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章
智者大师
素食创业
法藏法师
佛学入门
【2024-09-05】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
【2024-09-05】三个男人在屋外,一个女人在屋内……一名妇女发现三位蓄着花白胡子的老者坐在家门口。她不认识他们,就说:“我不知道你们是什么人,但各位也许饿了,请进来吃些东西吧。”三位老者问道:“男主
【2024-08-18】
【2024-08-18】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楞严经》:“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注:“阿难!如果有众生能诵《楞
【2024-08-18】佛教名词术语及常识一、名词术语1、佛陀耶:简称佛陀或佛,义为觉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故佛陀是三觉具足的大圣人。2、菩提萨埵:简称菩萨。义为觉有情,即大觉的众生。是上求佛果、下
【2024-08-17】佛教中的六度是什么意思?六度是佛教的教义之一,又译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简译为度;音译波罗蜜、波罗蜜多、播罗弭多;梵汉并译六波罗蜜(多)。度即渡之意。《大乘义音》卷十二:“波罗蜜
【2024-08-17】西藏自治区仁布县境内的神湖,图片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提供活佛转世制度是藏传佛教解决传承问题的一大创举。据藏文史料记载,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公元1110—1193年)临终前口传遗嘱,说他
【2024-08-17】《佛说处处经》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一者少淫。(少淫欲)二者少卧。(少睡意)三者得一心。(心离散乱)四者无有下风。(无屁或少屁)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少病)
【2024-08-16】佛教中所说的“三藏”又作三法藏。藏,意谓容器、谷仓、笼等。在佛教中它的具体含义如下: (一)指经藏、律藏、论藏。系印度佛教圣典之三种分类。据《大乘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载,藏,“摄”
【2024-08-16】世尊。有情短命何业所获。佛告长者子言。杀生所获。 复次杀业然有十种。一自手杀。二劝他杀三庆快杀。四随喜杀。五怀胎杀。六劝堕胎杀。七酬冤杀。八断男根杀。九方便杀。十役他杀。如是十种获
【2024-08-16】在《佛说玉耶女经》中,佛说女人身中有十恶事。“一者托生父母甚难养育。”有句俗话:男孩子要穷养,女孩子要富养。女孩子你要多花一点钱,不然女孩子很容易被人家骗走,如果女孩子很小的时候你
【2024-08-16】诸经佛说地狱集要(七)正法念处经卷第十一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地狱品之七又彼比丘。知业果报。复观焦热之大地狱。复有何处。彼见闻知复有异处。彼处名为无终没入。是彼地狱第九别处。众生
【2024-08-15】作者:滕建波 佛祖告诉大家:如果到这个世界要消亡的时候,首先会大旱不下雨,禾苗都不能生长,小河泉水都枯竭了。继续干旱下去,那四大河流:恒伽、私头、死陀、婆叉也都会枯竭啊。 到了某个时
【2024-08-15】极乐世界的梵文为sukhāvati,音译苏诃帝、须摩提、须阿提。指西方阿弥陀佛之净土。又称极乐、安养、安乐、清泰、无量光明土、无量寿佛土、莲华藏世界、安养世界、安养净土、安乐国、极乐国土、
【2024-08-15】大随求陀罗尼咒经的流行与图像作者 : 李翎大随求陀罗尼咒经的流行与图像李翎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员提要对于佛教文化的研究,要著眼于事实,也就是将文献佛教与事实佛教分开。大随求陀罗尼咒经
【2024-08-14】1.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佛法: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故府首返观。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福报,但被贪、嗔、痴、慢、疑等乌云垃圾蒙蔽,开发谦恭的美德,才能拨开乌云
【2024-08-13】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负责园艺的僧众)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
【2024-08-13】有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画了一座城垣。信者:“城垣
【2024-08-13】昔日,有一群商人带着一只狗到其他国家做生意,行至半途,商人停下来稍作歇息。狗儿趁着商人不留意时,便将放在一旁的肉给刁去吃了。商人发现后,生气地拿起棍棒将狗儿的腿打断,并将它丢弃在路
【2024-08-13】唐朝的宣宗是一代英明君主,俯仰佛教,拥护三宝,修复旧寺,广兴佛法。他未做皇帝之前,遭武宗猜忌,便诈死潜逃,到香严禅师门下剃发作小沙弥。有一天,师徒二人游庐山瀑布。香严禅师吟道:“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