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佛教只讲慈悲不说爱

2024-08-23 佛法初识

佛教看待爱

佛教教导要以慈悲来对待一切人,而不说爱。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是有着贪着的负面意涵,是染污的。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着。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专注沉醉其中,无力分辨己身已经被五欲境界深深地系缚住,难以出离。或者是对欲界、色界、无色界境界的贪爱执着,于是长远劫在三界六道的善道、恶道中,生死轮回不已。或是对于造作未来善恶报偿的诸业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感生未来现行,诸多染污业行的种种烦恼因缘加以爱着;对于会带来将来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及五蕴炽盛等种种苦的因缘加以爱着。有了这些对自我,及种种境界的贪爱执着,就会引生欣乐厌苦的强烈欲求或渴望,就难免造作诸业,种下未来苦果的因。

例如:解脱道中说四圣谛,就以爱为集圣谛,因为爱会导致众生不断聚集种种苦。又如十二因缘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总共十二支。这其中爱、取、有三支是能生支,就是会出生未来世的后有,以及接着而来的老病死忧悲恼苦。而爱取有这三个能生支,也是以爱支为缘起。这就是说佛教认为爱,是使众生不得出离生死流转的烦恼,是应该舍离,应该断除的。所以佛教中不说:爱世人、爱众生,而说:慈悲众生,就是要与众生乐、拔众生苦,让众生得到长远劫的利益安乐;而不是只给予眼前,或只有一世的短暂安乐。因此佛道修学,尤其是修大乘佛菩提的菩萨道,就特重慈悲。所谓菩萨从大悲中生,因为菩萨成就佛菩提道,始自最初归依三宝,然后历经三大阿僧只劫,长久的修学过程,乃至最终成就究竟佛果。可说无一时一刻不悲愍着众生的苦痛,不问自己的苦痛,反而一切措施作为,都是为了救济众生的苦痛。看待众生的苦痛犹如自身的苦痛,不只拔除众生的苦痛,更须令众生得到究竟的利益安乐。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正如古德说: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这个提问说:何谓无缘大慈?何谓同体大悲?因为佛法中说慈悲有三种,就是:生缘慈悲、法缘慈悲及无缘慈悲。三者有其证德高低层次差异,因此要解说这个问题,就得依次逐一来说明。首先说:生缘慈悲,是缘众生所受的苦而起慈悲。如果看见众生种种苦痛,心中就怀着救拔他们出离苦痛的心念。简单说就是能设身处地观一切众生,犹如自己年幼无依的独子,而与乐拔苦让他们都得到安乐。因为凡夫众生举心动念,念念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就会有人我的区别。相对于他人,多少都会潜在着对峙的形势。

生缘慈悲

如果修慈悲观,以慈悲心来看待众生,这就是从分别心中,所显现的慈悲。是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因此称为生缘慈悲,简称为生缘慈。这是一般人的慈悲心。而以三乘通教佛法来说生缘慈,也可说:因为众生不知能领受种种境界的六识觉知,这个众生心其实是生灭虚妄、空无自性,于是对于所缘诸境,起欣乐厌苦的贪爱执着而受诸苦;于是二乘圣人及大乘通教菩萨,悲愍这些无知众生,而兴起为他们说生空,就是众生本空的真义,让他们能够离诸苦的慈悲心。

但是如果从大乘别教来说,则还有另一层面的生缘慈,就是菩萨证悟法界实相心如来藏,发起初品少分妙观察智,而能忍于如来藏的本来无生,也永远不灭。证得大乘无生忍,然后现观各个众生的如来藏都平等平等。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发起了初品少分平等性智,而兴起教导众生同证此永不于六尘起分别,自然离诸苦乐的实相心的慈悲。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圣教:【云何众生缘慈?若初发心,遍观有情,起大慈心。】就是这个意思。经文中说初发心,它的真义是说:菩萨最初真见道,发明也就是发现明了众生真实之心,也就是悟明实相心如来藏,而不是最初归依三宝所发的菩提心。因为最初归依时,尚不具三乘菩提的正知见,更谈不上二乘菩提,乃至大乘菩提的见道,这时的慈悲心与一般人并无不同。

