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刺史李翱居士悟道因缘

2023-10-15 悟道因缘故事

刺史李翱居士悟道因缘

鼎州刺史李翱,字习之,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元和十五年(820),出任朗州(也就是鼎州)刺史、湖南观察史。其任所朗州与药山惟俨禅师所在的澧州是毗邻,治所同在今湖南常德市。李翱亲近药山禅师正是在这个时期。

李翱老早就是很仰慕药山禅师的法化。他曾多次派人请药山禅师前来治所说法,但是药山禅师都没有去。于是,他便亲自前往药山拜谒老禅师。据灯录和僧传中记载--

李翱初访药山禅师的时候,药山禅师执经卷而不顾。

侍者道:“太守在此。”

李翱性子比较急,不等药山禅师回应,便高声喊道:“见面不如闻名。”说完便拂袖而出。

药山禅师在后面招呼道:“太守!”

李翱应诺

药山禅师道:“太守何得贵耳贱目?”

李翱一听,便连忙回身,向药山禅师鞠躬礼谢。

李翱问道:“如何是道?”

药山禅师用手指指天空,又指指净瓶,说道:“会么?”

李翱道:“不会。”

药山禅师道:“云在青天水在瓶。”

李翱一听,言下警悟,如同“暗室已明,疑冰顿泮”。当即欣然作礼,述偈赠曰:

“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过了一会儿,李翱又问:“如何是戒定慧?”

药山禅师道:“贫道这里无此闲家具。”

李翱听了这古怪的回答,茫然莫测其旨。

药山禅师接着开示他道:“太守欲得保任此事,直须向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闺阁(ge)中物捨不得便为渗漏(闺阁中的男女之情若不能放下,对于修行来说,便是一种有漏)。”

太和九年(835),李翱调任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史等职。虽然他难得再有机会继续向药山禅师请益,但是,他却有了机会参礼马祖的弟子西堂智藏禅师、鹅湖大义禅师、龙潭崇信禅师等禅林尊宿--

西堂智藏禅师,……李翱曾礼谒座下请益。一日,李翱问僧:“马大师有什么言教?”僧云:“大师或说即心即佛,或说非心非佛。”李翱云:“总过遮边。”于是李翱又去问智藏禅师:“马大师有什么言教?”智藏禅师大声招呼道:“李翱!”李翱应诺。智藏禅师云:“鼓角动也。”

信州鹅湖大义禅师,……李翱问:“大悲用千手眼作么?”大义禅师道:“今上用公作么(当今皇上用你干什么)?”当时,恰好有一僧人乞请置塔(将尸骨藏于塔中)。李翱问那僧:“教中不许将尸塔下过,又作么生?”那僧无言以对。那僧于是前来问大义禅师。大义禅师道:“他得大阐提。”

龙潭崇信禅师,……李翱问:“如何是真如般若?”龙潭禅师道:“我无真如般若。”李翱道:“幸遇和尚。”龙潭禅师道:“此犹是分外之言。”

李翱是韩愈的学生,受韩愈儒家道学思想的影响,曾著有《复性论》三篇,用佛学佛性论的思想,来对儒家的人性论思想进行改造。他说:“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性”相当于佛性,清净无染,而情则相当于“无明烦恼”。因情之昏,致使性被障蔽。圣人与凡夫,其本性没有差别。圣人之为圣人,是因为他不被情所累;凡夫之为凡夫,就是因为他被情所困。因此,人要回归本来清净的自性,必须扫除妄情。李翱的这些思想对后代宋明理学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更新于:2023-10-15 12:25