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根”和“五力”

2024-08-12 佛法初识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实证三乘菩提,就是要永远的出离三界轮回之苦,也就是要证得解脱的智慧以及实相的智慧,最后要成就佛果。这些果德的亲证,都必须要经历长时期实修的过程,因此佛法当中,施设了很多让修学的人能够一步一步实修亲证的次第。我们就用信、进、念、定、慧,这个五根、五力来加以说明。

首先是信,信是说对于佛的正法,能够生起信心。相信三乘菩提是真实能够亲证的,真实能够让人永远出离三界生死苦;信依着这个五根、五力的这些种种助道的善法来修学,真实能够让人亲证三乘菩提的果德。总的来讲就是对三宝有了信心,以及对于因果的关系坚信不疑,而不为其他的外道邪法所破坏,这个就是信,也就是有了信根。大家都听过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前面说修学佛法,要能够了生脱死,这个生死大海浩瀚无边,修学佛法的人站在岸边,看着浩瀚的生死大海,如果没有对佛法有着坚定的信心,怎么敢冒然地进入这生死的大海当中呢?----如果不是对于佛法真实能够让大家解脱生死之苦,度到解脱的彼岸,没有这个信心,怎么敢冒然地就下到这生死大海,说想要度生死海到解脱呢?所以学佛首先就是要有信根,要信!另外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当中 释迦牟尼佛传授了、教导了弟子很多修学的法道,对这些修学的法道就要有信心,没有信心怎么能够死心塌地,依着 佛的教示去修学?所以说首先要有信根。

有了信之后呢,当然就要勇猛精进的去修学,要如实地去勤求这些佛法,还有种种能够帮助我们成就佛果的善法,要勇猛精进,勤求不息,那就是精进根。再来就是念根,因为精进的缘故就会常念菩提,常念三乘菩提,还会常念种种的佛法,时时会专精的去思念、去忆持菩提,忆持佛法,不会忘记,这就是念根。再来是定根,既然对于善法能够如法系念,能够安住了,那就能够制心于一法,心得决定而不动摇、不散乱,这样就能够远离一切外道邪见,这就是定根。第五个是慧根,既然心能够得定了,就能够如实地去思惟种种善不善,还有无记的这些法,能够断除种种的疑惑、迷惘,能够远离一切的恶见、烦恼,那就是有了慧根。有了这个五根发起了,就像树木有了牢固的根,就能够抵抗狂风暴雨,乃至于有了突破种种困难,而不断增长的那个力量,就有了力,也就是五力。五根还有五力,其实这五力跟五根,并无不同,只是说五根已经生起了作用力,不为烦恼所破坏,所有就称为五力。所以说五力还是信、进、念、定、慧,只是说信根进一步增上广大成为信力乃至于说慧根进一步增上广大成为慧力。这意思就是说修学佛法刚入门的时候,就好像是嫩芽刚刚发苗了,根也还非常的细小,这个时候就要修学信、进、念、定、慧这五个法,能够让善根增长,尤其是可以以这个信来对治不信、以精进来对治懈怠、以念来对治放逸、以定来对治掉举、乃至于以慧来对治无明烦恼。这五根五力有这样的作用,说它们是能够生起四圣法道、解脱智慧以及实相智慧的根本,因此称它作为五根、五力。因为三乘菩提要出离生死苦,都是以慧为体,要依智慧而能够出三界生死之苦。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因认知而影响你的情绪那这个就是慧。所以出三界生死苦要以慧为体,是要由慧根所出生的,慧又是由定以及精进来出生,精进跟定又分别是要由信根跟念根所出生,所以说信、进、念、定、慧,在各自的增上广大之后,成为五根进而成为五力。这五根五力熏修的过程,就代表佛法上所须的实修过程。尤其是学佛人对佛菩提,真能够令人永远出离三界生死苦已生起信心了,也决心要努力精勤的修学,这个时候如果要能够制心于一法,心得决定而不动摇、不散乱,乃至于由定而发起能够观照思惟诸法的智慧,那么常念菩提,常念诸法这样子时时系念、忆持不忘的念根跟念力的熏修增进是必须的。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正觉同修会的 平实导师开示:从一个具足的凡夫要进入到见道乃至修道位,必须要有一段收摄心念的过程,如能加上至诚心则更好。所谓具足的凡夫,就是说他还没有断我见,没有断我所执以及我执,具足了种种的贪、瞋、无明,一直都在色、声、香、味、触,还有财、色、名、食、睡的各种境界上面去攀缘、去执着。这样的人要修学佛法,进入佛菩提道的菩萨五十二阶位当中,七住到初地入地的见道位,乃至于要从初地住地到等觉的这个修道位,就是要渐次地断掉我见、我所执还有我执,要修除种种的贪、瞋、无明,而且要亲证法界实相,也就是真心如来藏。这样子次第地修证般若智慧以及一切种智,当然首先就要收摄不断在色声香味触,或者是财色名食睡,这五欲境界上面攀缘执着的心念。修习念佛法门,锻炼制心一境、令心不散乱的功夫,其实是最好的方法!-----《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 第003集 佛法之实修与念佛 》 正源老师主讲

