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外相论修行

2024-07-30 佛法初识

佛在《长阿含经》里面有说:佛说涅槃最,不以除须发害他为沙门。也就是说,如果要称为沙门、要称为真正的修行人,他一定要能够探讨到涅槃这个最殊胜的法。而涅槃祂一定是不生不灭之法,所以涅槃的本际,事实上就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这是最殊胜而胜妙之法,而且不是以除须发害他作为沙门的。也就是说,如果要称为沙门、要称为是一个修行人,他一定不害他。怎么样不害他呢?要能够把法界的真实相告诉众生,这样才是不害他。如果法界中确实有第八识如来藏而说没有,这样子就害他了,因为这样子会令众生堕入断灭见之中,那就是害他。如果法界有第八识如来藏,结果错把一些意识心或是假施设的一些法,什么虚空、冥性作为永恒不灭的根本因,那这样子就堕入常见,堕入常见也是害他。所以不论堕入断见或是堕入常见,统统都是害他的行为,那就不能称为是真正的沙门。所以佛陀说不以除须发害他为沙门,事实上就是在表征着大乘菩萨僧团,真正的大乘法它是四众平等的,它是不取外相、不取相貌来论是否修行。所以这个人是不是修行人、他是不是沙门?不是以他的外观说有没有剃除须发来分辨的,而且也不是以他表面上所行的人天善法来论述的,因为有些表面上行人天善法,可是他本质是断灭见或常见的人,这样子也是害他。

所以一定是能够真正谈到涅槃本际这个最殊胜、最胜妙的法,这样子才有可能是真正的沙门,所以要以涅槃本际的实证来作为是不是真出家、是不是真实的修行者,来作为判断的标准。所以说出家菩萨它的意涵,它有很多的意思,我们要看他是不是真正的出家,就要以他的实证来论述,而不是从表相来论述。这也涉及到一件事情,有人会提出一种评论,他们会认为:你们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你们所受的戒法本来就比出家人少啊!因为我们出家人有受三坛大戒,你们只受一种戒。譬如说你们在家人只是受五戒、菩萨戒,就这样子。可是我们有受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我们还受三坛的菩萨戒的大戒。所以有些人就会以这个来说他们所受的戒比较多,来证明说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的出家相的菩萨,超胜于在家菩萨。可是我们可以仔细来分辨这一点,如果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它是超胜于菩萨戒的话,那这样的话,在我们北传的佛教里面,那出家菩萨不应该受三坛大戒里面的大戒----菩萨戒啊!因为如果说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是这么殊胜的话,那就不需要在受了第一坛、第二坛之后,就不需要再受第三坛的大戒。可是为什么要受第三坛的大戒----菩萨戒呢?事实上就是因为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跟比丘尼戒,它不是能够帮助佛弟子成佛的戒相,因为这些戒都是一世持守的,都是尽形寿来持守的戒相;可是菩萨戒才是千佛的大戒,才是菩萨成佛所依止的大戒。

所以出家的菩萨,他进入寺院修道的时候,他所受的三坛大戒,事实上最后的依止是菩萨戒。如果在家菩萨在家修行,他虽然受五戒之后再加受菩萨戒,他也是获得了菩萨戒。如果我们从戒法来看,在家菩萨受了菩萨戒,跟住在寺院的出家菩萨所受的菩萨戒有什么不同?事实上没有任何的不同,因为同样都是受菩萨戒,所以所依止的都是相同。住在寺院里面要加受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那是因为在寺院道场里面的修行,他必须要有一些约束,有一些彼此相处的约束,所以他们必须要加受这些戒相;可是如果以修行的本质来说,菩萨戒已经含摄了这些声闻戒。

为什么说菩萨戒已经含摄了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呢?我们可以来思考一件事情: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成佛了,可是佛陀在成佛之前,显然祂是菩萨。那祂是菩萨,祂是依止什么戒来成为菩萨呢,然后最后成佛呢?显然就是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生生世世都需要持守,而永不舍弃的一个戒法。可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他们都是尽形寿而持守,然后舍寿之后就舍弃了,所以每一世都要重新受持。而且他的持守都是尽形寿而已,所以这些声闻戒相是可以舍弃的戒,因为它是依于五阴而建立的。可是菩萨戒它是以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如法性来建立的,所以它是生生世世不可舍弃的戒法。而且我们也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成佛既然是依于菩萨戒而成就的戒法,然后成就佛果,所以 佛陀在成佛之后,祂的菩萨戒还是成就的;所以 佛陀依于大乘的菩萨戒来成佛之后,当 祂度了五比丘,乃至以后度了更多的这些声闻众的时候,为他们施设比丘戒、比丘尼戒的时候,显然这个比丘戒跟比丘尼戒,是从 佛陀的菩萨戒中所流出的;所以乃至沙弥戒、沙弥尼戒,也都是从菩萨戒所流出的。

如果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是超胜于菩萨戒的话,那显然 佛陀就不应该有能力来制订比丘戒跟比丘尼戒,或者是沙弥戒或沙弥尼戒。可是 佛陀之所以能够制定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就是因为大乘菩萨的菩萨戒已经含摄了这些声闻戒。因为这个缘故,所以 佛陀依于菩萨戒的戒体,来建立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菩萨戒含摄了这些声闻戒法。所以从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知道,在大乘法里面四众是平等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是四众平等没有高下的,这个才是真正大乘的教法里面,大家所应该要注意的事情。

