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集 从随缘谈“恒顺众生”(二)

2024-02-03 学佛释疑三

张正圜老师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单元。今天我们要接续上一集,继续来探讨:从随缘谈恒顺众生。

在上一集中我们谈到随缘,有理上的随缘与事相上的随缘两种。理上的随缘是指如来藏的随缘,事相上的随缘则是指意识的随缘,也就是菩萨在漫长的行道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众生、来处理事务,然而真正能随缘而恒顺众生的就只有如来藏心了。至于事相上则不是一向随缘就好,而是应该在经过如理作意、思惟简择之后,对善法随缘、对恶法不随缘;所以大乘佛法的修行者对随缘和恒顺众生的道理,必然要有不同于一般世俗人的见解才对。

在上一集我们为大家说明了,理随缘中的前两项:也就是随众生心之缘和随应众生果报之缘;其中随应众生果报之缘,还有一小部分在这里要为大家作补充说明,这个部分是说:诸佛四种净土的成就,其实也是如来藏的随缘性所运作而成就的。也许您会觉得奇怪说,佛土的成就不是诸佛的事吗?怎么会跟众生如来藏的随缘性有关呢?事实上的确是有关系的,菩萨们如果想要成就未来清净的佛土,就一定要懂得成就诸佛净土的道理,假使你不懂这个道理,你的成佛之道将会是崎岖而迂回的。我们不妨想想看,诸佛为什么要常常劝导菩萨们多利乐有情、多摄受众生呢?为什么又教导菩萨要勤修四摄法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我们摄受众生,摄受众生以后,将来才能成就我们的佛国净土;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不摄受众生而能成就佛土的佛。因为当你发了大愿,行菩萨道事事利乐众生时,这些众生从你给他们在物质以及佛法的布施当中得到利益,当你给他们这些利益以后,众生的如来藏就会流注与你相应的种子出来,以后就会一世又一世不断地追随着你;这样子经由众生如来藏的运作,以及诸佛菩萨的安排;被你摄受的众生将会世世追随着你,和你共同来成就你的佛国净土。

也就是说,永远追随着你的众生,他们是来帮助你成就佛国净土的;因此佛土不是由诸佛自己一个人所能成就,而是由于无量劫来摄受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之后,由这些众生的如来藏和成佛者之间形成一个共业,叫作清净佛土的共同净业;在这个净业共同成就时,这些众生的如来藏和你的如来藏共同运作,就会成就你将来度众所需要的净秽土、清净土以及实报土;这时再加上一个你自己单独成就的自受用法性土,你的佛国四土就具足成就了。所以说,佛土不是由成佛者一个人所能单独成就的,而是必须由他加上所摄受的所有众生的如来藏共同运作,才能形成那个佛国净土的。

各位菩萨!在这里我们要作个小的结论,那就是三界的境界,不论是人间、欲界六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乃至诸佛的四种净土,纯粹都是由众生的如来藏所共同成就的,而不是由一神教的上帝或阿拉所能创造。而众生所安住的境界,也都是如来藏随顺众生所感应果报的缘,而由共业众生的如来藏所运作而共同变现,这也就是三界唯心的道理所在啊!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说明理随缘的第三种,随应众生现世所需之缘。这个部分主要是在讲万法唯识的道理;意思是说众生现世所需之缘,也都是由如来藏的随缘性所成就。譬如世间之所以有文学、艺术、哲学、心理学乃至科学、医学以及日常用品、科技产品等等不断应运而生,这其实也都是如来藏的随缘性所成就的。也许您心里想问:这怎么有可能?我都没有发现如来藏在运作啊!正因为您心中这样问,所以我们就说您是日用而不知。如果您悟了就一定会知道,如果没有如来藏,我们还真的没办法成就任何事呢!如果没有如来藏,我们自己尚且无法存在,何况会有种种的科技产品,乃至如何能学习种种艺术来自娱娱人呢!因为这些法都是要经由意识才能出现和存在。

但是意识心如果要生起,就必须要有不坏的五色根,和六尘相分为缘才能存在,可是这六尘及五色根是从哪里来的呢?都是由你的如来藏所变现出来的。因为如来藏有这种随缘性,而这种随缘性不必你去交代他,他自然就为你运作得好好的;是因为意识领受了这些境界,才会有这些境界在我们心中存在,而意识心也只是领受而已;他自己无法成就其中的任何一法,他必须要仰赖其他七个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五识,加上意根和如来藏;有这七个识的配合与意识和合,而具足八识心王以后,才能正常的运作;也才能成就种种产品的制造,以及种种心境的现前,这其实也都是因为有如来藏在这里面运作才能成就的。而如来藏在运作的过程当中,他完全是随缘的,不会自己作决定要如何作,而是完全随顺于意识和意根去运作的。这个如来藏,众生其实是不能有一时一刻离开他的,但是众生因为被无明所笼罩,所以无法了解他实际的存在和运作,甚至于菩萨进修到等觉位时,也无法具足了知,只能了知其中的极少分或极多分,当他具足了知时,就是如来藏中的一切种子都完全实证而没有任何不知,那就是一切种智具足成就了,就称为成佛。所以说菩萨在实证之后,就可以看见如来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乃至一切的人文、科技、医疗等种种事物上面,他都是那样的随缘在运作;如来藏虽然能随缘而出生山河大地、四大、意识种子以及种种六尘相分,但是他自身从来不在六尘中出现他的思量性、决定性、作主性。由于这种随缘的自性,才能成就八识心王的和合运作,而成就世出世间万法,因此才会说万法唯识啊!