法缘慈悲

佛法中第二种慈悲是法缘慈悲,简称为法缘慈。法缘慈是说:因为众生不明一切诸法空无自性,诸佛菩萨悲愍众生,就为众生说法空之法,让众生得以明悟此法。例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圣教:【云何法缘慈?若修行时,观一切法,名法缘慈。】这里说诸佛菩萨,不说声闻阿罗汉、缘觉、辟支佛。因为二乘圣者不论修四圣谛或因缘观,所观行修习都不出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范畴;都是从蕴处界自我,是缘生缘灭、是无常、是苦、是空,所以没有真实不坏的自我,就是只证人空而不证法空。因此二乘圣者及大乘通教菩萨,其实不懂一切诸法空无自性的法空之法。而大乘别教实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明心开悟不退的菩萨,虽然由所证恒不生灭的如来藏,能现观蕴处界的生灭无常无我,也能观照如来藏的从来不起我念、从来不作我想、从来没有我的认知,也是彻头彻尾的无我,但所证也只是人空,也并未证法空。必须是菩萨见道通达入地了,成为初地以上菩萨,依诸地所修道种智,现观万法皆由如来藏所生所显,从如来藏而来。所以证实如来藏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如来藏;如来藏无生,故一切法无生。次第证得地上菩萨,诸地无生法忍,正解诸法本来无生,而如来藏则常住不灭,这才是真正证得法空。因此,兴大慈悲,拔济众生。这样才是法缘慈。

无缘慈悲

第三种慈悲是无缘慈悲。《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圣教开示:【尔时薄伽梵,妙善成就一切如来最胜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微妙功德,已能善获一切诸佛决定胜法大乘智印,已善圆证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殊胜妙智,已能安住无碍大悲,自然救摄十方有情,已善圆满妙观察智,不观而观、不说而说。】薄伽梵就是佛,因为诸佛如来已圆满一切种智,具足上品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无心攀缘一切众生。凡是众生有所念,他就有所应,不限制特定的因缘或对象。又因发起成所作智、成就大圆镜智,能任运拔苦自然与乐,所以能够摄取一切众生。因此这个无缘大慈悲,唯有圆满诸佛究竟果,能任运而起不待于缘,犹如明日当空遍照一切。无缘大慈悲也是一样,不加分别观待自然任运而起,无有丝毫障碍,所以经中也称为无碍大慈,无碍大悲。

如《金光明最胜王经》中,谈到如来之所行时【如来若见一分有情得富盛时,不生欢喜;见其衰损,不起忧戚。然而,如来见彼有情修习正行,无碍大慈自然救摄;若见有情修习邪行,无碍大悲自然救摄。是如来行。】就是说:如来看到有众生因为过去生造作善业,而报得富裕昌盛之乐时,并不生欢喜;看到众生因为过去生造作恶业,而报偿身体、家产衰损之苦时,也不起忧戚。但是如来如果见到众生,修习成就佛道的正行时,就会任运无碍地与众生乐,让众生安隐地往成佛之道迈进,这样自然地救护摄受着众生;反之,若见到众生修习背弃佛道的邪行时,也会任运无碍地拔众生苦,令众生能舍离种种邪行,自然地救护摄持着众生。

