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2024-04-22 汉传人物

以观苦巩固出离心

中士道的重点是培养出离心,故着重阐述了四谛中的“苦谛”和“集谛”。同时,《道次第》是以菩提心统摄三士道,最终导向无上菩提而非涅槃,因此“灭谛”和“道谛”两部分介绍得比较简单。

四谛法门为佛陀初转*轮时宣说,分别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也是佛陀根据切身经验为我们制定的修行流程。知苦似乎很容易,事实上,真正体悟到“诸受是苦”并非易事。因为人们通常的感觉是有苦有乐,尤其是现代人,物质生活如此丰富,到处充斥着声色和娱乐,使我们对痛苦的感受变得非常迟钝。

佛法所说的苦,又有苦苦、坏苦、行苦之分。根据苦受建立苦苦,根据乐受建立坏苦,根据不苦不乐受建立行苦。行苦,即无常之苦,如饥饿时吃饭是快乐的,但吃多了又会转成痛苦。可见,有漏的快乐皆无法持久。因为它是以欲望需求为基础的,欲望满足时固然能带来相应的乐受。但超出身心需要后,任何能使我们快乐的行为,如散步、洗澡乃至娱乐等,都会使人感到厌倦和痛苦。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习惯于某种欲望的满足,一旦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带来新的痛苦。如习惯天天洗澡的人,若无条件满足这一需要,会感觉很不自在,甚至影响到心情。而没有这种习惯的人,洗不洗都不会造成什么困扰。

观苦,要从实际的苦说起。作为出家人,我们虽然没有太多现实的苦受,如维持生计的苦,儿女情长的苦,追名逐利的苦等,同样要保持危机感。这种危机感,是基于对六道轮回的观察,认识其本质是苦。只要我们未曾出离轮回,即使现在不苦,仍将有很多苦等待着我们。

出离心的生起,必须观轮回的本质是苦,在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八苦外,《道次第》所讲的六苦也很有代表性,即无有决定、不知满足、数数舍生、数数受生、数数高下、无伴之过。有漏的世间就是这样,一切都不确定,而我们的心又永不满足,因此生生世世辗转在轮回途中,数数舍生,数数受生,流过的血比大海水更多,累积的白骨比喜马拉雅山更高。

观轮回苦,通常是思维地狱苦、饿鬼苦和畜生苦。其实,只要想想世间那些不幸的人,想象是自己在经历那些衣食无着、缠绵病榻的苦难,就会对轮回苦产生真切的怖畏。修行,要借助很多方便。什么方便能使我们生起出离心,就使用什么方便。很多人遭遇病痛或挫折时,往往会生起一念出离心,但凡夫对痛苦是很健忘的,好了伤疤就忘了疼。所以,出离心生起后,必须时时以各种因缘去巩固它,以达到相应的发心力量。

在家人学佛会更容易产生出离心,因为每天都面临着现实的、无法逃避的苦,这些苦正是发起出离心的增上缘。我们出家以后,摆脱了这些世俗之苦,更需要加强对苦的观修,如念死、念三恶道苦。否则的话,很可能就此松懈。久而久之,甚至将出家生活当成一种日子来过,精进和淡泊的程度都日渐退失。

我们虽然出家了,但如果关心的是怎样把日子过好,还是典型的凡夫心。我们要知道,凡夫心总是在伺机而动,只有出离心特别强烈时,它才会暂时避一避。出家的环境虽然远比在家时清净自在,但并不意味着走入寺院就万事大吉。寺院固然为我们提供了如法、清净的修学环境,但终究不是能保障我们永不退转的极乐世界。在没有见道之前,不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凡夫心都是心灵世界的主导力量。只要我们有所懈怠,没有刻意地防范它,没有积极地对治它,没有强化另一种正面力量与之抗衡,它始终都是主流。

《道次第》要求我们时常念死、念无常、念三恶道苦,正是为了帮助我们巩固出离心。出家时所发的出离心,只是一念的力量,远远不够强大。若不及时注入新生力量,凡夫心随时会卷土重来。所以,不论是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每天都要以观苦、念死、修无常观来壮大出离心。

2007年10月修订版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济群法师: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济群法师:大乘的慈悲和声闻乘的四无量心

要生起厌离心,须作七种不净观 要生起厌离心,须作七种不净观

关于修出离心的开示 关于修出离心的开示

达真堪布:出离心和阿罗汉果有什么联系? 达真堪布:出离心和阿罗汉果有什么联系?

