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净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录1(念处经上)
(七)念处经
因为这个是中国古代文字翻译的,如果大家要参考的话,可以跟南传的《大念处经》一起学习。要讲《念处经》先要了解这个念处这两个字的含义,念的巴利文叫做SATI,在我们这个地方主要的含义就是当下的观照或者觉知,其中还含有一点忆念的意思,跟我们讲的念头不一样,我们的念头指的是心中的一个想法,往往是妄念。这个处的意思就是我们应该觉知和观照的处所,还有把处翻译成住,就是建立的意思,就是把我们的觉知培养起来,建立起来。经就是指佛陀所说的。读这篇经首先要感恩当时的一个法师僧伽提婆,是他翻译的。好,下面我们来看经文
我闻如是:
这个我指的是佛陀的弟子阿难,这些经典是佛陀般涅磐之后,当时的五百阿罗汉一起结集出来的,当时都是由阿难诵出来的,佛陀弟子里面多闻第一。他在集结的时候,每一篇都会有这个一句,就是我是听佛陀这么讲的。这篇经的内容就是围绕四念处的禅法来讲的。
[一时,佛游拘楼瘦,在剑磨瑟昙拘楼都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
这句话就是这篇经文的主题。有一道,从南传那里讲叫做一乘道,也就是唯一之道的意思。度忧畏,度就是超越的意思,忧好理解,现在所说的抑郁症也就是属于这个范畴,畏恐怖症也属于这个范畴,苦这里特别指的是身体痛苦的范畴,恼这里是指以绝望为代表的一些情绪,总的来说这些情绪都是属于比较极端的。断啼哭,只有痛苦的人会啼哭,也就是苦恼表现出来了,总之忧畏苦恼这四个字代表的是我们所有的苦。得正法,这里的正法主要指的是涅磐,也就是说你要证涅磐必须要修四念处。
[若有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若有未来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悉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我今现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这是诸佛的三个常见的功德名号;无所著就是阿罗汉,也译为应供。心秽、慧羸都是来形容五盖的,古时的文法就是这样的。五盖是指贪欲盖、嗔恚盖、昏沉盖、掉悔盖,还有疑盖。盖指的是障碍的意思,由于这五种粗重的烦恼存在,我们的心就不能如实地来观照我们的身心,心就没有办法得到定。心就像镜子一样,盖就像灰尘一样,心被盖住了,看不出真实的东西,让我们的智慧变得没有力量。那么过去所有的如来、佛陀也就是要断除五盖,修四念处,修七觉支的;未来的诸佛也都是这个样子的;释迦牟尼佛也是这样的,证得正等正觉。这段经文对于大乘佛教徒非常重要,因为现在一般汉传佛教都不太强调修四念处,觉得好像大乘有另外的修行法门,佛陀讲的很清楚,这个是一乘道,无论你是要成为佛陀还是阿罗汉,都是要修四念处的。
[云何为四?观身如身念处,观觉(受)如觉(受)念处,观心如心念处,观法如法念处]。
什么是四念处?就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我们汉传佛教翻译经典遗憾就是翻译的时候没有统一的用词,这里觉其实是受的意思。你看这个经典次第是非常非常清晰的,首先把这个主题提出来,然后强调四念处修行的重要性,然后在分别叙述哪四个念处。
[云何观身如身念处?