更新于:1个月前

修行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正因为习气未除才需用心修行 正因为习气未除才需用心修行

达真堪布:不要执着修行时出现的境 达真堪布:不要执着修行时出现的境

净土法门法语:怨亲平等,这是修行功夫 净土法门法语:怨亲平等,这是修行功夫

净土法门法语:修行功夫不得力,就是因为放不下 净土法门法语:修行功夫不得力,就是因为放不下

净土法门法语:众生病根,修行难,难在此地! 净土法门法语:众生病根,修行难,难在此地!

阿姜帖:正道修行 阿姜帖:正道修行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怎样检验自己的修行功夫?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人,怎样检验自己的修行功夫?

五毒减少,才是修行中成功的征兆 五毒减少,才是修行中成功的征兆

迦那卡禅师演讲集 八 修行四念处之七项利益禅修问与答 迦那卡禅师演讲集 八 修行四念处之七项利益禅修问与答

修行三年,我是如何用运用佛法来提高事业! 修行三年,我是如何用运用佛法来提高事业!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的开示 广钦老和尚关于念佛修行的开示

珍贵甘露 - 至尊阿秋喇嘛针对修行误区的重要开示 珍贵甘露 - 至尊阿秋喇嘛针对修行误区的重要开示

第十一卷 第四章 论修行方法 第十一卷 第四章 论修行方法

普巴扎西仁波切:清晨,是修行的绝佳时间!加持力最大! 普巴扎西仁波切:清晨,是修行的绝佳时间!加持力最大!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认真修行,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冤亲债主不障碍你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认真修行,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冤亲债主不障碍你

圣空法师:修行以生灭心为因 那么永远修不出去 圣空法师:修行以生灭心为因 那么永远修不出去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四种出现修行偏差的居士,你身边有吗?

这才是修行人最好的供养! 这才是修行人最好的供养!

心道法师:从「心」的修行开始 心道法师:从「心」的修行开始

本源法师:修行是管好自己 不要看别人过错 本源法师:修行是管好自己 不要看别人过错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未必是学佛修行 达真堪布:烧香拜佛未必是学佛修行

界文法师:修行者的闲静,需要内在的放下与通达 界文法师:修行者的闲静,需要内在的放下与通达

星云大师: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星云大师: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净土法门法语:愈是精进修行的人找麻烦的就越多,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愈是精进修行的人找麻烦的就越多,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语:家庭主妇如何修行呢? 净土法门法语:家庭主妇如何修行呢?

;大安法师: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大安法师: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能弘法师:正道光辉 修行一 能弘法师:正道光辉 修行一

在家人事物牵绊多,怎样修行最高效? 在家人事物牵绊多,怎样修行最高效?

慧广法师:为什么修行要远离恶友?恶友是指生了病的孩子吗? 慧广法师:为什么修行要远离恶友?恶友是指生了病的孩子吗?

呼吸是我们无比名贵的修行伴侣 呼吸是我们无比名贵的修行伴侣

果煜法师:修行是从“修不可”开始的 果煜法师:修行是从“修不可”开始的

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三明、五眼、六神通 帮你明辨修行的境界:三明、五眼、六神通

开仁法师:修行这条路 开仁法师:修行这条路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智敏上师:为何我们修行了这么久,却一点进步都没有?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2.修行──修不行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2.修行──修不行

金刚经:“善护念”,是一切修行的开始 金刚经:“善护念”,是一切修行的开始

真正会修的人是自己修行,不看别人 真正会修的人是自己修行,不看别人

达真堪布:没开悟之前神通会成为我们修行的障碍 达真堪布:没开悟之前神通会成为我们修行的障碍

修行厌倦了 怎么办 修行厌倦了 怎么办

佛说心坎和言行都真实的修行人必成菩萨 佛说心坎和言行都真实的修行人必成菩萨

对生活报之以歌,需真修行淡看人间路 对生活报之以歌,需真修行淡看人间路

历经生死劫方识人间苦,痛改前非时发愿要修行 历经生死劫方识人间苦,痛改前非时发愿要修行

以“我的生命只剩下三天”为警醒老实修行 以“我的生命只剩下三天”为警醒老实修行

接引众生学佛与自己修行有关吗? 接引众生学佛与自己修行有关吗?

一枚破鸡蛋,让我的“假修行”现了原形 一枚破鸡蛋,让我的“假修行”现了原形

学佛修行人最大的悲哀和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学佛修行人最大的悲哀和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瘾君子的警示:恶梦后的忏悔与修行 瘾君子的警示:恶梦后的忏悔与修行

苦难是苦难者的墓志铭,修行是修行者的里程碑 苦难是苦难者的墓志铭,修行是修行者的里程碑

从猴子想变人却怕砍尾巴,感悟修行 从猴子想变人却怕砍尾巴,感悟修行

皈依诚发心,解脱的彼岸就在修行的前方 皈依诚发心,解脱的彼岸就在修行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