虽行五力,而乐求佛十力,是菩萨行:五力其实还是五根,只是五根已经生起了作用力,所以称为五力,所以五力仍然是信、进、念、定、慧,只是把信根改为信力,精进根改为精进力,乃至最后的慧根改为慧力。那么根与力之间有什么差别?譬如说当你还没有开始学佛,有的菩萨看见了你,会说你很有慧根,因为他知道你的根性与三乘菩提的某一种菩提很容易相应,所以说你有慧根。当你开始学佛之后,不久断了我见,三缚结断了,声闻菩提的慧力就出现了,不再称为慧根了。如果不久又证得如来藏了,大乘菩提的慧力接着又出现了,那就说你有了三乘菩提的慧力了,这时不叫作慧根了。所以五根与五力的差别,只是在于那个根性有没有发起力量来;这五种功能若是本来就存在,就叫作五根,这五种力量还没有发起时就叫作五根。

有没有无根的人呢?也有。譬如说一阐提人名为无根,他根本没信根、也没有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所以一阐提人在这一世是不可能学佛的,不管你说学佛是如何的好,他是绝对不会相应的,因为他没有五根;换句话说,他往世没有熏习过,或者他往世虽然熏习过,但曾经造下五逆重罪,特别是谤法、谤方广经、谤贤圣,所以说他五根不具足或者五根完全欠缺。如果没有这些恶事,那么一般人的五根是多少都会有一些,或者说他有信根而没有精进根,那么他会相信三宝,可是他没有办法精进修行,总是很懈怠;这是因为他往世初始修学佛法以来不超过千世、百世,所以五根还欠缺很多。或者说有信根、有精进根,可是念根不具足,听法总是不懂,不懂所以记不住,虽很精进可是学不上手,这就是他没有念根。乃至定根、慧根等等,都是有次第性的。这五根具足了,渐渐的就可以发起五力,所以就有了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乃至慧力。现在这一段经文是讲五力,五力发起了以后会产生一个现象,就是不喜欢分别世间法的利害关系,不喜欢在世间法上贪着,这就是五力开始现行了。若是往世不曾熏习过三乘菩提的人,就说他们还没有五根,当然更没有五力。

菩萨有了五力,所以他对世间法不乐于分别和执着,可是他却有另外一个执着:乐求佛十力。这二种心态看来似乎是互相颠倒的。对世间法善能分别的力量出现了,对于远离世间法执着的力量也出现了,所以有五力;可是却产生了另一个执着,就是求佛十力,这却是菩萨道行者应有的执着。佛的十力,第一是处非处智力,也就是说,什么地点、处所是佛应该降生、应该说法、应该做某种事,都很清楚;譬如什么地点是应该去的,什么地点是不应该去的,诸佛都很清楚。乃至众生什么时候应该生到哪里去,什么时候的什么地方某一类众生不应该去,佛都很清楚,这就是处与非处的智力。另外在利乐有情上面,什么法可以施设为处?什么法不能施设为处?佛也是很清楚的,这叫作处非处智力。

这个智力,菩萨证悟明心以后开始出现,要到佛地才能具足;而这个处与非处的分别,显然与五力的离分别执着不一样,所以是与五力相反的。譬如声闻人,二乘菩提的五力出现了以后,他就什么都不关心了;当他肚子饿了,去托钵回来,用过斋了,经行以后他又入定去了,什么事都不关心;处与非处的了解,对他来说并不重要。但是菩萨不然,菩萨五力出现以后却反而要进求佛的十力,处非处智力则是一种分别的功能,也是进求佛十力的基础。又譬如业异熟的智力,你们明心之后还要想想看:下一辈子你的果报是什么?你得要先思量一下,不能说悟了就没事了;悟后事情才多呢!所以悟了以后下一辈子你的异熟果报如何,你心里要先有个底,这样才具有另一种开悟的功德。如果悟了以后不知道自己下一辈子的异熟果是什么,那你这个悟可就太虚假了;这个业异熟是从悟了以后就开始要渐渐发起,可是这个智力要到佛地才能具足圆满,这是佛的第二力。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更新于:5个月前

本站主题以弘扬中华国学文化为主,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amituofo7@vip.qq.com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第九讲 五根(第三部分) 恰宓禅师:开发直觉智慧-第九讲 五根(第三部分)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一、五根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三十一、五根

在整个五根当中,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 在整个五根当中,耳根是其他诸根所不能及的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把这「五根」扎下去,如救头燃,如丧考妣

佛法实修----五根与五力 佛法实修----五根与五力

十信位需要依于如来藏心,如理思维,心得决定,成就五根! 十信位需要依于如来藏心,如理思维,心得决定,成就五根!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您身边有五根不具足的人吗? 您身边有五根不具足的人吗?

战胜天魔波旬之五力 战胜天魔波旬之五力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善用五力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善用五力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培植五根 极乐之光:极乐之光 佛法的修行方法 ~ 培植五根

圣开法师:五根断三结 圣开法师:五根断三结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5 五力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5 五力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4 五根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4 五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B 646经叙述对信等五根的解说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B 646经叙述对信等五根的解说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C 654~659经(慧根经)、660经:此六经重点叙述五根中的慧根,强调慧根的重要性。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C 654~659经(慧根经)、660经:此六经重点叙述五根中的慧根,强调慧根的重要性。

制五根的关键在乎心 制五根的关键在乎心

关于制心,首先要制五根 关于制心,首先要制五根

战胜天魔波旬之五力 战胜天魔波旬之五力

五根为善聚 五根为善聚

如何让五根手指变得一样长? 如何让五根手指变得一样长?

有五根,何等为五 有五根,何等为五

五根放逸的过患 五根放逸的过患

睡觉为什么是地狱五根之一

临终时所发生的五根和四大的分解 临终时所发生的五根和四大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