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
身念处里面有很多内容,有一些内容是跟我们止禅里面的用的比较多,比如后面的不净观,所以我们也只能挑一些跟我们现在这个禅修比较有关系的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一段内容可以被总结为禅修的四个姿势,就是行、住(站)、坐、卧。因为这里的语言太简单了,所以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南传《大念处经》的经文:
比丘们!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著」;在坐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著」;在躺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著。」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
你右脚走路的时候,要知道你的右脚在走路,左脚提起来走路的时候,就知道左脚在走路,再观察的细一点,左脚提起来的时候知道提起来,要真正地去觉知它提起来的感觉。左脚放下去的时候知道放下。也就是你走这么一步,你分了两个步骤。回到日常生活中,大家走路时可以培养自己的觉知,只要知道这是左脚这是右脚,其实回去就够用了。总之,在你走路的时候,你要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在走路。这个是直接的体验。
站立的时候,你也要对自己有观照,站立的感觉你也要清清楚楚。这是佛陀教导我们的。你们现在坐着时候,现在有没有对自己的坐姿有观照呢?现在在听课的时候就有点难咯。讲到底,就是让我们随时观照对身心活动的观照,活在当下。无论自己的身体处在什么位置,你都要了知自己身体的姿势,那种觉受。这一段话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你发现真正去做却不太容易。但是如果这四种姿势你都真正地去觉察的话,你的禅修会很有力量的。再加上我们后面一段讲的正知,那你的生活就和禅修完全的融为一体了。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句话: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这在身念处每段话后面都有,非常重要。首先,什么是内身?内身就是指我们自己,外身就是指他人,那修行主要开始就是观察自己,了解我们自己的身体是这样子的,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发现,其他人也是一样的,因为其他人的身体你没有办法直接去体验,所以这里面有一种推理。立念在身,就是把自己的正念放在自己的身体上,来观照身体的姿势。有知有见,有明有达,就是说你自己对这个姿势的观照,知见明达就是对正念觉知的程度不同,最后的达就是很通达了,一开始只是一般的觉知。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南传《大念处经》的经文
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这边多了一个内外身,这个也很重要。首先观内身,然后观外身,然后观内外身之间的关系。其实我们自己的色身其实跟外面的环境特别是其他人是有相互影响的。现在从心理学上面可以理解,如果两个人住在一起的话,我们的姿势其他人多多少少会受到影响,他人的姿势也会影响到我们。所以如果我们的姿势是一种非常开放的,那他人的姿势也会变得很开放了。如果我们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姿势,那他人也会变成一种保护自己的姿势,这就是内外身的关系了。如果我们真正禅修的话,通过观察自己的姿势,再观察他人的姿势,这个时候这个相互影响的关系就看到了。如果这个影响关系看清楚的话,那你会对自己的姿势会更加的注意。下面还是要解释一下,第一个是随观生起之法,第二个是随观坏灭之法,然后随观生起坏灭之法,这个是巴利文经文版本所特有的,你要看到,我们身体的姿势有一个生起的过程,有一个坏灭的过程,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生起坏灭的过程,我们要如实地去观照它,我们观察腹部起伏就非常的明显,腹部起来伏下就是一个生起坏灭的过程。你看哪里有个实在的东西,没有,只是一个过程,一个现象。等到你们禅修深入一点,其实我们身体灭去的这个过程还是很容易观察到的。虽然我们平时总是觉得身体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实体,但是通过深入的禅修,你会发现身体也只是一个过程,虽然我们语言交流上有一个身体,但是到时候你对这个身体不会那么太执着。因为你在当下就发现我们身体就不停地是一个生起和灭去。这段经文里的无所依而住就是对身体就不那么执取了,这个依是什么意思,就是总是想抓住点什么。无所依就是他对不仅对身体不会执取,对世间也不会怎么执取了,并对于内心的种种感受也不会那么执取了,也就是通过这样的修行离开执取,现在大家做不到也没有关系,但是佛教最后的目的就是远离执着远离颠倒梦想。