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观礼,极乐世界,黄金地上」。刚才说了黄金为地,刚才已经说了这是一个譬喻,世间上只有黄金可以拿来做譬喻,我们还可以稍微知道极乐世界的地如何的光、如何的明、如何的干净、如何的整齐。「宝树行间」,它是七宝的树,都很整齐,不是杂乱无章,一行一行都排得很整齐。这个树是七宝为树,七宝是做为形容词,不是那个很机械的,把那些宝,长得那样的叶子,种种都是超乎世间的。宝树行间,在黄金地的上面,宝树一行一行里头,在「莲花池内,宝楼阁中」,讲了四个地方。在地上经行的,走著念佛的,坐著打坐的;有在宝树行间,在树的行里头,在里头绕著这些树中间穿行的、经行的;在莲花池内,有的在那沐浴、有的在那静坐。宝楼阁中,宫殿楼阁,七宝的楼阁之中,就有许多是「发菩提心,念佛往生」的人。发了菩提心又一向专念,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全都出来了,之后的又一向专念,在这地方凑齐了,所以一向专念有两次提出。
现在就是在这些地方,在黄金地上、宝树行间、莲花池内、宝楼阁中,都有发菩提心念佛得往生的人在那里,在那里是「住正定聚」。这个定聚,这是一个名词,有三种:一种是正定聚,一种是邪定聚,一种是不定聚。聚就是聚合,也就是类。我们把这个话分为三类,一个是正定类,一个是邪定类,一个是不定类。这个分类有好几种分法,是不同的,这回介绍的是最普通的一种,对於我们来说也就够了。我们所谓正定就是一定可以证、一定可以悟,这是属於正定聚,一定可以成就菩提的。邪定聚,相反的,必定不证的,这阐提。阐提他不但不信,他还在毁谤。在目前那就确实他没有这个可能性,这称为邪定聚。不定聚是介乎两者之间。住正定聚,还没有成功,决定会成功,这住正定聚。大家真正发了菩提心,发愿往生,那不仅仅是到了极乐世界住正定聚,在这个世界已经是正定聚。求生净土,发大心、发大愿,这殊胜是不可思议的,你心在正定聚里头了。为什么?《阿弥陀经》:「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不退转,他就是决定可以成功了,「永不退转」。所以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每一个都是永远不退转,这就是往生的特殊的含义。
前头已经说了一个寿命无量,佛寿命无量,往生的一切人的寿命无量,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什么叫做再死了。这儿又加上一个永不退转,不退转有三:一个是位不退,地位不退了;一个是行不退,你的修行不退;一个是念不退,我的起心动念,每一念、每一念都不退了,后头的高。位不退,到了极乐世界就位不退,再不会变成凡夫了。在极乐世界的人不会再变成凡夫了,再来,现在就得说呼图克图了,再来人,不是凡夫,称为活佛。呼图克图乘愿再来,活佛不是假冒的,真的还是很可贵的。你要是到了极乐世界后再来,也相当於呼图克图,不会再退为凡夫了,他位不退了。行不退,都是发大乘心,一律都是要成佛的,你不会再退为阿罗汉道。只求证阿罗汉,没有这个因,也没有这个缘,都是要成佛为因、成佛为缘。行,你的所行不会再退到二乘了,只想修证到阿罗汉就为止,我自觉就算了,这些众生难度。诺那祖师在母亲肚子里就哭,人家问他,你在母亲的肚子里哭什么?我哭众生难度!确实是难度。
