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居士
布衣百姓
宣化上人全集
其他文章
净界法师
【2023-08-27】“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在吃的文化里,尤以“素食文化”别具一格。 素食本为儒家所提倡,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佛教也提倡素
【2023-08-27】一池静止的死水,和一条涓涓细流的活水,同样是水,但是我们即刻可以判断出水质的不同。 死水,表示没有生命;它没有跳跃,没有流动,没有未来。而活水虽然是细流,但奔放向前,与阻碍奋战,自
【2023-08-2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古以来,仁慈的君主皆肯“下诏罪己”,自谦的重臣都有“过失一肩挑”的勇气。子路“闻过则喜”,大禹“闻过则拜”,因为“闻过认错”,毕竟是美德。 现在社会上的一
【2023-08-27】有一个寓言说:有一家人都很懒惰,每日的家事爸爸不做就叫妈妈做,妈妈也懒惰不做,就叫儿女做,儿女也不肯做,就叫小狗做。小狗没有办法,只好用尾巴扫地,用身体抹桌椅,甚至用嘴衔水管来浇花
【2023-08-27】常听到人问:“人,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为什么?”回答这一个问题:“人,是为了使命感才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的意义,乃负有使命感之谓也!” 有的人,从小就立志要报
【2023-08-27】“我们要把欢喜快乐散播在人间!”多么美好而有意义的宣言呀! 社会上,多少人每天忙于修桥铺路,为了给人方便,这是散播欢喜快乐在人间;多少人无私的恤寡济贫,为了给人帮助,这是散播欢喜快
【2023-08-27】“七”,在中国的数字当中,是一个奇数:七巧、七星、七彩、七律;基督教也有“七天创造宇宙”之说,甚至七天一周,每周日要上教堂作礼拜一次;在佛教里则有禅七、净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无
【2023-08-26】现代的社会,医学发达,生活素质提升,在先进的国家里,人民的平均寿命大约可以活到八十岁。如果用八十岁的人生比喻八十层的大楼,则人从呱呱堕地的一岁开始,一岁又一岁,就等于爬上一层又一层
【2023-08-26】人生,给它取一个比喻“如什么?”有人说“人生如梦”,有人说“人生如戏”,有人说“人生如露”;也有人说:人生如“浮云”!如果人生真的就只是像这许多的譬喻,那人生也就太可悲了! 其实真
【2023-08-26】经常听人抱怨说:生活的担子压迫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也经常有人说:心里的压力让我快要受不了了!“心中的罣碍”的确让人不得安宁。人的心中究竟有什么罣碍呢?从小我就挂念父母不喜欢自己;结交
【2023-08-26】佛光山有个“不二门”,常有人问:什么意思? 佛光山座北朝南,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到了黄昏,又从西方下去;升也未曾升,下也未曾下。何以形容呢?“不二”之谓也。 人有生,也有死。太
【2023-08-26】人在世间上生活,每凡做一件事,都要有预备、有计划,才能逐步完成。即使是要订一个计划,也必须把人力、财力、时空、人事等关系,都要能预算到计划之中、如能因缘条件俱全,则事业成功,自然有
【2023-08-26】在一个家庭中,母女之间的问题比较少,婆媳之间的问题比较多。 有一个趣谈:端午节到了,婆婆叫媳妇包粽子。现代媳妇不会包粽子,但是婆婆的话不能不听。从清晨包到下午,好不容易包好了。当在
【2023-08-26】谚语说:“路是人走出来的!”神话里的盘古氏可以开天辟地,人怎么不能开路呢? 台湾名闻遐迩的苏花公路、中横公路、南横公路等,在我国荣民的穿山凿石下,不是成为举世叹服的通畅大道了吗? 近
【2023-08-26】《佛光菜根谭》的封底,曾仿石头禅师的“心药方”,订了一个生命的药方:“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
【2023-08-26】有人说,人是宇宙的主宰;但也有人认为,人是宇宙的过客。 法院里的法官出庭审案,称为“过堂”;佛教中的僧侣到斋堂用餐,也叫“过堂”。所谓“过堂”,就是不能久居,不能久留,只是一时的过
【2023-08-26】一条黑漆漆的通路,深更半夜行走其间,四周和前后好象都不时的闪现出一股不寻常的气氛和一些怪异的声音;这时好不容易见到一线光明,回想那一段阴暗的道路,不禁还在胆颤心惊。 历经战场死伤累
【2023-08-26】大地山河的森罗万象,可以把它分为两类:一是有情类;二是无情类。“有情”是指有生命的人、禽兽、动物等;“无情”是指山河大地和有生机的树木花草等。 有情说法,我们都听得懂他的声音;无情
【2023-08-26】俗云:“眼不见,嘴不馋;耳不听,心不烦。”凡事都知道,自有知道的乐趣;有时候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快乐。 人家背后批评我,我不知道,也就随他去了;有一些忧烦的事,我已记不得,那就管他
【2023-08-26】人,住在那里?人,当然住在家里! 家,能够给我们永远的安住吗?动物中,即使一只小鸟,当牠长大以后,也要离巢高飞,不肯住在鸟窠里;一只小狗长大了,牠也欢喜到外面奔跑,不愿意待在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