从这段经文圣教,我们也可体察到诸佛如来的慈悲,不着眼于众生表相上,一生一世受到的苦乐。因为众生表相上受到的苦乐,都是自己过去造作善恶业行应得的果报。诸佛如来的慈悲,则着眼于如何让众生离诸邪行,修习正行。以能成就究竟佛果,得恒常的利益与安乐。也就是诸佛如来的慈悲,着重在让众生不造业因,进而修习种种正行,不在众生已成就而应去受偿的苦乐果报上面。所以诸佛如来,皆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成佛品〉中说:已经历菩萨道,五十二阶位修习圆满;而身上穿着,无缘大慈利益群品,恒无厌舍与乐大甲;及无碍大悲救摄一切,无有限量拔苦大甲。这两种大金刚铠甲,因为能行无碍大悲的缘故,所以能以无有限量的教诲,救拔众生出离三界生死之苦。又因为能行无缘大慈的缘故,所以能恒无厌舍地垂示种种教导,利益众生得大乘解脱之乐,进而也能令众生发明大菩提心,而证大乘无上佛果。

其次在《观无量寿佛经》中,有一段释迦世尊开示的经文说,观想阿弥陀佛身相光明成就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从这一段经文可知,所谓即见十方一切诸佛,并不是看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而是说明心眼开明,就是开悟的人所亲证的境界。这个观想修成的时候,必能一念相应见到自性弥陀。知道如何是佛心、如何是真如,并眼见佛性。自性弥陀就是众生各个本有的佛性,不论理体上的成佛之性就是如来藏,或性用上的佛性就是妙真如性,都是各个本有的。因为都具有般若经中所说:一切法平等性。因为亲证后就可现观,每一个人的真如法性,每一个人的如来藏,都是平等平等,没有高下的差别,然后转依如来藏。

站在如来藏的立场来看一切法,这时所见的一切法,莫非如来藏所生,全都摄归如来藏所有,因为都不能外于如来藏而生存。所以这时现观一切法即如来藏,如来藏即一切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而且从如来藏的立场来看,如来藏对祂所生的一切法,完全没有偏爱或者偏恶,恒是平等地摄持一切法。因此实证自性弥陀如来藏后,看到一切法都归如来藏所有;又看到如来藏对一切法,都是平等看待的;那么每一个人、每一个有情的一切法,自然也都平等了。因为每一个人、每一个有情的一切法,也都归如来藏所有,而如来藏都是平等性,这就实证了一切法平等性了。因为可以看到一切众生,正在贪着而显示出贪的法性时,其实却同时有一个清净性的平等心存在,而贪性只是这个清净性平等心含藏的法性之一;又当众生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暴跳如雷的时候,他也同时有一个平等性的清净心存在,而瞋性同样只是清净平等心所附带的种种法性之一。并且也看见了,那些众生的贪与瞋,都是由各自本来平等性的清净心所出生。都不能一时或一刹那,脱离那个平等性的清净心。在本质上众生显现出贪的法性、瞋的法性,都要收归那一个平等性的清净心。结果本质还是平等,还是清净的。这样以一切法平等性,来看待一切法的众生如来藏,正是诸佛的心,就是大慈悲心。这个大慈悲叫作无缘慈。但是不要以为大慈悲是有慈、有悲,没有!大慈大悲阿弥陀佛,没有慈、没有悲。因为祂是无缘慈、无缘悲。因为无缘慈、无缘悲,没有慈、没有悲,所以能摄取一切众生。凡是众生有所念,祂就有所应,不必限制特定的因缘或对象,这叫无缘慈,这才是大慈悲。

至此,明白真如佛性,亲见自性弥陀时,便见自己与十方一切有情生命的本体都相同,都是佛。所以世尊才会开示:观一切佛身,见十方一切诸佛。有了这样的体悟,自然就对众生生起了同体大悲。而诸佛都不是从众生身上的觉受,来看待众生所受的痛苦;而是立足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根本理体如来藏,从对众生整体的究竟观察上面,来看待众生的苦痛,所以心中不再有动转。在成佛以后,这样子尽未来际,无休无止的救度众生,而心中都无动无转,这就是诸佛的同体大悲。由此可知,如来藏正是诸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根本所依。而诸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也正是如来藏一切法平等性的体现。