有的人就退心,这么难度,我算了!就像舍利弗,他说算了!有人跟他要眼睛,他就布施,布施之后,那人拿到之后:你看,你性子太急,你也不等我说,我要眼睛,我是左眼,你挖给我右眼有什么用?舍利弗本想,我有两个眼睛,牺牲一个,他就可以活命,我还可以看东西,没想到他说错了。后来想救人救到底,把这眼睛挖了给他。把这眼睛挖了给他,拿给那人一闻:你眼睛是臭的,不能入药,往地上一扔,把他眼睛踩掉。他说这个我不行,度众生我不行,就退心了。退心之后,尘点劫都是声闻,再发大乘心已经发不起来,再到释迦牟尼佛那又发大乘心。所以退很难进,你看他到了这个程度,挖两只眼睛还退,这就很了不起了,挖一只眼睛都了不起,还肯挖两只眼睛,还退。极乐世界就念不退,心念不退更高,念念流入佛的智慧之海,念念跟佛的智慧相契,起心动念无有不合般若的时候。所以到了极乐世界能到这样的境界,都是不退转,长寿无量,焉得不成佛,不成佛成什么?老前进,寿命无量,总有一天你成功了,一切功德圆满了。
在黄金地上,宝树行间,莲花池莲花上头,宝楼阁里面,都是这些人,住於正定聚,永不退转。而这些人「容色微妙」,容是容颜,色是色相,是微妙,极其庄严。「超世稀有」,超过世间的,是极其稀有。「咸同一类」,大伙都是一致的,不是咱们这个世界,有这个皮肤、那个皮肤,这个种族、那个种族,互相歧视,要互相残杀,互相在斗争、压榨。而他是没有差别相,平等。「悉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刚才那段说过,莲花中化生,清虚之身,身体虽然是有,只是一个形色,它并不是有血有肉。他吃饭也是以意为食,凡圣同居土还有吃饭的习惯,到了吃饭的时候东西摆到这,他一看,一看就够了,所以他也没有大小便。想吃什么东西都来了,吃完了之后,所有吃的东西也不要洗盘子、洗碗,也不要别人给你管,自然就没了。他还有这个习气,到时候还想吃一吃。这个习气很厉害,只有到佛才把习气能去得净。所以有些大德还有些毛病、习气,这一点我们要看他的主流,有些属於习气,连阿罗汉都有习气。一个阿罗汉,一个恒河的女神跑到释迦牟尼佛那儿去告状:说你这个弟子老骂我,他走过恒河,就管我叫恒河小丫头。这恒河神大概是个女的,她说:他轻慢我。佛就说,这样让他给你道歉。人家不愿意,他说你应当,你赔礼吧!他就过去给她赔礼说:恒河小丫头,我对你不起。释迦牟尼佛说:你看见没有,他给你道歉,他还管你叫恒河小丫头,他并不是看不起你,这是他的习气,他就是习惯了。所以习气有时候很难改!
这个清虚之身,没有带烦恼,有习气,还要吃吃东西。无极之体,我们所谓有极,他虽然有这个形相,他并没有我们的物质这些东西这样子,所谓是物件的一个形,这很微妙。这些说法是《汉译》,还是借用道教的一些说法,无极,利用这些。就是说明他是变化而生,不同於从父母所生的这种血肉之体,所以这个是非常清净。清虚者就是没有这些实质的东西,无极者就没有这些固定的结构上的一些条件,都没有。
这些「诸上善人」,就懂了,我这一礼礼的是谁?到了这儿才把这个对象指出来,我所礼拜是这些诸上善人。这些诸上善人在什么地方?这些诸上善人就在极乐世界的宝树行间,黄金地上,莲花池里头,宝楼阁中。这些诸上善人他们都是因为发菩提心念佛又得到往生的,他们现在住於正定之聚,不会退转了。容色也微妙,也没有差别,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这一切上人我才顶礼,这一拜就拜这些人。这些人是怎么到极乐世界?再重复一句,这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人「皆由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前头不是有发菩提心了吗?这再著重一句,都是由於一向在专念阿弥陀佛,我才顶礼,顶礼他们这个功德,这表示自己应当学习。
下面,以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其中多有阿鞞跋致,下面就要顶礼这些阿鞞跋致。
资料恭摘:净修捷要报恩谈黄念祖居士主讲(第十八集)1990/7档名:51-007-0018
更新于:2014-11-20 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