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
汉传法师
藏传法师
佛学入门
新闻资讯
【2023-04-27】佛说盂兰盆经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
【2023-04-27】☆32个让自己令人欢喜的女孩☆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少女名叫宝女,特到佛陀之处,请问如何修养品格及说话时的态度,怎样才能使言辞清净。佛告宝女,有以下所列诸法,可以使少女言辞清净,气质改变
【2023-04-27】曾看到过一些写给父母的文章,都很感人。于是就想照猫画虎的也写几个字,权当廉价的生日礼物给老娘。虽然写得酸不拉唧,但考虑一下还是发在论坛上现丑,只想自不量力的给各位师兄提个醒儿:再过
【2023-04-27】女儿今年6岁。刚怀她的时候,听人说我若生个女孩必需得生在润月才好养。结果女儿正生在润月。挺着大肚子去寺里拜佛时,寺里的法师又嘱咐说孩子生下来后,要我们在她百天时抱她来拜“送子观音”
【2023-04-26】《吉祥经》李荣熙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夜深,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
【2023-04-26】凡事都要先从理上通达,才能找寻到解决之道。生活上遇见一些实际的困难,不要总是先考虑是否冤亲债主之类的问题,有时候这种思维很容易让人陷入不良的鬼神迷信当中去。佛法是最伟大,也是最平实
【2023-04-26】发达的人都很孝顺我认识一位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退休。为人和蔼,善与人交往,在医院接触人本来就多,又能与人聊天,别人的生老病死、家事命途知道很多。那晚她感慨,在医院里阅人无数,
【2023-04-26】从佛的开示可知,孝养父母福德真的很大,以此福德未来可以成为有福报的人。譬如天帝、转轮圣王等类,乃至可以成为佛菩提道的福德资粮,未来能够很迅速地成就自己的佛道。所以说身为子女孝养父母
【2023-04-26】大部分的人,一生当中都在追求安居乐业,想要有幸福快乐的人生,也许要五子登科,也就是要有房子、车子、银子、妻(夫)子、孩子;但也因此奔波忙碌、辛苦一生。而不论能否达到这些目标,到老的
【2023-04-26】自己一向不是个随和的人,学佛后依然十分个性,对于许多情理之中的事情仍然非常抵触。比如说礼貌寒暄、彼此送个礼物、客气推让、频繁聚会、吃饭不能AA等等,这些事情恨不得躲得远远的。在自己的
【2023-04-26】在过去久远世以前,波罗奈国有一长者子,名叫慈童女,其父早丧,钱财耗尽,因此帮人做苦力,以此苦力换得每日工资二钱,回家奉养老母,后来日得四钱、八钱、十六钱,也都作为奉养老母之用。有一
【2023-04-26】☆32个让自己令人欢喜的女孩☆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少女名叫宝女,特到佛陀之处,请问如何修养品格及说话时的态度,怎样才能使言辞清净。佛告宝女,有以下所列诸法,可以使少女言辞清净,气质改变
【2023-04-26】昨天和几位朋友一起去探望一位好朋友的母亲,她母亲今年72岁,因心血管疾病住院,前阵子院方还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这位朋友每每提到母亲都忍不住泪盈眼眶,这些日子不分昼夜全力照顾。昨晚我们看
【2023-04-26】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比丘们说:「对于自己的父母,虽只作一点小小的供养,就可以得到无量福报;而如果对父母稍作不孝顺的事,就会得到无量罪过。」比丘们问佛陀说:「罪和福的果报是什么样的
【2023-04-25】吃你几片枝叶罢了(外一篇)末 学家住七楼、八楼,在八楼阳台种植许多花卉树木,每每发现一些小虫,于花草枝叶花卉上啃食,在未学佛之前,往往会把它们集合起来,抓到荒野外地丢弃,让它们自生
【2023-04-25】各位菩萨!您生养几个孩子呢?您是否会觉得教养小孩很不容易呢?以佛法的观点,子女和父母之间有些什么关联呢?佛弟子应该如何把佛法用在教育孩子身上?弘法多年以来,常听到同修们请问如何教养
【2023-04-25】大宝积经卷第五十五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佛为阿难说处胎会第十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尊者阿难,于日晡时从禅定起,与五百比丘俱诣佛所,合掌恭敬,顶礼佛足,却住一面
【2023-04-25】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工作做到孩子的心坎上,其教育的效果往往会苍白而无力。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母亲都应努力探索一些心理规律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
【2023-04-25】什么叫做孝养父母呢?我想这个大家都知道,在很多世间法里面都教我们孝养父母。那我们在修学佛法有几点应该要注意,就是说当我们来修学佛法来修行的时候,我们发起了大心,我们想要为正法 多付出、多
【2023-04-25】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6〈五戒品 第22〉中说: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饶财物,兼得自在,先应供养父母、师长、和上、耆旧、持法之人,供给远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须;言则柔软多有惭愧。佛陀在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