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一段叫做正知,这一段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我们来看经文,正知出入,出入就是指行为里面的一对,出去回来,前进返回。第二对,善观分别这里的翻译不是很好,我们参照巴利文经文彼观前、顾后就是指你的眼睛向前看和向后看,前视,旁观,我们眼睛看的行为你要明明白白。屈伸是第三对,主要指肢体的行为,低仰指的是躯体的行为,仪容庠序指的是面部的表情你都要清楚,这个很不容易,可能演员这个比较厉害,善着僧伽梨及诸衣钵指的就是出家人的生活,僧伽梨就是指的出家人的衣服,出家人穿衣吃饭都要明明白白,眠寤是一对,眠就是指我们醒到入睡的过程,你能够来观照,真正睡着是没有办法来观照的,寤就是从睡着到醒来的过程,观照睡眠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能做到了,你才能做到临终前对念头的观照,这个都是真实的功夫。语默就是我们说话不说话你都是有观照,你有这样的观照的话,你该说的话会说,不该说的话就不会说了。该沉默的时候就沉默,有个词叫做圣默然,就是讲这个不说话是神圣的,要说就说正语,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的表达欲。你在说话的时候能不能观照到自己有没有必要把这话说出来。结合上面一段,其实把整个的生活都包括进去了。然后我们再看巴利文经文:
复次,诸比丘!比丘不论行往归来,亦由于正智而作;彼观前、顾后,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屈、于伸,亦由正智而作;彼于着僧伽梨(袈裟)衣、钵,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食、饮、咀嚼、尝味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大、小便,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行、住、坐、卧、醒、语、默,亦由于正智而作。
你看修行是没有什么时候是不可以的,连大小便都可以,包含了行站坐卧眠寤语默。前面四种姿势和正知的修行,无论你修什么法门,这两个法门是一定要修的,没有这两方面的修行肯定是不完整的,禅宗特别强调正知的修行。
南传说的正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正知,
第一,有益正知。这样的行为对于我们是否真实地有利益,特别对我们学佛修行有没有利益,比如你在这里打坐,突然出来一个念头超市里面有个东西特别好吃,你特别想去买,你可以观照一下这样的念头对于我们修行有没有利益,如果没有利益那就不用去做。这样子的话可以使我们节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我们很多的行为都是没有利益的,其实真的,有很多无聊的事情可以不做的,但很难。
第二,适宜正知。虽然这样的行为对于我们是有利益的,但是在这样的场合对于我们不一定有真实的利益,比如两个人讨论法义,但是大家在这里禅修,你在这里讨论就不适合。比如你有时要来问我问题,但是你半夜来敲我门来问问题时不适合的。
第三,行处正知。行处就是你在修四念处随时在修。念佛的人就是随时不忘佛号。对于修行人来说歌舞厅、酒楼这种地方要少去。
第四,无痴正知。对于一个问题能够了解它的实相了,痴就是无知或错知。现在我们很难真正做到无痴正知,这个是我们修行的目标。对于无痴正知,就是指你要证到无我,也就是认识到我们这个身体没有一个实在。一般南传认为证到初果的人才能证到无痴正知。这个是我们修行的目标。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绳,用絣于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齿齿相着,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如是比丘齿齿相着,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一段主要让我们对治不善念(恶念)的。一般来说对治恶念应该放在心念处的范畴,为什么要放在这个地方呢?一般我们初学者都是以身念处作为入手,但是大家这几天可能妄想特别多,妄想里面很多都是不善念,很顽固,如果单纯用觉知你的力量还不够,怎么办呢?可以用对治。这里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用替代法。当你出现一个恶的念头时。你用一个跟它相对的善念来对治。比如,在禅修的时候,你想起一个很恨的人或者一件事情,你要开始对这个开始如理思维,比如嗔恨,你去分析一下我们现在的嗔恨有没有用?我现在嗔恨就是想让他不好,难道我现在想想他就不好了吗?没有。其实你这个嗔恨主要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你只要自己心里面嗔恨一次,心里面就会被伤害一次。进一步来说,我们应该培养出慈悲的心念来代替嗔恨。总的来讲,让你心里面的不善念和恶念,用心里另一个念头来代替它。这个方法就象以前木工拉线锯木。当你出现贪心的时候,你思维一下,我贪的是什么?这个东西真的值得我去贪吗?你可以这样去思维,然后再反过来,你为什么会贪呢?因为你对这个对象不了解,你以为这个对象很可爱的,其实这个对象并没有什么可爱的。还可以思维不净,为什么会贪?肯定认为贪的这个对象是很美的,那你美当中看到不美啊?