索达吉堪布:能否通过尽量满足贪欲来生起厌离心? 索达吉堪布:能否通过尽量满足贪欲来生起厌离心?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五)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五)

索达吉堪布妙答济群法师的尖锐问题:关于男女双修法门问题 索达吉堪布妙答济群法师的尖锐问题:关于男女双修法门问题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二)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二)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一)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一)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四)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四)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达真堪布:怎样判断自己有没有出离心

达真堪布: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 达真堪布:想发出离心却发不出来,怎么办呢?

真觉上师:升起出离心的窍决 真觉上师:升起出离心的窍决

道西法师:出离心和菩提心比明心见性更重要 道西法师:出离心和菩提心比明心见性更重要

修出离心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厌离_厌离是什么意思_厌离心是什么意思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厌离_厌离是什么意思_厌离心是什么意思

学佛与做人(济群法师) 学佛与做人(济群法师)

济群法师:酒肉穿肠过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济群法师:酒肉穿肠过是否也可以修行得道

佛学修行:觉火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发出离心? 佛学修行:觉火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发出离心?

济群法师简介 济群法师简介

济群法师:金钱本身无善恶 赚钱与修行不对立 济群法师:金钱本身无善恶 赚钱与修行不对立

济群法师:面对欺骗行为该如何应对 济群法师:面对欺骗行为该如何应对

济群法师:随缘与进取怎么理解? 济群法师:随缘与进取怎么理解?

济群法师:进取和执着有什么区别 济群法师:进取和执着有什么区别

济群法师:问答专集 济群法师:问答专集

济群法师:迷信的解药 济群法师:迷信的解药

济群法师:阿赖耶识是前世记忆的“储存卡” 济群法师:阿赖耶识是前世记忆的“储存卡”

佛学修行:常旸法师:在家居士修出离心,还能正常生活吗? 佛学修行:常旸法师:在家居士修出离心,还能正常生活吗?

济群法师:吃什么都不如吃素 济群法师:吃什么都不如吃素

济群法师:痛死是否也在消业 济群法师:痛死是否也在消业

济群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和天堂有何不同 济群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和天堂有何不同

济群法师: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济群法师: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济群法师:求佛保佑是学佛吗? 济群法师:求佛保佑是学佛吗?

济群法师:老人学佛有​没有用 济群法师:老人学佛有​没有用

济群法师: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 济群法师:皈依僧,是皈依所有僧人吗?

济群法师:谁在背着这个“我” 济群法师:谁在背着这个“我”

济群法师:色不异空,空即是色是何意? 济群法师:色不异空,空即是色是何意?

济群法师:贪财和贫穷,哪个更可怕? 济群法师:贪财和贫穷,哪个更可怕?

济群法师: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济群法师:极乐世界究竟有多远?

济群法师:科学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观吗 济群法师:科学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观吗

济群法师: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 济群法师: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

济群法师:晚年犯错如老人学佛有没有用?晚年犯错如何弥补? 济群法师:晚年犯错如老人学佛有没有用?晚年犯错如何弥补?

济群法师:过午不食的午是几点? 济群法师:过午不食的午是几点?

济群法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济群法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济群法师:吃什么都不如吃素 素食更有益身心 济群法师:吃什么都不如吃素 素食更有益身心

济群法师: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 济群法师:轮回是看不见的,应如何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