第四、如来藏随应众生业种之缘而运作。请问菩萨们:为什么有人长寿可达百岁,而有人却短寿三十几岁,甚至十来岁乃至在母胎中就死了呢?为什么出生之后,有人身体健壮,有人却体弱多病?为什么有人长得美貌庄严,有人却丑陋不堪呢?这是不是老天很不公平呢?其实不然,这些现象事实上都是由如来藏所执持的业种来实现的。但因为如来藏对这些业种都没有简择性,只是任运而为不作任何的思量和决定;因此如来藏可以执持这些善恶业种而随缘应报,历经无量世而因果昭昭不爽。譬如佛门中着名的安世高大师,就是因为知道自己当世的果报,所以特地前去还报;这就表示他们有往昔多世的业种留存下来,为了早日把债务给还清可以提早成佛,因此欣然前去接受果报。然而这些业种绝不是由意识所执持的。为什么呢?因为意识如果能持种又会简择的话,那他一定会把恶业种子给丢掉,而只留下善业种子,那就没有因果可说了,也一定会因此而天下大乱呢。所以世俗人所说的随缘,其实都不是真正的随缘,真正的随缘是没有作决定的,只是自动化一般,而且永远都是随顺业种去实行的,那才叫作真正的随缘。如来藏正是没有自己去作决定的随缘,所以不论是善业种或恶业种,他都能如实地去实现它;不管它是会使自己的意识、意根受苦或受乐,只要缘熟了,他就实现业报,这才是真正的随缘。所以有情之所以会有五趣六道的差别,完全是因为如来藏随众生业种的随缘性所导致,因此一切众生都是自作自受,实在怨不得别人啊!各位菩萨!以上为大家说明的是理随缘,也就是如来藏的随缘,如来藏一向恒顺众生的业种和因缘,随顺众生意识意根的心想而运作,从来不会自作主张,所以他才是真正能恒顺众生的随缘者。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说明,随缘的第二部分:也就是事随缘。事随缘主要是在讲菩萨在世间应对诸缘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又应该如何随顺于当前事相上的因缘而安住下来?这都是在事相上来说,也是属于意识心的随缘。事随缘部分可以分为世俗人之随缘、外道之随缘、与佛教学人之随缘等三类。我们先来谈谈世俗人之随缘,世俗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常常会说随缘啦!这句话大家应该可以常常听见,特别是老人家时常这么说,这其实是对于世俗境界仍然有所贪爱,但知道自己不容易获得,所以就不去积极追求而已,这种随缘大概又可以分成下列六种:

第一、心无所贪而随顺世缘。也就是说,他对于世间法的财物或利益都不会积极地去摄取,只是被动的随顺因缘去获得,因缘成熟了该他得的,他也不会拒绝。

第二、对饮食的随缘。他不会积极去贪求美食,但是如果遇到美食当前,也无妨多吃一点,如果没有美食,他也不会生气或者大发雷霆,一切随缘受用。

第三、随缘得善名。他不会积极去谋取好名声,也就是他对于世间的好名声不会刻意去追求。一般人都是在有钱有权之后,才开始想要成为善人,所以花钱或者以权位来收买好名声;但是有的人虽然喜欢好名声,却不会刻意去营谋,只是随顺因缘而成就,这也属于意识心在事相上,对好名声的随缘求取。

第四、随缘得美眷和广大资财。这种人生来就喜欢热闹,喜欢身边永远有一大群人追随着、簇拥着;如果是出家了,也希望有个大道场,身边常有许多弟子,一天到晚围绕着他,这就是眷属欲。如果是世间人,则希望多子多孙多福气,这就是一般世俗人的想法,也就是贪求美眷和广大资财。可是有的人虽然有所贪,但不会刻意去追求,而是随顺因缘去成就四代同堂、五代同堂,这也属于事相上的随缘。

第五、随顺因缘而不积极谋取权位。譬如曾经有位高官,有人恭喜他说:终于轮到您当某某***了。他回答说:好菜如果还在对面,我去夹它就不太方便,但菜盘总是会转动的,当转到我前面时,我轻而易举就可以夹到菜了。这叫作随缘夹菜理论,也就是世俗法中的随缘;一切随顺因缘不与人争,这样的人,真是世间法中的聪明人啊!