第二种方法那是更厉害了,因为有的时候一些替代法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齿齿相着,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对于这些替代法都没有办法解决的恶念,你要下决心啦,咬紧牙根,这样你身体的觉受就有了,你可以观察你身体的觉受。另外一个,你可以代表你身体的决心,其实有时候决心很重要的,当你的决心很坚定的时候,其实有些念头你就降服了,其实这也是修定的,让你的心真正的专注。
这两天,当你妄想很多的时候,你可以试试看。当然一开始可以用替代法,不行的话再试试用专注的心来对治。就像你打坐时候身体疼痛,你都可以把心专注在腹部,这样疼痛也没有关系了;同样妄念来了,你不管它,把心专注在腹部,要看你有没有决心,能不能把专注力一直放在你的腹部观察起伏。就好像你有坚强的决心和专注的心来对治妄念,那好像两个大力士抓一个很没有力气的人一样。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身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个业处很重要,就是安那般那,也就是出入息。这里主要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入息的时候和出息的时候。这个跟马哈西的禅法有一些不一样,马哈西禅法用观察腹部的起伏来代替这个观察出入息了。很多人也问可不可以修出入息,当然也可以,但是出入息修的话也不是很容易,因为很微细。就是让你把注意力放在鼻孔附近,第一步就是觉知出入息。因为出入息比我们腹部微细。出入息不是整个身体的感觉,出入息是指鼻孔附近这个的感觉。由这个气息出入跟我们这个皮肤接触所产生的觉受。如果你能够在半个小时内乃至一个小时心都能不跑掉,那再修第二步。如果你这个时候,心还是跑掉,那修第二步没用的。同样如果把注意力放在腹部起伏,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你的心不跑掉,那你这个定力就初步的培养出来了。那么安那般那念更强调这个样子。安那般那念即可以修止禅也可以修观禅。止禅就是通过这样修行,鼻孔附近会出现禅相,如果出现禅相后,把心安住在这个禅相上,最后就会变成止禅了。大家如果想修止禅的话,可以去看《清净道论》。而观禅就是一直把觉知放在皮肤和呼吸接触的觉受上,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因为觉受是会变化的,而禅相是相对来说非常稳定的。
第二阶段再去觉知,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每个人都知道每次呼吸都不是一样长的,有的时候比较急促有的时候比较平缓,有了第一个阶段的觉知基础,你就能够看得比较清楚了。
第三个阶段,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一切身息有不同的解释,根据南传的解释,比如拿入息来举例子,就是吸气的整个过程你没有漏掉一点点清清楚楚地知道,同样这个出息也是一样的。这个就要求比较微细了,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心要做到非常非常持续,也就是说要有持续的正念,观察整个出入息的过程中间不能断。现在我们北传有些法师把它解释成讲整个身体的感觉,但是南传不是这样解释的。
第四个阶段,学止身行息入,学止身行息出。止身行息入,这边的身行是指我们的呼吸运动,我们的胸廓、膈肌以及腹部起伏。在第三步的时侯,定力已经很强了。第四步的时候,定力已经非常深了。这个时候呼吸会非常非常微细,微细到基本上没有呼吸运动了。没有呼吸运动不等于没有呼吸。在禅修里面身行、语行、意行都是有他的意思的,身行就是指它的呼吸运动,语行指的是我们心里面的寻伺,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思维,意行指的是受和想。在南传里面,这个止就是翻译成平静,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
有以上这样的观察还是属于身念处,完整的安那般那念包含了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但是因为这是在身念处地方讲所以只讲了四个步骤,完整地安那般那有十六个步骤,经典里叫做十六特胜。十六特胜就是观禅。我们在这里把安那般那介绍的简单一点。当然修安那般那念,在论典里面有数息法,这里是随息。数息法在经典里面是不介绍的,因为它对治的是心定不住的人,心定的住的可以直接修随息。数息法有很多,南北传就很不同,不同禅师介绍的数息法也很不同。
下面介绍的就是四种禅那。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抟,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是初禅。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离生喜乐。离指的是离五盖。这里有的禅友这两天已经体会到离五盖后的体受了。当你的心进入一种比较清明的状态下,那里面没有贪、没有嗔、没有昏沉、没有掉悔、没有疑。这时候你全身充满喜乐。这里形容为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就好像你打上沐浴露泡在浴缸里。
