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开示!佛教里的10种善恶因果

2016-07-16 佛学入门

深信因果

选自《弘一大师文集——法义》,弘一法师著述

今复举恶业、善业别述如下:

恶业有十种。

杀生、偷盗、邪淫、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悭贪、嗔恚、邪见。

造恶业者,因其造业重轻,而堕地狱、畜生、鬼道之中。受报既尽,幸生人中,犹有余报。今依华严经所载者,录之如下。若诸‘论’中,尚列外境多种,今不别录。

一、杀生......短命、多病

二、偷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

三、邪淫......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

四、妄言......多被诽谤、为他所诳

五、两舌......眷属乖离、亲族弊恶

六、恶口......常闻恶声、言多诤讼

七、绮语......言无人受、语不明了

八、悭贪......心不知足、多欲无厌

九、嗔恚......常被他人求其长短、恒被于他之所恼害

十、邪见......生邪见家、其心谄曲

善业有十种。

下列不杀生等,止恶即名为善。复依此而起十种行善,即救护生命等也。

一、不杀生:救护生命

二、不偷盗:给施资财

三、不邪淫:遵修梵行

四、不妄言:说诚实言

五、不两舌:和合彼此

六、不恶口:善言安慰

七、不绮语:作利益语

八、不悭贪:常怀舍心

九、不嗔恚:恒生慈悯

十、不邪见:正信因果

造善业者,因其造业轻重而生于阿修罗人道欲界天中。所感之余报,与上所列恶业之余报相反。如不杀生则长寿无病等类推可知。

由是观之,吾人欲得诸事顺遂,身心安乐之果报者,应先力修善业,以种善因。若唯一心求好果报,而决不肯种少许善因,是为大误。譬如农夫,欲得米谷,而不种田,人皆知其为愚也。

故吾人欲诸事顺遂,身心安乐者,须努力培植善因。将来或迟或早,必得良好之果报。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即是此意也。

开示

点赞 1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佛教医方明的饮食疗法

自己的因果自己了,自己的“自闭症”要靠自己闯 自己的因果自己了,自己的“自闭症”要靠自己闯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念佛人多是老头老太?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东林寺为什么特别强调计数念佛,每日念佛规定数量,不知有何依据?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东林寺为什么特别强调计数念佛,每日念佛规定数量,不知有何依据?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佛不经常示现让人增强信心?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为什么佛不经常示现让人增强信心?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三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三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六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三十六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一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四十一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道场】什么是佛教道场?文殊菩萨道场在哪?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九、戒除烟酒修众善

妙莲法师:如何念佛_妙莲老和尚开示念佛 妙莲法师:如何念佛_妙莲老和尚开示念佛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佛教五戒指的是哪五种戒律?

战争中的因果故事 战争中的因果故事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星云大师:佛教的十九种日常修持法门

“假疫苗”之痛,从因果里面找找答案 “假疫苗”之痛,从因果里面找找答案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生老病死的看法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一、空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业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皈依修学手册:五戒是什么_佛教五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性

皈依修学手册:什么是三皈五戒开示 皈依修学手册:什么是三皈五戒开示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谈佛教现状——末法十大弊端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当代世界佛教的中心在中国 -智悲佛网

若行恶后再修善,因果能抵消吗? 若行恶后再修善,因果能抵消吗?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皈依修学手册:信佛的开始:皈依佛教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二篇 大乘不共法的净土─极乐、琉璃净土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佛教丛书·教理:第一篇 惭愧忏悔

唐太宗与佛教 唐太宗与佛教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三章、了解您的烦恼 第三节、烦恼的种类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您认识佛教吗:第四章、如何去除烦恼 第二节、如何去除违犯性烦恼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佛教作品选录: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因果故事: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因果故事: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若能明信因果,路遥的《人生》就要改写 若能明信因果,路遥的《人生》就要改写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十七课、民俗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四课、宗派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佛教问题:第十九课、神异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实用佛教:第十五课、佛教徒的一日行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佛教与世学:第十课、佛教与会议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实用佛教:第十七课、佛教徒的生涯规划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二课、佛教与环保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与世学:第十六课、佛教与建筑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佛教史:第三课、部派佛教的发展

无论怎么算命都挡不住因果 无论怎么算命都挡不住因果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仪轨制度:一、丛林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 佛教的真理:第九课、十二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