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6 汉传法师
真正来讲,我们皈依的是自性三宝。自性三宝是什么呢?我们内心本有的那份慈悲和觉醒的力量,就是自性佛宝;因为内心本有的慈悲和智慧,是我们生命的真相。与之不相应的、阻碍智慧和慈悲生长的是非法,非法应当舍弃,这就是自性法宝;要想获得智慧的提升,就要勇于实践,勇于实践就叫做自性僧宝。我们内心的光明,以及它所照射的轨道、法则,应遵循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加上我们依此勇敢地落实,这就是内在的自性三宝。
内在的自性三宝要靠外在的住持三宝来引发,所以外在的住持三宝也很重要。如果没有释迦牟尼佛示现人间,我们永远不知道还有这么一种殊胜的宇宙真理在呈现;如果佛不说法,没有经典把佛说的法记录下来,我们内心所有对精神生命的探索就没有验证标准,很难知道错和对;如果没有僧就不能建立三宝,僧是佛的意志和精神的继承者,是佛教生活的载体、平台,没有这个平台我们将难以获得很多殊胜的因缘。这就是住持三宝,就好像天地之间的大竹一样,有了主干一切枝叶就都有了依靠。我们的内心虽然有美好,但是不通过外在的依靠也很难发现。
我们要恭敬住持三宝,特别是对僧宝。只要是人都不完美,僧也会有不完美的地方。而且人所有的判断都有相对性,僧的精神境界我们看不到,也没办法超越。所以,我们应当经常观僧的功德,不要观其过失。就算他有过失,因果是他的,和我们也没关系。但是他的功德,他住持佛教、为佛教站岗的精神对我们有利,就应当恭敬。这是皈依之后大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恭敬心一种善根和善品。对待经书,我们也要有恭敬心,不能把它当作世间书籍那样,随随便便地扔和踩。这说明我们的心是散乱的,不知道对于精神生命应当给予一定的礼遇。那么,我们身的善业就不会生起。善业没有生起,恶业一定会生起。所谓的恶业都是基于想当然或者贪嗔痴这些内因。每一次对佛像、经书、僧侣的赞叹,都在培养自己内在的美德。
我们感恩是有理由的,并不是奉承谁。佛弟子要如此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如理思维事物存在的功德性,对于功德应当尊重。我们要做防护,不要让对负面的东西入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污染我们的本心。我们的身清净、语清净、意清净,难道不是一种愉悦吗?
善心得善果,行自己的善就好。这世界本来就不圆满,人生不过百年,我们能管得了多少?管好自己是可能的。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也是一种智慧的应用。
2024-02-04 21:57
崇慈法师答:当自己的家人、亲友都不能理解我对佛法的信仰,而说我是迷信,我该咋办?
大寂尼师:如果有僧宝住世,而你却自己在佛前自誓皈依,就犯下几点过失
雍和宫法轮殿里宝贝多,寺院自己最宝贝的宝贝却最容易被视而不见
慈法法师: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一、珍重自己当下当念成就的圣因圣缘
刚晓法师:周易奥秘——心理学 第二章 见仁见智的心理学原理:“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
宣化上人:你不守戒,不是别人受伤,而是自己受伤,自己的自性受伤
惟贤法师答: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那个
陈燕珠:法句经要义 第十二品 自己品 菩提罗迦玛拉王子 培养善德珍爱自己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可以违背自己的道德良心,但属于自己的因果业力绝不会
求生净土只是为了自己快乐,其实这种人不一定能往生。【索达吉堪布】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认真修行,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冤亲债主不障碍你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好好的修,不要管别人,各人有各人的业因果报!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二 与世界和平共处须从自己做起 A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