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丽冬天天寒地冻,又到她最难熬的季节,天天手脚冰冷,前阵子着了凉,原本就有关节炎的她,这两天膝盖又开始酸痛,离开了空调和地暖这日子没法过了。
《黄帝内经》中提到“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在中医理论中,肾被视为先天之本,与冬季的气候特点紧密相连。冬季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万物收敛闭藏,人体也顺应自然规律,进入一个养精蓄锐的时期。此时人的肾气就尤为重要,如果肾气不足,人体就会出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症状,肾气充足才能抵御严寒,滋养五脏六腑,保持身体的温暖。古人云“冬季进补,开春打虎”,冬天养护肾阳,来年春天也能够让人少生病。因此,在冬季我们应该特别注重保护肾气,通过饮食调理、作息规律、适当锻炼等方式来养护肾脏。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肾脏具有内敛阳气,固藏肾精的作用,寒为阴邪,容易伤阳,因此在古代的农耕社会,人们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冬季昼短夜长,古人便顺应天时,采取早睡晚起的作息方式,以养精蓄锐,抵御严寒。这不仅有助于保持体力,还能有效避免寒气侵袭,保持身体健康。
在冬季,古人讲究食疗养生,中医认为通过食物或药材颜色与脏腑对应,以食补或药补方式达到养生保健甚至治疗的目的。肾主水,五色属黑,因此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黑木耳、草菇、海带、黑枣、桑葚、葡萄、龙眼干等,也被认为具有滋补肾脏、调和气血的功效,是冬季养生的佳品。
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冬季尤为受到古人的青睐。通过燃烧艾叶对人体特定穴位进行热刺激,艾灸善于补阳,能够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有效缓解冬季因寒冷引起的关节疼痛、手脚冰凉等症状,提升身体的抗寒能力。艾灸适用于体质虚寒、手脚冰凉、畏寒怕冷以及关节炎易寒冷加重疼痛患者,一周艾灸3-4次,每次每个穴位最少灸20分钟,常选取神阙、肾俞、命门、腰阳关、涌泉、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艾灸时火力不宜过大,以皮肤感到温热而不烫为宜,艾灸后体内阳气升发,易出汗,需及时补充水分,孕妇、高热患者、皮肤破损者、出血倾向者等不宜艾灸。
按摩养肾主要是通过刺激肾经和腰背部等穴位,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从而增强肾脏的功能。常见的按摩手法包括揉、捏、按、推等,这些手法可以舒缓肾脏周围的肌肉和筋膜,缓解肾脏的疲劳和紧张状态。清代的马齐在《养生秘旨》中提到通过按摩的方式继续保养肾气。
1、擦肾治频诩法
冬季老年人易出现夜尿频多,可在腰背部进行按摩。腰为肾之府,刺激腰部的命门穴、肾俞穴有助于增加肾气。每天晚上睡前可坐在床边,双脚自然下垂,放松呼吸,舌尖抵住上颚,坐直抬头,将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后,分别放置于命门穴、肾俞穴处,上下按摩腰部,两边各擦30-40遍,擦至微微发热,休息片刻后可再进行一遍,多多益善。
2、擦涌泉穴令腰足轻快法
足少阴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起始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循行于人体内部,联络肾脏与膀胱,并与其他脏腑经络相互关联。而涌泉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经常按摩足底的涌泉穴可益精补肾、促进睡眠,对肾虚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等症有一定的疗效。每日盘坐两足心相向,放松呼吸,一手扳足趾,一手擦摩涌泉穴,每次擦300下,坚持一段时间后能令步履轻捷。
古人深知“寒从脚下起”的道理,因此足浴成为他们冬季养生的重要一环。每晚用温热的水泡脚或加入中药饮片,不仅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一天的疲劳,还能有效防止寒气从脚部侵入体内,保持身体的温暖和健康。
足浴方(活血方):红花6g、黄芪30g、当归15g、川芎9g、伸筋草15g、鸡血藤15g、赤芍12g、桂枝6g、豨莶草15g。
足浴方(温肾方):黄芪15g、山茱萸9g、桂枝15g、独活15g、菟丝子15g、接骨木15g、牛膝9g、肉苁蓉12g、红花6g、鸡血藤15g、肉桂3g、艾叶15g。(供参考)
足浴包加水煎取汁2000ml,待温度下降至40℃左右倒入足浴桶中开始足浴,药液没过患者踝关节,并进行搓洗,可配合涌泉按摩,时间20分钟,足浴结束后擦干双足,每晚睡前1次。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