更新于:26天前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林克智:生活中的佛教 碑记序跋及其他

富翁慈悲买鳖放生,小人无耻出卖恩公 富翁慈悲买鳖放生,小人无耻出卖恩公

王志远: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王志远:因果是佛教对中国的最大影响

金易明:佛教与印度传统文化思想同异性探微 金易明:佛教与印度传统文化思想同异性探微

佛教与中国绘画 佛教与中国绘画

佛教里如何理解忏悔 佛教里如何理解忏悔

金易明:佛教的生活化与生活的佛化 金易明:佛教的生活化与生活的佛化

101件佛教文物南博亮相 高僧头骨做噶布拉鼓 101件佛教文物南博亮相 高僧头骨做噶布拉鼓

周齐: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再审视 周齐: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之再审视

周齐:关于经济危机中的佛教作用——既供佛脚急来抱 犹化好雨润物生 周齐:关于经济危机中的佛教作用——既供佛脚急来抱 犹化好雨润物生

探访西藏最大佛教石窟遗址 洞窟壁画媲美敦煌 探访西藏最大佛教石窟遗址 洞窟壁画媲美敦煌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四章 中国佛教教育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四章 中国佛教教育

魏承思:佛教与现代文明 魏承思:佛教与现代文明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九章 中国佛教的思想历程 魏承思:中国佛教文化论稿 第九章 中国佛教的思想历程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做同样的事为何果报不同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语:为何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

佛教小故事:不留平常心 佛教小故事:不留平常心

佛教小故事:八风吹不动 佛教小故事:八风吹不动

徐文明: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 徐文明:刍议当代佛教寺院建设的规范

楼宇烈:佛教是最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 楼宇烈:佛教是最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

净土法门法语:人活在这个世间到底为什么?佛教的说法最圆满 净土法门法语:人活在这个世间到底为什么?佛教的说法最圆满

德宝法师:佛教禅修直解-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 德宝法师:佛教禅修直解-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

净土法门法语:佛教最伟大的事业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佛教最伟大的事业是什么?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本源法师:地藏菩萨为何把不孝“父母”列为第一重罪?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轮回真实案例:婚姻为何成战争?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一章 佛教的宗教态度

佛教名词术语和常识 佛教名词术语和常识

佛教中的六度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的六度是什么意思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夏日为何不能饮生蜂蜜?

佛教礼仪中“四威仪”的含义是什么? 佛教礼仪中“四威仪”的含义是什么?

佛教小故事:育才之道 佛教小故事:育才之道

佛教寺院里,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佛教寺院里,大雄宝殿的“大雄”是什么意思?

觉醒法师:净土在人间——佛教净土思想的现代意义 觉醒法师:净土在人间——佛教净土思想的现代意义

【品茶悟禅】佛教的禅茶和禅茶诗 【品茶悟禅】佛教的禅茶和禅茶诗

慧弘法师:佛教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 慧弘法师:佛教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

静波法师:佛教徒应该向别人布施什么?就两个字 静波法师:佛教徒应该向别人布施什么?就两个字

湛如法师:唐代帝王与佛教关系综论 湛如法师:唐代帝王与佛教关系综论

出言以善,慈悲待人 出言以善,慈悲待人

佛教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 佛教老居士虔诚念佛预知时至

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 佛教经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语言特色

慈善与佛教的渊源 慈善与佛教的渊源

佛陀所教导为什么要慈悲 佛陀所教导为什么要慈悲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史上四次灭佛,为何结局是雷同的?(图)

佛教中的“卐”字代表什么 佛教中的“卐”字代表什么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5 佛教的祖师与思想 怡僧法师:《六祖坛经》行由品直讲5 佛教的祖师与思想

衍慈法师:慈悲、智慧与慈善 衍慈法师:慈悲、智慧与慈善

净土法门法语:佛教里的开光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佛教里的开光是什么?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伟大的佛教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伟大的佛教

星云大师:努力让自己做个慈悲的人 星云大师:努力让自己做个慈悲的人

花与佛教有哪些联系? 花与佛教有哪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