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金刚经》|一体同观分第十八(下)

2024-06-27 星云法师

金刚经 第18品下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下)白话文

三、如来悉知众生

佛陀以恒河沙数喻佛世界的无可计数,接下来再以那么多的佛世界中的众生,所有众生,他们的起心动念,佛陀悉能知晓。前文中佛所具肉眼能知恒河沙数,虽然示同凡夫,而凡夫不可及也。佛陀以事证前文所言之五眼。

佛陀以五事证信五眼:

(一)肉眼──知一河之沙,数有多少。

(二)天眼──知诸恒河沙所有沙数佛世界。

(三)慧眼──知无量无边沙世界,每一世界,所有众生的心念。

(四)法眼──尽知尽见生心皆妄,诸法本空。

(五)佛眼──知三世妄心,原无实体,皆不可得,心不有处妄缘无,妄缘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佛陀示现的肉眼,凡夫所不能及,诸天之眼界无与伦比,二乘慧眼,纵有他心神通,亦不及此,菩萨所具法眼,未能彻见知晓。佛眼如大圆镜智,沙等恒河的所有众生,种种心念,如来悉知,如镜映现诸象。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常常有如此的句子──如来说……即非……是名……

诸心,指众生心行动念虽多,不过以颠倒妄识为心。

皆为非心,此妄心皆非真实常住之心。

是名为心,妄识本无实体,徒有心名而已。

禅门中有名的公案,德山买油糊点心,遇一灵俐婆子诘难道:「三心不可得,汝点哪一心?”德山无语以对,直至龙潭处,吹灭纸灯,始悟得自家大光明藏。

《如来藏经》说:

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跏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

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

一切众生在贪恚愚痴中,内有如来智身,常无染污,恒常不变,只是众生不能听受信解,于根尘境上心迷狂乱,盲聋无知。

汝南邵南顿县有一个人叫张助,在田里种庄稼的时候,发现了一枚李子核,想拣回去。后来看到一棵枯烂的桑树洞里有土,于是一时兴起,便把李子核种植在里面,并把自己喝剩的汤水浇在上面。经过一段时间,人们看见桑树上长出一棵李子树,叹为希有,于是便辗转传告。有一个人眼睛痛,在树荫下休息,祈祷说:「假如李子君让我的眼好了,我一定用一头猪作为祭品供献在您的面前。”眼痛本来是一种小病,也可以自行痊愈。过了几天,这个人的眼痛消失了,消息便传播出来,像火蔓延一样快速,说有一个瞎眼的人因为向李君神祈祷,眼睛就能重见光明。远远近近的人齐来树下祭奠祷告,坐车的、骑马的,经常一聚就是几千人,几百人,酒肉像雨点儿似的落到树下,十分热闹。

隔了一年了,张助出远门回来,见到这种情景,大惊说:「那里有什么神,是我当初随手种的李子核呀!”

崇拜信奉一枚李子核,具有神奇的力量,却不相信,诸佛经教,人人顶上有把狮子宝剑,能截断迷悟的分际,劈尽千岁缠绵的冰川,还至香草遍布,满排繁花,饥来吃饭倦来眠,做个两耳闲闲的无事人。

大梅法常禅师知道自己即将离开人间,有一天,他对弟子说:「即将来到的,我们无法拒绝它;已成过去的,我们也无法留住片刻啊!”

大梅从容无惧,正当要闭眼离去时,听到窗外鼯鼠的叫声,他含笑说道:「修行人追求一生的,就是眼前这个了,不是别的,你们要善自护念,我要离开了!”

鼯鼠的叫声,森罗万象尽在其中,我们的内心充塞对未来的恐惧,过去的懊恨,不知未来不可排拒,过去无法停留,如此驰想纷杳的妄心,当下哪里听得到鼯鼠的叫声呢?

四、三际妄心不可得

前文说过,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众生以颠倒妄识为心,此心当然不是常住真实之心,妄识原无实体,只是徒有个心名而已。而此三际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不可得,了彻颠倒妄想的心相了不可得,刹那即显露不落三际的真心,此真心本源,众生平等无异,只是众生随逐三际妄心,轮转不已。《圆觉经》说: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见清净故,眼根清净;根清净故,眼识清净;识清净故,闻尘清净;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识清净故,觉尘清净;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色清净故,声尘清净;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善男子!六尘清净故,地大清净;地清净故,水大清净;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我们明白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法,如梦幻影像,没有永远不变性,如此佛之真心当下显发,由心清净故,六根、六识、六尘、四大皆悉清净。我们的心执不实为实,视危脆为坚固,在虚妄的根尘,滋生见闻觉知的重重幻象。

有个师父向弟子说:「世间是个幻影,唯有以自己为依靠,你还是随我一起出家修行。”

弟子说:「师父!可是我的家人,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妻子,他们非常爱我。我怎能抛下他们呢?”