第六、随缘隐居山林。有一种人喜欢过安逸的生活,所以刻意去隐居山林,不想在世俗法中跟世间人混在一起;虽然生活过得清苦一点,但是他心中觉得很安逸,可是这个安逸是经由选择而来,而随缘的人虽然也喜欢山林幽隐的境界,但他不会去贪求,但是如果因缘成熟了,他也无妨去过那种生活,这也是属于事相上的随缘。

以上为大家说明的是世俗人的随缘。接着继续说明事随缘的第二种,叫作外道的随缘。一般来说,外道们对于出世间法的修行,都不太会积极去探究,只是随缘而乐着于人间,或天界的享受而已;他们很少去探究他的师父所说的法义是否为究竟法?譬如古时候的印度,六十二种外道都是随于苦行的缘而修行,却不去探究苦行能不能使人得解脱的道理。又譬如道教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只求长生不老却不想去转变原来的修行方法,也因为不知道有更胜妙的佛法超胜境界,所以始终停留在追求有为诸法之中,乃至只图贪爱天界的享乐境界而已。譬如当有人告诉他说:还有更胜妙的解脱境界,乃至有成佛之道可以探究时,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想去听闻、不想去转变,总是固着于自己原来的想法,这些都是属于事相上的随缘,我们称之为外道的随缘。

各位菩萨!综合前面所说世俗人的随缘和外道的随缘,都是事相上的随缘,也都是属于意识心的随缘;凡是事相上的随缘都必须用智慧作简择,以正知见为前导,千万不可以人云亦云,盲目的随缘。否则可能勤苦修行一世,而却唐捐其功、白忙一场呢!相信有智慧的您一定能够善于简择,于事相上都能如理作意,随顺因缘而行。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单元就为您说到这里,非常谢谢您的收看。

阿弥陀佛!

点赞

评论问答

相关阅读

因上努力 果上随缘 因上努力 果上随缘

随缘放生也需斗智斗勇,您有好办法吗? 随缘放生也需斗智斗勇,您有好办法吗?

随缘放生何必念想? 随缘放生何必念想?

第74集 从随缘谈“恒顺众生”(三) 第74集 从随缘谈“恒顺众生”(三)

第72集 从随缘谈“恒顺众生”(一) 第72集 从随缘谈“恒顺众生”(一)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随缘度日和事业追求是不是矛盾

达真堪布:放下了才能得到,随缘了才能顺利 达真堪布:放下了才能得到,随缘了才能顺利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生活是随缘成长、随缘实现的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生活是随缘成长、随缘实现的

要随缘不要随习气

随缘自适,烦恼即去

人生学会随缘,才能活得自在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第73集 解脱正受(三)、修定是悟后起修之基础(一) 正圜老师主 第73集 解脱正受(三)、修定是悟后起修之基础(一) 正圜老师主

日常的佛心行禅:第九章 佛是随缘 日常的佛心行禅:第九章 佛是随缘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随缘的心 佛教故事:小和尚的白粥馆:随缘的心

随缘自适,烦恼即逝

无嗔无争随缘地乐逍遥──米老大的愚人哲学 无嗔无争随缘地乐逍遥──米老大的愚人哲学

佛教故事:随缘不变是本体,不变随缘是妙用 佛教故事:随缘不变是本体,不变随缘是妙用

佛教故事:真正的随缘,是承认自己的局限性 佛教故事:真正的随缘,是承认自己的局限性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

敦伦尽份、苦乐随缘、感念佛恩

随缘度众不起轻慢想 随缘度众不起轻慢想

育儿有道 随缘而安 育儿有道 随缘而安

海空法师随缘开示 海空法师随缘开示

随缘的存款机 随缘的存款机

什么才是真正的“恒顺众生”,应如何恒顺众生!勿再误解恒顺随顺 什么才是真正的“恒顺众生”,应如何恒顺众生!勿再误解恒顺随顺

随缘——随的什么缘 随缘——随的什么缘

达真堪布: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达真堪布:随缘和随便有什么区别?

佛教名词:随缘_随缘是什么意思_佛教随缘的意思 佛教名词:随缘_随缘是什么意思_佛教随缘的意思

随缘行善积德的方法

随缘是一剂健康长寿的灵药 随缘是一剂健康长寿的灵药

佛与人生:随缘而不随便,随便会造成好心办坏事 佛与人生:随缘而不随便,随便会造成好心办坏事

济群法师:随缘与进取怎么理解? 济群法师:随缘与进取怎么理解?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73集 达观法师:六祖坛经讲记 第73集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什么含义 济群法师: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有什么含义

佛是随缘 佛是随缘

苦乐都随缘

“随缘”能不能帮我们减轻烦恼? “随缘”能不能帮我们减轻烦恼?

三世因果不虚,随缘尽份而活 三世因果不虚,随缘尽份而活

放生要随缘,不要预定 放生要随缘,不要预定

放下就是善法,随缘就是修行! 放下就是善法,随缘就是修行!

怎样做到积极随缘 如何放到学业事业上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不要错解「恒顺众生」

10 第四章 证悟者的随缘心态 10 第四章 证悟者的随缘心态

09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三节 佛教学人之随缘 09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三节 佛教学人之随缘

08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二节 外道之随缘 08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二节 外道之随缘

07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一节 世俗人之随缘 07 第三章 事随缘绪说 第一节 世俗人之随缘

06 第二章 理随缘 第二节 理随缘 06 第二章 理随缘 第二节 理随缘

05 第二章 理随缘 第一节 绪 论 05 第二章 理随缘 第一节 绪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