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伏性障
药师禅
藏传法师
菩提书院
禅·看开
大安法师
【2023-07-17】善男子!若人乐施,一切怨雠悉生亲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则得成就施果。《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如果有人真心乐于布施,一切怨家、仇家都会对他生起亲爱之想。以
【2023-07-17】善男子!智人行施,为自他利;知财宝物是无常故,为令众生生喜心故,为怜愍故,为坏悭故,为不求索后果报故,为欲庄严菩提道故。是故菩萨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虑财尽,不轻财物,不轻自身,不
【2023-07-17】为四事故乐行惠施、乐施即坏五弊恶法、是人现在得四果报善男子!有智之人,为四事故乐行惠施:一者因施能破烦恼、二者因施发种种愿、三者因施得受安乐、四者因施多饶财宝。善男子!无贪之心,名
【2023-07-17】佛欲度世去。诸比丘白佛言。诸在世间人。皆当从佛得福。今佛度世去。诸世间人民。当复从谁得福。佛言比丘。我虽度世去。经法当在。复有四因缘。可从得福。一者畜生无所食。饲之令得命。二者见人
【2023-07-17】「布施」二字从梵文Dāna转译而来;「檀那」为Dāna之音译,意译为布施。隋慧远撰《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辍己惠人,目之为施。」布施可分为三:财施、
【2023-07-17】《宝云经》卷一当中之描述:菩萨成就十法能具足檀:何等为十?法施具足,无畏施具足,财施具足,不望报施具足,怜愍施具足,不轻心施具足,尊重施具足,恭敬承事施具足,不求有施具足,清净施具
【2023-07-17】如是布施,即能庄严菩提之道;远离烦恼、多财巨富,名施正果。寿命、色力、安乐、辩才,名施余果。施果三种:有胜财故获得胜果、有田胜故获得胜果、施主胜故获得胜果。向须陀洹、至后身菩萨乃至
【2023-07-17】佛说有七种的布施是不必损失财物,却可以获得广大的异熟果报。第一种布施是眼施:常常以柔和恭敬底好眼光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底恶眼来观视他们,这样的
【2023-07-17】这一集我们就要跟大家介绍七种不用减损财物的布施,却仍然可以获得广大的果报!一般的学佛人都知道布施可以获得富裕的果报,例如《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说:【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
【2023-07-17】网络上有一段「巴西儿童恳求不要吃肉」的影片,妈妈因感受到小朋友实在太慈悲而掉下泪来, ......这段影片是一段非常赞的「法布施」,因为这不是事先排演,小孩能讲出这些话也是过去生熏习而来
【2023-07-16】初机学人乐种福田,然而大多不知福田与毒田差别所在;往往正当种福田时,所种却是破坏正法之毒田。如是求福反成助恶之因由,端在不知三乘菩提差异所致,是故闻说深不可测之如来藏妙法时,即因名
【2023-07-16】一、布施之意义及功德布施二字从梵文Dāna转译而来;檀那为Dāna之音译,意译为布施。隋 慧远撰《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事分布与他,名之为布;辍己惠人,目之为施。 平实导师亦
【2023-07-16】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
【2023-07-16】这一集我们就要跟大家介绍七种不用减损财物的布施,却仍然可以获得广大的果报!一般的学佛人都知道布施可以获得富裕的果报,例如《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说:【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
【2023-07-16】那么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课呢?佛陀说,这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贫穷的缘故,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毕定品〉当中,世尊有为我们开示说:应当要行布施,因为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够
【2023-07-16】关于布施的种种法相与因果,佛说:有智慧的人行施时都具足五种布施。也就是布施时大家都要注意这五点,在每一次布施时都应具足五法,不管你布施的财物或者法品是大是小,都应该有这五法,因为五
【2023-07-16】因果律中提到把钱财布施出去可为自己种下福田,将现有的福报转化为更大的福报。但若是将财产分给子孙,算不算布施种福田?另外,若被政府扣了一半遗产税,那些税金算不算种福田?因为自己并未享
【2023-07-15】有人问到说:佛法之中求财富得财富,那不就没有因果了吗?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曾经起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会这么问?后来我想到世间法之中,不是也有求官不一定得到官,求如意郎君、美娇娘也不
【2023-07-15】在波斯匿王时代,有一位婆提长者,生了重病因此而命终。然而婆提长者因为没有孩子,遗产无人继承,所有的财宝都得纳入官府之中。而波斯匿王就亲自前往收取这些财宝,婆提长者的遗产非常多,单单
【2023-07-15】我们今天要讲的佛典故事,是在讲布施,怀天地之仁惠泽众生这个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菩萨、修行人,他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家长,拥有亿万的家财,平常他敬奉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