师父回答:「现在你有我和我的妄想,所以会贪恋不舍,我要教你一个方法,你就会知道世间的真相。”他交给弟子一颗药丸,吩咐他说:「回到家里服下这颗药,你不久以后,会像一具尸体,但是脑筋清醒,你将听到家人一切言行。然后我会到你家里,再让你恢复清醒。”

弟子依照师父的指示,吃了药,躺在床上就像个死人,顿时家中一片哀号。母亲、妻子、和其他亲人都伏在地上恸哭。

就在这时候他的师父走进屋里,向他们说:「发生什么事情?”

「这孩子死了。”家人哀伤的回答。

他把一把脉,故作讶异的说:「不!他还没有死。我有药能够救活他。”家人一听,个个喜出望外,欢喜不已。

他的师父继续说:「我先说明,要救活他,必须有一个人先服这药的一部分,这孩子再将其余服下。不过这个人会死,这里有这么多爱他的亲眷,像他的妻子、他的母亲这么伤心,当中一定有人愿意为他的复活,服下这药。”

哭声马上停下来,众人都不说话了。母亲说:「我们是个大家庭,要是我死了,谁来照顾这个家呢?”说完便低头沉思不语。

哀叹命苦的妻子说:「我两三个孩子年纪又小,如果我死了谁会照顾他们呢?”

弟子听见亲人的回答,一跃而起,向师父说:「我们走吧!”

生死无常谁也不肯替代,亲眷爱侣,权势财利,都带不走,终日营营扰扰,费尽心机,不过是沙上建楼,一场黄粱梦。就像《红楼梦》所说: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在蓬窗上。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埋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梁,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吾人被过去、现在、未来的妄心所枷锁,三世流落街头乞讨,不知己身宝冠缨络披戴,原是光明熠熠,蒙尘的本尊,三身具足,福慧圆满。

有个庵主念佛已经二十年,一直盼望能亲见阿弥陀佛,验证自己的修行。终于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位极乐世界的菩萨告诉他:「你对阿弥陀佛的虔诚已胜过一般人,因此,阿弥陀佛托我转告你,明天祂会亲自拜访你。”

醒来后,庵主更欢喜虔诚的念佛。他端坐在佛殿前,口中佛号不断恭候阿弥陀佛圣驾的来临。

等了一天,太阳都下山了,阿弥陀佛始终没有出现。他开始怀疑,难道阿弥陀佛也会不守信用吗?

这天晚上,他又见到昨夜梦中的菩萨。他正准备抱怨阿弥陀佛不讲信用时,菩萨先开口说道:

「你是怎么了?阿弥陀佛今天见了你三次,你都不肯见祂!”

庵主又惊又疑的回答:「我没听到阿弥陀佛驾到的通报啊!”

菩萨说:「你真是有眼如盲!阿弥陀佛第一次在早上出现,扮成乞丐,才走到门口,你就叫侍者赶走他。”

「到了中午,阿弥陀佛又来了,祂扮成一名女人,来到大殿,你连正眼都不瞧她一眼,她跟侍者通报说要见你,侍者说你从不接见女人!”

「到了傍晚,阿弥陀佛还是不死心,这次祂扮成一条流浪狗,结果,一走近门口,就被知客僧用棒子吓走了!”

庵主说:「我真的不知道,那就是阿弥陀佛……”

我们有眼如盲,不识诸佛八十随形好,皆从救济厄难的众生,平等护念一切有情。佛心大悲心也,乞丐、女人、狗子,形色虽殊,佛性同体不二,诸佛学处,切忌从他觅,行者密行,当下即是,口和无诤,毁誉不动,护众如己,忍辱承担。

佛的五眼神通,我们原是无欠无余,只是不肯听受信解如来所教,于五欲生渴爱,就像盛风猛火,沸腾的热水,扰乱了本质的实相,怎能照见五蕴皆空,度尽一切苦厄?

《金刚经》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星云大师:星云说偈 救护众生 星云大师:星云说偈 救护众生

星云大师:道德福命从哪里来? 星云大师:道德福命从哪里来?

