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
素食环保
汉传人物
藏传法师
佛典故事
名寺古迹
【2023-03-01】佛陀告诉比丘说,一切人民所居住的房舍屋宅,通通都有鬼神居住其中,没有任何一所舍宅是没有鬼神的。一切的街道巷弄及十字路口,屠宰场、市集及山丘坟墓,也通通都有鬼神居住其中。这些鬼神都以
【2023-03-01】索达吉堪布问:很多人修黄财神,但很多还是没发财。为什么?索达吉堪布:如今很多人的因果观念比较差,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贫穷。其实就如同一个父母所生的两个孩子,一个好好读书,成长之后有智慧
【2023-03-01】在讨论正确或错误的见地之前,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见地”,以及为什么任何哲学、宗教或意识形态都须要有某种见地。简单地说,见地就是你如何看待事物。不论觉察到了没有,我们都有某种见地,也
【2023-02-16】我们经常说:“除了学佛修行,世间的一切都要放下。”有些人会有疑惑:“那是不是就不能生活,不能工作了?”不是这个意思。若是你能以佛法、以智慧去生活、工作,这本身就是学佛修行,最终能解
【2023-02-16】我们要断除烦恼,首先就要找到烦恼的根源,佛教对世出世间的一切法都很讲究因果关系,若要毁灭果,就必须找到因。只有找到“因”,才能打破、毁坏它。“因”毁坏了,“果”就会自然消失。这是一
【2023-02-14】现在人总是找很多借口和理由,你是给谁修的?你是给谁学的?不都是给自己学的,给自己修的嘛!解脱是自己的事,成佛是自己的事。为什么要找那么多理由呢?“他不学我也不学!”“他学得不好,我
【2023-02-14】在家里,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在索取,对方早晚会爆炸的。有的家庭中太太很好,先生就一味地索取,不尊重对方;有的家庭则是反过来的。男的忍辱度很高,女的一直发脾气的,四五十岁以后就开始变,
【2023-02-14】现今,真正具足法相的善知识,可谓少而又少,如理如法的行为反倒成了众矢之的。观察我们身边,很多寺庙已沦为在家人的社区,与喧嚣的闹市几乎无别,作为佛教道场,若不具备闻思修行的条件,又怎
【2023-02-09】佛教一直在这样教育我们,现实生活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所谓的幸福感,建立在满足感之上;当满足感消失以后,幸福感也将随之而衰退,这是谁都无法颠覆的自然规律。我们必须要知道,自己努力发展的
【2023-02-08】佛说因果就像种子在条件具足时一定会结果。行住坐卧、言谈举止无不是因果,无不在取舍。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对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带来改变。行为的后果主要取决于它
【2023-02-08】都是分别念惹的祸。在这个世间,分别念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痛苦。就拿贪心而言,一个男人若爱上一个女子,并与之结为夫妻,开始时会觉得她美丽不可方物,而过一段时间后,对她的兴趣就慢慢淡了,甚
【2023-02-06】以前讲过,有的人虽然一辈子造恶业,但因为临终生起一念善心,当下断除了罪业的相续,死后转生善趣或清净刹土。有的人一辈子行持善法,可是临终生起一念恶心或者邪见,结果摧毁了善根,死后惨堕
【2023-02-05】光是具有人身还不够,我们随时可能因死亡而失去它。我们究竟如何死亡或何时死亡,我们完全无法确定。没有人有办法说:“我会活这么多年这么多月”或“那么多年那么多月。”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情况
【2023-02-03】如果你有一颗恭敬心、虔诚心,意幻供养和实物供养没有任何区别。意幻供养就是用观想的方式做供养,分为意幻财供养、意幻身供养、意幻法供养。意幻财供养:不对世间珍贵稀有、清净美好的事物起贪
【2023-02-01】我们是大乘修行者,尤其是修密法的,方便法门很多。先把“我”忘掉,不能自私自利,为了有缘众生怎么做都行。只要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利益,而是为了有缘的众生,为了众生的需要,你去做任何事情都
【2023-01-27】现在有很多人,生活方面的条件都很好,但是内心却并不快乐。很大的原因在于物质条件满足后,物质财富并没有帮助我们减轻“自我实存”的执着,反倒令内心更空虚而造成的。对于内心的不快乐,人们
【2023-01-18】释迦牟尼佛在印度说:“东方有国,名曰震旦,其土有山,号曰清凉。”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三千年前就说了这个山,在宋朝以前,凡是到五台山的,那时人心里清净,清净就是没有烦恼;他在五台山,看见
【2023-01-17】所谓一个佛法修行者,乃是指面对任何顺逆诸境,皆能转极逆的境界为励缘的修行人。他能清净一切外境,且对修行的过程中一切顺逆外境的经验及相应,也能清楚地了知。修法者不应被顺逆诸境所引起的
【2023-01-15】那些徒劳而于己无益的世间俗事和各种各样的分别念,就像是瘟疫病魔般蔓延。为了断除这些病魔,趁现在还有稍许自由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抓紧时间去寻求对治它们的甘露妙药,应该依止寂静的地方去寻
【2023-01-11】曾经有一位比丘,他特别喜欢自己的钵,到死都没能放下对这个钵的执着,结果死后就投生为一条毒蛇,整天围着钵不让别人碰。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若是生前放不下对一些物品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