还要讲一个概念就是禅支。有五个禅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寻,比如我们现在把注意力放在腹部,然后你心一次次跑掉,然后你一次次拉回来,这个过程就是寻的过程。当你的心安住在腹部上了,就是伺,当你真正安住在腹部了,这时候你就慢慢地远离五盖,喜乐就生起来了。有了喜乐,心就很容易安住。就能够很专注,安住在一个对象上,就是心一境性,从止禅来说至少能得到近行定,如果继续这样修,就能够得到安止定。安止定和近行定的差别在于安止定的心比较稳定,近行定的定还不稳定,有的时候还有分心,就好像小孩子还在蹒跚学走路。五禅支都是具足的,五盖都是远离的。从观禅来说得到刹那定。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如山泉,清净不浊,充满流溢,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流溢于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这个指的是第二禅,关键的词叫做定生喜乐,第二禅是建立在初禅的基础上,第二禅的特点就是五禅支已经没有寻伺了,寻伺还是属于心有反复去训练,有了初禅基础上的,心就会直接安止在这个禅修对象上了。这边的喜乐比前面的喜乐更殊胜,就好像这个比喻的泉水一样。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犹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于水底,彼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第三禅的特点就是无喜生乐,连喜禅支都去掉了。那喜和乐有什么差别,经典里面比喻,就好像你在沙漠里面走路,快要渴死了,突然看见远处有绿洲,你很高兴,这个就是喜,等到真正喝到水了,这个就是乐。如果你真正体验过的话就可以分的很清楚了,不然通过这个比喻,可能还是不是很清楚,只是相似的理解。所以用概念来学教理总是很苍白的。只有自己禅修里面体验,一讲你就明白了。
喜在《清净道论》里面讲一共有五种喜
第一,小喜
第二,刹那喜
第三,踊跃喜
第四,继起喜
第五,遍满喜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犹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于其身体无处不覆;如是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第四禅这里一个关键词是指清净心,也就是舍心清净。第四禅连乐禅支都去除了,只剩下心一境性还有舍心,舍心就是平等心。这个时候就是不喜不忧,不苦不乐,就有清净的平等心。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这个里面比喻,就好像南传的袈裟用一块布就把身体围起来了,舍心清净能够遍满全身。
我就是简单的把四禅都介绍一下,四禅主要要靠大家去体验的,我把它讲的再详细你没有体验也是没有用的。所以我比较喜欢简说。
下面的一些和我们现在的介绍给大家的马哈希禅法没有太大关系,就以我不讲了。跳过。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忆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观相,善忆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如是比丘善受观相,善忆所念。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髦、爪、齿、麁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痰、小便,犹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髦、爪、齿、麁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痰、小便。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下面要介绍一下的是六界。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于地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六界就是地水火风空识。地水火风是属于色法。识是属于心法。那空就属于不相应行,南传一种解读就说空是属于色法的边界。佛法认为色法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用世俗的语言来理解,地大指固体形状的东西,如内脏、骨骼;风大是指气体性质的东西,如身体中循环的气息;水大指液体形状的东西,如血液、鼻涕、眼泪、脓液、淋巴液、脑脊液等;火大指能量性质的东西,那些与新陈代谢有关的,让细胞、组织生长的能量。从禅修的体验来说,地大指坚性,软硬的特性,如感觉到身体沉重、轻盈、柔软的感受;水大指湿性、粘性、通畅或不通畅的感觉;风大是指身体的运动性,支持的感觉,支撑、紧张的觉受,火大指身体凉、冷、热的觉受。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观彼死尸,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鵄所啄,犲狼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骸骨青色,烂腐余半,骨锁在地,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离皮肉血,唯筋相连,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节解散,散在诸方,足骨、膞骨、髀骨、髋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各在异处,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白如螺,青犹鸽色,赤若血涂,腐坏碎粖,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观身如身者,是谓观身如身念处。]
以上说的是不净观。说的是观察尸体变化,这个我们现在也没有办法修。印度有一种风俗叫做林葬,人死了就把尸体放在一个特定的森林里面就让他自然腐烂。所以可以看到尸体的各种形状的变化。
总结一下,所有跟我们身体有关的修行都是属于身念处。身念处里面包含了止禅和观禅的内容。我们第一个介绍的正知和四种姿势是属于观禅,培养正念正知,后面的对治恶念是一种对治法。安那般那就包含了止禅和观禅;而四禅不能作为业处,只能作为禅修成就的;界分别观也包含止禅和观禅的修行,主要是偏向于观的。
更新于: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