星云大师:努力让自己做个慈悲的人 星云大师:努力让自己做个慈悲的人

星云大师:做事成功,少不了这;个品质 星云大师:做事成功,少不了这;个品质

星云大师:不二法门 星云大师:不二法门

星云大师:命运的好坏,全与自心善恶积德结缘有关 星云大师:命运的好坏,全与自心善恶积德结缘有关

星云大师:“脾气”消失的技巧 星云大师:“脾气”消失的技巧

星云大师:六种不净观 星云大师:六种不净观

星云大师:知此知彼有智者不争 星云大师:知此知彼有智者不争

星云大师:增加福报的十种方法 星云大师:增加福报的十种方法

星云大师:忍字心头一把刀 星云大师:忍字心头一把刀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十一章 最大的诱惑 星云大师:《释迦牟尼传》第十一章 最大的诱惑

《金刚经》讲解第三十五讲 《金刚经》讲解第三十五讲

星云大师:《金刚经》  一相无相分第九(上) 星云大师:《金刚经》  一相无相分第九(上)

星云大师:《金刚经》|持经功德分第十五(上) 星云大师:《金刚经》|持经功德分第十五(上)

星云大师:聚与散,都是缘 星云大师:聚与散,都是缘

星云大师:去寺院烧香拜佛,佛前十不求要谨记在心,很多人不知道 星云大师:去寺院烧香拜佛,佛前十不求要谨记在心,很多人不知道

星云大师:七种情况不能杀生 星云大师:七种情况不能杀生

星云大师:抱怨的危害 星云大师:抱怨的危害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圣一法师:《金刚经》浅释4 圣一法师:《金刚经》浅释4

星云大师:超度鬼魂祖先,重要的是超度自己 星云大师:超度鬼魂祖先,重要的是超度自己

星云大师:一般人最好不要有神通免得害了自己 星云大师:一般人最好不要有神通免得害了自己

星云大师:一招让你干什么都能如鱼得水! 星云大师:一招让你干什么都能如鱼得水!

91岁星云大师:我是这样跟疾病战斗了50年! 91岁星云大师:我是这样跟疾病战斗了50年!

星云大师:佛教如何看待风水?高僧指出最好的龙穴位置 星云大师:佛教如何看待风水?高僧指出最好的龙穴位置

星云大师:如何发心才会功德无量? 星云大师:如何发心才会功德无量?

星云大师:人与人相处,佛教教你如何说话 星云大师:人与人相处,佛教教你如何说话

星云大师:命运并非定型有四种方法可以改变 星云大师:命运并非定型有四种方法可以改变

星云大师:生活处处有禅音,一念觉时心自静 星云大师:生活处处有禅音,一念觉时心自静

星云大师:如何化解婚外情,一个方法就能解决 星云大师:如何化解婚外情,一个方法就能解决

《金刚经》 江味农居士校正本 《金刚经》 江味农居士校正本

如吉法师:太虚大师的建僧思想 如吉法师:太虚大师的建僧思想

净因法师:离言说相,藉教悟宗──《金刚经》导读 净因法师:离言说相,藉教悟宗──《金刚经》导读

东初法师:倡议成立太虚大师学说思想研究会 东初法师:倡议成立太虚大师学说思想研究会

巨赞法师:创立黄羊山养道法会弘常住永明宗普照大师传 巨赞法师:创立黄羊山养道法会弘常住永明宗普照大师传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三编 省庵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录要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三编 省庵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录要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三编 始终心要解略钞 谛闲法师:谛闲大师遗集 第三编 始终心要解略钞

遵佛令建造朝圣石屋的源修大师和释柱大师 遵佛令建造朝圣石屋的源修大师和释柱大师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4、佛教与民国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4、佛教与民国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5、佛法与国法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1)释疑篇 15、佛法与国法

宗密大师: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十二 宗密大师:圆觉经略疏之钞卷第十二

宗密大师: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十 宗密大师: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十

法照大师:两大圣传法照大师念佛法门(文白对照) 法照大师:两大圣传法照大师念佛法门(文白对照)

宗密大师:圆觉道场禅观等法事礼忏文卷第七 宗密大师:圆觉道场禅观等法事礼忏文卷第七

省庵大师:省庵法师语录 卷上  杂著 省庵大师:省庵法师语录 卷上 杂著

法藏大师: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六 法藏大师: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六

法藏大师:大乘起信论疏 第四卷 法藏大师:大乘起信论疏 第四卷

慧远大师: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二卷 慧远大师: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