哲学你也不会学好。任何一门学习,必须要全身心投入,跟随自己的导师学习,才能学有所成。你如果依着对某个师父的喜好去学佛,就是“依人”,要记住自己学的是佛法,要“依法”。

现在有些居士“依人”不依法,搞出派系斗争的也大有人在。听说有座寺庙大师父和二师父闹矛盾,二师父的弟子就出钱出力想方设法干掉大师父,让二师父当家。大师父的弟子不甘心,于是又想办法对付二师父,不只犯戒还违反国家法律!这些他们的弟子来问我,我对他们说:“居士们,有没有听过破和合僧这个戒律?一旦居士挑拨两个出家人出现纷争,这个居士根本不用修行了,八热地狱的最下层无间地狱,也就是中国人经常讲的十八层地狱的最下层,就是你的家。阿弥陀佛你也不用念了,就做好准备去那儿吧!”

这还是佛教徒吗?这是法师和居士该干的事吗?如果法师们你争我夺所谓的宝座,那还不如入世去做生意,自己当个董事长算了。可佛门败类,不信这些,将世俗中的争斗带到寺庙,造作出不可思议的恶业。

我很喜欢这个师父,我觉得那个师父对我好,我觉得这个师父好帅啊等等,念头想法都是在“依人”,不要忘记师父是干什么的?你是要跟随他学习佛法的精髓,他应该是你学佛的老师。无论你拜谁为师,都是为了学佛。

不管是大师兄教的,还是二师兄教的,只要他在教佛法,都是好的,有啥好争的?依法,告诉我们佛法是最重要的,能够教授你的师父,即为善知识,他们是为了教你佛法而出现的,不是为了陪你嘻嘻哈哈,泡茶聊天,吟诗作对,画画写字的。

有些师父,见了你恭为上宾,恨不得把你供到桌子上,那肯定是一个不如法的师父。师父,就是教你佛法的,你有缺点毛病,就会让你改,就算有时投你所好,目的也是为了让你学佛。如果一个师父从不和你谈佛法,不谈修行,不谈如何化解心灵的烦恼,这个师父跟你那些凡夫的狐朋狗友有啥区别?可能还不如他们,世俗的朋友还会请你吃个饭,而所谓的法师只有你去供养他吃喝玩乐的份儿。你学不到任何佛法,甚至会断送了自己的慧命,他也在造恶业,两败俱伤。这种就是“依人”的弊端。可见,一个佛子的正知正念是多么重要。如果一个上师不能弘法利生,就像一个挂名的大学教授,他并不教书,对学生没有任何用处。

僧,有些如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如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菩萨。虽然我们并未见过他们,但是脑海中始终有他们的形象和慈悲精神相伴。这种伟大的精神教育了一代代佛子,让他们的心胸越来越宽广,解脱之路越来越坚定。于无形中加持我们,让我们领悟到伟大慈悲力的僧宝,就是菩萨们。

僧,有些追随伟大的释迦牟尼佛出家实修,将佛教的教义准确无误记录下来,留给我们殊胜的宝藏《大藏经》。让佛法的教育得以流传与广弘的僧宝,就是罗汉们。

僧,有很多佛教的大成就者,是世世代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慈善家,他们是将众生平等、大慈大悲的精神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的僧宝,就是历代传承上师与高僧大德们。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修行伴侣和榜样,如果所谓僧人的道德品质、佛法与修为都不如我们,如果他们戒律不清净,如何称得上僧宝,称得上人天导师呢?

依法不依人,极其重要。找到具德上师,跟随他专心闻思修佛法,也至关重要,两者在解脱与成就之路上,均是不可缺少的关键。

点赞 3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的真理:第十四课、三法印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教仪轨制度:十五、焰口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学启蒙:第二十五课、阿育王提倡佛教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佛门礼仪常识:佛教寺院巡礼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五)石窟 第五章、佛教文化艺术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祖庭 第四章、佛教的胜迹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法苑谈丛:(二)寺院制度 第二章、佛教的制度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佛学书籍:佛学入门须知:认识佛在世时,佛涅槃后,佛陀及佛弟子如何接受信众皈依佛教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这四种花卉在“佛教”中有很大的意义,不知道你见过其中的哪些呢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什么是婚姻?家家有本难念经,佛教怎么说?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佛教中的“忏悔”真的有用吗?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菩提】_佛教中的菩提是什么意思_菩提代表什么意思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六度】_什么是六度_佛教六度是什么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放生因果:供养_供养的意思是什么_佛教对供养的解释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唯有佛教能解答千古难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放生指南:佛教放生的功德和福报和注意事项 放生指南:佛教放生的功德和福报和注意事项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 本教需要说清楚,它与佛教到底有没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